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商韜略
文 | 華商韜略 Noora
繼三文魚無辜躺槍新冠傳染源後,來自南美的厄瓜多白蝦成了新的苦命海產品。
但這一次,白蝦挨了實錘。
7月1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發布會稱,7月3日,大連海關從裝載厄瓜多生產的凍南美白蝦貨櫃內壁一個樣本中、以及厄瓜多生產的凍南美白蝦的三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同日,廈門海關從厄瓜多生產的凍南美白蝦的兩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不過,上述企業的凍南美白蝦蝦體和內包裝樣本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也就是白蝦沒事兒,但可能在加工中產生了感染。
為保證國內疫情防控成績,海關總署決定自7月10起暫停掛斷上述三家企業在華註冊資格,暫停上述三家企業產物出入口,對暫扣的貨品採取退貨、銷毀等解決措施。
在國內,厄瓜多白蝦不乏擁躉,是城市家庭餐桌上的常客。
厄瓜多白蝦殼薄肉厚,口感鮮嫩甜美,極易烹飪入味,深得世界各國食客的青睞。且根據數據顯示我國是厄瓜多白蝦的主要進口國。
三個月的進口數據就已經遠超美國和歐洲的總和了。
「中國已成為厄瓜多白蝦的最大買家。」厄瓜多水產養殖協會主席坎波薩諾表示。中國消費者非常識貨,他們了解厄瓜多白蝦是享譽世界的頂級海鮮產品,儘管價格並不便宜,但物有所值。
此次厄瓜多凍南美白蝦包裝檢出有疫情病毒,雖然檢出結果不代表具有傳染性,但也反映出厄爾多瓜白蝦的相關企業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上落實不到位。
「安全無汙染」本是厄瓜多白蝦贏得全世界消費者認可的法寶。
但在中國,情況卻不是這樣,厄瓜多等國的很多工廠都被中國海關檢出白斑病、黃頭病等疫病,其中厄瓜多蝦被檢出問題最多,甚至還導致厄瓜多三大白蝦出口商被禁止進入中國,多家工廠被暫停進入中國。
2019年12月,厄瓜多官方開始對每批輸華白蝦檢測蝦病,對合格方出具衛生證書、準許發貨。
自此「白蝦疫病事件」暫時告一段落,進入相對穩定的時期。
但沒過多久,厄瓜多白蝦又頻頻被中國海關檢出有動物疫病而未準入境。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月份被檢出的厄瓜多白蝦產品為162噸,3月份為326噸,5月被海關退運或銷毀了的就有16批次。
值得一提的是,厄瓜多是拉美地區經濟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養殖業在厄瓜多經濟中佔比較大,全國共有3800個白蝦養殖場,養殖面積達1.85萬公頃,因此即使在疫情期間,凍南美白蝦加工廠也未停工。
在中國超市,厄瓜多的白蝦也很常見,如中國正關進口量第一的Songa(南美蝦皇),品牌為Champmar;厄瓜多白蝦最大的出口商Santa(桑塔);以Vanoni’s品牌銷售的Omarsa(歐瑪莎);以Wonder品牌銷售的Expalsa(王牌);還有Pescanova(老船長)、Proexpo(帆船)等。
但受疫情影響,凍品白蝦銷售較為依賴的餐飲業面臨著嚴重的衝擊,因此,厄瓜多的訂單量不斷在減少,價格也持續降低。據悉大廠品牌價格相比上個捕撈季下降0.2美金左右。廠商表示不敢報高價格是擔心僅有的客戶流失,整個行業基本都在低於成本價賣貨,區別就在於虧多少,能承受虧到什麼地步。
顯然,持續虧損的廠商,在質量安全方面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這就不難理解近月來,頻頻出現的「毒白蝦」問題。
不過,在疫情爆發前,國內也有不少企業向厄瓜多白蝦拋去橄欖枝。中國水產飼料領域大型企業之一的廣東海大集團,就在2019年1月投資3500萬美元興建了一座在厄瓜多的蝦飼料工廠,年生產能力為12萬噸。
成立於1999年的海大集團,自2009年上市以來營收已從52.5億元人民幣飆升至2019年的476.1億元人民幣,10年增長了9倍;淨利潤則從1.55億元增長到16.49億元,漲幅超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