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曾寫過一首經典現代詩《從前慢》
裡邊這樣說道: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
說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從前的生活速度慢,人們在慢節奏的時代中更願意豐富自己的生活,通過不斷豐富社會經歷來完善自己的生活,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
而從前的時代對於旅行來說的話,更相當於一種在滿時代中追求"真生活"。而生活在如此快節奏的新時代,旅行似乎被賦予了一種新的定義,一部分人把旅行的經歷當作是自己侃侃而談的資本,一部人是想要去經歷,增長見識,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消費,當然也有小部分人旅行是為了享受生活。「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若我處處計較和擔憂,那看什麼風景也不美,和什麼人相處都會牴觸和敵對,生活也就一團糟了。
旅程是自己的,消費後的收穫,也是自己的,若我不消費,導遊可能損失的只是眾多團隊中的一個團中的一個遊客,而我破壞的,卻是一生中極美的一段風景。我不值得。
我要將每一段旅程,都過得豐富而有意義,去一個地方,就看盡那裡的美景,吃痛快那裡的美食,買夠那裡的特色產品,不留任何遺憾。我若去一個地方第二次,定是因為那裡太美了,而不是因第一次哪都沒去。
一生之中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次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次為說走就走的旅行。
而此時,小編想問問大家,你更願意獨自旅行享受自然饋贈給你的寧靜,還是結伴而行,和身邊的那個他/她享受自然所遞進的感情呢?
旅行之意義並不是告訴別人「這裡我來過」。是一種改變。旅行會改變人的氣質,讓人的目光變得更加長遠。在旅途中,你會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習慣,你才能了解到,並不是每個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這樣,人的心胸才會變得更寬廣;這樣,我們才會以更好的心態去面對自己的生活。
你說要一個人去旅行眼裡藏著一朵烏雲,知道你藏不住秘密天空就會飄著雨,你說你帶著一本日記卻不想再擁有回憶,我怕你在異鄉孤獨地醒來。
我們為什麼要旅行呢?我想,可能是,因為,有些人,有些事,有些地方,一旦離開,就回不去了,或者應該說總覺得自己回不去了,於是,我們不斷地離開,去旅行,鬥志昂揚地擺脫地心引力,證明自己,不是,蘋果。
其實,無論是獨自旅行亦或是結伴而行,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就是享受生活,為了發現自然的真與美。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發現並獲得旅行所帶給我們的真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