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時代來了?以數位技術為支撐,進入全新格局

2021-01-20 中外人物解讀

作者:安妮

審稿:夢兮

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醫療產業的數位化進程正在持續推進,很多先進的數位技術與醫療科技相結合,比如AI、3D列印、大數據、可穿戴設備、機器人等,促進整個醫療產業進入一個全新的局面。

疫情推動數字診療發展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在疫情爆發期間,網際網路診療平臺的諮詢量增速十分明顯。相關機構表示,從2020年的網際網路診療規模來看,整個市場規模在2000億元左右,市場規模增幅超過46%,如此大規模的增速,是最近幾年來前所未有的。另外,網際網路診療的市場規模逐漸擴大,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絕大部分患者無法到醫院就診,如此一來,線上就診成了諸多患者和醫生溝通的新平臺。

對此,相關專家也表示,網際網路診療發展趨勢迅猛,用傳統的觀念來看,這種診療方法幾乎不會受到市場青睞。然而,新冠疫情改變了大家的思路,帶動了一個全新產業的發展。基於新技術的背景下,數字診療科技正在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診療服務平臺開始組建,遠程醫療幾乎完全涵蓋了全國所有地區。

信息化助力健康中國

根據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我國數位化醫療用戶總人數已經突破6億,無論是第三方診療平臺,還是可供線上問診的醫生,數量和規模越來越龐大,完全可以滿足持續增長的線上診療用戶群體。

隨著5G網絡的不斷發展,數字診療技術以及遠程問診的發展程度,肯定會繼續擴大,有了基礎網絡作為支撐,遠程醫療越來越受到歡迎。健康中國戰略想要得到長足發展,網際網路醫院與人工智慧相結合是大勢所趨。

相關專家表示,有了信息化和高速網際網路的支持,健康中國的大戰略將會大跨步前行。對於醫療健康產業來說,數字革命是一個巨大的催化劑,對醫療健康產業的整體發展有著極大的推進作用,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隨著數字醫療產業不斷發展,創新服務層出不窮,雲藥房、電子處方等。

從當前的社會發展趨勢來看,「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是順應時代潮流發展的產物,相對於傳統醫療資源的低效率和成本高,新的醫療模式已經打破陳規,能夠進一步提高服務效率,給患者帶來極大的便利性。

免責聲明: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中國新聞網、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打造數字時代的「福音醫院」 微醫(龍巖)網際網路醫院揭牌
    作為支撐「健康龍巖」運營的網際網路醫院主平臺,微醫(龍巖)網際網路醫院同日揭牌發布,為閩西深化醫改落地提供有力支撐,隨著龍巖市與微醫集團戰略合作成果的逐步落地,龍巖將成為全國數位化分級診療示範區。龍巖是中國著名的革命老區,轄區內長汀縣的「福音醫院」是革命戰爭時期中央蘇區第一所紅軍醫院,從福音醫院院長任上走出的傅連璋將軍,開創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新中國醫療衛生事業。
  • 數字醫療技術促進人類健康
    科技對於我們的健康和生活究竟有怎樣的影響,我們應該如何用智慧和理智最大限度地發揮科技的作用?在7月31日舉行的上海市健康大講堂、上海科普大講壇、新民健康大講堂暨2013上海衛生科技活動周開幕式上,復旦大學數字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宋志堅教授為大家帶來一場有關「數字醫療與人類健康」的科普講座。
  • 醫療大數據時代 六早大健康開拓網際網路醫療新方向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和應用,醫療領域也進入了「大數據時代」,通過網際網路技術實現更加便捷和多樣化的醫療衛生服務。六早大健康作為國家的醫療品牌,是國家最具有創新性的醫療企業之一。為了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順應市場需求,遠程醫療被確定為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
  • 疫情下的產業脈動:5G釋放技術紅利,數字醫療雛形已現
    新華網北京2月26日電題:疫情下的產業脈動:5G釋放技術紅利,數字醫療雛形已現新華網 凌紀偉 王坤朔歷史不斷證明,重大事件往往催生技術突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去年啟動商用的5G在這場戰「疫」中發揮出積極作用。自5G商用以來,醫療作為重要應用場景不斷湧現各種案例。
  • 寧夏「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在銀川市第一人民...
    近日,寧夏「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國家區域中心建設在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正式啟動。未來,寧夏將以此構建集醫療服務、科研教學、健康產業為一體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區域醫療中心,為全國各地乃至「一帶一路」沿線提供疑難危重症的診斷與治療及健康服務。
  • 妙健康加速數字健康落地,賦予健康城市新的生機
    【引言】後疫情時代,數位化的技術創新,為健康城市賦予了新的生機。可是所有經歷過這次疫情大考的城市和人們,無一例外的感受到了數字時代為城市治理提供的強大助力。從疫情前期打通了信息壁壘,支持公眾做好自身防護的「確診患者同程查詢系統」「發熱門診分布地圖」等平臺;到疫情嚴控期,支撐城市居民閉戶生活的訂餐應用等電商平臺,支撐企業繼續遠程辦公的「雲辦公」軟體;再到後疫情時代,為了支撐人員跨城市流動及復工、復產、復學的健康碼,各城市之間實現健康信息互認,讓社會秩序及經濟運作重新回歸正軌鋪平了道路。
  • 「網際網路+醫療」助力大健康
    桐廬施強醫院開業  本報訊(記者 滕晶晶)昨日上午,桐廬施強醫院開業暨桐廬大健康產業發展顧問聘任儀式在富春山健康城鳳棲生命港舉行。浙江省政協原副主席、浙江醫科大學原校長陳昭典講話。縣委書記方毅、施強集團董事長虞陸平共同為醫院揭牌。華健、王金才等縣四套班子領導出席。縣委副書記馬利陽致辭。
  • 浪潮健康想打造醫療的「天貓商城」
    隨著今年疫情的出現,醫療大數據也隨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智慧醫院、雲上醫共體等的快速落地,有望將醫療大數據由「傳統靜態應用」的1.0時代提速到「大數據實時互聯和動態服務」的2.0時代。在浪潮健康董事長兼CEO高傳貴看來,2.0時代正呈現產業化的特徵。
  • 數字賦能健康 2019PULSE國際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大會舉行
    健康醫療大數據是國家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也是網際網路+健康醫療、智慧醫療的基礎支撐。12月6日,以 「探索、共享、創新」為主題的「2019PULSE國際健康醫療大數據產業大會」在杭州舉行。從健康醫療大數據政策、產業解讀到資本聚集趨勢,從國內外健康醫療大數據共享技術、創新應用場景到「生態共建、產業共贏」探討,本次會議旨在推動杭州健康醫療大數據的融合共享與創新應用,賦能健康產業,助力杭州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建設。
  • 之江平:數字為舟越重山——寫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
    煙雨江南,聚光燈下,以「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迎來世人的矚目。 特殊之年充滿變化。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各國經濟發展和治理格局深刻調整。克服困難挑戰,我們奮進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
  • 多家企業牽手籌建中國健康醫療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移動將牢記使命,在國家衛計委等上級部門的領導和支持下,與各合作企業一道,把握機遇,協同推進,儘快完成公司組建,做好資源整合和技術創新,推進國家級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建設,支撐國家級「網際網路+健康醫療」業務運營,努力普及健康醫療服務、優化健康醫療環境、帶動健康醫療產業發展。
  • 【全球數字健康周報第17期】平安好醫生網際網路眼科中心成立
    5)諾華腫瘤與阿里健康達成合作,打造數位化醫療創新閉環2020年11月7日,諾華腫瘤與阿里健康在進博會上宣布達成戰略合作,將以患者為中心,基於諾華腫瘤在腫瘤精準治療領域的優勢,依託阿里健康數字醫療平臺,通過數字賦能,整合資源,打造「網際網路+醫生+藥師+患者+慈善」的數位化醫療創新模式,為腫瘤患者提供完整的數字健康解決方案。
  • 河北數字經濟在戰疫中壯大:一家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的成長
    一家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的成長 ——河北數字經濟在戰疫中壯大 瞄準行業痛點,作為後來者的數港科技,發揮在大數據、物聯網和人工智慧等方面的技術優勢,選擇以搭建網際網路醫院為切入口,嘗試通過深入打通在線診療、輔助診斷、處方流轉、醫保支付等醫療核心環節,實現行業突圍。 「此次疫情,讓網際網路醫療的優勢充分顯現,也讓人們認識到了網際網路醫療的必要性。
  • 打造數字基礎設施新高地 助推數位技術產業發展
    機遇:將網際網路流量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  在抗擊疫情中,數位技術產業迎來發展機遇。  疫情倒逼生產與消費的「線下」模式變革,藉助數位技術可將網際網路流量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疫情期間,居家隔離助推「宅經濟」和「低接觸經濟」的產生和發展,而傳統產業藉助數位技術進行線上服務降低了消費者的「鞋底成本」,打通了「宅經濟」的技術通道。
  • 網際網路就醫勢不可擋,惠康生活尋找夢想合伙人共築健康事業新格局
    2019年中國大健康產業規模就已經達到了8.8萬億元,經過此次的健康危機,2021年產業規模預計將有可能超過15億,甚至有可能遠遠超出這個數字,中國大健康產業即將迎來空前時代,帶來無數的市場機遇。關於健康產業的變革,其中網際網路就醫苗頭最盛,在足不出戶的幾個月裡,不少醫院針對無法出門就醫的情況開設了線上問診和就醫的渠道,以便第一時間為人們答疑解惑,辨別是否感染疫情,雖然受技術限制,存在很多不足,但這也證明了網際網路就醫早已不知不覺進入我們的生活。
  • 數字福建,推開一個時代的大門-光明日報-光明網
    三年來,數字峰會展示的大量成果,通過「數字+」形式推進應用,加快了數字轉型的步伐。面對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國經濟能在全球經濟低迷中率先「突圍」,數字轉型功不可沒。從小小的健康碼到網上課堂,再到雲端舉辦的博覽會,數字經濟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活力。抗疫期間,國內部分企業通過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配置資源、柔性轉產、穩鏈固鏈,有力支撐了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
  • 京東健康「智慧健康北海」入選廣西數字建設示範項目
    據了解,2019年7月,數字廣西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數字廣西建設標杆引領行動方案》,決定從2019年起,利用三年時間開展數字廣西建設標杆引領行動,推進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政府管理、民生服務深度融合,加快推動廣西數字經濟發展。
  • 數字健康產業周報:福州建成全國首個區域網際網路醫院服務平臺
    此次活動以醫療聯盟為基礎、實體醫院為支撐,通過昆醫大附一院網際網路醫院平臺,開展遠程醫療協作,將網際網路診療延伸到基層,致力提升基層醫院醫療水平與患者就醫體驗。兩項標準分別為「面向數字醫院的醫療設備管理平臺技術要求」、「主動健康數據採集終端設備安全性和有效性評估框架」。上述兩項國際標準立項建議在Q28/16會議提出,並在本次ITU-T的全體會議上得到最終立項確認。12)全國首個區域網際網路醫院服務平臺在福州正式上線7月9日獲悉,福建省福州市首張區域網際網路醫院線上處方在福州市中醫院開出。
  • 希百瑞健康商城:擁抱前沿技術,用大數據推動醫療行業健康發展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和應用,醫療領域也已進入「大數據時代」,通過網際網路技術實現更加便捷,更加多樣化的醫療和健康服務。「網際網路+醫療」逐漸改變人們的就醫行為,同時,醫療新技術為行業持續賦能,改變了繁瑣的看病、篩查等流程,這是近年來百姓看病的切身體會,新形勢下,龐大的醫療機構積極順應大環境,和更多第三方科技、網際網路等平臺展開合作,為醫生和患者打造更多好幫手,用新技術讓醫療變得不再複雜。
  • 後疫情時代,網際網路智慧健康時代正跨越式發展
    近年來,無論是網際網路健康還是智慧健康,早已不再是新名詞。雖然說,技術上越來越成熟,但受制於技術、資源、理念等多方面的因素,不得不承認,發展上並不算很理想。以網際網路健康為例:在線診療,幾乎被限定於機構對機構之間展開;一些醫院的網際網路化並不甚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