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我愛北京天安門

2020-09-05 尼山布衣


&34;每逢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我都對天安門心生嚮往之情,雖心嚮往之,終不得親見,不免心生遺憾。

直到2006年秋天,我終於來到了北京,來到了北京天安門。

北京,對於我來說,可謂既熟悉又陌生。所謂熟悉,是因為初次接觸它還是從書本上,後來從影視作品裡,知道了長安街、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頤和園、萬裡長城等等,所謂陌生,就是一直沒有親見。一路上,我腦海裡想像著它們是什麼樣子?於是,愈發心馳神往。

說實話,我去過祖國很多地方,看到祖國各地的景色都很美,流連於山水間,徜徉在河湖中,讓人流連忘返。但對於北京,我是懷著一顆崇敬的心情,一種朝拜的心情去瞻仰,去仰視。因為它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34;已經成為廣大人民的信仰。


天安門廣場位於北京市區中心,是當今世界大都市中最大的廣場。在天安門旁邊走地下通道、過安檢進入廣場。站在天安門廣場上,人流如織,人們拿著手機、相機紛紛拍照留念,留下美好的回憶。這不僅證明我們來過,而是因為我們愛北京天安門。

天安門廣場南北長88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達44萬平方米,可容納100萬人舉行盛大集會。天安門城樓坐落在廣場的北端,五星紅旗在廣場上空高高飄揚。我仿佛看到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的一聲莊嚴宣示,從此,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屹立在廣場的中央。人民大會堂和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在廣場的東西兩側遙遙相對。毛主席紀念堂和正陽門城樓矗立在廣場的南部。近百年來,天安門前,曾舉行過多次愛國民主集會和遊行示威活動。現在,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來此遊覽、參觀,國慶期間的大閱兵更是吸引了上億人的目光。天安門廣場,被評為新北京十六景之首。


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在旭日的照耀下莊嚴肅穆,紀念碑基座四周的10幅漢白玉浮雕,高度濃縮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波瀾壯闊、氣壯山河的奮鬥歷程,充分展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繞行紀念碑基座一周,認真觀看浮雕,對人民英雄充滿崇高的敬意,向先烈們致敬!我仰望著它,腦海中不斷閃現出無數先烈,為了民族解放,前赴後繼,不怕犧牲,拋頭顱、灑熱血,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建起了新中國,給了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一定好好珍惜!我情不自禁的吶喊: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參觀人數最多的莫過於毛主席紀念堂了。我們去的那天,從早晨六點排隊直到九點多才進的紀念堂。紀念堂外長長的瞻仰隊伍已排到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由此可見人們對毛主席的敬仰之情。紀念堂內人們默默的懷著無限深情瞻仰著毛主席遺容。我此刻心情無比激動,終於見到毛主席了!毛主席去世時,我剛滿5歲,在模糊的印象中,人們手拿白花,悲痛欲絕,嚎啕大哭,那種痛徹肺腑的傷感,無以言表。從此,在我幼小的心靈裡,對黨對國家對領袖忠誠情節始終刻在我的內心。

走出毛主席紀念堂,我覺得此次北京之行沒有留下遺憾了,因為我見到了毛主席,見到了心愛的北京天安門。

相關焦點

  • 我愛北京天安門
    ,但有一點我卻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不管哪一回,且無論行程如何緊張,哪怕是冬夜的大晚上,我都會去北京天安門廣場走一走看一看。       這種堅持於我而言是一種固執的樸素,它無關年齡,無關學歷,無關職業,它更多的是一份來自記憶深處的情感。       它是從一首兒歌開始的。那時的我在山村一間四面漏風的教室裡跟著我們的漂亮女老師邊唱邊激動不已,「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引我們向前進……」。
  • 【原創】我愛北京天安門
                                        我愛北京天安門
  • 我愛北京天安門
    暑假裡一直很乖,呆在家裡哪都沒去,最後抓住假期的尾巴,北京5日遊。下面就是博物館之旅,中國美術博物館,我最喜歡的一個作品:我喜歡的坐姿,常被人說不雅,原來觀音菩薩也喜歡最後是兩個最美好的項目:夜騎長安街,心情激動澎湃,耳邊一直縈繞著: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
  • 這裡是北京——我愛北京天安門
    對於我這個天津人來說,北京近在咫尺,坐動車半個小時就到了,基本上不會將去北京遊玩當做旅遊。而實際上,北京的很多景點我都只是在小時候或是上大學的時候去過。北京一些新景點,如鳥巢,水立方等,直到現在也沒有去過。最近整理了一下近年來去北京的遊玩,開始寫寫自己的「這裡是北京」的遊記。
  • 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
    北京!北京!初升的紅太陽總是天安門第一道曙光,何曾忘記還有儀仗兵的步伐與你同在。左一目歷史遺蹟,右一目現代新城。北京!北京!北京!北京!王府井的繁華消費為中國人的好日子,還記得西單女孩唱響歌裡的童話世界。白天不想夜的黑,黑天詩文再古今。
  • 我愛北京天安門 ———天安門廣場遊記
    2019年5月中旬,我們帶領父親去全國勞苦大眾心目中的聖地——北京遊覽參觀。     過去的我不學無術,對知識淺嘗輒止,再加之我「知」、「行」脫節,知行不一,雖然知道「事親盡孝」的道理,但總認為以後的路還很漫長,總有機會侍奉雙親的,直到親愛的母親過世之後,才真正明白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深刻含義。
  • 北京之旅,我愛北京天安門
    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今天終於要圓了小時候的一個小小的夢想了,很緊張很期待。清晨的天安門廣場陽光正好的天安門廣場跟昨天的大不一樣。難得一遇的 北京 藍讓我歡喜讓我憂。我愛北京天安門雖然逛完故宮已經累到不行了,想著之前爸媽來 北京 拍的照片,景山公園可以看到整個皇城的景色,我就想去爬一下。
  • 13歲學生寫《我愛北京天安門》
    《我愛北京天安門》是他生平創作的第13首作品。那時候他才剛開始詩詞創作,並且已經在當地的少兒刊物上發表過兩首作品,熱情很高。「我愛北京天安門」,最初來源於當時英語課本中的兩句內容:「IlovePeking.IloveTiananmen.(我愛北京,我愛天安門)」。金果臨說,「我愛」這個句式在英語中是最最簡單的,他用這種方式表達對天安門的熱愛。
  • 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感受中國就一定要來天安門
    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引我們向前進小時候每每聽到這首歌,肅然起敬,天安門、毛主席的光輝形象一直伴我成長。爺爺輩們聊起天安門,那就是一種崇尚感,能去天安門前拍張照,可以在村裡聊上好幾年的話題。所以,少年時就有了想去天安門的願望。
  • 「國民童謠」《我愛北京天安門》詞曲作者竟然是他們
    在《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活動中,大家驚喜地發現了《我愛北京天安門》的詞曲作者。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們創作這首歌時只是13歲的少年和19歲的少女。這首誕生於1969年的童謠,幾乎伴隨了幾代中國人的成長。該作品的詞作者名叫金果臨,曲作者則是金月苓,兩人是一對堂姐弟,卻在彼此不知情的狀況下,「合作」完成了這曲家喻戶曉的經典。
  • 我畫北京天安門
    「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伴隨著幾代國人成長,深深刻入民族的記憶裡。天安門不僅是傑出的建築藝術,而且是祖國的象徵與名片。她承載著14億炎黃子孫的夢想和期望,對每一個中國人都有特殊的意義。而去天安門前拍照留影,在五湖四海的中國人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來自祖國各地的人們,手提行囊,面帶風塵,排著長長的隊伍在等候拍照。
  • 「我愛北京天安門」「北方小茅臺」的廣安之夜
    「我愛北京天安門」是每個人耳熟能詳的歌謠,所以每一杯天安門酒,都意味著一份濃濃的家國情懷。11月21日,廣安京源酒業有限公司在金福酒店二樓納福廳舉行北京華都酒業天安門醬酒--廣安之夜產品發布會,也是華都天安門醬酒走進小平故裡四川廣安這樣一個重要的日子。
  • 《我愛北京天安門》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
    但是在創作《我愛北京天安門》這首歌時,兩人卻沒有任何彼此的交流。2009年5月29日,《北京晚報》寫歌時他們沒到過天安門根據《北京晚報》的報導,《我愛北京天安門》這首詩詞創作於1969年11月29日。那一年,金果臨13歲,是上海市常德路第二小學五年級學生,還沒去過天安門。
  • 國慶紀念章、新中國「第一」系列郵票……「我愛北京天安門」展...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8月5日報導:「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這首歌從兒時起就深深地鐫刻在國人心中,去北京在天安門前留一張影,是不少人兒時的夢想,少時的激情,老時的回憶,寄託著每一位中華兒女對祖國的眷念之情。
  • 2017年10月1日國慶節 我愛北京天安門跑步紀實
    "我愛北京天安門"跑步活動是由聯想樂瘋跑團創始人梁健於2015年倡導並舉辦的,由媒體人,樂視,時尚集團和樂瘋跑團成員參與。2016年是由探路者,京東和百度跑團以及樂瘋跑團成員參與。2017年的10月1日,"我愛北京天安門"第三次跑步活動,有了質的飛躍,由本原訓練營發起,攜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潤澤善行1202520,北京商學院聯盟亞沙7和戈13隊員,Odlo.Brooks酷跑團和聯想樂瘋跑團及來自百度/京東方/58到家/京東方等大企業的跑步愛好者,不僅增加了很多新的跑團,而且增加了很多各行各業的跑步愛好者加入,同時大家的熱情更加高漲,也吸引了很多名跑二代的加入。
  • 「萬象匯杯」我愛北京天安門活動照片展國慶...
    國慶節假期,「萬象匯杯」我愛北京天安門照片展在臨沂萬象匯中西廳展出,整個假期期間,展廳吸引了上萬名市民合影打卡,整個展廳成為臨沂萬象匯國慶節期間最受市民歡迎的場所。▲小朋友在天安門的大背景牆前敬少先隊禮。▲展出現場照片牆。
  • ...散文連載】754期︱北京匡文留《我愛我的祖國(35)我愛五指山》
    出版詩集《愛的河》《女性的沙漠》《第二性迷宮》《西部女性》《情人泊》《女孩日記》《匡文留抒情詩》《愛獄》《靈魂在舞蹈》《另一種圍城》《古都·詩魂》《我乘風歸來》《回眸青春》,長詩《滿族辭典》,散文詩集《走過寂寞》《少女四季》,散文集《姐妹散文》《詩人筆記》《圍城內外》,詩論集《匡文留與詩》《匡文留詩世界》,長篇小說《花季不是夢》《體驗》《我的愛在飛》,長篇紀實《少女隱情》《我愛北京》《我愛我的祖國》
  • 當「胡同小妞」遇上「北漂小夥」 《我愛北京天安門》6月23日幸福...
    津雲新聞訊:由著名導演董力執導,青年演員婁藝瀟、朱梓驍領銜主演的48集電視劇《我愛北京天安門》定檔6月23日在天津電視臺文藝頻道但演出角色三十七八歲的狀態對我來講是個挑戰。」這部劇的故事發生地在北京,婁藝瀟說,出生在大連的她,為了找到北京女孩的感覺,開拍前專門去北京的胡同裡轉悠,還找北京的朋友聊天。遇到四十歲左右的哥哥姐姐,就跟他們聊天,看他們的狀態,了解他們成長的背景和故事,儘量去找人物的感覺。劇組融合的氣氛也讓婁藝瀟感受到了家庭的氛圍,她說:「這是一個有溫度的家庭劇,老少皆宜。常常是拍著拍著就笑了,拍著拍著就哭了。」
  • 「我的崗位在北京天安門」
    對中國人來說,這個地理坐標有著非凡的意義——這裡,是北京天安門廣場。從哨位向正南方望去,五星紅旗正在晨光中冉冉升起。遊客們舉著手機記錄下這莊嚴的時刻,而身在哨位上的李峰霖,則用眼睛和心,將這一刻再次定格。2019年7月30日凌晨5:10, 李峰霖站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金水橋上,觀看升旗儀式。
  • 「我愛北京天安門」圖片實物展開幕 歌曲作者竟是13歲的上海小學生
    「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偉大領袖毛主席,指引我們向前進!」這首僅僅只有四句歌詞的兒歌,卻傳唱了50年。今天上午,「我愛北京天安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市民圖片·實物展」,這首歌的詞曲作者來到現場——一對低調的堂姐弟——金月苓和金果臨,他們都是上海人,那年她19歲,他才1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