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普通老百姓又能從《博物館條例》中享受到哪些福利呢?
免費參觀:我省89家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
《博物館條例》第33條:國家鼓勵博物館向公眾免費開放。
從2008年開始,四川的博物館、紀念館就開始陸續向公眾免費開放。記者從省文化廳博物館處獲悉,截止2014年底,全省248家博物館、紀念館中,有89家已經對公眾免費開放。
在成都,郫縣博物館、成都隋唐窯址博物館、成都川劇藝術博物館、四川客家博物館等18家免費開放的博物館中,既有國有博物館也有非國有博物館。而南充市的朱德故居紀念館、張瀾紀念館、羅瑞卿紀念館、閬中市博物館等8家國有博物館也已經全部實現免費開放,成為繼成都之後,免費開放博物館最多的市州。廣安的鄧小平故居陳列館、遂寧的宋瓷博物館、德陽的綿竹年畫博物館等也都免費向公眾開放。
由於性質所限,武侯祠博物館、杜甫草堂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等遺址、遺蹟類博物館大都不在免費對外開放的範圍內。不過記者了解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遺址和三星堆博物館均對殘疾人、現役軍人、70歲以上老人和身高1.2米以下的兒童免票。學生團體也可以通過預約,免費進行參觀。
除了免費參觀,記者打探到,四川博物院還在每天上午10點和下午2點,安排講解員免費進行一場講解。「我們今年還打算增加免費講解的場次,讓更多走進博物館的觀眾能更深入地了解展品。」四川博物院宣教部主任鄭小萍告訴記者。
免費休閒:帶上孩子一起親子遊
《博物館條例》第34條:博物館應當根據自身特點、條件,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社會教育和服務活動。
配合展覽,豐富多彩的互動活動也逐漸成為各大博物館的標配,讓博物館越來越好玩。
泥雕人偶、面具彩繪、服飾塗鴉……正在金沙遺址博物館舉行的非洲雕刻展,除了展出來自非洲的木雕之外,還結合展覽免費開展「非常好玩」系列活動,吸引家長帶著孩子參與其中。
瀘州博物館館長張燕告訴記者,該館將「5.18國際博物館日」與「中國文化遺產日」融合,在每年5月份開展「文化遺產月」系列活動,將展覽、講座、文藝表演等活動融合在一起,已經成為該館的一個品牌活動。
在四川博物院,除了配合展覽開展講座、互動活動外,還會在清明、端午、中秋、元宵、春節等傳統節日和兒童節、國慶節等重要節日,免費開展互動活動。「目前,我們已經形成了『誰的手最巧』、漢代陶石主題工作坊等幾個系列活動品牌,非常適合一家人一起來參加。」鄭小萍告訴記者,《博物館條例》對社會教育功能提出更高的要求。2015年,四川博物院還將專門為低幼兒童打造一個「遊樂園」。「在這裡,從孩子們看的連環畫到玩的玩具都和博物館的文物有關,還會設計考古園地等場地,讓博物館像遊樂場一樣,成為家長帶孩子們休閒的好地方。」
免費「培訓」:傳統文化課堂齊聚博物館
《博物館條例》第35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教育部門應當鼓勵學校結合課程設置和教學計劃,組織學生到博物館開展學習實踐活動。
蜀繡、書畫、考古……在展覽之外,不少博物館還結合自身特色,免費為中小學生們開設了傳統文化課。
鄭小萍告訴記者,四川博物院如今已經開設了青少年書畫工作室和兒童暑期蜀繡培訓班兩個固定的傳統文化課堂。「青少年書畫工作室每逢暑假招生,每個周末免費為孩子們培訓,今年就要招第四批學員了。」
而在杜甫草堂、武侯祠、金沙遺址等博物館,「草堂一課」、「武侯學堂」、「金沙智慧堂」等課堂也都各具特色。其中,武侯祠博物館的「武侯學堂」主打三國文化,免費招收對三國文化感興趣的中小學生。金沙遺址博物館的「金沙智慧堂」則主要針對青羊區的孩子免費開放。
杜甫草堂博物館的「草堂一課」2013年正式開課,每周都會邀請小學班級走進草堂學習傳統文化。「如今,我們『草堂一課』已經開設了4個系列20門傳統文化課,既有活字印刷、線裝書裝訂等傳統技藝課程,也有川派盆景、古代禮儀、漢服文化等課程。」杜甫草堂博物館宣傳營銷部的社教專員雷霞告訴記者,「草堂一課」免費對成都市所有小學開放,但需要提前與博物館籤訂安全協議。而杜甫草堂2014年開設的寒、暑期詩歌訓練營則免費對所有人開放。(記者 張良娟)
責任編輯: 張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