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俗語和佛教相關-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2020-12-23 上遊新聞

所謂民間俗語,即是老百姓平日生活中經常用到的短語或者定型詞組,簡練而形象化,比較通俗易懂。佛教自古印度傳入中國後,經過長期的傳播發展,佛教文化與中國的本土文相結合,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佛教,同時也對中國的文化藝術、風俗習慣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些源自佛教的語彙逐漸在民間流行,並且融人生活之中被廣泛應用。本文略舉一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聽聞的一些與佛教相關的民間俗語,並略作釋解。

一、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裡

這則俗語一般用宋形容好的事情不容易被人知道,壞的事情卻往往流傳得很快。又作「好事不出門,壞事行千裡」。

在佛門,這本是一則禪語。《景德傳燈錄》中記載:僧問紹宗禪師:「如何是西來意?」紹宗曰:「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裡。」

公案中,僧人問的是達摩祖師從西方來到中國傳的是什麼禪法,紹宗禪師答以「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是含有否定的意思。禪法重在明心見性,是「不立文字」、「不隨言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僧人執著在「西來意」之上,便與自悟佛性有悖,因此紹宗禪師便直接否定了達摩西來的意義,認為達摩來到東土不是「好事」,而是「惡事」,僧人應當收起外求之心,不必執著於達摩傳何禪法之上,只需自證自悟,因為佛性人人本具。

二、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這則俗語通常用來泛指自己經歷的事,自己知道甘苦。又作「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作為禪語,佛家用此比喻個人內心對佛法的體悟:箇中滋味,只有自己能懂得,別人很難了解。《壇經·行由品第一》中記載惠能雲「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復問云:「上來密語密意外,還更有密意否?」惠能云:「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明曰:「惠明雖在黃梅,實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師也。」

惠明被惠能間及本來面目,心中有所頓悟,但還是不敢確信自己當下所得,於是又向惠能問詢:「除了這個還有其它的嗎)」惠能告訴他:「見性,體悟到自己的本來面目是言語不能述說的,如果說出來,就不是道了。你只要反觀自心,即可證悟大道。」惠明得此指示,這才安下心來,明白了自己當下頓悟的確是自家本來面目,而且這種體悟只有通過自己的親證才能明白,別人是無法言說的。

三、一客不煩二主

這則俗語本義是說一位客人不用勞煩兩位主人來接待,通常被用來比喻麻煩一個人獨自承當,一力成全,就不用再另外求人了。既是致謝語,又是致歉語。

《續傳燈錄·堂遠禪師》中云:「一鶴不棲雙木,一客不煩兩家。」其大意是說:一隻鶴不能同時棲息在兩棵樹上,一個客人也不能同時住宿在兩家客店裡。俗語「一客不煩二主」即由此演化而來。

四、女大十八變

這則俗語通常用來表示女子在發育成長的過程中,長相和性格等都有較大的變化。

「女大十八變」原作「龍女十八變。,《五燈會元·幽州譚空和尚》中記載:鎮州牧有姑為尼,行腳回,欲開堂為人,牧令師勘過。師問曰:「見說汝欲開堂為人,是否;。尼曰:「是。」師曰:「尼是五障之身,汝作麼生為人)。尼曰:「龍女八歲,南方無垢,世界成等正覺又作麼生?」師曰:「龍女有十八變,你試一變看。」

這位女尼想要開堂說法,並舉龍女八歲成佛「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的事例為依據。但譚空和尚否定此舉,他對尼姑說:「龍女成佛有十八變,你變一個看看。」後來,「龍女十八變」演變成為「女大十八變。,其含義也從龍女有十八種神通變化轉變成為女孩子長大後形貌等會改變十八次或更多次數。

五、只重衣衫不重人

這則俗語通常用來表示:看人比較勢利眼,只看重一個人的穿著打扮,而不注重其內在的品德、才能等。

唐代高僧繼昌禪師是位品行正直的高僧。他對當時世俗中一些不良現象常常進行無情的抨擊。如一些勢利之人,常常憑著衣著打扮來判斷人的地位高低和身份貴賤,繼昌禪師就作詩偈云:「五陵公子爭誇富,百衲高僧不厭貧。近來世俗多顛倒,只重衣衫不重人。」詩偈大意是禪師認為那些公子哥們爭著炫富,只有高僧才不以清貧為恥。世俗之人哪裡能夠懂得高僧的修養,只是見他穿著百衲衣,就以輕視的態度對待,這種風氣實在是太顛倒錯亂了。俗語「只重衣衫不重人」即由此而來。

六、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則俗語用來形容棄惡從善,也用來比喻:只要決心悔改,就可以成為好人。

佛教認為,眾生都有佛性,即使是惡人,只要放棄作惡,依然能夠成佛。《五燈會元·殃嵋摩羅尊者》中記載:殃嵋摩羅尊者,未出家時,外道受教為嬌屍迦,欲登王位,用千人拇指為花冠,已得九百九十九,唯欠一指,遂欲殺母取指。時佛在靈山,以天眼觀之,乃作沙門在殃崛前。殃崛遂釋母欲殺佛。佛徐行,殃崛急行,迫之不及。乃喚曰:「瞿曇,住!住!佛告曰:「我住久矣,是汝不住。」殃崛聞之,心忽開悟。遂棄刃,投佛出家。殃崛摩羅受佛的點化,放下惡念、惡行,皈依佛門修行善法,最後證得四果阿羅漢。

「放下屠刀」在禪宗人看來,並非指放下殺人的屠刀,而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除盡煩惱,即可見性成佛。

七、冤有頭,債有主

這則俗語表示冤讎要找對頭申報,債要向欠債的討還,多比喻要了結某事,或者處理某個問題,必須要到找當事人或者主要責任者。

《五燈會元·雙峰宗達禪師》中記載:(宗達禪師)上堂,眾集定,喝一喝曰:「冤有頭,債有主。珍重!。《五燈會元·劍門安分庵主》中記載:(安分庵主)卓拄杖一下,曰:「冤有頭,債有主。」

八、人貧智短,馬瘦毛長

這則俗語通常用來表示人如果窮困潦倒就會缺乏智慧,馬如果瘦了,毛就顯得長。比喻當人窮困交加時,就會顯得窘迫,精神不振。

在佛門中,這則禪語用來比喻事物不是絕對平等的,而是相對變化的,境況改變時,缺點和短處也會顯露出來。《五燈會元·五祖法演禪師》中記載:(僧)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法演)師曰:「人貧智短,馬瘦毛長。」

至今,這則俗語逐漸演變為「人窮志短,馬瘦毛長。意即人在窮困的時候,志氣、志向就變小了,容易委屈求全。

九、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這則俗語通常用來表示:救一個人的性命,遠遠大於建造七層佛塔的功德。

「浮屠」又作「浮圖。」本義指佛,即佛陀。因佛教為佛所創,故古人稱佛教徒為浮屠,佛教為浮屠道,後並稱佛塔為浮屠。此處指佛塔(漢譯全文是「佛陀堵波」)。

佛塔起源於印度。傳入我國時,曾被音譯為「塔婆」、「佛圖」、「浮圖」、「浮屠」等。佛祖釋迦牟尼涅盤後火化的舍利,弟子們裝塔供奉,並將佛塔視為佛之色身和大悲意之所依,具有無上加持和自然成就。因此佛塔也代表佛陀的法身,佛塔所在之處可為調伏四大、鎮壓妖魔、佑護一方,蒼生見塔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可說是禮敬佛陀的最好供養,可常得諸佛菩薩護法善神的佑護。

七級浮屠,即「七層佛塔」,在佛教中,七層的佛塔是最高等級的佛塔。佛家以為七層的寶塔約為一百公尺來高的大佛像,建了如此的大佛來供養,功德是很大的。但即便如此,救人性命的功德卻仍是遠勝於為寺廟建塔。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在重慶眾多的江河中僅流域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裡的(這個數值與榮昌區的面積相當)就達到了42條千萬年來重慶的這些江河們縈繞於方山丘陵一幹即過境重慶691公裡的長江幹流二骨即長江重慶段兩大骨幹支流嘉陵江、烏江七支流即另外七條較大而重要的長江支流包括北岸的渠江、涪江、龍溪河、小江、大寧河以及南岸的綦江、酉水千萬條涓涓細流匯聚成滔滔江水
  • 社會各界捐款捐物473萬元-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2月5日,我區舉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捐贈儀式,眾多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紛紛伸援手,用實際行動展現了企業家和愛心人士的社會擔當,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區委書記滕宏偉,區委副書記、區長張果等出席捐贈儀式。本次捐贈儀式上,共有10家企業和部分愛心人士積極捐款捐物,籌集資金和物資共計約473萬元。
  • 大自然的少女心-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墨西哥洛拉達斯湖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徐悲鴻在重慶-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張安治承繼了悲鴻先生在美術教育與美術史論的志業而成一代師表;宗其香和李斛都很好地掌握了西畫功底,將西畫科學地融入中國畫——宗其香以光影入國畫,李斛以素描來為國畫注入新的血液,都是延續悲鴻先生以西畫改良國畫的藝術革命最成功的典範;李可染在實踐與理論兩方面深入傳統而能跳出傳統,成功地改造了悲鴻先生認為最難的盡顯頹勢的山水畫。
  • 中國芋頭地理-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10-26 14:27:07 來源:二十四季私享家 俗語有「秋天吃芋頭,年年有餘頭」,可見芋頭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可不簡單。 起源於熱帶和亞熱帶沼澤地區的芋頭,對溫度、土壤和水分都有著高要求,芋頭不耐旱,雖然在長期的栽培過程中,形成了水芋和旱芋兩種栽培類型,但是無論是水芋還是旱芋,都需要大量水分。
  • 《民法典》宣傳進院壩-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湯啟輝、張博從《民法典》的重要意義講起,結合農村生產生活、婚姻家庭、矛盾糾紛化解等方面,用發生在農村的鮮活案例,給大家講了《民法典》的相關內容,引領大家增強學法守法意識的自覺性,養成遇事用法的習慣,形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護法的良好社會法治氛圍。因為與生活息息相關,鄉親們聽得十分認真。「多學法,少吃虧。」
  • 老時光裡的土家童謠-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這些童謠曲調詼諧、音節和諧、形式簡短、朗朗上口,受到孩子們的喜愛。在孩子一兩歲牙牙學語時,大人們會教孩子《蟲蟲飛》。父母或者爺爺奶奶抱著孩子,大手拉著小手一開一合,嘴上說著「蟲蟲飛,蟲蟲飛,飛到嘎婆園子一大堆。嘎婆不攆狗,給我咬一口。下河去洗手,盤海(螃蟹)夾一口。上山去找藥,蚱蜢蹬一腳……」輕快押韻的節奏和動作搭配,孩子樂不可支,親子互動趣味盎然。
  • 冰冷的鉛 溫暖的俠-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華龍網消息,隨著現代醫療水平的提高,放射性藥物治療、醫學影像診斷、射線下的穿刺和導管診療開始普及,這些技術都極大提升了病患治癒的可能性,但相關的醫護人員們,卻不得不經年累月地「吃」著高能量的輻射。重慶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核醫學科團隊就是其中之一。
  • 重慶巫溪:冬日的紅池壩 - 上遊新聞·匯聚向上的力量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wuxi/wuxixinwen/2021-01-05/3528833.html", "image":"http://image2.cqcb.com/d/file/county/wuxixinwen/2021-01-05/aca180dde956408c3d0a1d3e11798d4c.jpg",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 當代社交絕症:暈車-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看看窗外讓眼睛和前庭的認知保持同步,坐在前排看看前方路況也是個好方法。3. 上車就睡仰臥能夠降低暈車的易感性,躺著睡一覺最舒服。4. 吃暈車藥常見的暈車藥有茶苯海明和苯海拉明,屬於非處方藥物,按照說明書服用。
  • 保障群眾安全出行-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邂逅銅梁 在詩詞深處-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學生登臺誦讀  攝/趙武強重慶日報消息,這裡秀山重疊,巴水環繞,構成了山水洞天之景致和如詩如畫的意境。山環水繞之地往往是文化奔流的源頭,鍾靈毓秀之地銅梁亦如此。銅梁成為許多詩人的精神故鄉,並在他們的創作中成為潛移默化的底色,這些詩詞歌賦浸染著山水間的每一塊土地,形成了銅梁特有的文化魅力。「金陵已去國,銅梁忽背飛。」隋代文人孔德紹的詩歌中蕩漾著濃濃鄉愁;「少年何處去,負米上銅梁。」唐代詩人王維賦詩簡潔靈動、清新淡遠;「巴川挺巴嶽,蒼蒼翠幾重。」道教祖師張三丰詩讚巴嶽山萬木蒼翠;「清和天氣年能幾,短葛輕紗近水涯。」
  • 重慶的美 他們講述-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07-14 17:09:46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廣大遊客在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領略重慶之美時,離不開相關從業人員對導遊詞的生動講解。自大賽啟動以來,全市近萬名專業導遊和景區解說員、高校學生、中小學生踴躍報名參賽,市民網民和遊客參與點讚互動超過180萬次。一篇導遊詞,一次講解,將重慶深厚的歷史底蘊展現出來,抗戰文化、紅色文化、秀美山水讓更多遊客知曉。
  • 歷史上真實的玄奘取經(下)-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兒時的這段經歷,使李世民念念不忘,他曾親自撰詩,讚頌草堂寺祖師鳩摩羅什,登基就位之前,他和佛教僧侶也交往密切。繼位後,太宗李世民立即宣布廢止限制佛教發展的詔令,開始「度僧立寺,廣事弘持」,大力振興佛教。貞觀十九年(645年)二月,太宗召玄奘入宮。見到玄奘,太宗隨即起身恭迎,極為殷勤,賜坐說:「法師要西行求法,為什麼不事先告訴我啊?」
  • 城市面貌展新顏-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2018年,我縣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為動力,以城市品質提升為目標,大力開展「馬路辦公」,樹立為人民管好城市和「大城智管、大城細管、大城眾管」的理念,不斷提高城市管理的精細化、智能化、人性化水平,切實改善城市人居生態環境,努力讓城市更加乾淨整潔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業宜遊,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 就在今晚-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獵戶座事實上,形成這些流星的塵埃跟獵戶座一點關係都沒有,反倒是和大名鼎鼎的「哈雷彗星」有密切聯繫。假如我們站在地球外面看,哈雷彗星的這些塵埃幾乎是平行飛入地球大氣層的,所以流星軌跡也幾乎是平行的。這些流星雨的出現都主要和不同的彗星有關係。除了這七大著名的流星雨,其他時候還有很多流星。而且不光晚上有,白天也有很多流星,只不過我們肉眼看不到。其實,每天地球上空有超過幾萬顆流星,只不過絕大部分發光太微弱,我們看不到。而且由於太陽光的原因,肉眼只能在晚上看到流星。
  • -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創作它的藝術家 Elmgreen 表示,這家店將不會進行任何修葺,它將會被孤獨的留在這片沙漠上,任其成為時間遺蹟和物質主義腐爛的縮影。或許若干年後,它真的會成為愛德華·霍珀式的美國風景。它承載的藝術項目,總是會對周邊複雜經濟、政治和社會條件作出有意義的回應,這自然需要一些直面的勇氣,褪去作為藝術品的外殼,檢視它的是附近五金店的老闆、肉鋪的夥計還有吃著冰棍走過的遊客。
  • 北碚體育運動公園免費開放-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 帶領村民拔窮根-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2017年,在冉景康的鼓勵和帶動下,龔群仙把10多畝(約0.67公頃)閒置土地入股村集體經濟參與分紅,併到茶葉基地務工。2018年,龔群仙土地流轉一項收入2000多元,另外還有一萬多元的務工收入。今年,冉景康又引導龔群仙學中藥材種植技術,發展了50多畝(約3.33公頃)前胡。眼下,前胡即將進入採收階段,預計收入可達8萬元以上。
  • 「討厭」的中國美食-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在西南地區,腦花可以用來涮辣火鍋,可以單獨用來做烤腦花、冒腦花、腦花面,和其他葷菜沒什麼區別。除了辣味的腦花,南方地區還會用豬腦燉湯,一般和天麻、山藥等搭配著燉。豆汁就著鹹菜絲和焦圈,酸味與鹹辣味糅合,非常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