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訪專家/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屈光科副教授 楊曉
文/羊城晚報記者 張華 通訊員 盧贇凱
近視眼患者通常都有幾副眼鏡,尤其是戴框架眼鏡的人,由於各種原因需要用到隱形眼鏡,常常備有隱形眼鏡。可是,你知道這隱形眼鏡的度數與框架鏡的度數是不一樣的嗎?為何出現這種不同?羊城晚報記者請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屈光科副教授楊曉給讀者解答。
通常,我們驗光獲得的屈光度為框架眼鏡的度數,框架眼鏡與眼角膜之間存在大約10-15毫米的距離,而隱形眼鏡直接與角膜接觸,由於這個距離的差異,使得隱形眼鏡所需的屈光度與框架眼鏡所需屈光度有所不同。
那麼,這個隱形眼鏡的度數是如何得來的呢?楊曉說,這就需要專業人員經過頂點屈光度換算而來。 換算的公式為:Fc=Fs/(1-d×Fs)。
公式中Fc為隱形眼鏡屈光度,Fs為框架眼鏡屈光度,d為框架眼鏡片與角膜的距離(黃種人的這個距離一般為12mm,即0.012m)。
假設一框架眼鏡處方為-4.00D,鏡片頂點距離為12mm,則隱形眼鏡的度數為:-4.00/[1-0.012×(-4.00)]=-3.82D。
楊曉指出,通過以上例子可知,框架眼鏡處方為-4.00D時(即近視度數為400度),換算後的隱形眼鏡度數比框架鏡大約低-0.25D(即25度,鏡片屈光度一般是0.25D為最小變化單位),低於-4.00D時由於變化量比較小,臨床上可以忽略這個距離效應。而當框架眼鏡的屈光度數越大時,換算後隱形眼鏡度數較前降低得就越多。根據對頂點光度換算結果的歸納,總結出以下經驗換算:-4.00D~-5.00D降低-0.25D,-5.25~-7.00D降低-0.50D,-7.25D~-9.00D降低-0.75D,-9.25D~-10.00降低-1.00D。這意思是說,越是高度近視,驗配隱形眼鏡時,要比自己的框架眼鏡的度數要低得多,不可拿著框架眼鏡處方與購買相同度數的隱形眼鏡。
這裡有一個問題值得注意,具有散光的患者,尤其是角膜散光的患者,隱形眼鏡戴鏡後,鏡片與角膜之間可形成一個淚液透鏡,這個淚液透鏡可抵消一部分的散光度數。特別是材質比較硬挺的隱形眼鏡,它與角膜之間形成的淚液透鏡所產生的屈光力基本可以矯正大部分散光度數了。所以,很多低度散光的患者(角膜散光為主的患者,散光度數低於-1.50D,且散光度數/近視度數<1/3),只需要選擇單純近視鏡片就可以了。
而對於高度散光,或者散光度數不是主要由於角膜引起(即眼內散光)的患者,則需要訂做專門的散光隱形眼鏡,包括軟性散光隱形眼鏡和硬性透氣性散光隱形眼鏡。這是因為,除了度數的換算,還需要根據個人的曲率以及散光軸位特別訂製,須經專業的醫生檢查、試戴後確定參數。
Tips
驗配隱形眼鏡「三好測評」
隱形眼鏡是一項醫療器械,應根據眼科醫生的檢查,在排除佩戴者的不適證之後,專業隱形眼鏡檢配醫師全面檢查,結合患者的用眼習慣,仔細評估後才可佩戴,並且要在視光醫師監督指導下進行戴用。佩戴者應每日至少進行一次簡單的三步自我測評(三好測評)。問自己三個問題:
1.我佩戴的鏡片感覺如何?
2.我的眼睛看起來如何(有無眼紅等異常狀況)?
3.我戴鏡後是否能持續清晰地看東西?
楊曉說,如果這三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才可以放心佩戴。使用過程如出現紅、腫、痛、癢、視力模糊或有異物感,即以上三個問題中有任一個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應儘快就醫,以免延誤。
張華、盧贇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