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開發區:產城融合發展打造宜居宜業示範區

2020-12-15 河北新聞網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吳宇珈)近年來,河北秦皇島開發區大力實施產城融合發展戰略,以產業資源激發區域活力,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統籌協調推進產城融合,進一步提升全區環境面貌、城市管理水平,逐步建成生態宜居、低碳環保、亮麗智慧、宜居宜業的「產城同興」綜合性示範區。

以城引產,產業高地強勢崛起

e谷創想空間是一家「中關村模式」的科技孵化器,坐落在開發區科技大廈北側的12號科技標準廠房。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背景下,e谷創想空間自2016年開始走上了發展壯大的「快車道」,截至目前,共孵化打造了100多家從事網際網路行業的小微科技型企業,成為了區內具有影響力的新興產業發源地和創新創業人才聚集地。e谷創想空間總經理助理劉琳說:「作為京津後花園的秦皇島交通十分便利,而且開發區的產業發展定位和我們十分契合,在這裡複製中關村新型孵化模式,得到了許多創業者的認可,同時也得到了開發區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

圖為e谷創想空間。崔煒攝

「十三五」期間,開發區先後出臺了《扶持創業中心在孵企業暫行辦法》《關於加快推進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扶持秦皇島(中科院)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基地項目的暫行規定》等一系列推進產學研合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發展眾創空間的政策,在場地租金、增值稅、所得稅等方面對創新創業給予支持。

截至目前,開發區已建成燕大科技園、北島博智科技孵化器、科泰創新工坊、創智港先進位造基地等19家眾創空間,培育創業團隊180多個,入駐企業300多家。此外,北京化工大學環渤海生物產業研究院、鵬遠光電、中興網信等眾多高校研究院與企業也加入到創新創業的行業中來,營造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濃厚氛圍,共同打造高新技術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匯聚的高地。

在產城融合發展過程中,開發區以城市區劃調整為契機,進一步優化區域空間布局,為開發區的提質提速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開發區黃山路12號,這裡曾是邦迪管路有限公司的老廠房,隨著開發區整體區域規劃的調整和企業發展的需求,工廠已擴大規模整體搬遷,2016年,開發區決定利用廠區內的工業遺蹟,把老廠房升級為適合創意、會展、休閒、旅遊、情景體驗等多種文化創意載體的產業園,為紀念秦皇島作為國家首批沿海開放城市的輝煌,將園區命名為「1984文化創意產業園」。經過5年的時間,進駐園區的企業有文化創意設計、主題茶藝酒吧、動漫影視製作、紅酒文化交流、書畫交流空間、戶外裝備研發、旅遊產品設計開發等多種類型,全面帶動了開發區文創產業的聚集和發展。

為了更好地服務區內企業,促進產業能級提升,開發區還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和審批制度改革,建立了完善的產業基地利用評價體系,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合理配置土地、資金等資源,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和產業結構,不斷完善現代化經濟體系,讓更多的企業願意來到開發區投資興業。十三五」期間,開發區持續做強汽車零部件、重大裝備製造、糧油食品深加工等主要優勢產業和大數據、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使開發區的產業規模實現集聚性發展,產業體系逐步完善。

以產興城,城市品質跨越提升

產城融合以產業為保障,驅動城市系統更新、完善配套服務。產業的升級和轉型,也帶動了區域空間品質的提升。曾經的湯河兩岸工業廠房已經搬遷,化身成為亮麗的開放式公園,舒適宜居的居民區沿河林立。產業布局的結構調整和城市發展的重新規劃,合理促進了人力資源和城市生活要素的優化配置,同時也促進了全區環境面貌的提升,讓產業與城市發展之間形成一種互為促進的機制,使開發區向「產城同興」綜合性示範區不斷邁進。

圖為「幸福秦皇島」工程設置的24小時便民亭。崔煒攝

開發區充分利用區內數據產業資源的發展優勢,通過「網際網路+」,加快形成城市管理新方式,提升了開發區新型城區的公共服務功能,發揮開發區在秦皇島市主城區西延拓展中的骨幹作用,為城市發展提供更多推動力。

陳淑琴是開發區明日星城二區的社區網格長,負責著500多戶居民和小區環境衛生的管理服務工作,自從用上「民情通」APP,使社區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陳淑琴讚不絕口。 「我們每一位網格長都在手機上下載了『民情通』,平時巡查的時候,發現問題立馬可以在現場拍攝上傳,處理得非常及時,現在小區裡環境非常乾淨整潔,居民們都很開心。」

「民情通」APP是開發區建設的「幸福秦皇島」大數據平臺中的一項應用,與社區綜合管理系統緊密結合,共同構成了「幸福秦皇島」工程的一個重要板塊。它可以通過運用大數據分析可視化和人工智慧技術,打造智能化管理的「大腦」,促進社區管理工作更加精準高效。與此同時,和線上管理平臺相配套的還有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幸福社區」便民服務站等線下服務終端,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創造新型智慧社區。「幸福秦皇島」工程自上線運營以來,「幸福社區」建設已覆蓋西區城市區十萬餘人,「幸福秦皇島」APP裝機量40餘萬人,社保、公積金、生活繳費等功能服務面向全市群眾開放,已為全市居民提供服務580萬餘次,在提升社會現代化治理水平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助力城市形象提檔升級。

以人為本,產城人協調發展

以人群帶動產業發展、以人群激發城市活力。開發區全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產城同興」綜合性示範區,關鍵在人。

「十三五」期間,開發區堅持將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成果惠及百姓,大力實施「生活品質提升」戰略,藉助產業發展承接引入優質民生資源,帶動本地社會事業發展水平全面提升,打造更高水平的社會公共安全保障體系,在便民服務、教育、醫療康養等民生事業方面不斷加大投入、增強硬體、優化配置、整合資源,努力提升全區百姓的幸福感和滿意度,促進產城人協調發展。

開發區和平裡社區的張大媽今年67歲,由於二次中風,身體起立、行走等機能嚴重受損。兒女們為了能讓老人逐漸恢復自理能力,決定送她到2016年開業的秦皇島泰盛健瑞仕國際康復中心。該中心是由開發區與美國醫療保健組織GRS康復服務集團合作建立,針對急性期後疾病——腦中風後遺症、心血管疾病、支架手術、關節畸形等患者提供短期集中康復訓練,幫助患者恢復正常身體功能和獨立生活狀態。張大媽在中心住了兩個多月,從最初的起床訓練已經逐漸進行到了四肢聯動訓練。

自2016年以來,開發區加快基層醫療結構建設,搭建基層醫療服務網絡的同時,積極引進、扶持培育北醫三院、泰盛健瑞仕等重點項目,著力提升醫療、康養水平,建設北方獨具特色的高端醫療康復產業基地。

開發區不僅是產業的綠洲,更是幸福的家園。「十三五」時期,開發區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時刻關注民生期盼,把在發展中改善和保障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走出了一條極具自身特色的產城融合發展之路。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活力濱城 開啟未來: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天津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是濱海新區加快推進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落實「雙城」發展布局,全面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的關鍵五年。  偉大事業始於夢想、基於創新、成於實幹。
  • 婺城新城區打造產城融合示範區
    讓「雙城」戰略落地成景| 婺城新城區打造產城融合示範區 讓「雙城」戰略落地成景|
  • 新區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美麗新城 「濱城」與...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昨日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建設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四五」時期是濱海新區實現「一基地三區」核心區功能定位,打造國內大循環北方樞紐和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先行區,基本建成生態、智慧、港產城融合的宜居宜業美麗濱海新城的關鍵五年。
  • 羅江縣金山鎮:以軍民融合為特色 打造宜居宜業小鎮
    羅江金山鎮正湧動著軍民融合產業發展的熱潮。在德陽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金山鎮主動創新體制機制,深挖身邊產業「富礦」,爭當軍民融合的探路者,爭創省級軍民融合示範基地。截至2017年4月底,金山鎮共有軍民融合及相關企業18家,正在向以軍民融合產業為特色的宜居宜業工業小鎮目標進發。
  • 打造宜居宜業新城——奮進中的日照開發區·基礎設施篇
    日照開發區長城汽車配套產業園園區道路杭州路上,大型車輛往來行駛,向項目工地輸送建材;雙創大廈項目現場,塔吊林立,機械轟鳴;午後聚奎園內,老人牽著孩子的手在公園五彩步道上悠閒漫步;銀川路道路沿線,工人們正在修剪苗木……一幀幀畫面,描摹出日照開發區宜居宜業新城的生動掠影。
  • 新站區測評—全力打造宜居宜業產業新城,聚力發展新一站
    區劃調整後,新站區擴區204平方公裡,經過不到10年的發展,已經具備成為國家級高新區的能力,目前新站區正在建設安徽第一個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新站高新區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支撐,重點打造新型平板顯示和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能源、新材料四大產業集群,做好「芯、屏、器、合」四篇大文章。
  • 產城融合發展 開創固安轉型升級新路
    產城融合發展 開創固安轉型升級新路 五星級的福朋喜來登酒店、國內智慧城市建築樣板的創業大廈、精心建設的人才家園、永定河畔充滿異域風情的生態小鎮……這裡不僅宜業宜商,更加宜居宜遊。  「這就是『產城融合』發展的魅力。」固安縣縣長楊培蘇介紹,很多到固安參觀過的人都稱讚這裡是一個「會呼吸的工業園」,更是一個國內領先的綠色高端的產業城市。「以產興城、以城帶產、產城融合、城鄉一體」的全新發展理念,讓固安成為與眾不同的產業新城。
  • 以嶺健康 與高新區共成長2020高新區宜業宜居發展高峰論壇將啟幕
    一個區域的發展,一定是先有業,後有城,產業的興旺發達,是區域蓬勃發展的原動力。11月28日,2020高新區宜業宜居發展論壇上,以嶺健康服務板塊總經理崔心強將作「以嶺健康,與高新區共成長」為主題的演講,通過回顧這家名企與高新區共成長的過程,以及以嶺健康未來發展,展望產城融合背景下以嶺健康未來發展前景。河北省的生物醫藥產業,歷來在國內都擁有不可忽視的地位。作為貢獻全省過半生物醫藥產值的石家莊高新區,更是這塊中國生物醫藥重要版圖的強勁引擎。
  • 宜業宜居宜遊沂南全域旅遊引領多業融合發展
    原標題:宜業宜居宜遊沂南全域旅遊引領多業融合發展   1月3日早8點,沂南縣馬牧池鄉常山莊村村民劉存運來到離家不到500米的沂蒙紅色影視基地,打卡上班。
  • 宜居宜業宜商 成都金堂開啟新一輪「乘風破浪」
    前不久,成都市金堂縣以保護和提升竹林盤、挖掘創新竹文化為著力點,計劃將金堂建設成為「田、園、竹、城」融合發展的靚美花園水城。到2025年,金堂縣將打造特色竹主題林盤41個、精品竹景觀5個、城鎮竹景觀18個、竹林綠化廊道20公裡、竹元素水網水系綠化10公裡。  「未來,人們可以欣賞竹林景觀,入住竹民宿,參觀竹藝博覽園,建設一條公園城市美麗竹林風景線。」
  • 富山新城最新規劃獲批 打造國際宜居宜業城市新區
    該總體規劃提出富山產業新城將構築 「一核、兩心、三軸、九組團」的整體空間結構,打造對外交通發達、內部交通完善、城市功能強大、產城融合度高、自主創新能力強、產業實力雄厚的國際宜居宜業城市新區。結合規劃期末起步區發展的有利條件,規劃形成一個具備完整的現代城市功能的新鎮中心。富山南新鎮中心位於先峰大道與工業大道交叉口周邊地區,遠景作為珠峰大道以南地區的新鎮中心。新鎮中心包括行政辦公、商業服務、商務辦公、星級酒店、休閒娛樂、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功能。三軸即雷蛛大道產業發展軸、新城大道生活發展軸、珠峰大道交通發展軸。
  • 以產促城 以城興產 上饒經開區高質量推進產城融合發展
    這是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力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和產城融合戰略,構築活力之城的一個有力舉措。  近年來,上饒經開區把光伏、光學、汽車確立為主導產業,積極推進「世界光伏城、中國光學城、江西汽車城」三城同創,產業集聚效應顯著。今年1至9月,上饒經開區主營業務收入達593.12億元,同比增長14.79%。目前,上饒經開區共有工業企業325家,總人口11萬餘人。
  • 《高質量發展看永川》系列報導④永川鳳凰湖產業園:產城融合 打造...
    ……這幅生態靚麗、人居和諧的動人畫面,是永川鳳凰湖產業園全面推進產城融合、打造宜居宜業宜遊魅力新區的一個縮影。據了解,鳳凰湖產業園處於永川城市規劃區內,既是產業園區,也是城市新區。從規劃伊始,園區就以為人民群眾創造高品質生活、打造魅力新城為目的,在探索「以景靚城、以城促園、以園興城」的新路子上不斷邁進。
  • 【陽光跟評】婺城新城區乘風「二次出發」 打造產城融合示範區
    2003年,金華市委、市政府戰略西進發展——在婺江、白沙溪、桐溪三江交匯之地,南山、北山遙相呼應中間,婺城城西巍然擎起89平方公裡的新城藍天。這片風生水起的熱土,正上演著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跳動著強勁的發展脈搏。宜居優勢突出40萬平方米商業航母——萬泰·公園大道購物廣場揚帆起航。按五星標準建設的雷迪森酒店引領服務業發展。婺城區人民醫院喜遷新院區,無論是環境、設施,還是技術服務,都得到了全面提升。依託金華五中教育集團的優勢教育資源,金華五中成美校區緊鑼密鼓建設當中,將於2021年建成並投入使用。
  • 打造產城融合示範區
    該片區隸屬於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記者從規劃中了解到,片區以打造生態賦能踐行區、創新創業先導區、產城融合示範區為目標,將以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為基礎,以科技創新和現代服務為驅動,以未來汽車、機器人及管控工具機、智能設備研發等智能製造和新興產業為主導,生產、生活服務等綜合配套完善的產城融合示範區。
  • 打造產城融合示範 加快片區繁榮興旺 鹽城市河東片區建設按下...
    4月20日下午,鹽城市政府召開河東片區規劃建設新聞發布會,從發展思路、功能定位、行動策略等方面解讀河東片區規劃建設情況,積極回應社會各界關切,合力打造產城融合示範區,加快實現片區繁榮興旺,為「四新鹽城」建設增添新動能。鹽城市副市長李逸浩,全國建築設計大師時匡等出席新聞發布會。
  • 佛山南莊今後五年要打造成宜居宜業魅力小鎮
    陳輔明在報告中指出,按照佛山市打造「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和禪城區打造佛山創新發展示範區的目標部署,深入實施「城產人」融合發展,抓實城市治理和產業轉型,加快推進社會和民生建設,努力將南莊建設成為佛山核心新城區、宜居宜業魅力小鎮、智能製造產業之都和萬眾創業夢想之城。
  • 產城融合 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北辰區先行先試探索生產生活...
    去年落戶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綠地(天津)全球商品貿易港,將成為京津冀商貿產業直通進博會的重要交易服務平臺。2016年,「天津市北辰產城融合示範區」獲得國家發改委審批,成為我市唯一的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北辰區北部68.29平方公裡範圍納入示範區建設,其中包括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高端裝備產業園,以及大張莊鎮、雙街鎮兩個市級示範小城鎮。
  • 港產城融合發展「提檔加速」投資62億的洋浦濱海新城正在崛起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8日消息(記者 梁振文)從2019年以來,洋浦投資約62億元,在城市功能配套、道路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強力推動濱海文化廣場、海上潮鳴人才房等一批最大民生項目落地,繪就「港產城融合」發展藍圖,以更快速度提升城市品質能力,為洋浦建設自貿港先行區、示範區增添強勁動力
  • 固安實踐(二):產城融合,開創轉型升級新路
    固安縣委書記薛永純這樣闡釋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產業培育之於固安發展的重大意義。    堅持「產城融合」發展,固安產業新城成為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最強勁引擎。正如國務院參事、清華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施祖麟教授所說:「固安產業升級的背後,昭示的是中國產業新城發展方式,已由一個開發區的獨立發展衍變成一個開發區決定了一個城市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