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詩中「一夫當關」的「關卡」,姜維曾在此擋住魏國百萬雄師

2020-12-25 白雲夕卜

著名的唐代大詩人李白曾寫過《蜀道難》,詩中用「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來描寫劍閣的。在古代,這裡是兵家必爭之地,而如今,這裡有著絕美的風景,加上歷史文化的加成,這裡也是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成為了國家5A級旅遊區。此處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城的南邊15公裡處,無論春夏秋冬,都是一個絕好旅遊打卡勝地。

咱們先來說其歷史文化。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悠久不用多說。四川雖然地處西南地區,有著秦嶺這道天然屏障保護著,但是四川盆地擁有千裡沃土,是一個富庶之地。即使蜀道再難,掌權者都不會輕易放過這口大肥肉,所以巴蜀地區參與中原文化要遠遠比雲貴高原早得多。戰國時期,古蜀國登上了主流歷史的舞臺。戰國的秦惠文王時期,一心想要強大的秦國覬覦四川盆地的良田沃土,故而派大將司馬錯滅蜀。

蜀道難並不是白叫的,當時秦軍想要入蜀,根本沒有辦法,於是秦王用計,假借相贈五金牛、無數財寶給蜀王的名義,開始劈山開道,而在劍閣這裡,是最為險隘的關口,好歹也是開闢出一條小路,讓秦軍將士入蜀。故而此小道稱之為「金牛道」,也叫「劍門蜀道」。而現在景區的「劍門棧道」,自然是比當初好走多了,但是可以從周圍雄偉的群山,險峻的山勢推出,當年的道路何其艱難。

三國時期,劉備建都於成都,建立蜀國,與北邊的魏國對立,劍閣自然是三國歷史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無論是諸葛亮出祁山北伐中原,還是姜維退守劍閣,劍門關這個狹關險隘都有參與。對劍閣而言,最為著名的歷史事件應該公元263年,魏國決定滅蜀,派鍾會領十萬大軍南下攻打蜀國,姜維只有三萬兵馬,正面作戰不敵只之好退守劍閣,成功擋住了魏國的百萬雄師。不過姜維在前線死守沒有被攻破,反而是大後方的劉禪先繳械投降了,由此蜀國就此滅亡。

而後來的歷史,無論是魏晉南北朝,還是隋唐五代宋,在劍門關都有著大大小小的衝突。不過對劍門關而言,最為主流的還是三國的歷史,所以進入景區,除了看到絕美的自然風光以外,大多人文景觀皆是圍繞三國的歷史。例如「孔明立關像」、「劉備過關像」、「姜維神像」、「姜維墓」、「平襄侯祠」、「劍門棧道」。而劍閣這個稱號,也是三國時期得來的。

除了三國文化外,還有很多景點,例如「石筍峰」、「玻璃景觀平臺」、「劍門關關樓」可以看到群山似劍;「梁山寺」追憶南北朝時期梁武帝修真之地;「紅星廣場」上感受紅軍的紅色文化。至於劍閣,咱們且先聊到這裡,關注小編,後期繼續更新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三國時,諸葛亮、姜維曾燒毀蜀地棧道,燒了之後他們自己怎麼走?
    無論是史書還是《三國演義》,其實都沒有明確記載諸葛亮和姜維曾燒毀過棧道!整個三國演義中,就只發生過兩次燒毀棧道的事情,一次是和魏延相關,一次則和姜維有關係!至於說為何燒毀棧道,其實很簡單,就是為了阻擋敵軍的追擊嘛。到下次需要再次用到棧道時,再安排工匠修理就行了。
  • 鄧艾抄小路偷襲成都,若劉禪死守,姜維從後夾擊,結果會怎麼樣?
    姜維如果不去救涪縣,補給線會被切斷。姜維如果去救涪縣,則鍾會可以突破劍閣,進入坦道。所以,姜維回援,原本就是鄧艾此行的設想。只不過,蜀軍的混亂遠遠超出了鄧艾的預想。鄧艾萬餘人,居然一口氣擊敗諸葛瞻,攻取了綿竹關。
  • 劍門關:從未被攻克的天下雄關
    劍門關劍門秋色重慶直轄前的四川,有四處奇觀享譽全國,分別是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夔門天下雄、劍門天下險,其中的劍門,指金牛古道上的劍門關,詩仙李白《蜀道難》中「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即指此處。
  • 三國歷史中周瑜和姜維哪個更勝一籌
    姜維的北伐,勞師無功的有5次,它們是: 第一次北伐,公元238年的數次試探性進兵,沒有任何戰果; 第二次北伐,公元247年的接應魏國西部諸羌造反,沒有成功; 第五次北伐,公元250年的復攻西平,沒有任何戰果; 第六次北伐,公元254年的包圍南安狄道,沒有任何戰果; 第十次北伐,公元258年的由駱谷進攻關中,被阻於長城沒有任何戰果;
  • 鄧艾偷渡陰平成功,姜維與東吳為何不派兵回援,致蜀漢滅國
    煮酒論三國上回說到諸葛瞻並沒有在阻擋住鄧艾的進攻,最終蜀漢最後的防線綿竹失守,都城成都,徹底暴露在鄧艾的兵鋒之下,那麼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疑問,蜀漢大將軍姜維與東吳方面為何沒去救援成都?小百科在這一一位大家分析下來。
  • 蜀漢滅亡後,為什麼只有關氏被滅族了?不僅是因為龐會為報私仇!
    由於姜維在劍閣與鍾會對峙,於是鄧艾偷渡陰平,在綿竹一戰戰勝諸葛瞻後,鄧艾率領的軍隊就兵臨成都城下,劉禪見大勢已去,不得不出城投降。鄧艾建此大功,深感驕傲,並且常常受人誇獎,為此他引以為榮,而這些也成了野心家鍾會置他於死地的藉口。鍾會向司馬昭誣告鄧艾謀反,說他做的事情悖逆不道,這些都可以反映出鄧艾已經有叛亂的苗頭了。
  • 行走隴南:姜維搶奪的陰平橋頭到底在哪?跟文縣玉壘關有什麼關係
    第三,戰略因素,之所以選擇沓中,是因為沓中的儲備可以起到對南下魏軍的威懾作用,同樣由於沓中特殊的地理位置,姜維在此屯田,可以圖隴右,從沓中出發,經過陰平大道,繞開魏國的雍州軍事重地,從而殺入涼州,又可庇護漢中。在姜維上表劉禪沓中屯田之後,姜維首先到達了漢中。
  • 戰報290,晉陽淪陷,姜維率軍進城,直奔魏國皇宮,擒拿魏帝曹芳
    玩《三國志11》戰報290,魏國晉陽城宣告被攻陷了,姜維率領大軍進城,直奔魏國皇宮,要擒拿魏帝曹芳。而晉陽戰場中的魏蜀大戰,蜀漢司隸校尉諸葛尚部隊被魏軍殲滅了,諸葛尚不幸被魏國丞相鄧艾俘虜了,不過鄧艾念在當初蜀國也曾放過他的兒子鄧忠,所以鄧艾也很識趣地放諸葛尚一回,畢竟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嘛。公元273年8月21日,蜀漢驃騎將軍周旨的武力值得到突破了,上升為86(+1)點武力值了。
  • 《真三國無雙8》魏國新將曹休參戰 月英 姜維等新形象公開
    來著魏國的全新武將「曹休」參戰,這也算曹休第一次參戰《真三國無雙》系列。  此外,系列老武將,包括魏國的荀彧,吳國的朱然,蜀國的姜維和月英,晉國的文鴦和諸葛誕也都公開了在《真三國無雙8》中的全新形象。年紀輕輕就於山越討伐和濡須口戰役中嶄露頭角。作為肩負吳國將來的下一代將領,凝聚大家的濃厚期待。
  • 玉門關、陽關、雁門關……「關」對中國人究竟意味著什麼
    一南一北相隔七十餘裡的陽關,玉門關,就此成為中華帝國邊防線上最後一座關口。「春風不度玉門關」,雖實指東邊季風無法到達,更願相信王之渙是在訴說,玉門關外那是一片王權無法企及之地,那是一片被中原文明拋棄的化外之地。
  •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臨終讓姜維注意陰平小道,為何他沒有遵從
    他將自己的兵法心得交給姜維,並且還把連弩的製作辦法也給了姜維。除此之外,諸葛亮還專門叮囑姜維,說蜀中諸道皆不必多憂,只有陰平此地雖然險峻,但是久必有失,姜維哭拜記下。多年之後,姜維擔任了蜀漢的大將軍。掌握了蜀漢軍權的姜維,連續發動了對曹魏的北伐。雖然姜維給了曹魏很大的打擊,可是自身的消耗也很大。在內外交困的時候,姜維還得罪了劉禪身邊的宦官黃皓。
  • 開心消消樂側枝隱藏關卡+2關遊戲攻略 怎麼過
    開心消消樂側枝隱藏關卡+2關遊戲攻略 怎麼過 今天花之語為大家帶來的是開心消消樂側枝隱藏關卡+2關圖文通關攻略,想知道隱藏關卡+2關怎麼過嗎?那就趕快和花之語一起來看看吧!
  • 他原來是魏國大將,受諸葛亮蒙蔽投降西蜀,幫助蜀漢討伐中原,最後...
    蜀國滅亡之後,他被魏國兵將刨心剜膽,死相悽慘,這個人就是姜維,請聽行者為您解讀三國大將姜維。  談到姜維,我們先來說一下他的出身。姜維,自伯約,本是魏國大將,祖籍甘肅天水人。在諸葛亮第三次出兵岐山的時候,姜維被俘,諸葛亮看他是個人才,親自勸說他投降,並且收他為徒,要把自己所學都傳授給姜維。於是,姜維鬼迷心竅,背棄了曹魏,投降了諸葛亮。以後,諸葛亮每次進軍中原,都以姜維為大將。
  • 鍾會鄧艾姜維到底是怎麼回事?
    大家好,這裡是臥仔~我想,鍾會、姜維和鄧艾三人的關係,應該從司馬昭伐蜀,鄧艾和鍾會率魏軍攻佔成都一舉滅了蜀國開始說起。當時魏國的大軍兵分五路,一路由徵西將軍鄧艾率領,領兵三萬攻姜維於沓中;一路以雍州刺史諸葛緒為帥,領兵三萬攻陰平,以斷姜維歸路;其餘三路共十餘萬,由鍾會統領,進攻漢中。
  • 三國最陰毒小人,一手害死姜維,留下一件文物被世人追捧千年
    衛瓘家學淵源,年紀輕輕就學富五車,是魏國有名的青年才俊,年方20歲就當了魏國尚書郎,此後陸續升遷到中書郎、散騎常侍、廷尉等職,官高爵顯。但衛瓘世代受魏國厚恩,為人卻卑劣不堪,非常熱衷於功名利祿。司馬懿家族崛起之後,衛瓘立即改弦易轍,投靠到司馬昭門下,成為司馬昭最為信任的心腹幹將。
  • 真的是罪在姜維北伐?
    當時蜀漢朝廷還是能夠經常頒布一些比較好的政策,雖然陳壽對陳袛評價不高(其實在陳袛時期蜀漢延續並且發展了蜀漢四相的為政舉措,國力依然在發展階段,而且當時黃皓也人微言輕,陳壽對陳袛評價低,大概是因為陳壽的師傅譙周是投降派,而陳袛是支持姜維的主戰派)然而陳袛去世以後,黃皓從小小的黃門令一躍成為中常侍,開始把持蜀漢朝政。
  • 四川第一關,1700年從未被攻破,能擋50萬精兵,劍門關到底有多險
    劍門關之行「北有山海關,南有劍門關」,遊玩到廣元了,毛哥決定到這裡的劍門關看看。此處有姜維神像姜維守關像過關酒姜維受諸葛亮的器重鎮守劍門關,從劍門關十次發兵魏國,每次都召集將士們在此豪飲,並將碗舉過頭頂,然後重重摔下,寓意平平安安,凱旋歸來。
  • 探密蜀道:姜維屯田之地,鄧艾奇襲之道——甘肅隴南
    姜維屯田之地,鄧艾奇襲之道沓中陰平道並非是一處名稱,而是兩個不同的地方。「沓中」為漢末三國時期的一處地名,因蜀漢集團的名將姜維,在此駐軍屯田而得以名傳後世;「陰平道」為古代秦蜀之間的交通要道。三國末期,在曹魏發起滅蜀之戰中,曹魏名將鄧艾,自陰平道繞過了蜀漢的防禦一線「劍閣關」,奇襲成都覆滅了蜀漢政權,陰平道也自此得以享譽後世。
  • 諸葛亮是臥龍,龐統是鳳雛,姜維是幼麒,而司馬懿的稱號是啥?
    例如,魏國曹操最推崇的謀士就是郭嘉了,郭嘉雖然年輕,但是他的計謀確實是天下無雙,吳國的孫權最欣賞的謀士就是周瑜了,周瑜不僅相貌堂堂,而且才華橫溢,而蜀國的劉備更是運氣很好,水鏡先生筆下的四大謀士三個都在他的手下,他們分別是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幼麒姜維,和冢虎司馬懿。
  • 《天水千古秀》名人傳之-姜維
    因為父親姜囧戰死,姜維被郡裡任命為中郎。 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