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99元一臺的電動車,小牛電動M+ PRO版到底有什麼好的?| 鈦極客評測

2020-12-15 鈦媒體APP

小牛電動M+ PRO版騎行實測

上周小牛電動在巴黎發布了兩款電動車N-GT和M+系列 。我們拿到了M+系列的頂配產品M+ PRO版本,經過一周的騎行體驗,現在讓我們一起聊一下這款售價8999元的電動車到底怎麼樣?

電動車最重要的功能你猜是什麼?

在正式開始評測前,我們先聊點題外話。在和周圍很多電動車用戶和即將購買的潛在用戶了解後,你會發現大多數人更關心的是電動車續航和安全這兩點。

續航,代表著電動車能跑多遠。如果你出行在2,3公裡範圍內可能自行車就夠了,而15公裡以外基本都開車或者打車。電動車恰恰解決的是3-15公裡範圍,所以基本上你騎行時間不會太久,這時最高時速相對沒那麼重要。而最長續航距離,則決定了你要多少天拎著電瓶回家上樓充電一次,所以電池容量夠大會很重要。安全,分兩個方面,自身行駛過程的安全和車輛的防盜安全。電動車騎起來沒聲音,駕駛的安全更多要靠騎手的法規意識,以及車輛的燈光警示是否給力;電動車被盜是大家挺擔心的問題,如果這塊做的好,絕對會有加分。

接下來,我們的評測,主要圍繞小牛電動M+ PRO的續航和安全來說,看看它有什麼獨到之處。

小牛電動M+ PRO版外觀和動力

小牛電動M+PRO外觀給人的第一眼就是很漂亮,有自己的個性。而且小牛電動的車都是有家族設計語言的,遠處一看,就知道這是小牛電動的車。比如車頭的圓環形車燈,就是個標誌。

漂亮的外觀,第一眼看過去都會喜歡

這款車的外觀是黑漆加紅色賽車條裝飾,這是PRO版本獨有的配色,看起來比較拉風。

相比之前的M1,M+做了不少改進和提升。首先加大了車身軸距,選用更輕更強的桁架式車架,好處就是可以把車身做的更大,提供更好的騎行體驗,同時還控制了車身重量。

看一下實際的坐姿,必須要說坐墊很舒服

將座高由原來的712mm抬高到730mm,以維持騎行時腿部角度 90°、胳膊角度 125°拉線不變,讓騎乘更舒適。這個可以看上圖我的坐姿演示,騎起來確實蠻舒服的。

電池比較大個,拎著也不輕

動力部分採用了松下電芯的鋰電池,容量為48V 42Ah,隨車標配普通充電器,7小時充滿,如果想要達到官方宣稱的3.5小時充滿,前提是要花599元買一個快速充電器,會提供10A的充電電流。電池上有按鈕,按下可檢測電量是否充滿。也可以不拆下電池充電,車座裡還提供了直接充電口。

女生拎著會吃力一些

電池重量實測為10.7Kg,我拎著都有點重,對於姑娘來說就有點費勁了。

頂配版本採用德國 BOSCH電機,額定功率功率為1200w,還算有勁。提供了兩個檔位,1擋可以到7,8公裡時速,2擋到17公裡左右,平時騎我一般都用2擋,起步速度可以,比較快。而且這個電機噪音是真低,基本上可以讓你忽略它的存在。

動力版和頂配版標配博世電機

我體重62公斤,騎了20公裡耗電在15%,這樣推算下來,實際續航能達到130公裡以上(官方宣稱數據150公裡)。

剎車挺靈的,前後都是碟剎,屬於一捏剎車就有的感覺,官方給出的20公裡時速剎停數據為:乾燥路面剎車距離1.4米,溼地1.8米,不錯。前兩天北京下雨,被淋了兩天,雨停後,車坐墊也沒進水,打開坐墊,裡面的電池部分也都是乾燥的,說明防水密封性做的到位。

動力版和頂配版,前後都是碟剎

整車的前後懸掛都屬於舒適性避震,緩衝很舒服,特意找了幾個減速帶用不同的時速去壓,座椅上回彈反饋回來的感覺都是軟軟的,一點也不顛。這輛車的駕駛感受是舒適性傾向的。

時速15公裡壓減速帶,慢動作回放,不顛

車輛正前方是一款一體化設計的液晶屏,上面的信息很全。電量,時速,檔位模式,大燈控制顯示,定速巡航都有,一目了然。左手握把是燈光控制,喇叭和定速巡航,右手握把是檔位控制和油門,分工也很明確。

一體化設計的液晶屏,顯示效果良好

特別要誇一下定速巡航,速度上來後,可以在任意一個速度下,按定速巡航,這時右手就不用擰著油門了,當剎車減速後,自動巡航功能自動消失,恢復常態。

雙閃和車大燈都亮起看看

小牛電動M+PRO版這款電動車除了有標誌性的LED光源車前大燈,轉向燈之外,車身兩側還有日間行車燈,加上車尾部的半包圍尾燈,提供了幾乎360度的車輛燈光照明,保證了行駛過程中的車輛安全性。

但車前LED大燈夜間的亮度一般,希望在後面軟體升級中可以提高一些。

安全防盜和APP的功能特色

如果你覺得這就是小牛電動M+的全部了,那你是沒打開對應APP,那簡直是一個新世界大門,提供的功能不要太豐富了。

車身上有13個傳感器,會隨時把車輛的狀態返回到你的APP上面。你可以通過APP的車況選項查詢到你的每次行車路線,時速,距離。也能看到剩餘電量和預估可行駛的剩餘裡程。

APP裡的服務選項則提供了在線報修、自檢手冊、服務網點、失竊上報等功能。

此外,像論壇版塊,商城都有,方便和其他網友交流,買個電動車的配件也挺方便的。

文章開頭我們講到對於電動車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防盜安全。小牛電動M+採用的是GPS+北鬥的雙重定位,這種方式可以精準定位你車輛所在位置,我看了下地圖,真的和實際停放位置已經很接近了。

而且,你就是把電池拆了帶回家,這個功能依然是有效的,車身內有單獨給這些模塊供電的內置電池。但不要把電池拆了長期放在家裡,內置電池也是會逐漸消耗掉的,需要靠外置電池插入後充電。

這個外觀真的是很好看,再誇一次

車身內部還內置三軸加速度傳感器異動報警,你鎖車離開後,如果車輛被人移動了,電池被人偷了,車輛被碰翻了,你手機APP上都會收到報警,這就心裡踏實多了。而且就算整車讓人拿麵包車偷跑了,你也能看到運行軌跡,報警去抓。

感覺買這車有一半的理由會是來自於這個好用的APP和安全防盜功能。

騎行時候建議還是要帶上頭盔

這麼多款型號,推薦購買6699元動力版

小牛電動M+這次一共推出4個版本:青春版4699元、都市版5699元、動力版6699元和PRO頂配版8999元,在售價、電機、電池上有所不同,容量而且顏色選擇也不同。

通過上圖,建議根據自己的行駛裡程特色來決定買哪款車型。個人建議性價比最高的是6699元的動力版,除了理論續航裡程少30公裡(也就是少騎2天的事),沒有電池快充(反正都是拿回家衝的話,無所謂時間了),其他科技功能都有了,而價格是頂配的75折。

其次推薦的是5699元的都市版,價格比動力版再少1000元,行駛裡程少10公裡,少智能大燈,電機不是博世的,是小牛自己的,前碟後鼓,但剎車距離並不會變長。

當然,如果不差錢,就想買最好的,那就直接上頂配PRO版吧。

小牛電動M+系列的價格相比市面上那些2,3千元的電動車並不便宜,但外觀漂亮,可以和手機APP聯動,續航裡程也不錯,是一款讓人心動,值得考慮的產品。(本文首發鈦媒體,攝影/kiwis,作者/項歐)

相關焦點

  • 8999元一臺的電動車,小牛電動M+ PRO版到底有什麼好的?| 鈦極客評測
    小牛電動M+ PRO版騎行實測上周小牛電動在巴黎發布了兩款電動車N-GT和M+系列 。我們拿到了M+系列的頂配產品M+ PRO版本,經過一周的騎行體驗,現在讓我們一起聊一下這款售價8999元的電動車到底怎麼樣?電動車最重要的功能你猜是什麼?
  • 最低4699元!小牛發布兩款新電動車:續航和時速都是亮點
    ,推出了兩款新的電動車產品,型號分別為小牛電動N-GT和小牛電動M+。先來看下小牛電動N-GT,這款產品主打長續航和高時速。它採用了18650鋰電芯,按照官方的說法,可以比較好地兼顧電池容量和體積重量。
  • 3499 元起,小牛電動發布兩款 U 系列電動車,搭載睿電 AI 動力鋰電...
    4月12日消息,在新國標正式執行前小牛電動發布了兩款基於新國標研發設計的新品電動車U+、US,搭載第4代NIU Energy睿電AI動力鋰電系統科技。同時,此次發布會還推出全新品類——專業運動自行車品牌NIU AERO。
  • 小牛電動車不死磕品質 和普通電動車有什麼區別
    它的創始人有網際網路圈的傳奇大咖、有國際頂級的設計師,這樣的黃金組合湊在一起,卻做了前期投入巨大、傳統生產商壟斷幾乎已成定局的電動車行業。這個時代最優秀的尖子生,對美好產品有著近乎偏執的堅持。他們精益求精,踏實而創新十足,為這個世界創造了更加迷人的產品。事實上,牛電科技2015年6月1日發布的第一代產品小牛電動N1,向我們展示了什麼是完美主義,什麼是比用戶還要強迫症的好產品。
  • 詳解小牛電動N、M、U系列PRO版的區別和亮點
    最近,智能鋰電電動車領導者小牛電動又雙叒發新車了。此次發布的小牛電動U1 PRO,是U系列的頂配版。這款新車憑藉高顏值、高性能等多個賣點,吸引了一大波個性用戶的關注。,因為到目前為止,小牛電動已有N、M、U三個系列產品,每個系列又有頂配版。
  • 史上最便宜小牛電動車發布,還有邁凱倫限量版這個大彩蛋 | 愛範兒
    每次陷於北京堵車泥沼之中時,我都希望能有一臺「小電驢」,兩輪的輕巧輕便能夠帶我遊走於車縫和人流之間。不得不承認,有別於政策催熟的電動汽車,中國兩輪電動車的發展一直生機勃勃,包括「馳名品牌」和「小作坊」產品,中國電動車品牌可以說是成千上萬。
  • 老虎證券:小牛電動——兩輪電動車裡的一枝獨秀
    目前佔據主流的是成本優勢的鉛酸電池,但隨著新國標的施行,鋰電池在未來電動車中的覆蓋率將不斷地上升。而小牛電動的車型符合新國標,具有先發優勢。近兩年整體的銷售量有所下滑,但是小牛電動依然保持逆勢增長。一方面是其鋰電池的定位有前瞻性,另一方面是其出色的外觀設計吸引了眾多年輕用戶的喜愛。
  • 小牛電動車N1極光限量版 5999元考驗信仰的時候到了
    【TechWeb報導】小牛電動車作為最近一年來在電動車市場迅速升溫的品牌,讓許多消費都記住了這個可愛的名字。目前電動車已經成為大家出行的常備交通工具,但是電動車品類繁雜,質量也參差不齊。今天小牛就在新一年發布一款電動車新品:小牛N1極光版。
  • 一個資深玩家眼裡的小牛電動車
    昨天牛電科技發布了新產品小牛電動N1,李一男在發布會上了介紹了小牛電動N1的硬體配置和技術,相信外界一定有很多疑惑:小牛電動的配置、技術或價位是一個什麼概念? 老王:這個GPS模塊其實也不是什麼亮點,現在市面上就有不少現成的方案,比如說機車遊俠(如下圖)、摩羯星等第三方產品,3、4年前我們就已經用上了,可以隨便安裝到普通電動車上,也能支持手機App查看實時位置、行車軌跡和報警推送等功能,設備費用300左右,後續的服務費用每年也就100來塊錢,對於電動車來說這不是什麼新鮮的玩意。
  • 小牛電動車U1―最經典的智能電動車之一
    小牛電動車U1―最經典的智能電動車之一 2020年08月11日 10:45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夏天到了,大家都不想在短途出行的時候頂著烈日大汗淋漓走一段路去擠公交地鐵,而這個夏天,你只需要一輛智能電動車小牛U1,就可以使出行變得輕盈靈活起來。
  • 小牛電動發布新品U+、US,同時推出運動自行車品牌NIU AERO
    發布會上,小牛電動車發布了兩款基於新國標研發設計的新品電動車U+、US,兩款車型搭載了第4代NIUEnergy睿電 AI 動力鋰電系統科技。此外,小牛還對外發布了運動自行車品牌NIU AERO。小牛電動CEO李彥表示,小牛電動通過還原兩輪電動車應有的品質,致力於為用戶提供安全的交通出行工具,幫助用戶培養安全的出行習慣。
  • 看完文章再買不遲 小牛電動車買前攻略
    眾籌雖然還剩餘5天,但可選的僅剩4999元的動力版,這對於才想買小牛的朋友來說是個噩耗,不過不要緊,眾籌之後小牛將會開啟電商及線下雙渠道,購買也是相當方便,在買之前大家不妨先看看這篇文章,對小牛電動車有更深入的了解。
  • 有鋰有面,小牛電動車UQis都市版最懂我
    工作誠可貴,生命價更高啊,為了在工作和健康之間找個平衡點,我決定馬上啟動我的電動車購買計劃。什麼樣的電動車才比較符合我清新脫俗的氣質呢?顏值要高,續航要久,價錢也要到位,我要做時尚時尚最時尚的精緻女孩!經過一番仔細比對之後,有鋰有面的小牛電動UQis都市版,最終走進我的視野。小牛電動UQis都市版不但符合新國標標準,加上運費也才3000出頭, OMG!這完全符合我的財政預算!
  • 小牛電動新品U+、US發布 運動自行車NIU AERO同臺亮相
    依據新國標研發新品,解決新時期電動車產品升級挑戰  4月15日,新國標正式實施,意在通過更嚴格的要求,推動兩輪電動車構建安全的騎行環境。通過安全重量、安全體量、安全速度的規範,助力城市生活品質的提升。這與小牛電動一直以來倡導的「改變出行,讓城市生活更美好」的使命高度契合。
  • 小牛新國標電動車MQi2來了,和九號電動C比誰更智能?
    4月22日,小牛電動官網上線了全新智能旗艦電動車MQi2,5月7日,該系列電動車在淘寶直播發售,分為MQi2青春版、MQi2都市版兩個版本,售價分別是4599元、5199元。
  • 小牛電動新品U+/US 發布 專業運動自行車品牌NIU AERO同臺亮相
    「小牛電動U+、US依據新國標研發設計,解決了新國標對電動車重量、體量、速度的要求。」小牛電動創始人、研發副總裁胡依林會上表示。睿電?輕量化下的長續航四年前,小牛電動開啟了兩輪電動車行業的鋰電化進程,鋰電的輕量化與長續航優勢逐步被認識,鉛酸電池退出主流市場已是大勢所趨。小牛電動從成立之初,全系產品採用鋰電,經歷四年的深耕,超過20億騎行數據的採集分析和超過60萬塊電池長時間使用的驗證,小牛電動智能鋰電已經發展到全新階段,帶來第4四代 NIU Energy? 睿電? AI 動力鋰電系統科技。
  • 老虎證券:小牛電動——兩輪電動車裡的一枝獨秀
    投資要點$小牛電動(NIU)$ 成立初期就瞄準的是中高端市場,其品牌定位改變了中國此前兩輪電動車被普遍認為是低端車型的狀況。公司產品也有分層,其中N系列平均售價相對最高,M系列其次,而U系列大多為精簡版,而今年推出的G系列通過極高的性價比迅速獲得大量銷售。
  • 小牛電動艱難的長徵路
    成立4年,小牛電動成功赴美上市。上市高光時刻背後有喜也有憂,這4年小牛電動經歷了「群雄無首」的人事動蕩,也曾面臨負債過高資金緊缺的窘境,更有競爭對手的打壓、吞噬的噩夢縈繞。但外界則認為小牛電動盈利只是運氣好,第三季度盈利得益於電動市場熱銷,第四季度為電動車傳統淡季,小牛電動想要實現2018年全年財報的盈利完全不可能。正如外界所料,小牛電動2018年全年依舊虧損。財報數據顯示:小牛電動2018年淨虧損為3.49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847億元相比虧損擴大1.643億元。
  • 小牛電動車升級小牛電動汽車 李一男是下一個李想?
    保時捷Taycan、奔馳EQ系列、大眾I.D系列頻頻進入電動汽車市場,國內的廣汽、比亞迪和吉利等也毫不示弱推出了自有的電動汽車品牌或車型。可以說,目前國內的汽車市場,在真正面臨著從燃油車向電動車過渡的變革局面。 即使目前國內電動汽車市場的窗口期已過,仍有不少的新電動汽車品牌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 小牛新品U1 Pro離合法電動自行車越來越遠
    電動自行車由於其方便、廉價、靈活深受百姓喜愛,但是有些廠家為了提高自己產品的競爭力,一味提高自己產品的某些屬性,以至於產品超出了電動自行車的範疇,又不具備機動車的相關性能。中國經濟網科技頻道注意到有些電動車生產廠家就打著這樣的「擦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