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者,眾人皆說,成之於語,故成語」。《成語天下》節目以推動中華傳統文化為基點,從成語典故切入,採用趣味闖關模式,融合當代文化元素,解讀成語背後的文化內涵,既體現了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認同,也承載著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初心和使命。
作者:馬穎單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
「這裡已經擺下了十面埋伏,不論你是暗度陳倉,還是圍魏救趙,我們等著你們飛渡關山。」文化學者薩蘇妙用成語的開篇詞,為《成語天下》拉開了帷幕。
2019年6月30日,河北衛視推出文化節目《成語天下》,28位成語愛好者齊聚舞臺,千帆競渡百舸爭流。選手過關斬將,衝破五道關卡,方能闖關成功。節目以成語典故切入,採用趣味闖關模式,融合當代文化元素,以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引領觀眾感悟成語之美,弘揚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開啟成語之門,增強文化認同
《成語天下》通過成語闖關比拼的模式,講述成語故事,展現成語之美,挖掘中華文化精髓,讓傳統文化浸染人心。在第一期節目中,選手龔裕陽就「怒髮衝冠」一詞,為大家講述藺相如用智慧化解國家利益衝突的故事,學者嘉賓由此延伸出「負荊請罪」「澠池相會」等成語典故,傳遞出成語文化中所蘊含的有勇有謀、深明大義、寬容大度等民族精神內核。
在講述成語故事的同時,節目還深挖參賽選手的故事,通過正能量傳播,給人以正向引導。《成語天下》的參賽選手來自五湖四海,從事不同的職業,他們之中有9歲的瀋陽故宮博物館小講解員、旅美畫家、清華「學霸」、孔子學院老師、印尼留學生、網格警察、包裝工人等等,懷著對成語的熱愛之情,他們在節目現場互動交流。
節目中,旅美畫家周心怡講述全家前往河北趙縣尋根祭祖的經歷,在趙州橋前,周心怡傾情創作畫作「踏雪尋梅」,寄託了深厚的愛國愛家情懷。正是因為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周心怡飛越大半個地球來到節目現場。海洋工程高級工程師張樸在節目中表示「希望給兒子做一個榜樣,將來孩子像他爹一樣,積極、樂觀、向上,熱愛成語,熱愛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樸素的話語,表達了普通百姓對傳承中華文化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創新節目形式,發散文化魅力
「讓中國文化活起來,把中國成語玩起來」,《成語天下》以文化為核心,以娛樂為手段,創新文化節目呈現方式,將成語典故融入現代語境,打造出集知識、趣味、互動於一體的文化節目,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在賽制設置上,節目採用積分闖關制,不設淘汰制,策劃「非他莫屬」「畫裡有話」等20餘種接地氣、趣味十足的原創題型。在展現成語魅力的同時,節目注重成語文化知識的宣傳普及,從《新華成語詞典》中選取「有條不紊」「心有靈犀」「邯鄲學步」等耳熟能詳的成語,以豐富多彩的出題模式引人入勝,達到「玩轉成語」的目的。
在節目風格上,採用動畫、情景劇等形式演繹成語典故。首期節目中,成語「圖窮匕見」以情景劇的形式呈現在舞臺上,4位演員以古裝造型登臺,分別飾演秦王、荊軻、秦舞陽、夏無且,再現荊軻刺秦王的典故。節目還引入AI技術,虛擬卡通小書生「成語君」客串出題,讓文化節目充滿科技感和趣味性。
在文化解讀上,節目邀請同濟大學中文系講師沈鳴鳴、歷史學者紀連海、作家薩蘇擔任點評嘉賓,解答成語含義和成語典故,糾正選手對成語的錯誤理解,努力在娛樂性和權威性上找到平衡點。
致力成語推廣,拓寬傳播渠道
節目著力拓寬成語傳播渠道,使成語文化傳播效果實現最大化。節目注重場內場外互動,觀眾只需掃碼,便可與參賽選手同步答題,在增加觀眾參與感的同時,也增強了成語文化的傳播效果。節目還運用融媒體思維,在播出前,通過抖音、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對成語知識進行預熱和推廣。
為形成傳播合力,優化傳播效果,節目還通過「學習強國」客戶端發布宣傳片,努力擴大文化節目影響力。首播當晚,節目還在新媒體平臺開設直播通道,通過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同步發聲,並在愛奇藝、騰訊、搜狐等網絡平臺提供《成語天下》視頻。
以創新形式增強節目活力,以現代語境拉近觀眾距離,以成語典故彰顯文化魅力,《成語天下》有著文化類節目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