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看股:警惕上市公司「內部人」借定增漏洞套利

2020-12-13 新浪財經

來源:鄭重微言

鄭重/文

再融資新規之所以迅速激活了沉寂四年之久的定增市場,很簡單,有錢賺,而且有大把的錢賺。

做個對比,新規之前,參與定增者看上去是一夜暴富,但大都是紙上財富。鎖定期三年,三年之後股票解禁,股價已經腰斬甚至更低,不少參與者最終得到的結果是幾近爆倉,損失慘重。這也是定增市場沉寂四年的主要原因。

沒錢賺而且還有可能傾家蕩產,傻子才會去參與。

新規解決了兩個主要痛點,一是價格,二是流動性。

先來看看價格。

新規前的定增定價是9折,現在是8折,而且定價基準日董事會可以靈活掌握。僅考慮折價率貢獻的收益,定價定增的年化收益即可達16.7%,更別提定增預案發布後在二級市場的推波助瀾下,市價與發行底價之間的溢價往往驚人。

實際上,新規發布後截至目前公告的定增方案中,參與定增者最高的浮贏已經超過30%。

再來看流動性。

按照新規,定增限售期由之前的三年、一年調整為18個月、6個月。鎖定期減半,尤其是僅僅半年到一年半的時間,對於參與者來說基本上是等於買了個「盈利保險」。

監管層出臺再融資新規的目的,在於為上市公司大股東實現紓困,達到去槓桿的目的。

不過,讓市場想不到的是,這些提出定增申請的上市公司不僅大股東不差錢,而且很多公司的董監高等一眾高管自己也不差錢。

一個佐證是,參與公司定增認購的,大部分是公司的大股東以及公司的董監高等一眾高管個人。

來看一個數據,東方財富Choice統計顯示,最近五日(3月1日至3月5日發布鎖價定增預案的10家上市公司中,大股東參與認購的有8家,另外2家則有高管參與認購。

在新規後新發預案中,參與對象中包含了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或公司高管的上市公司,佔了70%多。中核鈦白(002145.SZ)、賽騰股份(603283.SZ)、新研股份(300159.SZ)、大康農業(002505.SZ)、百邦科技(300736.SZ)、天沃科技(002564.SZ)、贏合科技(300457.SZ)等上市公司中,大股東是唯一認購方,只有機構投資者和自然人參與的案例為個位數。

以3月3日晚赤峰黃金髮布的定增預案為例,共有16名特定發行對象為戰略投資者,其中9名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下屬子公司核心管理人員,鎖定18個月。公司明確表示核心管理層持股有利於提高企業活力,增強歸屬感。

動輒數億數十億甚至數百億的定增資金,參與定增的大股東以及公司的高管們,錢從哪裡來?

應該很大一部分來自銀行(當然,只是猜測,或許人家本身手裡就有大把的閒置資金)。

一個佐證是,不少銀行已經把新規發布後的定增業務看作了一塊「肥肉」。

據第一財經報導,再融資新規下,大股東作為戰略投資人參與上市公司鎖價定增成為普遍現象。基於可能存在的各類資金短缺、發行等問題,一些銀行也嗅到機會,迅速出擊。

報導稱,針對上述痛點,平安銀行給出的解決方案是,在董事會公告定增方案後,平安銀行即可針對募投項目提供信貸支持。推介材料顯示,在上市公司定增前,平安銀行可以傳統信貸業務、債轉股、理財直融等方式提前介入,解決上市公司短期資金需求。

與此同時,針對上市公司再融資發行困難以及定增投資者的資金需求,平安銀行也能通過投行產品,為投資者提供股質融資、投資配資和投資撮合等綜合服務。

銀行之所以如此服務到位,當然也是看中了項目的安全性。

問題來了,按理,定增資金主要的發行對象應該是能夠為公司發展提供多方面扶持的戰略投資,這也是上市公司定增之要義,目前的情況,定增顯然已經成了上市公司大股東或者公司董監高們套利的工具。

更重要的是,由於銀行的參與,名義上大股東認購的股票,實際上又成了上市公司隱藏的負債,「代替」上市公司負債的大股東,能不變著法的從上市公司找回來?

假若沒有法規制度約束或者存在漏洞,難免。

從這一點上,呼籲監管層從保護上市公司中小投資者利益的角度,儘快把這個漏洞補上。

【我是鄭重,江湖人稱光頭幫主,一位做了20年財經記者的投資者。寫文章只是因為愛好,所有提示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炒股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相關焦點

  • ...參與自家公司定增,可享8折優惠+鎖定期減半,漏洞套利還是創新...
    再融資的鬆綁讓定增市場迎來春天。資金方蠢蠢欲動,上市公司創新融資方案陸續推出。其中,戰略投資者角色因享有政策優勢而備受資方關注,存在一定的套利空間。為支持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監管層給出頗多利好條件。根據新修訂的《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的第七條與第八條,定增主要分為兩類發行方式,鎖價發行及競價發行。
  • 興全52號產品頻頻獲配定增股基金內部人「搭便車」參與定增引爭議
    再融資新規讓定增市場重煥生機。在發行價8折、鎖定期減半、放寬創業板門檻等利好刺激下,上市公司扎堆非公開發行。《金證券》記者不完全統計顯示,從2月15日截至3月15日,這一個月時間,已經有近百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定增預案,在參與定增的神秘股東中,出現多家公募基金的身影。
  • 鄭重看股:古井貢酒之憂 冒進定增擴產 費用異常存疑
    來源:鄭重微言鄭重/文徽酒龍頭古井貢酒(000596.SZ)最近引起市場關注的事情比較多,包括擴產、巨額定增以及費用異常在內,投資者質疑頗多,需要公司有一個明確的回應。先來說說擴產與定增。根據公司11月14日發布的定增預案,擬向不超過35名(含35名)的特定投資者發行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0%的股票,募集不超過50億資金。對於募集資金的用途,預案稱,扣除發行費用後全部投入公司釀酒生產智能化技改項目。按照公告,古井貢酒技改項目總投入達到89.24億元,資金來源為自有資金結合其他融資方式。
  • 牧原股份的資本盛宴:可交換債最高可套利12倍
    牧原股份自上市以來資本動作不斷。除了以上可轉債,還不斷定增,牧原股份通過三次定增募集資金超過90億元。2015年4月,公司定增發行募集10億元;時過一年,2016年4月,牧原股份又定增募集30.77億元;2018年12月,公司定增募集50億元。
  • 定增基金九泰銳益上市首日現5%折價 這些套利機會值得關注
    該基金目前定增項目浮盈約為40%,但倉位比較低,只有四成。「還有兩個三年期項目已確認投資,還未繳款,不會體現在淨值中。」  盧偉忠認為,折價讓定增基金在二級市場的投資價值更明顯了。對投資者來說,可上市交易的定增基金相當於一家信息完全公開透明的上市公司,投資者可以通過定增項目浮盈計算出基金價值。
  • 三泰控股借定增易主
    原標題:三泰控股借定增易主   在停牌4個交易日後,成都
  • 證監會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資規則 堵住監管套利漏洞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17日表示,證監會對《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的部分條文進行了修改,發布了《發行監管問答-關於引導規範上市公司融資行為的監管要求》,規範上市公司再融資。  據了解,現行上市公司再融資制度自2006年實施以來,在促進社會資本形成、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 可轉債套利真相:為何有股東放棄 為何上市即可拋售
    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截至11月22日,合計有130多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可轉債預案,發行規模超過3000億元,比2016年全年增長了2000億。2016年發布預案(包括實施部分)的可轉債規模約1000億元。外界大多認為,由於可轉債的優先配售制度,公司股東紛紛參與其中,而在債性和股性的轉換間便生出一條套利之路。事實是否如此?這需要理解可轉債緣何要對老股東進行配售。
  • 2019年上市公司定增剖析:募資總額6798億元,借殼上市類刺激股價
    不過,2019年末公布的上市公司再融資新規相關徵求意見稿,放鬆了對定增的限制,或許有助於未來定增規模重回上升通道。   A股定增募資規模創5年新低   根據巨潮資訊網數據中心的數據統計,按增發股份上市日計算,2019年A股上市公司合計實施定增案例248起,涉及212家公司,募集資金總額約6798.20億元。
  • 錦龍股份本想借定增炒高股價 卻遭立案調查跌停
    二股東朱鳳廉將出資35.56億元全額認購本次定增股,發行完成後持股比例上升至34.15%,成為公司新的實控人。朱鳳廉是上市公司現任董事長,於定增公告發布的同時宣布辭職。由於近期有部分上市公司實控人或董事長全額認購定增股,被市場解讀為利好,對上市公司股價帶來較大的刺激作用,錦龍股份這一做法或也帶有推高股價的目的。8月5日午盤收盤,錦龍股份上漲8.16%。
  • 股價腰斬定增終止凱利泰投資者套得有點疼
    凱利泰(300326)終止定增的公告讓持有該股的中小投資者有點懵:「先來個預案鎖價,等個一年半載,股價漲了不少,就執行定增。現在股價跌了,就公告取消,完全的無風險套利,把一眾散戶玩的暈頭轉向。」5月12日晚間,凱利泰發布定增預案,淡馬錫、高瓴資本兩大知名投資機構參與認購。此次定增數量為不超過5850萬股,募資不超10.96億元。其中淡馬錫擬認購3750萬股,高瓴資本擬認購2100萬股,發行價格為18.73元/股,較公司截至5月12日的收盤價26.26元/股折價約28.67%。非公開發行的股份鎖定期為18個月。
  • 警惕數字貨幣套利騙局盯上比特幣 VS國際套利模式涉嫌傳銷
    近日,鑑騙發現有人在網上推廣「VS系統」數字貨幣套利模式。投資者註冊成為會員後,通過數字貨幣套利模式就能獲得靜態收益,如果推薦別人加入還有高額的動態收益返利。我們通過看三點來看看該平臺到底是個什麼鬼?「VS系統」自稱是VEESAR公司(又稱VS國際或VS公司)自主研發的金融套利系統。主要目的是是監測和全球優質股票ETF和加密貨幣的套利。投資者通過「VS系統」免費註冊成為免費會員後,需要繳納10美金激活VS帳戶成為有效會員,有效會員若想要通過「VS系統」進行套利,需要使用比特幣購買VS公司發行的「股券」進行投資。VS公司需要收取5%手續費。
  • 再融資新規滿月:定增市場被點燃!大股東參與度卻不及外部機構,已有...
    Wind統計顯示,2020年2月首發上市家數為22家,共計募得資金269.99億元;同期實施定向增發計劃的公司數為13家,但增發募集資金的規模已達423.43億元。過去,上市公司多以混改機遇進行的併購整合,多以具備穩定資金實力和資產需求的頭部企業群主導,企業大股東往往參與定增拋磚引玉。
  • 拓日新能控股股東擬參與定增 一年前曾減持超3000萬元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王曉悅一則定增預案,帶「崩」了公司的股價。5月15日公告定增預案之後,光伏企業拓日新能未能得到投資者的青睞,其股價一改之前的上升趨勢,掉頭向下。截至5月22日,拓日新能收於3.36元/股,較定增預案公告日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下跌超過10%,同期深證成指下跌4.24%。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參與定增的控股股東奧欣投資,一年以前曾減持公司股份,套現超過3000萬元。拓日新能董秘龔豔平在回復《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本次控股股東認購的金額不低於3000萬元,為認購的下限,且與2019減持金額無關聯。
  • 華泰證券GDR套利空間收窄趨零,後續GDR只看公司質量
    從股價上看,目前華泰證券A股與倫敦市場的價格基本持平,套利空間趨零,而此前最高套利空間曾一度超過10%。這意味著,首單GDR實現了兩地市場互聯互通的有益實踐,對兩地市場真正實現雙向轉換具有示範效應。此外,境內投資者也通過逐步熟悉GDR的交易機制,熟悉國際做法,實現更好的投資決策。
  • 再融資新規落地兩個月 3家公募「嘗鮮」定增|公募基金|上市公司|...
    證券時報記者 李樹超距離今年2月14日證監會公布並實施再融資新規2個月,近日,上市公司世紀華通公告非公開發行結果,國泰基金、廣發基金、華安基金旗下公募基金、職業年金、社保基金等多條產品線各有斬獲,嘗鮮再融資新規後的公募定增首單。
  • 1日公司新聞聚焦:105家上市公司半年報預喜 多家公司扎堆定增
    補血、投資、買資產 多家公司扎堆定增5月31日晚間,包括棕櫚股份、吉電股份、卓勝微、雪峰科技和同方股份在內的數家公司「扎堆」披露定增預案,合計涉及資金超110億元。ST宏盛5月31日晚披露重組草案,公司擬以發行股份方式,合計作價22億元收購宇通集團和德宇新創持有的宇通重工100%股權,發行股份價格為6.61元/股,同時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3億元。交易完成後,公司主營業務將從自有房屋租賃業務和汽車內飾業務變更為環衛業務和工程機械裝備業務。
  • 「讀財報」2020年11月上市公司定增動態:定增實施數量環比翻倍
    11月定增預案數同比增八成11月份,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定增預案數量共54起,環比增長12.5%,同比增長80%。2020年1-11月,A股上市公司累計披露定增預案數853起,約是上年同期的2.87倍。圖1:2019年1月以來A股各月定增預案數變化11月的定增預案中,預計募資(指募資或配套募資,下同)規模最大的公司為湘財股份和中公教育。兩家公司計劃募資總額均為不超過60億元。其中,湘財股份擬將募資主要用於增資湘財證券、支付收購大智慧15%股份的部分收購款以及補充流動資金與償還銀行借款。
  • 定增戰投身份門檻提高 德生科技進一步確認引入戰投和君諮詢
    2月14日再融資新規落地後,A股定增市場熱潮不斷。3月20日,證監會《發行監管問答》補充了對戰略投資者的認定標準,在這的背景下,不少拋出定增計劃的上市公司對引入戰略投資者進行進一步確認。與此同時,和君諮詢符合相關法律法規關於戰略投資者的認定條件,公司引入戰略投資者和君諮詢符合公司發展戰略,有利於進一步加強公司競爭力,保障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有利於保護上市公司和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不存在借戰略投資者入股名義損害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情形。
  • 上市公司併購日報(7.01):東風科技定增吸收合併零部件集團
    執行裁定書》、《拍賣通知書》,被執行人楊子善持有的南風股份36,068,371股股票。3,300,000股,共計31,610,676股(共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10%),以協議轉讓的方式轉讓給首拓融匯。本次權益變動前,信息披露義務人趙敏為寶德股份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持有上市公司股份135,898,000股,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42.99%;信息披露義務人邢連鮮為寶德股份實際控制人,持有上市公司股份16,547,875股,佔上市公司總股本的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