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有道理嗎?古人的生活經驗

2020-12-17 古今三千事

俗語聽起來就像我們今天所說的「段子」,但俗語的意義卻不是段子可比的。段子只是為大家提供歡樂,缺少深邃的文化內涵,壽命極短。但俗語卻是我們傳統文化尤其是民間文化中的特殊組成部分,不光言簡意賅,而且含義多發人深省,是古人導人向善的樸實民風的體現。而俗語無論是哪種場合,我們都能看到或者聽到他們,而最為著名的莫不是《顏氏家訓》了。其實俗語除了這些典籍中記載的以外,還有很多是不見於書本的。只能在民間百姓的茶餘飯後能夠有所耳聞,聽來詼諧有趣,想來言之有理。這句「家有三寶,白頭偕老」便是其中的代表,而這三寶和我們息息相關,而且是唾手可得的,但很多人是不知道的。

第一寶,醜妻

肯定有人納悶了,這能算寶嗎?古往今來莫不看臉,尤其是現在更是號稱無「顏」獨上西樓,沒有顏值就只有獨自上樓了。古人自然明白這個道理,之所以這樣說是有更深層的考慮的。古時候因美女而亡身亡國的比比皆是,美女雖然不能稱之為紅顏禍水但絕對會遭來不少是非。《孔雀東南飛》裡的美女羅敷便讓那些登徒子「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水滸傳》裡潘金蓮同樣因為美貌而被人惦記最終引來殺身之禍。當然這並不是美女的錯,美更容易引來虎豹財狼是自然規律,稍有不慎便會飛來橫禍。而醜妻自然不會招蜂引蝶,門前也就清靜許多。醜妻也會因沒有「顏值」資本而恪守婦道,專心相夫教子。當然萬事無絕對,無論美醜都有賢與不賢的人,古人這樣說只是讓人們清楚事物轉變的根源,好在做選擇的時候有所參考思量。

第二寶,薄田

這又是一個冷門了,如今我們只看到良田千裡長草的畫面,哪裡還有寶貝的樣子。其實在古時候,百姓幾乎都是靠種田為生,有了田就有了一切。這是古代人們自給自足的根本,天仙配裡「你耕田來我織布,我挑水來你澆園;寒窯雖破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的百姓生活更是讓無數人心生嚮往。薄田完全能夠維持家庭生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織夫唱婦隨的生活雖然清貧但其樂無窮。沒有了利慾薰心,白頭偕老自然而然。

第三寶,破棉襖

這裡可能讓更多人無法理解,其實還是古人樸實無華的純樸精神的體現,古人說「家有破棉襖溫飽不用惱」,這裡的破更多的是指舊的意思。因為喜新厭舊是古往今來都有現象,棉襖雖舊但寒冬禦寒,炎熱時隨意收拾就好。不必為此大費周章,而那些錦帽貂裘,確實美麗不可方物,但成本昂貴,保存複雜。如果家庭本不寬裕還因盲目攀比或者喜新厭舊而追求奢侈的生活無疑是雪上加霜的。古人講究「物以致用」勤儉節約,而這正是幸福家庭的必不可少的家風之一。

以上便是古人所說的「三寶」,看似讓人難以理解,背後隱藏的良苦用心確發人深省。在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有必要思考這句俗語背後的道理,他能夠在物慾橫流的今天給我們啟發和參考。

相關焦點

  • 俗語說「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有道理嗎?古人的生活經驗
    而俗語無論是哪種場合,我們都能看到或者聽到他們,而最為著名的莫不是《顏氏家訓》了。其實俗語除了這些典籍中記載的以外,還有很多是不見於書本的。只能在民間百姓的茶餘飯後能夠有所耳聞,聽來詼諧有趣,想來言之有理。這句「家有三寶,白頭偕老」便是其中的代表,而這三寶和我們息息相關,而且是唾手可得的,但很多人是不知道的。第一寶,醜妻肯定有人納悶了,這能算寶嗎?
  • 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指的是哪三寶?
    通過千百年來的生產生活實踐,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財富,尤其是一些流傳至今的俗語,雖然言簡意賅,但背後卻蘊含著極其深刻的道理。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俗語,只有少部分記錄在典籍當中,大多數還是存在於民間的口耳相傳,「家有三寶,白頭偕老」就是其中的代表。那麼這句聽起來略帶些詼諧趣味的俗語要表達何意,其中「三寶」又分別指的是什麼呢?
  • 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到底指的哪「三寶」?你家有沒有?
    受中國很多傳統思想的影響,俗語在農村和鄉間一般都會廣為流傳。而這些俗語其實都是老祖宗們智慧的結晶,經歷了千百年,依然深刻無比,是古人對於日常的一些經驗總結。寥寥幾個字,卻教會了我們應該如何做人,或者在日常的生活當中需要注意一些什麼,少走哪些彎路,也寄託著老祖宗們對我們的諄諄教誨和殷切希望,期望我們的人生路可以越走越精彩。而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句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到底指的是哪三寶呢?
  • 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老祖宗的經驗,你家有嗎
    咱老話說啊,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家家有些歡喜的事兒。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句有關家庭的俗語,是「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到底是哪三寶呢?第一寶:破棉襖。說這個破棉襖啊,可能更多朋友無法理解。因為我們現在的生活很好,「破棉襖」已經很少見了。但古人將它視為一寶,肯定也是有原因的。相比於現在,古代的生活條件肯定是不好的,普通百姓家裡穿衣服都是「縫縫補補又三年」,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添新衣。除了這個原因之外,就是不露富。哪天你穿了新棉襖上街,大家肯定就會覺得這個人家裡很富有,會招來小偷小賊。
  • 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指的是哪三寶,有什麼意思?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指的是哪三寶,有什麼意思?農村老話也叫俗語。俗語是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一般在農村流傳甚廣。在農村生活的人,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可以張口說上幾句。有一些俗語能流傳到現在,已經證明了它有著一定的道理。
  • 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指的是哪三寶?
    通過千百年來的生產生活實踐,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財富,尤其是一些流傳至今的俗語,雖然言簡意賅,但背後卻蘊含著極其深刻的道理。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俗語,只有少部分記錄在典籍當中,大多數還是存在於民間的口耳相傳,「家有三寶,白頭偕老」就是其中的代表。那麼這句聽起來略帶些詼諧趣味的俗語要表達何意,其中「三寶」又分別指的是什麼呢?
  • 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老祖宗的經驗,你家有嗎
    咱老話說啊,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家家有些歡喜的事兒。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句有關家庭的俗語,是「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到底是哪三寶呢?第一寶:破棉襖。說這個破棉襖啊,可能更多朋友無法理解。因為我們現在的生活很好,「破棉襖」已經很少見了。
  • 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到底指的哪「三寶」?你家有沒有?
    受中國很多傳統思想的影響,俗語在農村和鄉間一般都會廣為流傳。而這些俗語其實都是老祖宗們智慧的結晶,經歷了千百年,依然深刻無比,是古人對於日常的一些經驗總結。寥寥幾個字,卻教會了我們應該如何做人,或者在日常的生活當中需要注意一些什麼,少走哪些彎路,也寄託著老祖宗們對我們的諄諄教誨和殷切希望,期望我們的人生路可以越走越精彩。
  • 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指的是哪三寶,有什麼意思?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指的是哪三寶,有什麼意思?農村老話也叫俗語。俗語是我們中國的文化傳統,一般在農村流傳甚廣。在農村生活的人,不管是老人還是年輕人,都可以張口說上幾句。有一些俗語能流傳到現在,已經證明了它有著一定的道理。
  • 古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有沒有科學依據,現在還要遵守嗎?
    01俗語是先祖對生活經驗和智慧的總結,並流傳給後世的寶貴財富。通過俗語,我們可以了解古人的生活風氣、精神狀態、心理需求等,可以說俗語就是一部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但是儘管古時的俗語對後人在啟發意義,但後人也不可以盲目地全盤接受,因為有些社會觀念是不適合後世社會的,需要後人能辯證看待,這樣即使是觀念有衝突的俗語同樣能給後人以啟發。
  • 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指的是哪三寶?第二個可遇不可求
    中華傳統文化中,俗語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前幾期小編給大家分享了不少俗語,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句關於家庭的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聽完這句後估計有不少小夥伴會好奇到底是哪三寶可以讓夫妻之間白頭偕老呢?
  • 古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有沒有科學依據,現在還要遵守嗎?
    01俗語是先祖對生活經驗和智慧的總結,並流傳給後世的寶貴財富。通過俗語,我們可以了解古人的生活風氣、精神狀態、心理需求等,可以說俗語就是一部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為了讓家族永久的興盛發展下去,人們在修房子的時候會請風水大師來查看,在家中有老人去世下葬時,也會請風水大師前來查看墓地選址,甚至在門前種什麼植物也都是精挑細選。而這一切做法都是古人為了家族延續做的努力,由此在這樣日積月累的研究中,古人總結出了很多關於傳家的俗語,其中有一句古語流傳甚廣的叫作:「家有三寶,白頭偕老。」那是那三寶呢?
  • 古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有沒有科學依據,現在還要遵守嗎?
    01俗語是先祖對生活經驗和智慧的總結,並流傳給後世的寶貴財富。通過俗語,我們可以了解古人的生活風氣、精神狀態、心理需求等,可以說俗語就是一部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但是儘管古時的俗語對後人在啟發意義,但後人也不可以盲目地全盤接受,因為有些社會觀念是不適合後世社會的,需要後人能辯證看待,這樣即使是觀念有衝突的俗語同樣能給後人以啟發。
  • 古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是不是迷信?專家:先輩的傳家秘訣
    01俗語是先祖對生活經驗和智慧的總結,並流傳給後世的寶貴財富。通過俗語,我們可以了解古人的生活風氣、精神狀態、心理需求等,可以說俗語就是一部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但是儘管古時的俗語對後人在啟發意義,但後人也不可以盲目地全盤接受,因為有些社會觀念是不適合後世社會的,需要後人能辯證看待,這樣即使是觀念有衝突的俗語同樣能給後人以啟發。
  • 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你知道三寶指的是哪三樣嗎?
    農村人常說:「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意思是如果家裡有三樣「寶貝」,夫妻之間就可以和睦相處,最終白頭偕老,你知道「家有三寶」說的是哪三樣寶貝嗎?下面就來看看這「三寶」指的是什麼?其實這「醜妻」也寓意著有一個溫馨的家庭,家和萬事興,因此農村人才說醜妻才是家中寶。第二寶:薄田雖然現在很多人農村人都選擇外出打工,對種地也不太認真的。但是在以前,土地可是農民的命根子。
  • 農村俗語:「家有三寶,白頭偕老」,你知道三寶指的是哪三樣嗎?
    農村人常說:「家有三寶,白頭偕老」,意思是如果家裡有三樣「寶貝」,夫妻之間就可以和睦相處,最終白頭偕老,你知道「家有三寶」說的是哪三樣寶貝嗎?下面就來看看這「三寶」指的是什麼?其實這「醜妻」也寓意著有一個溫馨的家庭,家和萬事興,因此農村人才說醜妻才是家中寶。
  • 俗語「五樹不進宅,家人樂開懷」,古人種樹經驗,有道理嗎?
    今天為你帶來的是:俗語「五樹不進宅,家人樂開懷」,古人種樹經驗,有道理嗎?一直以來,農村人都喜歡種樹,只要有人住的地方,就一定會有樹。不管是房前屋後,還是田間地頭,勤勞的農民總是會見縫插針一般,充分利用土地的邊邊角角,栽種上各種樹木。過去農村人的院子很大,家家戶戶的院子裡都能種不少樹。
  • 早上和晚上不能幹的兩件事,古人留下了一句俗語,有道理嗎?
    早上和晚上不能幹的兩件事,古人留下了一句俗語,有道理嗎?說起俗語,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這是我們中國文化所特有的一種形式。為了將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下來,或者表達某種特殊的習俗,他們往往以俗語的形式呈現出來,並逐漸被越來越的人所接受,最後流傳至今。也許,很多的俗語都包含著迷信的成分,但是這終歸是一種最美好的祝願和希冀。今天,我就要給大家帶來一個俗語。很多人肯定聽說過這前一句。早上和晚上不能幹的兩件事,古人留下了一句俗語,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男人有三寶,醜妻薄田破棉襖」,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現在農村依然流傳著許許多多的俗語,老話,這些揭示了老一輩人們生活勞作的狀態,其中也包含了人民的美好願望。俗語大多數是簡練而形象化,還帶有地方特色,使人們交流起來更加方便,具有趣味性。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句俗語「男人有三寶,醜妻薄田破棉襖」,你們知道什麼意思嗎?感覺有道理麼?
  • 古人說「家現五喜,人才濟濟」,是哪五喜?說得有道理嗎?
    上到王公貴族,下到黎明百姓,自古以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從未間斷。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表現在各個方面,像詩詞歌賦、史書典籍、琴棋書畫等等。但是今天筆者要說的不在這幾類中,它是漢語的一個小分支——俗語。從古至今,俗語陪伴我們走過了千年的時間,尤其對古代人民的意義特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