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探測器第二次飛向金星—新聞—科學網

2020-12-24 科學網
在入軌失敗並繞日飛行5年後
日本探測器第二次飛向金星

破曉號探測器用5年環繞太陽運行。

圖片來源:Akihiro Ikeshita/JAXA

本報訊 日本破曉號探測器於12月7日得到了第二次接近金星的機會。在未能溜進金星軌道整整5年後,這架探測器點燃了它的引擎並再次對準金星。

破曉號探測器在過去的5年裡一直環繞太陽運行,並在這一過程中趕上了金星。該項目負責人、相模原市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空間與宇航科學研究所Masato Nakamura表示:「這是一次漫長的等待。」

在日本時間12月7日上午9時之前,工程師命令破曉號探測器同時點燃8個推進器中的4個。引擎將運行約20分鐘,旨在把探測器推向能夠被金星引力所俘獲的正確軌道。

飛行控制人員希望知道推進劑是否像預期那樣燃燒了,而這可能要在確認破曉號探測器是否環繞金星運行後才能搞清。

如果成功的話,該探測器將會到達一個高度橢圓的軌道,這是比最初的計劃伸展得更遠,同時距離金星更遠的一條軌道。這將使得探測器與金星的最接近點遠了幾千公裡,而非幾百公裡。在那裡,破曉號探測器應該能夠完成大部分的原始科學目標,儘管數據的搜集要花費更長的時間。

項目團隊成員Takeshi Imamura表示:「過去的5年是我們遭遇的一個艱難時期——跟蹤一個不產生任何科學數據的太空飛行器對科學家而言是不好玩的。」他說:「現在我們很緊張,但同時也非常興奮。金星對我們來說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

破曉號探測器的設計基本上承襲了隼鳥號的設計,但最大的不同是主推力來自於以氮化矽為主燃料的陶瓷引擎。它是日本第一個金星探測器,同時還是世界第一顆非地球的行星氣象衛星。

破曉號探測器於2010年5月發射升空,旨在研究金星千變萬化的大氣「超自轉」現象——它以每秒鐘100米的速度旋轉,遠高於行星表面的速度。該探測器攜帶了5部照相機,範圍從紅外線到紫外波,從而對不同的大氣特徵(包括穿過金星酸性雲團的閃電)展開研究。

一切在當年12月7日之前均很順利,當時破曉號探測器正點燃其主引擎進入金星軌道。然而讓飛行控制人員意想不到的是,鹽已經在氦氣罐和燃料罐之間的一個閥門上積聚,並且這種堵塞造成一個陶瓷噴嘴在推進系統中破裂。最終導致破曉號探測器向著太陽飛去,而不是進入環繞金星的軌道。

JAXA的工程師們花了數年時間研究是否可以重新恢復這一項目。由於主引擎已經失效,並且氧化劑燃料也已經無用,因此項目控制人員於2011年10月向太空中傾倒了65公斤燃料,這樣就使得探測器變得更輕且更好操控,從而使其能夠以較少的推進力到達金星軌道。

據最新消息,破曉號探測器已經進入金星附近的軌道。項目組成員、美國麥迪遜市威斯康星大學行星科學家Sanjay Limaye表示,探測器於12月7日按計劃點燃了引擎。在未來兩天裡,項目科學家將追蹤這架探測器,進而確定其運行軌道與科學家希望的軌道有多遠。相關信息預計將在12月9日公布。

金星是太陽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二顆,距離太陽0.725天文單位。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其夜空中亮度僅次於月球。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因為其質量與地球類似,也是太陽系中唯一一顆沒有磁場的行星。在八大行星中金星的軌道最接近圓形,偏心率最小,僅為0.7%。(趙熙熙)

《中國科學報》 (2015-12-08 第2版 國際)
 

更多閱讀
 

相關焦點

  • 帕克號太陽探測器剛剛第二次飛過金星!
    據消息稱,美國宇航局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剛剛第二次飛過金星。帕克太陽探測器於2018年8月發射,計劃花7年時間繞著太陽飛行,希望能解開關於太陽千古未解的謎團。但要做到這一點,真的很難!帕克號飛船已經預先計劃執行一個精心設計的軌道,其中包括七次飛越地球的孿生兄弟金星。
  • 天文知識__金星探測器
    1991年5月15日至1992年1月14日第二個周期是在一個右視的模式下進行的,目的是填補第一個周期的空白並覆蓋南極地區。第二周期覆蓋了54.5%的表面,但結合第一周期的數據,覆蓋率為96%。從北緯75°到南極進行了成像。
  • 金星13號探測器:讓世界如此近的了解金星
    金星是太陽系中的八大行星之一,是一顆終日包裹在雲層之下的行星,按距太陽遠近的排序中,金星位於第二,距離太陽約1.08億公裡,也是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當然,火星在近地點時的距離可能會更近一點。而前蘇聯也是最早想金星發射一枚宇宙探測器的,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前蘇聯甚至為金星專門制定了一個金星計劃,就連發射的探測器也命名為「金星號」系列探測器,當然,最開始的探索都是失敗的,儘管如此,卻為蘇聯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 「暁」探測器傳回金星圖像:厚雲層清晰可見
    當地時間12月7日,日本「暁(Akatsuki)」探測器成功進入火星軌道。該探測器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在2010年發射上空,專門用於金星氣候研究。在經歷了5年的「遊蕩」之後,它終於進入了JAXA預設的軌道。目前,探測器運行一切良好,其儀器正在進行相關檢測,等到該項工作結束後,它即將展開金星的觀測任務。
  • 探測器在金星上發現廢墟,金星帶著獨有的神秘感而存在
    探測器在金星上發現廢墟,金星帶著獨有的神秘感而存在金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它在太陽系軌道由內到外排列第二,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行星,而火星則位居其後,在中國古代就有過許多對金星的記載,古人將金星稱為「啟明星」亦或是「太白金星」。
  • 「逐火」盛宴啟幕—新聞—科學網
    原定7月15日在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搭乘日本H-2A火箭發射的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由於發射場當地天氣原因,發射時間推遲至北京時間7月17日凌晨4時43
  • 蘇聯探測器拍攝的金星老照片展現新風貌[圖]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貝爾實驗室(AT&T Bell Labs)前製圖專家唐納德-米切爾利用最新的計算機技術對蘇聯金星探測器傳回的照片進行了全面修復(包括「洗去」傳輸幹擾和「校正」傳輸偏差)後表示,蘇聯在1961至1984年期間所進行的金星探測計劃事實上已經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 飛向火星!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達1億公裡
    飛向火星!天問一號探測器累計飛行達1億公裡 李廈/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0-08-28 10:28
  • 唯一登陸金星的蘇聯,只工作兩小時的探測器發現了什麼恐怖的事情
    金星,距離太陽第二近的類地行星,中國古代稱之為,太白金星。金星和地球由很多相似之處,金星的體積是地球的0.88倍。質量為地球4/5,引力為地球4/5。就是這個和地球如此相像的行星直到上世紀60年代才逐步揭開其神秘面紗。
  • 日本金星探測器「拂曉」首次觀測到「弓狀」雲層(圖)
    【環球網綜合報導】 據日本時事通信社1月17日報導,日本立教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在16日的英國科學雜誌電子版發表研究成果稱,日本金星探測器「拂曉」觀測到金星的大氣撞到山脈等形成的長約1萬公裡弓狀結構雲層。
  • 給太陽兩極拍照的軌道飛行器升空—新聞—科學網
    太陽軌道飛行器(左)和美國宇航局的帕克太陽探測器將能夠同時觀測太陽(藝術圖)。 探測器最接近太陽時的距離將不到4200萬公裡,其速度最快可達太陽自轉速度,從而可以對太陽表面某個點進行持續觀測。 O』Brien說,它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太陽與其「日光層」之間的相互作用。「弄清楚能量如何從其表面向外傳播到星際空間非常重要。」 科學家還希望利用太陽軌道飛行器找出驅動太陽風的因素。
  • 進入未知世界:蘇聯「金星7號」探測器
    不過,「金星3號」成功著陸金星,成為第一顆著陸其他行星的地球探測器,但通訊系統未能傳回任何訊息。 直到1967年「金星4號」的發射,蘇聯才開始為其努力獲得一些回報。該探測器成為第一個將數據從另一個星球的大氣傳遞迴地球的太空飛行器,此後不久它就在金星表面的巨大壓力下崩潰。
  • 煉獄般的金星,火星就仿若天堂,探測器能扛住近500℃著陸嗎?
    縱使小行星撞擊都難以突破它稠密的大氣,人類還是毅然發射了探測器直搗煉獄,一探金星。1961年2月,在美蘇冷戰、太空爭霸的大背景下,蘇聯為了率先搶佔這顆最近的行星,發射了第一個金星探測器——金星1號。可是該探測器在距地球756萬公裡時,通信中斷,迷失於茫茫太空。接下來,蘇聯又陸續發射了十多顆「金星號」探測器。這些勇闖鍊獄的勇士,多數沒能圓滿完成任務。
  • 日本探測器觀測金星大氣中的神秘笑臉:延伸超過1萬公裡
    北京時間1月20日消息,金星表面被一層厚厚的大氣層所籠罩,其中含有硫酸霧滴的酸性雲層不斷作自東向西的運動,其速度甚至遠遠超過了金星本身的自轉速度。
  • 先鋒-金星1號和2號探測器
    「先鋒-金星」系列探測器1978年5月20日和8月8日,美國分別發射了「先鋒-金星1號和2號」,對金星進行探測。圖為「先鋒-金星」系列探測器。
  • 金星明明是金色的,為什麼探測器拍攝照片是藍色?有什麼玄機?
    但是說到底我們的科技水平還是十分落後的,迄今為止能夠親自使用探測器探測的範圍不過太陽系以內,超出太陽系我們就已經無能為力了,而要到達太陽系的邊緣,我們也得等上數十年,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探測離我們更近的行星。
  • 金星,地球壞脾氣的「姐妹」|百家故事
    金星(Venus)是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二顆。它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是全天中除太陽和月亮外最亮的星,由於金星亮度很高,它常常被人觀測到,無論是在中國古代神話故事中,還是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神話故事中,金星都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存在。
  • 探測器拍下金星上兩萬座古城遺蹟,金星文明或毀於核輻射
    通過上個世紀後期,蘇聯的很多的探測器傳輸回來的數據,人類已經知道金星是一片荒蕪。它的表面溫度非常之高,而且伴隨著超大的重力以及狂風。早就有科學家預測,沒有生物能在這種條件下生存。對金星最早進行探測的就是前蘇聯,之後各國科學家因為金星的環境惡劣,都把研究對象轉向了其他星球。但是最近在布魯塞爾的一個天文會議上,一位前蘇聯的科學家發布了一個重磅的消息。其實當年在蘇聯的金星探測器穿越金星大氣層的時候,照相機拍下了很多金星表面的照片。在這些拍下的照片裡,金星表面密布著兩萬座荒廢的城市。
  • 23年發射18架探測器,金星藏有什麼秘密?前蘇聯極為在意
    金星的表面溫度高達500度,大氣壓值更是地球的90倍以上,相當於深海900米環境的壓力,這裡沒有水也沒有氧氣,而且到處是溫室氣體二氧化碳以及酸度超高的二氧化硫。人類向金星發射過不少探測器,但大都只能在金星的外圍進行觀察,因為一旦在這顆地獄星球上登陸,就算是金屬製成的儀器也會被融化或者壓扁。
  • 金星明明是金色的,為什麼探測器拍攝照片是藍色?有什麼玄機?
    但是說到底我們的科技水平還是十分落後的,迄今為止能夠親自使用探測器探測的範圍不過太陽系以內,超出太陽系我們就已經無能為力了,而要到達太陽系的邊緣,我們也得等上數十年,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探測離我們更近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