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甘南高原到黃土高原,到底走了多少絕美畫廊,一定要去探索一下

2020-12-13 王雨雨說時尚

涇河維持了黃河上遊乃至中下遊的草地生態和溼地生態系統,涇河的滋潤使涇河岸的人們過著豐富穩定的生活。

洮河位於甘肅省南部,是黃河上遊的一級支流,發源於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縣境內的西傾山東麓拉丹,這條河被稱為代富桑曲,流入甘肅省貢曲縣境西部的西傾山東麓。

碌曲縣位於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青藏高原東緣,甘、青、河三省交界,《作曲》是藏語音譯,意思是窪水(碌水:本來是小龍、水蛇),因為位於西傾山東、窪水之源而得名,從甘南高原到黃土高原,千年窪河到底走了多少絕美畫廊。

壁立千仞,斧削般則割石林具有峨崴秀、華山險、泰山雄、黃山奇的特點,堪比昆明石林,與四川九寨爭秀, 在藏族人民心中,分支石林的每一座山峰都與藏族人民的英雄之神格薩爾王密切相關。

卓尼縣,河流以幹流窪川為軸心,大小支流網系統呈放射狀分布, 涇河從西向東分成兩部分貫穿縣境,大峪溝國家AAAA水平景區位於木耳鎮大峪溝,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是甘南州十大「王牌」景區之一,「山雄石奇自然景觀水麗林秀生態樂園」是其最佳解釋。

蓮花山集危險、奇、靜、秀於一體,因眺望盛開的蓮花般的形狀而得名,也被稱為「西崆峒」,是甘南臨夏兩地佛道兩教的聖地,綠濤廣闊的黃詠子國家級森林公園,構成了危險、險峻、奇、秀、安靜的自然景觀,成為典型的高原生態森林旅遊勝地。

太白山,山勢險峻,酷似華山,因此也有人稱之為小華山, 據說是太白金星修道的仙山, 從山頂俯視,看到雲海洶湧,所有的山都變成拱形,「變成凌絕頂,所有的山都變小」的感覺很大。

受上遊降水的影響,涇河河水比較渾濁,與黃河交匯處劉家峽水庫的清波「相遇」時,形成了一清一黃兩個水流, 站在高處遠眺涇河進入河口,黃河是碧水,涇河黃沙滔滔不絕,可以說是「涇渭分明」,景色極其壯觀。

相關焦點

  • 從甘南高原到黃土高原,千年洮河究竟徜徉在幾多絕美畫廊裡
    洮河幹流自河源由西向東流至岷縣縣城後受阻,急轉彎改向北偏西流,形如一橫臥的「L」字形,上遊和中遊位於青藏高原東部的甘南高原,下遊位於黃土高原的隴西黃土高原。北部的隴西黃土高原處於黃土高原西部處在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的洮河流域
  • 到過黃土高原,不知道還有個黃土國家地質公園。走,帶你去看看
    中國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到過黃土高原,不知道還有個黃土國家地質公園。走,帶你去看看說到黃土高原就想到陝北,說到陝北洛川就想到洛川蘋果。(見已發的文)洛川蘋果園到了洛川,還有一個全國國家級唯一,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黃土地質公園——洛川黃土國家地質公園。
  • 黃土高原到底是什麼氣候類型
    最近幾天不斷接到教師和同學們的諮詢,各教師群中也都在討論一個問題:黃土高原到底是什麼氣候類型?其實這個問法本身就有問題,因為黃土高原跨的氣候類型種類不是單一的,各種氣候類型之間的分界線也不是清晰具體的線。要比較完美的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名且幾個問題。
  • 西安是黃土高原? 黃土高原是荒漠不毛之地 ? 數據和事實打臉噴子
    我們先看一下對於高原的基本定義:高原通常是指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面積比較大且地形開闊,周邊擁有明顯的陡坡為界限,比較完整的大面積隆起地區,如內蒙古高原、青藏高原、雲貴高原、黃土高原。我們再來百度一下黃土高原的概述:它東起太行山,西至烏鞘嶺,南連秦嶺,北抵長城,主要包括山西、陝西以及甘肅、青海、寧夏、河南等省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到2000米,黃土厚度約8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覆蓋區,總面積約60萬平方公裡。
  • 探索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發展路徑
    探索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發展路徑 2020-08-15 1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什麼黃河清了,黃土高原綠了?答案沒有出乎意料
    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等生態問題的探索和實踐黃土高原的主要問題是什麼?乾旱缺水、水土流失、廣種薄收。一方面缺水,一方面又把水流到別的地方。黃土高原生存的人口超過1億,人口密度為平均每平方公裡167人,比我國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還多24人。為了生存,農民不得不在坡耕地上耕種,坡耕地耕種相當於人為加速了水土流失,這就形成了越墾越窮,越窮越墾的局面。怎麼辦?
  • 甘南,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壯麗天堂,除了海拔藏區的一切甘南都有
    甘南,一生一定要去一次的壯麗天堂,除了海拔,藏區的一切甘南都有它被《中國國家地理》評為人生要去的50個地方之一被美國權威旅行雜誌《視野》地處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的甘南去甘南吧尕海湖,藏胞稱之為「措寧」就是「耗牛走來走去的地方」
  • 地理動畫視頻|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是怎麼形成的?
    黃土高原位於中國中部偏北部,為中國四大高原之一,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黃土高原有複雜的形成過程,但風成過程是黃土形成的主要過程。青藏高原是中國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
  • 從水土流失到綠色新生,黃土高原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海潮青年:中學地理課本中的黃土高原,是被治理的對象,故給人的印象是水土流失、乾旱貧瘠、生態惡化、生活艱苦,其實,這些只是黃土高原的一面;黃土高原還有另一面,你是否會想起它曾育養早期文明之曙光,華夏古文明之搖籃,除了豐富的礦產,你是否還會想起它別樣風土人情和尚未被周知的地貌景觀,你是否會回顧它從哪裡來,是否會想像它到哪裡去?
  • 黃土高原最美的傷疤,比美國羚羊谷更令人驚豔,卻鮮為人知
    提及黃土高原,想必各位小夥伴都不會陌生,黃土高原作為世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就位於我國北方地區,覆蓋了多個省市區域。而小編今日要為各位小夥伴介紹一下黃土高原竟然有一條巨大的裂縫,本來黃土高原就是一片貧瘠荒漠的黃色世界,再加上一條巨大的裂縫,那豈不是更難看了,但可不是這樣哦。
  • 黃土高原上的黃土
    黃土高原,許多人並未去過,對其的直觀印象大都停留在千溝萬壑,沙塵漫天,乾旱至極的固有印象中。多年來每每與身邊的朋友聊天,總會問,你們哪有沙漠嗎,你們那是不是很缺水……一連串的類似問題,一時使我也有些困惑,因為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 黃土高原的萬千變化
    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也是世界上黃土覆蓋面積最大的高原,又稱烏金高原。黃河流域黃土高原地區西起烏鞘嶺,東至太行山,南靠秦嶺,北連內蒙古高原(大致以長城為界)。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一、黃土高原的成因:風力沉積作用二、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成因:土壤受到流水侵蝕,地面被流水侵蝕形成溝。長期的流水侵蝕使溝谷不斷的加長和加深,進而平坦的高原面被溝谷切割成破碎狀,進而形成黃土高原千溝萬壑的景觀。
  • 九色甘南,甘南到底有幾種顏色?
    沿著青藏高原向東而去在黃土高原和川西高原之間順著黃河的方向走進這一片被旅行者長期忽略的獨特藏域↓甘南這裡有搖曳的經幡香濃的酥油茶純淨的藍天白雲隨處可見黃帽紅袍的僧人絡繹不絕磕長頭的佛教徒這是一個把信仰融入生命的地方這裡雖不似西藏般眾所周知卻是多少人的夢中香巴拉九色甘南,甘南到底有幾種顏色?
  • 黃土高原的土,到底從哪裡來?四種假設,最可信是第一種說法
    「我家住在黃土高坡,大風從坡上刮過,不管是西北風還是東南風,都是我的歌 ,我的歌......」這首《黃土高坡》膾炙人口,被很多人吟唱。說起黃土高原,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是中國四大高原之一,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總面積64萬平方千米。黃土高原,黃土高原,黃土高原的黃土,到底來自哪裡呢?關於這個問題,不知道你是否想過。不管你想過,還是沒有想過。咱們的專家,已經想過了。
  • 甘肅不止黃土高坡!從甘南到敦煌,帶你飛越大西北38個夢幻仙境
    這就是甘南,這裡有著西藏一般的美景,卻沒有西藏那般嚴重的高反,你去或者不去,她都在那裡美的動人心弦。15,拉卜楞寺這裡擁有全世界最長的轉經廊,在這裡,你將見到世間最純粹的信仰。如果覺得不過癮,還可從甘南向川西若爾蓋一帶出發,遊覽黃河第一灣的美景。(參考文章:4~9天如何玩轉絕美甘南,4種玩法,今天全部告訴你!)
  • 黃土高原有了綠色窯洞
    黃土高原有了綠色窯洞       這種窯洞從外表上看與傳統窯洞相似,但具有了現代人類居住的功能分區,一層為起居室,二層為臥室,並且在窯洞的頂部裝有太陽能系統,居住在窯洞裡的人們可以隨時有熱水洗澡。
  • 黃土高原為什麼這麼苦?
    關於黃土高原,有兩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其一,無論有沒有去過黃土高原,人們只要一提到它,「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形象便會躍然腦海,甚至一貫展現各地正面形象的中學地理教材,也用了較大篇幅強調它的水土流失、生態惡化,為什麼黃土高原會以這種苦難形象示人?
  • 甘南第一大湖被稱為「高原明珠」,景色可與香格裡拉匹敵
    甘南位於甘肅,是甘肅藏族直轄市,說到甘南,也許很多人對這個地方不太習慣。甘南是黃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過剩地帶,總體氣候溫和,環境清新,猶如地球綠色寶庫。在甘南,最有名的是一個溫暖的湖泊,可以說是甘南的第一個湖,而今天的小編卻給大家展示了甘南的這個湖。
  • 甘肅定西,有一種絕美景觀叫旱作梯田,超燃航拍帶你了解黃土高原...
    甘肅定西,有一種絕美景觀叫旱作梯田,超燃航拍帶你了解黃土高原壯美田園 2020-05-18 0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科學報】黃土高原「朝聖」記
    到羊圈溝去,也被研究組同學們稱為「朝聖」。多年來,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黃土高原生態系統與水文相互作用機理研究」的支持下,他們為揭示黃土丘陵溝壑中隱藏的奧秘,展開一場科學「朝聖」之旅。  從羊圈溝到黃土高原  出生在鹹陽的傅伯傑是土生土長的陝西人,自然對黃土高原有割捨不下的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