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搬遷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關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的搬遷我覺得應該有幾個原則。一 可以更好的對文物進行保護 二 可以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三 要考慮交通因素 不建議放在人流密集區域,但是交通要方便。
結合上面三點,我個人覺得首先排除西鹹,如果把西鹹作為西安未來的中心去規劃,那麼就要將博物館這類帶來人流多效益少的場所,不放在中心位置。還有一個觀點是放在省政府,放在省政府的好處是可以利用現成的場地只需要改造就可以了。對於人流的影響在省政府外遷的基礎上,對人流的影響是可以相抵的,但是人流類型就會改變,旅遊人員增多,政府公幹人員減少。城牆內作為西安中心人流量最大的地方,是需要對車輛人員進行疏解的。對城牆內的行業進行改變,減少城牆內居住人群,對現存的行業進行優化搬遷,城牆內著重發展旅遊商貿文化產業,政府智能機構外遷,生產企業外遷。在棚戶區改造的基礎上,改造城牆內交通狀況。一是在東西大街的南面再形成一天東西走向的道路,打通背街小巷,大力完善地下停車場系統,對停車進行嚴格管理,對馬路停車實行階梯定價原則,半小時不要錢,一小時三塊,超過一小時十元一小時,對地下停車統一優惠停車。
最後就是滻灞的方案,從交通的方便度,到帶動滻灞的發展都是非常有利的。世園會舊址如果不得到有效的開發,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博物館搬遷到滻灞可以有效疏解城中心的人流壓力,有效帶動城東新中心的建成,促進城市的東闊與跨渭河發展,大雁塔周邊的交通已經不堪重負。城牆內的交通壓力也是異常巨大。
總結下搬遷到滻灞是對室內交通的疏解最有利的選擇,滻灞的交通優勢也得天獨厚,隨著北三環建材市場的外遷,對三環交通的壓力進一步減弱,地鐵可以直達機場,北客站,臨潼,高陵閻良,城際交通也很發達。高速路四通八達。對人流可以進行快速疏解。比鄰新會展中心,可以有效帶動新會展的發展,可以成為新的西安文化宣傳窗口,配合入區的高科技新興產業,滻灞可以建成富含傳統文化,山水文化的高新科技新西安。傳統與現代交相輝映,有西安特色又與時俱進,可以是西安發展的模板與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