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川航在自己的官方微博
發布了一條消息
重慶飛往拉薩的航班
因機械故障備降成都
但並未引起太多注意
大家都覺得只是一次普通的備降
甚至一個熱搜都沒有
其實,能讓全機人員沒有重大傷亡
安全降落
這次的機組人員全都牛牛牛牛牛壞了!
機長劉傳健和副機長徐瑞辰更是英雄
是他們的臨危不亂
挽救了全機人員的生命
避免了一齣悲劇的發生
這也是近年來國內最有挑戰的一次
飛機特情處置和緊急著陸
本次航班空客A319
本來計劃從重慶飛往拉薩
但是飛行途中
飛機副駕駛一側的擋風玻璃突然爆碎
滿載乘客的空客A319突然失控
飛機開始劇烈顛簸
氧氣面罩開始掉落
甚至有雜物開始掉落
當時機艙內的乘客已經感覺到危險的接近
「覺得自己這次玩完了」一個乘客在安全落地後說
機艙內交錯著乘客的哭泣聲
甚至有人開始眩暈嘔吐
乘務員們在安撫在儘量維持秩序
「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處理好」
機組廣播一遍遍重複著
而此時,駕駛艙內的正副機長在想什麼呢?
大概是,挽救所有人吧
機艙內乘客的慌亂是因為
悲劇似乎在接近但他們無能為力
駕駛艙內的人
他們甚至沒有恐懼慌亂哭泣的資格
他們眼看著飛機的擋風玻璃破碎
他們是專業的飛行員啊
沒有人比他們更知道他們即將經歷什麼
沒有人比他們更知道小小的行差踏錯
搭上的,會是整機人的生命
玻璃一點點裂開
而正副機長將一次恐怖的災難片
憑藉自己的力量
變成了最燃的英雄大片
據說,本次執行飛行的機長曾經是空軍飛行員
轉業後成為了民航機長
或許他不會想到
自己人生中最驚險的一次飛行
會發生在最普通的一天
那時,他們正面臨怎樣的極限?
擋風玻璃爆碎
而他們,正在9000米的高空飛行
此時他們面臨的是
駕駛艙壓力突然釋放
人耳的鼓膜幾乎不可能承受
大風,每秒250米的直面風
足以刮翻控制臺的風力
就這樣直接作用在兩個凡胎肉體身上
痛苦可想而知
這是副機長的制服
我們不能想像他到底經歷了什麼
不僅如此
駕駛艙內當時的溫度
是零下40℃
專業人員說,這樣的溫度
別說執行高難度的操作,集中注意力
普通人根本撐不住
而本次航班的正副機長穿著單衣
在駕駛艙玻璃爆碎、
儀錶盤開裂、無線電中斷、
高空失壓和零下五十度的惡劣情況下
靠目視成功備降
駕駛艙內的情況也十分危險
劉機長說:
副駕(身體)已經飛出去一半,半邊身體在窗外懸掛。還好他系了安全帶。
被大風吹得七零八落的控制臺
幫不上他們
甚至陽光都給他們找麻煩
網友相生慄子說到:這趟航班原本是早上6點自東向西飛,背對陽光,視野很好。而迫降時是自西向東飛,也就是說,機長不僅要忍受寒冷失壓的折磨,全程還要直面刺眼的陽光,戴墨鏡?不存在的!
降落,也並不容易
由於飛機燃料是到目的地
基本用完正好具備降落的條件
如果半途降落則會因為燃料太重
而增加降落的風險
而他們就憑藉著自己的經驗與勇氣
技術與膽識
在自動儀器幾乎全部失靈的情況下
完成了一次無人員傷亡的迫降
劉機長說,都是靠目視完成的
這條航線我飛了100多次
各方面都很熟悉
這是一次奇蹟,而他們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如果以上的這些
還不能讓你了解這是一次怎樣的奇蹟
我們的飛行員有多牛X
那麼繼續看下去
……
曾經在英航發生過一次類似的事件
同樣是擋風玻璃破裂
機長被吸了出去,掛在飛機外
那一次飛機飛行高度更低
飛行速度更慢
但那次成功降落在從前看來已經是「壯舉」
專門拍攝空難的紀錄片
《空中浩劫》這樣形容那次事故
紀錄片還原了一些當時駕駛艙內的狀況
而今天川航的兩位飛行員
情況只會比這更差吧
在評論中
大家都為這位勇敢鎮定的副機長
送上了膝蓋
而這一次,我們的機長們
比紀錄片中講述的事件
面臨著更嚴峻的條件
高原地區,貼山飛行
機長有效反應時間只有十幾秒鐘
他們做得比那些人人傳頌的奇蹟更好
飛機降落後
所有人沉浸在劫後餘生的喜悅中
有人偷偷拍下了機長的手
在幾乎全部破損的控制臺前
他用一雙手挽救了大家的生命
也挽救了無數家庭
而這雙手在這次飛行後
已經被凍得青紫
謝謝兩位英雄機長
讓我們此時能用一句劫後餘生形容今天的一切
我們總覺得現實缺少奇蹟
世界早就沒有了超級英雄
可是,你們看
這不就是挽救生命的超級英雄
他們是強大的飛行員
但是當飛機損壞
他們也不過是普通人
當面臨危險,誰都可以哭
他們不行
所以即使當飛機故障
當所有人命懸一線
他們依舊以普通人的姿態向所有危險挑戰
因為一整個飛機的乘客就指著他們了
無數個家庭的喜悲也牽在他們身上
劉機長說自己這條航線飛了100多遍
說玻璃的破裂毫無徵兆
如果可以誰不想永遠別發生今天這一幕
讓安全飛行變成101次,102次,200次……
但當危險來臨
他們做到了一個機長能做到的一切
川航機長,你太牛了!!!
據成都商報報導,記者聯繫上了機長劉傳健,對他進行了獨家專訪。
Q
劉傳健:身體沒有感到明顯不適,接下來公司還會組織進行一次全面的體檢。
劉傳健:非常難的一件事,不是一般的難。難度體現在飛行途中的座艙蓋掉落、駕駛艙擋風玻璃爆裂的情況下,會駕駛員造成極大的身體傷害。擋風玻璃掉落後,首先面臨的就是失壓,突然的壓力變化會對耳膜造成很大傷害。溫度驟降到零下20-30度左右(監測顯示,當時飛機飛行高度為32000英尺,氣溫應該為零下40度左右),極度的寒冷會造成駕駛員身體凍傷。
在駕駛艙中,儀錶盤被掀開,噪音極大,你什麼都聽不見。大多數無線電失靈,只能依靠目視水平儀來進行操作。
Q
劉傳健:跟客艙一樣,駕駛艙失壓後,會自動脫落氧氣面罩,缺氧問題不大。駕駛艙和客艙是密封隔絕的,因此失壓、降溫沒有對乘客造成影響。
我注意到航班起飛時間是在6點25分,事發時間和位置是什麼時候?
劉傳健:應該是7點過,我沒注意到準確的時間,離成都的距離大約在100公裡至150公裡左右。
劉傳健:沒有任何徵兆,擋風玻璃突然爆裂,「哄」一聲發出巨大的聲響。我往旁邊看時,副駕(身體)已經飛出去一半,半邊身體在窗外懸掛。還好,他系了安全帶。
駕駛艙物品全都飛起來了,許多設備出現故障,噪音非常大,無法聽到無線電。整個飛機震動非常大,無法看清儀表,操作困難。
Q
劉傳健:瞬間失壓和低溫讓人非常難受,每一個動作都非常困難。你要知道,當時飛機的速度是八九百公裡(每小時),又在那麼高的高度。我給你打個比喻:如果你在零下四五度的哈爾濱大街上,開車以200公裡的時速逛奔,你把手伸出窗外,你能做什麼?
劉傳健:你說的是「7700緊急情況代碼」。7700的指令是必須發送的指令,一旦飛機發生故障就必須在鍵盤中輸入這個數據。
在自動駕駛完全失靈,儀錶盤損壞,無法得知飛行數據的情況下,如何確定方向、航向,返航機場的位置等等?
劉傳健:是的,完全是全人工操作, 目視靠自己來判斷,民航很多是自動設備,其他自動設備都不能提供幫助。這條航線我飛了100次,應該說各方面都比較熟悉。
劉傳健:當時只想能不能把飛機安全操作下去,無法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
為避免整個機組進一步受到傷害,要先減速迫降,而在緊急高度下降,噪音極大,自動設備不能提供幫助。完全憑手動和目視,靠毅力掌握方向杆,完成返航迫降。
我當時的身體應該是發出了非常大的抖動。
Q
從飛行數據上可以看出,事故發生後,緊急下降分了兩個階段:一是從32000英尺左右緊急下降高度,二次是從24000英尺高度下降到著陸。這是出於什麼考慮?
劉傳健:因為當時(飛機)的速度非常大,噪音也很大,必須要進行減速。直接下降的話,會造成飛和機上人員的傷害。
Q
今天早上的天氣情況怎樣?對這次緊急迫降是否有影響?
劉傳健:天氣幫了很大的忙。今天早上幾乎無雲,能見度非常好,如果是伴隨降雨或者天氣狀況不好的話,後果無法預料。
業內人士說你們學習飛行時會有一個模擬噪音、低溫等過程?
劉傳健:在初級教練機階段,會有一個極端情況模擬訓練。但高度和速度都不可能像這次這麼快。
劉傳健:沒有的事。因為飛機超重,並且反推設備不能工作,因此比正常滑行距離要長,輪船摩擦更久,導致溫度過高,然後輪胎自動癟氣——這是一個保護,不是爆胎。
劉傳健:之前一直在軍校飛行。2006年轉業後一直在川航工作。
劉傳健:《薩利機長》我看過,其實這次跟英航的那次更像。
就是《空中浩劫》裡提到的英航5390航班?像你們是不是特別關注那些關於航空題材的電影或紀錄片?
劉傳健:對。我們平時會關注特殊的飛行事故,會刻意關注從職業的角度,考慮事故發生原因,自己應該怎麼去操作,做一些特殊準備。
劉傳健:平時有一些經驗,從剛畢業到現在自己已經飛了幾十年了,這方面還是做了一些特別的準備,誰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飛行員這個職業就是與非正常情況打交道,正常的情況大家都沒問題。
綜合自看看新聞、央視新聞、新浪微博、人民日報、 FATIII(ID:weibofatiii)、@航空物語、@歡樂的雲端之上 、澎湃新聞、視覺志、成都商報等
點擊下方公眾號圖片即可添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