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麓書院一年門票收入3000萬 法學專家批價格畸高

2020-12-20 中華網新聞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一副懸掛於大門口兩側的楹聯,彰顯出這座古書院的與眾不同。

這裡便是被外界譽為「千年學府」的嶽麓書院,它是我國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

近日,因為門票收費遭到質疑,嶽麓書院成了媒體關注的焦點。以湖南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倪洪濤為代表的質疑者認為,嶽麓書院門票收費缺乏合法性和必要性;而湖南大學黨委宣傳部此前回應媒體稱,嶽麓書院門票收費嚴格按照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經政府部門批准後執行的。

嶽麓書院門票收費緣何會引發質疑?其收費的法律和政策依據是否充足?兼具多重身份的嶽麓書院的門票收費之路,到底該何去何從?

古書院的前世今生

書院是中國古代一種獨特的文化教育組織,自唐代至清末,綿延千餘年,遍布全國各地,成為士人的文化家園。

嶽麓山腳,清溪茂林之間,隱存著一座雅致的千年庭院,青舍密密,屋宇麻麻,大門前懸掛有一副楹聯,上書「惟楚有材,於斯為盛」。這就是北宋開寶九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辦學的基礎上,正式創立的嶽麓書院。

和其他古書院一樣,嶽麓書院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創建於公元976年的嶽麓書院,歷經宋、元、明、清各代,興學不變,被外界譽為「千年學府」。資料顯示,1986年,湖南大學宣布完成修復嶽麓書院,並正式對外開放。1988年1月13日,國務院發出《關於公布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嶽麓書院被列入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005年,湖南大學稱恢復嶽麓書院。記者查閱嶽麓書院的官網顯示,目前嶽麓書院是湖南大學的一個獨立的院系,設有歷史系、哲學系、考古文博學系3個教學機構。

2012年7月1日,以嶽麓書院原狀陳列為依託建立的專題博物館——中國書院博物館,開始對外開放。

相關焦點

  • 羅昌平:嶽麓書院要不要收門票?
    嶽麓書院門票收費聽證會,以簡易程序而非普通程序進行,作為聽證會參與人之一,我講以下幾點——   嶽麓書院的收費問題,跟徵稅有些類似,我是以三點來衡量:第一,為什麼要收費?公開理由;第二,怎樣收費?法定程序;第三,錢花在哪兒?透明用途。
  • 湖南全省139個景區門票價格公布,嶽麓書院、滴水洞等門票價格下調
    《目錄》公布了139個景區的門票價格,包括嶽麓書院、滴水洞等景區的門票價格有不同程度的下調。從《目錄》來看,5A景區中,嶽麓書院門票為40元,炎帝陵門票價格為62元,崀山景區為136元,嶽陽樓為70元,滴水洞40元,武陵源核心景區旺季價格為225元,淡季價格為115元。
  • 【湖南省發改委】關於召開嶽麓書院(含中國書院博物館陳列館)門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等相關規定,我委擬於2019年1月30日上午9點在長沙市鑫遠白天鵝大酒店組織召開嶽麓書院(含中國書院博物館陳列館)門票價格調整簡易聽證會,廣泛徵求社會各界及有關方面的意見。
  • 馬上評|嶽麓山景區都免費了,嶽麓書院還有必要收門票嗎?
    視覺中國 資料圖值得注意的是,作為5A級旅遊景區,嶽麓山風景區早已取消了門票,免費向遊客開放。嶽麓書院背後的主體湖南大學則表示,嶽麓書院門票收費是嚴格按照《國家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有關部門關於「文物建築及遺址類博物館暫不實行全部免費開放」的規定,經政府部門批准後執行的。
  • 壹評|「可以收費」的嶽麓書院,能否不收費
    12月11日,湖南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倪洪濤實名發文稱,擁有「多重身份」的嶽麓書院收取門票行為缺乏合理性、合法性和必要性。湖南大學黨委宣傳部相關人員對媒體表示,嶽麓書院門票收費嚴格按照《國家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有關部門關於「文物建築及遺址類博物館暫不實行全部免費開放」的規定,經政府部門批准後執行。門票收入主要用於嶽麓書院文物保護、展示、研究等。倪洪濤的質疑主要在於收費的合法性、合理性及目的,批准收費的程序,收費後的資金去向。這體現了一名高校教師對公共事務的關注和參與。
  • 嶽麓書院預約
    嶽麓書院預約,嶽麓書院預約,嶽麓書院預約嶽麓書院對全國遊客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購票,所有遊客必須填報本人身份信息進行預約購票。
  • 原來你是這樣的嶽麓書院
    在周式執掌下,嶽麓書院的從學人數和院舍規模都有很大發展,遂成為天下四大書院之一。  南宋乾道三年,著名理學家朱熹奔赴長沙造訪嶽麓書院主教張栻,展開為期兩個月的思想討論,史稱「朱張會講」。一時間,嶽麓書院更是名聲大噪。  隨後嶽麓書院歷經南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緒廿九年(公元1903年),嶽麓書院與湖南省城大學堂合併改制為湖南高等學堂,沿用書院舊址。
  • 原來你是這樣的嶽麓書院
    相傳在清代嘉慶年間,書院進行大修,完工之後,門人請山長(院長)袁名曜撰寫對聯。袁名曜以「惟楚有材」囑諸生應對,眾人苦思不得結果,貢生張中階至,脫口答到:「於斯為盛。」上聯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晉實用之」;下聯出自《論語泰伯》:「唐虞之際,於斯為盛」。 一直到今天,很多人都對這幅對聯有誤解,認為湖南人調子高、口氣大,那真是誤會大了。
  • 行走丨嶽麓書院
    嶽麓書院是正統文化傳播的見證,是古今求學精神的見證,毛澤東主席就是近代湖湘文化的代表是學以致用救國興邦的證明,嶽麓書院也成為湖湘文化研究基地。院內中軸線上有頭門、大門、二門、赫曦臺、大講堂、御書樓,半學齋、教學齋、文廟、博物館、汲泉亭、擬蘭亭、池、祠、百泉軒和園林在左右分布,建築上都楹題額書。
  • 【走進嶽麓書院】會講,新世紀的文化復興
    千年論壇+電視直播,喚醒中國知識分子責任 1167年的「朱張會講」,使嶽麓書院從一個教育機構向文化與學術思想的匯聚和傳播之地轉變。「『朱張會講』精神引導著嶽麓書院的學術發展和文化交流,如何繼承這種辯論講學的傳統,重現學術交流的盛況,是實現嶽麓書院當代復興的重要方面。」11月22日,嶽麓書院院長肖永明如是說。
  • 嶽麓書院及御書樓-中新網
    湖南嶽麓書院為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創辦於北宋開寶九年(976年),已有1000多年歷史。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御賜「嶽麓書院」匾額。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巡撫丁思孔從朝廷請得十三經、二十一史等書籍,更名為「御書樓」。  歷經戰爭、天災、人禍,嶽麓書院曾七次遭毀重建。1938年,嶽麓書院被日機炸毀,現存建築為1986年重建。宋真宗御賜「嶽麓書院」匾額及明代石刻,幸得以保存,現匾為1984年複製。
  • 嶽麓書院,一部湖南士人的心靈史
    在973年,宋太祖親自主持殿試,以對未來的高級別官員有一個直觀印象。宋太宗時,進士及第可以享受皇帝設宴的榮耀,宴設瓊林苑,皇帝賜詩作賀,後來成為定製。生於憂患、長於憂患的大宋統治者,尊重士人的背後,堅信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難以掀起大的波瀾。
  • 古城青春志|嶽麓書院:千年弦歌 青春不老
    編者按:從3000年歷史長河中走出,今日長沙可謂春風十裡。長沙市委市政府致力於將長沙建設成為古代文化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名城,這座千年古城,處處青春湧動,煥然新生。千年學府嶽麓書院。惟楚有材,於斯為盛。吳翰攝嶽麓書院御書樓。嶽麓山下,科創熱土。
  • 【走進嶽麓書院】交流與互鑑,千年書院的「中國樣本」
    兩年前的秋天,美國哈佛大學教授、著名中國歷史研究學者包弼德受邀開講「嶽麓書院講壇」時,在主講人留言簿上寫道。嶽麓書院海外學術交流中心主任、80後青年教師戰蓓蓓,將它翻譯成這樣一首「小詩」。此時,初冬已至,銀杏尚黃。眼前的嶽麓書院,正是當時包弼德所見的景象。
  • 嶽麓書院何以歷經千年不衰?
    中國書院始於唐而盛於宋,宋初天下四大書院湖南就佔了兩所,一為衡陽石鼓書院,一為長沙嶽麓書院。早在嶽麓書院創立之前,唐末五代即有寺僧智璇等在嶽麓山下辦學,開闢了一個優美的讀書環境,形成了南方教育文化活動中心。北宋潭州太守朱洞採納劉鰲的建議,於太祖開寶九年(976)正式創建嶽麓書院。
  •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感受千年學府的魅力
    書院一詞,最早出現於唐玄宗開元年間,起初,書院皆由官方創立,是朝廷藏書校書的場所,後來才逐漸有了教育的職能,「五代十國」分裂期間,官學遭受破壞,出現一批私人創辦書院,到了宋代,政府倡導以文立國,鼓勵民間文教,書院進入全盛時期。
  • 1906年湖南長沙歷史建築老照片,古老的嶽麓書院與天心閣
    墓矗立塔形碑柱,為一整塊四稜形乳白色巖石琢成,高約10米,氣勢雄偉,正面嵌銅製墓碑,上鐫「黃公克強之墓」,墓表四周以石基柱圍護欄杆,前有拜臺、石凳,地面鋪以花崗巖,蒼松翠柏,掩映其間。圖為黃興紀念碑。漢武帝時期,由皇帝敕命修繕賈誼故居,這是對賈誼故居的第一次重修,此後的兩千多年裡,賈誼故居歷經了約64次重修,最近的一次是在1998年。
  • 湖大嶽麓書院向桃初教授來新寧坪山村考察書院文化
    湖大嶽麓書院向桃初教授來新寧坪山村考察書院文化 2020-11-04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的千年學府——嶽麓書院
    中國的「四大書院」始於唐代,分別是河南商丘睢陽南湖畔的應天書院、湖南長沙嶽麓山的嶽麓書院、江西九江廬山白鹿洞書院、嵩陽書院(今河南鄭州登封嵩山).清嘉慶年間嶽麓山山長袁名曜為大門撰寫對聯,出"惟楚有材」句讓門生們應對
  • 美文丨嶽麓書院的荷花
    嶽麓書院的荷花 文/羅新苗 以湖湘文化學術基地著稱於世的嶽麓書院,是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嶽麓書院學脈綿延千年,弦歌不絕,書香傳承,是文明傳播史上的一道亮麗風景。嶽麓書院不但以文化地位得以揚名,其建築藝術、園林風格也都蘊藏著東方智慧與樸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