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考完了大三上學期的科目,感覺考試的時候基本上是沒有狀態的,而且在考最後一科的時候,氣溫有點低,很冷,考完試腳都是冰的。回到考試時間上來,無非也就三個時間段,上午下午晚上。
考試時間的總體分布。一般情況下,學校是八點半開考,維持兩個小時的話,基本上10點半就考完了,有的科目是九點半考試,十一點半考完了。而在下午,則是從兩點半開始,考到六點半,晚上的話一般都是從晚上七點考到晚上九點。
時間安排基本上是上課的時間點。很多人對於這個時間點是能夠接受的,畢竟我們平時也基本上按照這個點數來上課,除了下午,我們上課都是上到六點十分,不會到六點半,可能在這方面就有所區別。但是有一部分人基本上就不接受上課的時間點,特別是有的學校晚上還有課,所以就會安排晚上進行考試,原本上課就打不起精神了,更何況是晚上的考試。而上午也一樣,早上八點多要進入考場,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習慣下午睡大覺,特別討厭下午的考試。下午的時間段也是比較麻煩的,如果說沒有任何課程安排,很多同學都會在宿舍睡幾個小時,但如果這個時間點安排了考試,那就只能夠帶著睏倦感,來到考場,迷迷糊糊走個過場,算是考完試了,成績出來也不會太好看。
而在晚上,有的人課程比較少,就習慣了在宿舍玩遊戲,消磨時間。因此在這個時間點,只有遊戲的思維,沒有考試的思維。倘若好巧不巧,正好安排在晚上,那也不好受。
但是話說回來,考試時間安排我們很難改變。我們沒辦法要求老師們,教務處調整考試時間,因為有的時候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我們不得不在一個比較尷尬的時間點進行測試。所以只有想辦法適應當下的考試時間,才是最好的出路。
其實對於那批規律性很強的人,任何時間段考試都不是很擔心。因為這種作息規律的人,原本就是按照學校的作息時間表安排,有的人早上六點多鐘準時起床了,吃完早餐,早早就跑到教室學習,等到中午12點左右再去飯堂吃飯,吃完午飯,睡個半小時,又到教室學習,學到飯點又吃飯,然後在學習。對於這種人不需要適應。而對於平時沒有這個習慣的,可能就要臨提前幾周換一下作息表,讓自己能在考試那天的那個時間點能夠清醒一點。第二第三條需要做的,那就是好好複習和調整好心態,只要我們複習到位了,看到了自己熟悉的題目,就回來勁,這樣一來,就清醒了。當我們心態好了,自然也就不會因為考試時間的折磨而降低自己的效率與注意力。
說到底,不管遇到什麼時間段的考試,我們都是需要調整自己的心態,複習到位,這樣才不會讓自己成為憂愁的那一方。
(以上內容為個人觀點,文中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即刪,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