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布拉格9月24日電(黃頻) 捷克警方宣布,他們已經抓獲9月初以來在捷克及其鄰國造成空前恐慌的有毒劣酒案的主要嫌疑人。這批摻雜工業原料甲醇兌制的毒酒迄今為止至少導致25人喪生。在歐盟的壓力下,捷克停止出口所有含酒精度20%以上的烈酒,由此蒙受巨大經濟損失。
據捷克中歐新聞社報導,警察總監馬丁。切爾維切克24日對媒體說,那名42歲的俄斯特拉發男子供認他與一名同謀用甲醇和乙醇混合兌制有毒劣酒,然後通過中介賣給烈酒製造廠家,共有大約15000升流入市場,目前尚有5000升去向不明。
那名男子及其同謀均已被捕侯審,他們可能會被判入獄12年到20年。兩人聲稱,他們的作案動機出於牟利,他們希望乙醇可以中和甲醇的毒性。據報導,每升食用純酒精在捷克售價約為12.5歐元,而每升甲醇售價不到酒精的十分之一。
在捷克東部摩拉維亞-西裡西亞州的哈維若夫,一名55歲的男子因甲醇中毒的後遺症24日在醫院裡死去。他從9月3日送進醫院後每況日下。目前全國仍有30多名甲醇中毒者住院治療,其中多人情況嚴重。
一連串的甲醇中毒及死亡事件給捷克及其鄰國帶來恐慌不安,俄羅斯21日宣布捷克烈酒進口禁令。此前捷克鄰國波蘭、斯洛伐克已採取相同措施。捷克的其它鄰國徳國和奧地利則警告國民不要飲用來源不明的烈酒,尤其是出自捷克的烈酒。應歐盟要求,捷克政府20日夜晚發布立即生效的含20%以上酒精度的烈酒出口禁令。
9月上旬毒酒醜聞爆發後,捷克當局首先禁止流動攤販出售30%以上酒精含量的烈酒,隨後又於14日發布了針對全國範圍所有商店、酒吧和餐館的20%以上酒精度飲料的銷售禁令,違者最高可處300萬捷克克朗(約合12萬歐元)罰款。
禁酒令給因經濟危機而陷入困境的捷克餐飲業雪上加霜,發布後頭5天即造成超過850萬歐元的營業損失,首都布拉格一些酒吧的營業額甚至減少50-60%。
為了彌補損失,捷克製酒廠商一方面通過行業協會向政府施加影響,要求保護誠實守法的釀酒廠的經濟利益;另一方面迅速投產在政府禁酒令上限之內的含19%酒精度的加入果汁的新產品。
捷克人的酒精飲料消費量在全球居於前列,他們的人均飲用啤酒量世界第一,而人均酒精消費量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僅次於摩爾多瓦排名第二。
甲醇是一種用途廣泛的重要工業原料,但它對人體具有強烈毒性,飲用5-10毫升即可導致失明,多則死亡。為了挽救生命,捷克國家醫藥管理當局9月13日批准進口挪威製造的一種特效的甲醇解毒藥,但是這種每劑量8000歐元的昂貴藥品僅限制用於孕婦和有糖尿病者及重症中毒的患者。
9月初以來,政府在全國範圍調動警察、消防隊員、海關人員、商檢人員和衛生檢查人員對各類超市、商店、餐館和酒吧進行7萬多次突擊檢查。捷克警方共已起訴41人,並逮捕了其中17名犯罪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