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當下美食題材紀錄片,正通過天南地北的佳餚,表達著創作者向閒適從容、溫暖自在不斷深潛的意志,古今中外,廟堂集市,卸下繁瑣,回歸自我。
熱度依舊,從展示現有到開掘未知
美食博主興起,吃播、在朋友圈深夜放毒......他們不是在享用美食就是在尋找美食的路上,甚至熱衷於尋找最讓人心動的享用場景。這一主題也逐漸被媒體市場發掘和記錄,從2012年開始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到家喻戶曉的「舌尖三部曲系列」,中國美食紀錄片的變革者陳曉卿堅持把家鄉美食甚至中國味道帶到世界,舌尖系列的成功成為了紀錄片製作行業一個閃閃發光的新方向。
而今年的美食紀錄片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不僅數量大大增加,種類也越加豐富。
《尋味東莞》《老廣的味道》第五季、《最美不過菜市場》都廣受好評,騰訊視頻推出的IP「一日之食」計劃,《向著宵夜的方向》《早餐中國》《沸騰吧火鍋》《開動吧!海鮮》等,除了是延續美食紀錄片生活化方向的一個新航標,涉及的主題,還涵蓋不同地區的美食差異和不同時間維度下的美食種類等從前未被探討的話題,其豐富的內容創意和風格更讓人應接不暇。
同時,今年製作精良、規模宏大的紀錄片水平持續上升,在市場站穩了腳跟。豆瓣評分9.3的《風味人間》第二季強勢回歸,跨越了世界的山河大海,以食材為路線定位國際視野,品鑑全球的獨特佳餚,展現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方的美食文化交流,以更主流更真實的方式,向世界提供了一個認識中華文化的獨特視角。並且這部紀錄片的製作團隊還準備了一系列短視頻物料,在騰訊視頻、抖音、快手等平臺傳播,迎合當下年輕人的興趣,合理地把握住了市場的熱點走勢。
繼潮汕、雲南之後,陳曉卿的導演團隊延續《舌尖》的風格製作了這檔西北菜風味的《風味原產地·甘肅》美食紀錄片。突出「原產地」主題,採取一種跳脫傳統專題紀錄片的表達方式,將人生哲學融入到中華飲食文化中,並加入微觀攝像結合CG技術、超微觀攝影和顯微攝影等新科技元素,現代感滿滿。
由大到小,下殿堂進日常
類似於《風味人間》《舌尖上的中國》等規模宏大,製作精良,解說詞辭藻優美的大型紀錄片,它們用極其恢弘的視角勾勒出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美食形象。行業需要這樣的典籍式收錄,也需要隨手翻閱的「口袋書」。
短視頻時代,大眾往往疲於追求闊遠的思想情感,而更願意在飯後和工作之餘,被眼前精短的家裡尋常所吸引。創作者捕捉到這個趨勢,為與受眾產生共情,以小的切口記錄人們想看到的生活,不一定精緻,不一定宏大,但輕鬆灑脫。
正如最近騰訊視頻美食記錄片發布的新IP「一日之食」計劃,包含早餐、海鮮、火鍋、宵夜四種一天的維度下會接觸到的美食,它用平視的眼光和最親切的表達方式記錄著每一個人每天經歷的日常。這個IP計劃中有一部是以新穎短視頻形式播出的,便是這部《早餐中國》,它讓眾多觀眾對早餐有了不一樣的認識。
第三季延續前兩季的風格,一集控制在十分鐘以內,極大地滿足了當今時代人們的觀看需求。這也讓行業對紀錄片產生了新的探索,因為時長的壓縮,紀錄片剪輯節奏輕快,畫風也輕鬆有趣,情感的表達也更加的直接和生動。四面八方的美食滿滿的誘惑和它蘊含的人間真情都體現在這部紀錄片每一集短短的八分鐘裡。
「一日之食」系列的第二部《向著宵夜的方向》,也是用普通人的生活方式之一——夜宵的形式勾勒出全國城市的夜景,描繪出不同地域的獨特氣質。類似這種紀錄片的風格與選材,都是將鏡頭對準了最受當地人歡迎的市井早餐店或是夜宵小攤。用生活化場景讓紀錄片的畫面和風格極具煙火氣,選擇了馬路兩邊那些簡單又溫馨的小店,而「路邊攤」正是中國早餐和夜宵燒烤的特色之一。這種微紀錄片形式也為未來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更加多元的思路。
味道背後,總是凡人與情感
美食的背後永遠是一群熱愛美食的人。今年美食紀錄片的黑馬《街頭大廚》,它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到製作美食的廚師們,這裡有經營了三十八年,搬家六次卻仍有老顧客追隨的大德燉品,還有銘記著初心只想做好一隻雞的清平雞傳承人冼偉文,以及許許多多為美食奉獻著一生的人。
美食背後的故事永遠是值得細細品味的,這也是未來美食類紀錄片發展值得關注的一點。更加特別的是,它有著「王家衛式」影像風格的獨特表達,在構圖、色彩和鏡頭轉換等方面都充滿著濃鬱的港式風情,通過不同的技術運用和後期處理讓人物被賦予不同的情感。美食紀錄片本就是欣賞和享受的藝術,擁有其獨特的畫風也能成為它取勝或更加獨樹一幟的關鍵。
美食紀錄片這一主題的未來發展前景是非常可觀的,但是仍然需要捕捉大眾的喜好進行行業的創新和市場的深度挖掘。從大火的《早餐中國》裡,有許多可以借鑑吸收的思路。我們時常從美食紀錄片中看到山珍海味和國宴佳餚盛在精緻的擺盤中,儘管這類紀錄片讓我們打開了眼界,見識到了普通人在生活中很難看到的東西,但我們只能把它當作一件藝術品來欣賞,缺少了體驗感。
類似《早餐中國》這樣市井化的題材讓我們覺得美食就在眼前,仿佛明天就能將屏幕中的佳餚送進嘴裡,這就像一臺攝像機,記錄和映射著熟悉的生活煙火,在鏡頭中看到了另一個自己。它貼近的不僅是我們的生活,更能將這份生活氣息通過視覺聽覺融入進我們的日常,將那份最簡單的生活與最質樸的愛通過味蕾的滋潤浸入心裡。
在嘈雜的生活環境和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我們可能已經忘記關注美食中的那份煙火氣。我們期待美食變成文化,但更希望它是大眾心中對生活的熱愛,是安靜下來享受生活最純真樸素的美好。未來會有更多優秀的美食紀錄片,它會用每一個鏡頭幫你慢下生活的節奏,告訴你熱愛就「歸山深淺去,須盡丘壑美」,認真品,簡單活,找到最舒適的自己,「莫學武陵人,暫遊桃源裡」。
文/江寧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