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自己不 judge 別人,他們真的做到了嗎?

2020-12-15 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解題者"(ID:imjietizhe),作者:肖璟,連續創業者,曾供職於麥肯錫金融機構組、Google等,著有暢銷書《風口上的豬》;36氪經授權發布。

前段時間,好友 Y 和我聊起一件讓她困惑的事——

她的下屬 A小姐一直是公司的重點培養對象,公司花了不少資源在 A 身上,對她寄予厚望。

不過前不久,A 遇上了一男生,迅速墮入愛河。

一個多月後,A 向 Y 提出辭職,準備搬到男生老家,當個全職太太。

「所以困擾你的是,你覺得花了很多培訓資源在她身上卻留不住她?」

「不是,困擾我的是,我在她提了這個理由後,我 judge 了她。我從內心裡覺得她這樣做很蠢很不值得。」

Y一直以來堅信的理念是「Don't judge others」(不要判斷別人),她覺得她的想法有悖這個原則。

那麼,Judge一個人,這件事錯了嗎?

01 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

我們姑且把 judge 翻譯為「判斷」。

基於哲學家 David Hume 的理論,判斷(judgement)可以分兩種——事實判斷和價值判斷。

事實判斷回答的是「是什麼」。指的是我們對客觀存在的一切過程、關係、事物、屬性的判斷。

價值判斷回答的是「應該怎樣」。它與個人偏好更相關,更為多元和主觀,其本質是在對人、事、物進行估值、評分。

比如你說一個人好看時,你其實有一個所有人顏值的平均分,這個人的顏值超過了平均分,你就會說TA「好看」。

這就是你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而你判斷各種問題的標準的集合,就是你的價值觀。

這種分類也常用在不同學科上,比如經濟學往往被分為實證經濟學(positive economics)與規範經濟學(normative economics)。前者研究的是「是什麼」,後者研究的是「應該怎樣」。

基於事實判斷,我們才能作出價值判斷。

比如說,我要作出價值判斷「小明是個好人」,前提是我通過事實判斷確認了三件事:

事實判斷1:小明無犯罪記錄

事實判斷2:過去3天小明每天都有扶老奶奶過馬路

事實判斷3:過去1周小明每天都請我吃飯

而這三件事情剛好符合我對「好人」的定義。

02 判斷是不可避免的

無論是事實判斷還是價值判斷,我們都沒法迴避。

換句話說,我們本來就做不到 「Don't judge」。

先說說事實判斷,它是我們認知客觀世界的基礎。

你從小到大從課本裡學到的東西(比如「地球繞著太陽轉」),或者是你每天看新聞看到的消息(比如「中國村民5年收入增3倍」),當你選擇相信或不相信這些時,都是在作出事實判斷。

價值判斷同樣不可避免,它是維持我們日常秩序的基礎。

道德與法律系統的形成便是基於價值判斷。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應該寫到法律裡,其實都是價值判斷的過程。

中立的態度也是一種價值判斷。比如要你評價賈伯斯,你說你中立,你不評判,這其實也是一種價值判斷——你認為他和別人沒有區別,也就是說你對他的評分和平均值一致。

我們甚至可以說,don't judge 本身也是一種 judgement。

既然 「Don't judge」 是不可能任務,那為什麼我們還會經常聽到別人在念叨呢?

03 如何理解「Don't judge」?

從英文來看,「Judge」多少有點「蓋棺定論」的意味。

我們所說的 Don't judge,往往指的是「Don't say this is the last judgement」。(不要說這是最後的審判)

畢竟,無論是事實判斷還是價值判斷,我們都沒法做到「我確認這是我最後的答案了好了我提交了我不改了」。

1、事實判斷:判斷依據會變化

最早的「Don't judge」出自《聖經》馬太福音:「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Judge not, that ye be not judged.)

這裡提到的 Don't judge 所隱含的意思是,人不是神,無法做到全知全能,所以基於不完整的事實下結論的話,我們往往會犯蠢。

這是無神論者也可以同意的,無論有沒有神的存在,人就是無法把握事實的全部。而事實,就是事實判斷的判斷依據。

我們犯蠢也不是一次兩次的事情:

比如科學發展史,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從經典力學到相對論再到量子物理,科學隨著我們不斷地更新事實判斷依據(比如觀察、實驗數據)而發展,這本身就是我們一次次推翻原有的事實判斷的過程。

比如薛之謙李雨桐事件,一開始大家還會懷疑李雨桐蹭熱度。隨著證據慢慢地被披露,事實判斷依據也逐漸豐滿,輿論也慢慢發生了傾斜。

這全都是因為我們的認知局限,我們沒法了解事實的全部。所以我們就算作出了判斷,之後如果有新的判斷依據出現,我們還是有可能會發現我們傻x了。

2、價值判斷:判斷標準會變化

同樣的,我們也會一直否定自己的價值判斷,因為我們的判斷標準——價值觀會一直發生變化。

價值觀並沒有一個「絕對真理」的存在。

多數人的標準也不是唯一的、最終的標準。

一是價值觀存在跨區域的區別。

不同文化有不同的價值觀是再正常不過的,你很難用自己的價值觀去判斷其他文化存在的所有現象。

比如直到現在,男尊女卑在印度還是很正常的一個價值判斷,印度女性就業率據我當地的朋友說只有30%不到。但在現代西方社會,男女平等則是個大眾認可的價值判斷。

二是價值觀存在跨時間的區別。

以審美為例,唐朝以肥為美,現代則更崇尚纖瘦結實的身材。

甚至,現在每年時裝周流行的元素都不一樣,美的標準都不一樣。

所以,如果你相信有一個最好的價值觀(「絕對真理」)存在,並用這個標準去進行價值判斷,最有可能的結果是,你的價值觀會被固定,得不到任何發展。

我們鼓勵多元的價值觀,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為我們自己的價值觀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稍微總結下,無論是事實判斷也好,價值判斷也罷,我們要堅信我們的判斷會不斷地發生變化。

所以don't say this is the last judgement,換句話說,就是辯證法裡的「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回過頭來看文章開頭Y的困惑。

Y同學對A小姐進行 judge 本身並沒有任何問題。

只不過,Y可以進一步地了解A小姐,說不定會發現其實另有隱情。

Y也可以問問A小姐老家的當地朋友,可能在他們眼裡這是再正常不過的。

相關焦點

  • 查經|《新約》論斷 Judge
    你在什麼事上論斷人,就在什麼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這論斷人的,自己所行卻和別人一樣。(Romans 2:2 NIV)6你這人哪,你論斷行這樣事的人,自己所行的卻和別人一樣,你以為能逃脫 神的審判嗎?(Romans 2:3 NIV)7吃的人不可輕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論斷吃的人;因為 神已經收納他了。
  • 品讀| 人人都說要做自己,卻都在羨慕別人
    我的情商真的低到不可救藥,無法正常社交嗎?沒有吧,我和很多人關係都很好,周圍的朋友也經常鼓勵我,找到很多我的優點。但我委屈,憤怒,哭泣,是因為我的心底冒出了一個聲音:都是你的錯。是因為你不夠好,不夠優秀,才不能離開那些傷害你的人。
  • 原來我出國這麼久,還是沒懂「不Judge」別人
    這可不是西方自己瞎搞的,它其實對世界上所有人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今天,我就來給你講講,什麼是「不Judge」。你真的沒在Judge麼?西方所謂的「不Judge」,就是不去隨便「評價」一個人,要給予每個人足夠的尊重,人人平等。但,「不Judge」,可不僅僅是「不幹涉他人生活」這麼簡單。像什麼,不問別人下班去幹嗎啦,不在背後說人八卦啦,不去說別人的決定不明智這種。能這樣,確實很好,但還不夠。我們每個人,可能都經常在Judge別人。舉個例子。
  • 亂炸雞(judge)別人的你們真噁心
    賽後接受採訪時,何姿說:「我真的沒想到秦凱這樣的舉動,比完下來其實我心情還好,我已經盡力了,但他這樣做讓我有點不知所措所以就流淚了 」,「 我就奇怪,我怎麼就這麼快把自己給嫁了 」 。這怎麼看怎麼甜啊,但是偏偏總有一些人,覺得眾人皆醉我獨醒,都是傻逼我聰明。
  • 你真的了解雙魚座嗎?他們的優缺點,你知道嗎?
    你真的了解雙魚座嗎?他們的優缺點,你知道嗎?雙魚不僅溫柔而且感性,他們的情緒是很容易受到影響的,很小的一件事情都有可能打動到他們。他們對未來的事情充滿幻想,特別喜歡浪漫,所以大多數的藝術家以及音樂家都是雙魚座。
  • 男生都喜歡漂亮的女孩嗎?不,做到這幾點你也能討人喜歡
    漂亮說實話可以說是一個比較稀缺的資源,世界上最多的還是普通人。於是,很多長相比較普通的女孩,特別是那些感情不太順利的女孩,就會有一個這樣的疑問:男生都喜歡漂亮的女孩嗎?對於這一點,我的回答是:是,但也不是。
  • 佛說:看別人不順眼,其實是自己修養不夠
    世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更沒有兩個相同的人,每個人的素質不同、出身背景、受教育程度、受社會影響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對別人的言行看不慣、聽不慣,也是正常的。那我們為什麼總是有看不慣的人和事呢,回想一下,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工作中,都不乏這種情況:對身邊的某個人怎麼看都不順眼,逢人就說:「你看那誰誰誰,怎麼那麼討厭啊!」
  • 獅子座的人一直都很聰明,而他們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的能力
    原創文章全網維權禁止抄襲這個世界上總是有形形色色的人,在與別人相處的時候,那些情商高的人往往都能得到更多人的喜歡,也能在各個場合下都能應對自如。而這三大星座雖然在面對每一個人的時候都會表現出難得的真誠,但是他們的情商卻總是有一些欠缺,讓他們會在不知不覺中得罪身邊的人而不自知,你是不是這樣?No.3 獅子座獅子座的人一直都很聰明,而他們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的能力,他們往往都會將自己的目光儘可能放得更加長遠一些,也能夠輕易想開很多事情。
  • 水瓶座到底渣不渣,這樣的他們你真的了解嗎
    在和水瓶座談戀愛到一定階段之後,會發現他們好像不那麼上心了,說實話其實還真的挺正常的,水瓶談戀愛到了一個階段,失戀足夠多之後,他們會特別不肯犧牲,特別不肯付出,除了自己熱戀期失了智的時候,真的都是一塊錢都不肯花給你,簡單來說就是愛自己。
  • 都說杜拜人很有錢,真的假的?網友:看看他們的一天就服氣了
    見識完杜拜人的一天之後,很多人才知道中國這邊到底是多麼的貧窮,杜拜人每天起來吃的早餐就是非常的有排面了,一頓下來價格是普通中國人的十倍,畢竟這裡的人平時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炫富,儘管少吃一點,或者是吃比較便宜的食物沒什麼影響,但是吃得太便宜的話,甚至可能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很沒面子,所以杜拜人甚至會故意去購買昂貴食材放在餐桌,以顯示家裡的財產豐富。
  • 好多人都在說修行!看了很多修道人的人生感言!沒人做到心無雜念
    醒來是什麼感覺,就是一種等待,等待著命中注定會發生的事情,一分一秒都在等待,在興奮和期待的感覺中,去守望著自己的初心。一旦醒來,就會非常痛苦,因為大家都在沉睡,睡的很香,沉睡在如幻如夢的世界裡,試著叫醒他們,卻發現他們醒來卻叫你一起沉睡,醒著的感覺太孤獨,因為他們不願意去等待,等待著未來的未知。
  • 那些不去別人家,也拒絕別人來自己家做客的人,都是什麼心態?
    有的人,卻偏偏不喜歡去別人家裡做客,同樣也不歡迎別人來自己家做客,甚至恐懼社交,寧願一個人在家呆上一整天,也不願別人來打擾自己的生活。如果有這種情況的人,通常都有這四種心態。但是小許並沒有做到正確待客之道,他不僅不待見別人,而且還害怕朋友來家裡做客,生怕朋友突然來了,發現了自己不想被人發現的隱私。
  • 任素汐:很多人說我長得不好看,那就用演技讓他們驚豔
    最近任素汐主演的一步中國電影《無名之輩》刷爆了朋友圈,這部電影是一部能夠讓你在觀影時笑著找到共鳴然後有所領悟的電影,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那麼小編強烈推薦你去看一下,電影裡面的任素汐是一位在車禍中成為殘疾人的悲慘角色,她把小人物的悲痛和求死演繹的令人動容,很多人說任素汐長得並不好看,那麼任素汐就用演技讓他們驚豔,徵服他們!
  • 說別人傻的人,是真傻;說別人笨的人,是真笨!
    裝傻的人,其實內心什麼都明白,只是不願意計較,不願意得罪人,他們往往把自己的想法藏在內心,依照自己的思路,按照自己的軌跡,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為人處世,不要用單純的眼光去看待別人,不要小瞧任何一個人,任何時候都要懂得尊重他人,也等於尊重自己。
  • 生肖龍總是給很多人層次感,他們不會主動跟別人套近乎
    生肖龍總是給很多人層次感,他們不會主動跟別人套近乎,但他們總能讓別人知道自己身上的與眾不同之處,而在這些被自己吸引的人面前,他們冷淡的心態會激起對方內心的欲望,期望生肖龍能夠認同這段感情,從今年11月開始,生肖龍會感覺到自己對某個人一見鍾情,雖然最初他們覺得這一切都是那麼的不可靠,
  • 別人對你的評價影響有多大?你要讓多少人滿意?請重新定義自己
    原因是有些人在大環境裡,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是符合自己的,我們都被無形的大手推著往前走。有這樣一部分人並不自信,他們經常否認自己的價值,他們自卑、自厭、自我輕蔑、等等。他們不覺得自己重要,拒絕認真負責地照顧自己。但是他們卻努力、忘我地幫助他人,可是他們很少這樣對待自己。你要讓多少人滿意,才能達到你心中的滿意程度呢?
  • 經常抽「華子」香菸的人真的很有錢嗎?他們是什麼心理?
    作為一名教培從業者,對於時下的很多流行名詞我並不了解。要是沒有視頻配音,我至今為止都不知曉「華子」是什麼,這就是網絡文化。為了時尚、為了典雅,更為了與文化打個擦邊球,硬是將ZH說成「華子」,這點心思確實浪費了。當你談笑風生抽著名煙的時候,你想過你真的那麼有錢嗎?
  • 金牛座的人是真的喜歡天秤座,也真的無法忍受他們的愛情觀
    有時候我們可能任性地會跟著自己的感覺去走,去喜歡一個人,等到真正的彼此都了解了以後,才發現並不是那麼的適合。這時候如果對於那種性格非常灑脫的人來說,可能說放手就放手了,還比較好抽身,可是對於一些陷進去無法自拔的人,這時候就會很煎熬了。分手的話自己還不能放下,可是不分手的話,整天的朝夕相處,自己還忍受不了他們的行事作風。
  • 有人說你好,有人說你不好,不要活在別人的眼裡!當他們是空氣!
    1、 有人說你好,也有人說你不好,但只要我們問心無愧,就不必在意別人的判斷。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眼光,也不要一味的討好他人。那樣做的話會讓你更累。當有人對你說無禮的話時,請不要在意,走開就好了!狗衝你叫喚,你不會也要回敬幾句吧!
  • 有文化的人,都可以做到的四點,你能做到嗎?
    很多人認為書讀多了見識廣了就是文化人,事實上文化應該與品德和自我修養掛鈎,文中提到的四點缺一不可,你們做到了嗎?快來了解下吧講究內心的修養一個人心平氣和,做事妥帖,做人禮貌,這就是修養。在古代,常以玉比作君子,說君子像玉石一樣溫潤,光華內斂,不刺眼,不炫耀,謙和守下,不咄咄逼人,這就是修養。現在很多人脾氣暴躁,話沒說兩句就要粗言問候,情緒總比邏輯來得快,脾氣總比涵養少的多。這樣的人讀再多書,也不能算有文化。無需提醒的自覺一個有文化的人,一定是一個自覺的人。上車自覺排隊,打飯自覺排隊,見到老人自覺讓座,別人輸密碼的時候自覺迴避,口香糖吐在紙巾裡,上廁所自覺靠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