2張明信片、12個二維碼講述人民空軍抗疫故事

2020-12-12 中國軍網

空軍抗擊疫情主題明信片發行

12個二維碼講述人民空軍抗疫故事

解放軍報北京3月11日電 王燁、記者李建文報導:中國集郵總公司近日發行1套2張人民空軍抗擊疫情主題明信片,以大眾視角講述抗疫故事,堅定必勝信心。

出動大中型運輸機執行緊急大空運任務,為湖北空運大批軍隊醫療隊員和醫用物資;從各戰區空軍、空軍軍醫大學抽調醫療隊員出徵武漢……參與疫情防控和救治任務以來,人民空軍湧現出一批戰「疫」先鋒。

2張明信片通過「藍天愛心速遞標牌」和「運-20登機牌」2個載體,直觀生動反映空軍黨委關心愛護抗疫一線醫療隊員的暖心舉措和空軍出動運-20等大中型運輸機投入緊急空運行動的生動場景。

2張明信片上的12個二維碼,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記錄並再現了人民空軍抗擊疫情以來的重大行動和歷史時刻,展現人民空軍勇往直前、勇挑重擔的戰鬥風採。

據悉,2張明信片將發放給空軍抗疫一線人員,激勵軍心、鼓舞士氣,並作為重要史料提供給軍地博物館、展覽館等單位收藏展陳。

 

相關焦點

  • 空軍抗擊疫情主題明信片發行
    中國集郵總公司近日發行1套2張人民空軍抗擊疫情主題明信片,以大眾視角講述抗疫故事,堅定必勝信心。出動大中型運輸機執行緊急大空運任務,為湖北空運大批軍隊醫療隊員和醫用物資;從各戰區空軍、空軍軍醫大學抽調醫療隊員出徵武漢……參與疫情防控和救治任務以來,人民空軍湧現出一批戰「疫」先鋒。
  • 「上海印象」今日發布,179張明信片講述黃浦江畔的動人故事
    12月8日,「上海印象」發布會在上海中心大廈舉行。市政協主席董雲虎出席。 「上海印象」選取「老工廠新氣象」「老建築新格調」「老畫卷新風情」「老行當新風尚」「老旗袍新時髦」「老味道新嚼頭」等六大主題,以179張明信片為主要形式,全面展示上海城市風貌和城市精神,生動講述發生在黃浦江畔、蘇州河濱的動人故事,綜合呈現海派文化的豐厚內涵。
  • 179張明信片講述上海故事 「上海印象」發布會舉行
    「上海印象」選取「老工廠新氣象」「老建築新格調」「老畫卷新風情」「老行當新風尚」「老旗袍新時髦」「老味道新嚼頭」等六大主題,以179張明信片為主要形式,全面展示上海城市風貌和城市精神,生動講述發生在黃浦江畔、蘇州河濱的動人故事,綜合呈現海派文化的豐厚內涵。
  • 新民特寫|179張明信片上濃縮的「新老上海」,講述「上海故事上海情」
    《老工廠新氣象》《老建築新格調》《老畫卷新風情》《老行當新風尚》《老旗袍新時髦》《老味道新嚼頭》……這些反映「新老上海」市井文化、城市風貌變遷發展的畫面,濃縮在了179張明信片上。今天上午,「上海印象」6大主題明信片,在被譽為上海之巔的上海中心發布,明信片上珍貴的遺址、典藏的畫卷、秀美的旗袍、舌尖的味道,以及民俗特色等幾代上海人的印記,打開了上海文化的記憶之門,講述著「上海情」「中國夢」。圖說:「上海印象」明信片。
  • 「上海印象」系列179張明信片推出,可二維碼掃讀
    六大主題,179張明信片,可二維碼掃讀……經過十個多月的精心投入,「上海印象」系列明信片正式推出。本文圖片均為 上海市政協 供圖12月8日上午,「上海印象」發布會在上海中心舉行。「上海印象」由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承制,上海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史學會副會長熊月之教授擔綱主編,由《老工廠新氣象》《老建築新格調》《老畫卷新風情》《老行當新風尚》《老旗袍新時髦》《老味道新嚼頭》六大主題組成,以179張明信片的形式,集成文化要素內涵,配以人文故事簡介、二維碼掃讀、中英文互參、名家繪畫和知名主持配音解說等,形成既相互獨立又巧妙融合的元素組合,豐富而鮮活,精心打造、精美裝幀
  • 抗疫典型到湖北職院講述抗疫故事
    楚天都市報9月24日訊(記者陳詠 通訊員吳春花)9月23日下午,謝志斌等抗疫典型,走進湖北職業技術學院,講述他們的抗疫故事。 會上,全國抗疫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孝感市新冠肺炎救治組副組長、孝感市中心醫院重症救治組組長、呼吸內科主任醫師、內科三病區主任謝志斌,講述了他「恪守醫德、提高醫術,為孝感抗疫作出積極貢獻」的抗疫故事。
  • 龍泉驛區中小學:萬封愛的明信片 致敬身邊的抗疫英雄
    「親愛的抗疫英雄們:疫情發生後,你們『舍小家、顧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讓我們所有人肅然起敬!你們『最美逆行者』的故事深深地感染著我們所有人!沒有你們的負重前行就沒有我們的歲月靜好!感謝你們,向你們致敬!紙短情長小小明信片滿載深情祝福班會伊始,孩子們分享了全區部分抗疫英雄事跡:有奮戰一線的醫護人員、公安民警、社區工作人員、環衛工人,也有向疫區捐款2萬元的普通菜農,還有從泰國為華西醫院帶回500多個口罩的區綜合執法隊員……「這些人,有的我們認識,有的不認識,但他們卻始終默默付出,守護我們的家園
  • 179張明信片描繪最美「上海印象」_中國工信產業網
    本報訊 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日前發行「上海印象」明信片。179張明信片上展現了珍貴的遺址、典藏的畫卷,選取老工廠新氣象、老建築新格調、老畫卷新風情、老行當新風尚、老旗袍新時髦、老味道新嚼頭六大主題,全面展示上海風貌和城市精神,向世界講述發生在黃浦江畔的動人故事。
  • 紙短情長,萬封「愛的明信片」致敬身邊的抗疫英雄
    四川在線記者 羅向明「親愛的抗疫英雄們:疫情發生後,你們『舍小家、顧大家』的無私奉獻精神,讓我們所有人肅然起敬!你們『最美逆行者』的故事深深地感染著我們所有人!沒有你們的負重前行,就沒有我們的歲月靜好!感謝你們,向你們致敬!」
  • 110張手繪明信片110個暢想 上海小囡用明信片講改革開放故事
    今天下午,在「童繪騰飛 寄語未來」上海少先隊員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主題隊課暨手繪明信片徵集大賽總結展示活動上,110幅從全市精選出來的明信片作品「亮相」,成為上海青少年獻禮改革開放40周年最誠摯的禮物。
  • 大戲東望|東城原創話劇《14天》講述北京抗疫故事
    該劇將重點呈現抗疫鬥爭的不平凡歷程,並透過「我們」身上可貴的「微光」展現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該劇是東城區與北京演藝集團在文化領域的又一重要合作項目,由北京兒童藝術劇院創作演出,通過聚焦疫情下的東城百姓生活進行創作,以平凡人的方式講述在大事件下,普通人物的家國情懷和情感故事,呈現疫情下的生活百態。
  • 抗疫故事|記錄抗疫英雄的第N種方式來了,印上明信片!
    這套明信片的創意策劃者、河南集郵志願者聯合會會長王偉告訴大河客戶端記者,從援鄂醫療隊在武漢抗疫的現場照片到繪畫,再經設計排版印製,變成了正式發行,可資郵寄、收藏的流通郵品——明信片。這組明信片1套6枚,正面的圖片是「致敬!逆行者」宣傳畫配以著名藝術家韓美林的「全國人民送瘟神—戰疫必勝」書法和出自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詩句的篆書印章。
  • 西安郵政以明信片致敬抗疫英雄
    4月10日,陝西省西安市郵政分公司聯合共青團陝西省委等單位聯合舉辦《見字如面,櫻為有你》——「致敬我眼中的逆行者」明信片傳遞活動。活動為廣大市民提供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免費送出祝福。活動在鄠邑區甘亭中心學校啟動,甘亭中心學校領導班子及部分教師代表參與了此次送祝福活動。
  • 明信片的故事丨紐約世貿大廈
    明信片上的故事:明信片是一種特殊的信件,關於它是有許許多多的故事。玩轉明信片邀請到了明信片旅行達人——金寶,講述他和明信片之間的故事,跟著他去全世界旅行,收集那些蓋著形形色色的郵戳的明信片。《明信片上的故事:金寶專欄》第2期紐約世貿大廈今天是9月11日,今天的明信片也和這個日子相關,這是一些關於人道主義的事
  • 《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向世界講述中國抗疫故事
    《堅定——一個外國人的武漢日記》:向世界講述中國抗疫故事 澎湃新聞高級記者 王俊 2020-12-09 17:27 來源
  • 菏澤市政府辦公室舉辦抗疫英模事跡報告會 市立醫院張一卓講述援鄂...
    魯網8月15日訊8月12日,菏澤市政府辦公室邀請馳援湖北的「最美逆行者」、市立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醫師張一卓講述一線戰疫、防疫故事,傳播抗疫精神,激發前行力量。市政府辦公室全體人員聆聽了報告會。張一卓是山東省第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員、專家組成員、臨時黨支部紀律委員、醫療二組組長,抗議結束後榮獲湖北省新時代「最美逆行者」、菏澤市優秀共產黨員、菏澤市五一勞動獎章、菏澤市「抗疫先鋒」、「黃岡市榮譽市民」等榮譽稱號。
  • 3萬餘張明信片傳遞「兩山」戰友情
    明信片很漂亮,我沒想過做英雄,只知道國家需要我,我必須要上!」「這是我人生中收到的第一張明信片,也是最特別的一張,我一定會珍藏!」最近兩天,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者們紛紛在微信朋友圈「曬」起自己收到的明信片。明信片上的建設者群像手繪圖或實景施工圖,他們仍覺歷歷在目。
  • 山西1516名少先隊員寫明信片致敬抗疫英雄
    5月29日,太原市南寒投遞員楊大河將兩張明信片轉交給了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王海麗和宋樂。寄給王海麗和宋樂明信片的分別是青年路小學六三中隊高子揚和山西省實驗小學段卓妍。「六一」兒童節前夕,山西省少工委啟動了「我是小小追夢人」書信寄語活動,活動中,全省1516名小學生手寫明信片,用最真摯、最樸實的文字向1516名抗疫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宋樂是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內一科護士,她收到青年路小學高子揚的明信片後,「非常感動」。明信片上說,「如果沒有他們的不畏生死,怎麼能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
  • 榕街景明信片網絡熱傳 手機對準二維碼知地名
    這套明信片裡共有10張照片,每張明信片上都印有二維碼和經緯度……一個叫「好孩子創造社」的福州本土製作團隊的成員們用時尚和科技詮釋榕城,用卡紙記錄人事變遷,將千年文明沉澱在方寸之中…… 天橋拆除激發創作欲2011年初,東街口天橋拆除之際,好孩子創造社幾個成員聚在一塊兒聊天時便萌生了製作福州主題明信片的想法。
  • 逆行日記 | 講述一級響應期間 紹興「醫務白」的抗疫故事
    逆行日記 | 講述一級響應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