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4 06:48 |掌上溫州客戶端
高一就被北大預錄取,只要高考成績過一批線即可被北大錄取,這樣的好事就發生在溫州中學高二(3)班的黃小龍身上。昨天,記者在2017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浙江省隊選拔賽溫州中學賽點看到了他,經歷5個小時的緊張比賽後,他仍在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前琢磨著賽題。
初一就接觸信息學
「能這麼早被名校鎖定,目前唯一的途徑就是學科競賽,小龍就是得益於信息學競賽。像他這種高一就能拿到預錄取資格的學生很少,主要還是因為他學得早。」溫州中學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校高二已有3名學生被清華、北大預錄取,其中小龍就是因為在去年7月取得了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第八十多名的成績,高一就獲得了北大預錄取的資格。
小龍比其他同學在信息學上的起步更早。「初中一年級的時候,我看到同學編了些整人小程序覺得很有意思,就回去自己上網下載教程學習。後來我爸又帶我去找信息學教練學習,每周末去學一次,然後老師給我一本編程書,幾乎一有時間就看。」小龍說,學編程90%靠自學,老師就是教了一些基礎的算法和知識,後面得靠自己通過做題、模擬賽、參加集訓提升。初二,他參加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普及組取得二等獎,初三則贏得一等獎。
「關鍵是他自己感興趣,有興趣才願意投入,我們就是尊重他。他數學一直很好,本來初中想讓他去拼數學競賽,但他不喜歡,我就依他了。」小龍爸爸黃先生說。
在教練舒老師眼中,黃小龍很有天分,「別人要半個月攻克的知識點,他幾天就學會了。信息學主要還是以數學為基礎,他數學好。」
高中已自學大學數學
「小龍一個學年只在學校待一兩個月,其他時間都在外地集訓或參賽。所以大部分的文化課他都沒上,可是他回來後考試卻考得很好,各科都是班裡頂尖。」在小龍同班同學眼中,他就是「想哪個科目好就能學好哪科」的牛人。
「他自學能力很強,他現在的數學我已經教不了了。初中他就自學了高中數學,現在他已經把信息學需要的大學數學部分都自學了。」作為高中數學老師的小龍父親黃先生說,小龍只要對什麼感興趣就會去琢磨。初中有段時間他喜歡模擬電路,就去網上查教程,買書看。因為模擬電路需要高中的物理、大學的力學知識,他都是自學獲得,從來沒找過培訓老師。
「參加競賽落下的功課,我都是自己補回來的。怎麼補,也就是做完當天的作業後,自己看書,書看好後把題做好,搞不懂的自己查資料弄懂。一些暫時補不回來的,等高二競賽結束後再補。對我來說,高考一批線還是比較容易的。這次參加競賽,就是希望爭取到保送資格。」小龍這樣說。
寒暑假只休息一周
「我常和班裡孩子說,不要只看到小龍的成績,還要看到他背後付出的努力。他高中以來的寒暑假都在學習,平時周末也都有上課,很辛苦。」小龍班主任方老師這樣說。
「高一我一半的時間停課跑外地學習訓練,去了安徽、四川、湖南、北京等地集訓或參賽,那時候每天7點起床,除了吃飯就是做題,晚上11點才休息。」黃小龍說,競賽回來後就是抓緊補課,一般在白天上課的課間都會補以前的作業,然後晚自習第一節課做完當天的作業,第二、三節用來補以前的作業。寒暑假有訓練,像寒假只有春節在家休息了一周,平時每個周末都有訓練課。
這麼有限的時間,他怎麼能學習這麼多知識?「他學習效率高,學習時很專注,我在他旁邊看電視他一點都不介意,他表弟來我家和他一塊學習就受不了了,有一點聲音注意力就分散了。」黃先生說,小龍小學初中時從來不會帶作業回家,都是在學校完成的。而對他感興趣的信息學,比如參加其他國家的網上競賽,因為時差的關係需要在晚上參加,有時要忙到凌晨2時多,從來不抱怨。
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浙江省隊選拔賽前35名的學生,能獲得北大、清華預錄取資格,浙江省因為信息學實力較強,往往前50名也會受兩校青睞,給予預錄取資格。而進入全國賽獲得金牌的選手不僅能進入國家集訓隊還能獲得北大、清華的保送名額,每年名額約50個。傳統的五大學科競賽,包括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信息,也就是民間俗稱的「奧賽」,都有名校預錄取和保送名額。
(原標題《溫州中學黃小龍高一即被北大「預訂」,怎麼做到的?》。作者 張新彤 編輯 葉小西)
14903093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