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浸潤心靈,雅言傳承文明,凜冽冬日也有書香作伴。12月10日晚,內蒙古大學創業學院語言與傳媒學院在該校文體館舉辦「古聲新韻」古詩詞吟唱暨漢語言文學專業實踐教學活動。300多名師生共同觀看了演出。
主持人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華夏從歷史中走來,在朝代更替中發展,泱泱華夏,中華文化深蘊博遠,生生不息。
《劍如歌,刀似曲,一夢入千秋》
由2018級漢語言一班白豔敏等人表演的《劍如歌,刀似曲,一夢入千秋》開場,古聲古韻,此意難忘,曲猶揚。
《初唐四傑》
由2018級漢語言二班陳雨含等人表演的《唐初四傑》讓我們領略了唐代文學的意蘊。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由2018級漢語言一班楊靜等帶來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聚》,一夜宿醉,夢醒惜花,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一首《如夢令》將我們帶入了那個清冷的早晨。同學們婉轉的歌聲將詞人李清照惜春憐花的心情體現的淋漓盡致。
《一曲琵琶傾城謠》
由2018級漢語言二班李曉等人表演的《一曲琵琶傾城謠》氣勢恢宏,聲情並茂,抑揚頓挫。
《春江花月夜》
由2018級漢語言一班張婭妮等人表演的《春江花月夜》描繪了一幅幽美邈遠、惝恍迷離的春江月夜圖。
《軾說少年,壯志凌雲》
由2018級漢語言二班馬慧婷表演的《軾說少年,壯志凌雲》,軾說少年狂,敢問青天,少年志,可凌雲?少年,是創造者,更是傳承者。同學們鏗鏘有力的歌聲唱出了蘇軾的豪雲壯志,更唱出西北望,射天狼的決心。
《釵頭鳳·世情薄》
由2018級漢語言一班王玥等人表演的《衩頭鳳·世情薄》抒發了夜色甚深,孤獨寂寞的惆悵。
《盡曲流觴,絮語傾塵》
由2018級漢語言一班郭嘉頤等人表演的《盡曲流殤,絮語傾塵》,是如夢令的思念,是聞道龍標過五溪的愁思,同學們用哀婉的歌聲表達了對他的思念。
《菩薩蠻》
由2018級漢語言一班馮國敏等人表演的《菩薩蠻》展現了女子小家碧玉,閉月羞花的姿色。
《長恨歌》
由2018級漢語言二班謝雨珈等人表演的《長恨歌》為我們講述了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由2018級漢語言一班李蕾等人帶來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不管怎樣複雜,其熱愛親人、熱愛友朋與熱愛生活的樂觀精神是永遠不變的。
《麗人行》
由2018級漢語言一班馬玥等人表演的《麗人行》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時政的腐敗。
《琵琶行》
由2018級漢語言二班徐淵等人表演的《琵琶行》通過對琵琶女高超的彈奏技藝的描寫和悲涼身世的敘述,表達了對琵琶女的深切同情,同時抒發了自己的苦悶與感慨。
《夢回大唐》
由2018級漢語言三班李朋等人表演的《夢回大唐》是一臺集盛唐風情、歌舞精粹、絢麗奇幻、神秘夢幻舞劇,人們的思緒會飛向那久遠的盛唐。
《溫和地走進詞的涼夜》
由2018級漢語言三班張雨等人表演的《溫和的走進詞的涼夜》品味朝代變更帶來的動蕩與不安,詞人往往在歷經深切的苦難之後,猶如鳳凰涅槃,由曠世永存的經典詞作中浴火重生。
「吟誦之風傳承中華文脈,風雅古韻傳播文化精髓。」此次活動將中華傳統文化展現得極具韻味,彰顯了新時代青年學生的文化自信與擔當,讓同學們因吟唱而愛上古詩文,愛上漢語漢字,愛上中華文化!(文字 李美琪 圖片張詩睿 胡媛 馬文慧 等)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