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將加強日本食品輻射檢測

2020-12-21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微特稿】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處21日說,出於對日本食品受到福島核電站輻射汙染的擔心,23日起對部分食品的輻射檢測頻次將增加一倍。

食品醫藥品安全處說,面臨更嚴格檢測的日本食品過去5年因為輻射檢測不合格而有過「退貨」記錄。

這一政府部門的負責人李勝永(音譯)說,韓方每年從日本進口大約19萬噸食品,其中大約兩噸遭退回,受新規影響的日本食品相對較少。

日本農林水產省一名不願公開姓名的官員告訴路透社記者,日本食品沒有安全問題,韓方沒有必要增加輻射檢測。

日本東北部2011年3月發生9.0級地震並觸發海嘯。福島第一核電站嚴重損毀,放射物質洩漏。韓國隨後禁止進口福島及其周邊縣部分水產品。

世界貿易組織一個爭端解決專家組去年裁定,韓國在福島核電站事故後對日本水產品施加進口禁令和檢查要求違反世貿組織規則。世貿組織今年4月推翻這一裁定,支持韓國禁止進口福島水產品。(完)(張錚)

關鍵詞:輻射檢測(radiation testing)

相關焦點

  • 韓國表示將加強入境日本食品的輻射檢查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韓國政府8月21日表示,將加強對進口日本食品的輻射檢查。2011年3月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發生後,韓國禁止從日本的8個縣進口海產品和從14個縣進口農產品。而已抵達韓國的其他進口食品也進行輻射檢測。
  • 上海將出臺日本進口食品輻射測試操作規程
    東方網3月15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日本福島核電站日前受地震影響發生爆炸,產生核洩漏,多人遭到核輻射汙染。外界擔心核輻射產生後遺症,多地決定對從日本進口的食品的放射劑量進行檢測。 據媒體報導,中國香港已開始對日本進口的生鮮食品進行輻射測試;中國澳門已加強對日本進口食品的檢驗。
  • 日本食品輻射檢測標準過寬受批評
    人民網東京10月13日電 (記者 於青)參與車諾比核電站事故後居民安置工作的白俄羅斯民間研究機構「Belrad放射性輻射安全研究所」副所長弗拉基米爾·巴貝克在東京召開記者會,批評日本政府在福島核事故後設定的食品和飲用水放射性物質檢測標準太過寬鬆,指責「完全無法理解」,並稱應儘快調整為「更科學的」數值。
  • 韓國要自帶乾糧參加東京奧運 還打算買輻射探測器
    海外網12月5日電 據路透社4日報導,由於擔心2011年的福島核洩漏可能汙染當地食物,韓國計劃購買輻射檢測器並運送國產食材到日本,供參加2020年東京奧運會的韓國運動員使用。韓國體育與奧林匹克委員會的一份膳食計劃報告顯示,該委員會打算運送紅辣椒醬(韓國料理的重要食材)和其他食物到日本。對於一些因為檢疫規定嚴格,只能從日本當地購買的肉類和蔬菜,韓方計劃對其進行輻射檢測。
  • 輻射超標90萬倍!日本被汙染海水將抵達濟州島,韓國表態
    近日,日本媒體報導,日本政府準備將福島核廢水排入大海,百萬噸核廢水,持續排放30年,這一設想在日本國內及周邊國家引發巨大擔憂。在16日的記者會上,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宣布,日本內閣會議將在10月底前正式決定,把福島核電站第一號機組核廢水排入太平洋。屆時,123萬噸核廢水,將從2022年起向太平洋排放,持續長達30年。對此,韓國濟州道知事元喜龍表示,將起訴日本。
  • 中國14省市監測食品和飲用水放射性 日本食品遭商家換產地
    鄧海華(衛生部新聞發言人):截至3月24日,各地指定醫療衛生機構累計對151人進行了輻射汙染檢測,其中3人檢測結果異常,均進行了去汙等醫學處理,對本人和他人健康不會造成影響。  記者:如發現入境人員放射性異常,「沐浴更衣」是否可以徹底消除汙染?  蘇旭:我國對入境旅客會進行放射性檢測,如果發現異常,將採取脫去外衣,進行淋浴洗消的措施。
  • 輻射超標90萬倍、被汙染海水將抵達濟州島!日本欲排汙入海,韓國怒了!
    本文轉自【央視財經】;日本將向大海排放福島核汙水的消息引發世界關注。對此,韓國濟州道知事元喜龍表示,將起訴日本。韓國濟州道知事元喜龍20日表示,如果日本向大海排放福島核電站汙水,他將向國內外法庭提起訴訟。據韓國媒體報導,研究表明,日本如果將核汙水排入大海,220天之後,被汙染的海水將抵達濟州島,400天後將到達韓國西海岸。
  • 輻射超標90萬倍、被汙染海水將抵達濟州島!日本欲排汙入海,韓國怒了
    日本將向大海排放福島核汙水的消息引發世界關注。 (新聞連結:日本福島百萬噸核汙水,持續30年排入大海?機構計算:僅需3年,汙染可達...)對此,韓國濟州道知事元喜龍表示,將起訴日本。韓國濟州道知事元喜龍20日表示,如果日本向大海排放福島核電站汙水,他將向國內外法庭提起訴訟。
  • 韓國海關:日本睫毛膏檢測出放射性物質。日妝還能用嗎?
    昨天,韓國的新聞消息稱,日本進口的熊野職人(Flow Fushi)睫毛膏檢測出放射性物質。 雖然在2018年已經有一批貨物因為同樣的原因被退回日本,但還是有產品進入了韓國的化妝品流通市場。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已經下令停止銷售這些產品。 日本產的化妝品還能用嗎?
  • 韓國政府決定促進中國、日本和韓國三個國家的食品安全標準統一
    本次提案包括改善飲食文化推進方案、One-Asia食品安全項目推進方案、加強貝類生產海域的衛生與安全管理方案、引進生乳的國家殘留物質檢測項目方案(採用美國、日本、EU開展的個人檢查,政府驗證的計劃)、促進2019年度食品安全管理實施計劃的成果等。
  • 韓國將自帶食材參加東京奧運:對於日本食品安全極不放心
    近日,韓國奧委會確認韓國代表團將參加明年的東京奧運會。但表示他們對於日本食品安全極不放心,因此韓國代表團在東京奧運會期間將自帶部分食材。同時,他們還計劃攜帶輻射檢測器,以便檢查餐具、食材等是否被汙染。根據韓國廣播公司(KBS)此前曾做過的相關調查,超七成的韓國民眾支持抵制東京奧運會,韓國民主黨日本經濟侵略對策特委副委員長更是直接表示:「東京奧運會是安倍最想向全球推銷的產品,全世界有良心的人都將抵制它。」
  •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日本四縣食品獲準有條件進口
    中新網7月20日電 據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消息,香港食物安全中心20日宣布,24日中午12時起,有條件準許日本茨城、栃木、千葉、群馬4縣的蔬菜、水果、奶和奶類飲品、奶粉進口;對福島縣的上述產品進口禁令則仍然有效,相關《食物安全命令》20日刊憲。
  • 煙臺邀韓國共辦東亞食品博覽會 加強食品領域深層合作
    水母網11月7日訊(YMG記者 李泉江 通訊員 陳守生 鄭書河)11月5日-6日,韓國食品工業代表團來煙臺舉行招商說明會,並與煙臺市食品工業協會籤訂戰略合作意向書。下一步,兩地將加強在食品領域更深層次的經貿合作。在雙方交流中,煙臺希望韓國政府食品機構或者影響力較大的食品協會和商會與煙臺共同舉辦每年一度的東亞食品博覽會,進一步加強雙方的電子商務國際貿易合作。
  • 日本新幹線賣出萬盒輻射牛肉飯
    日本鐵路上經常向乘客提供美味的盒飯(資料圖片)。福島受核汙染的牛肉在日本市場迅速擴散本報訊 據日本媒體20日報導,因牛食用了遭受嚴重核輻射的草料導致「輻射汙染」的日本福島縣牛肉,在今年4至6月之間,曾經作為東海道新幹線(東京至大阪)列車內的盒飯出售。此事今日已經得到了東海鐵道公司的證實。
  • ...我國食品情況(9月匯總) 韓國加強2020年韓國光棍節進口食品的檢查
    10月15日,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MFDS)發表消息稱:10月19日~10月27日,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將加強2020年韓國光棍節進口食品的檢查。2020年10月14日,新加坡食品局發布通知,將解除對從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猶尼昂縣進口家禽及其產品的限制。
  • 香港:核事故與食物安全 規管日本進口食品的新安排
    就2011年福島核電站事故(福島事故),香港政府在2011年3月發出《命令》,限制日本福島及其他四個縣(即千葉、群馬、茨城及栃木)的若干食品進口香港。因應事態的發展,香港政府持續檢視對日本進口食品的風險管理措施。考慮到最近的監察結果及國際組織的專業意見,香港政府對規管日本進口食品作出新安排。新安排的生效日期為2018年7月24日。
  • 香港擬解禁進口日本四縣食品 福島限制維持不變
    中新網6月6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日本「3·11」 大地震發生至今超過7年,香港特區政府計劃有條件放寬日本食品進口安排,栃木、群馬、茨城、千葉縣的蔬菜、水果、奶和奶類飲品及奶粉日後只要獲日本當局發出「出口商證明書」及「輻射證明書」,就可以進口香港。
  • 輻射超標90萬倍!日本這一決定震動全球,韓國怒了,立即採取行動
    近日,日本政府決定將超過120萬噸的核汙水稀釋後排入太平洋一事引發全球關注,隨著事件持續發酵,韓國終於怒了,決定立即採取行動。據環球網10月22日報導,韓國濟州道知事元喜龍20日表示,如果日本向大海排放福島核電站汙水,他將向國內外法庭提起訴訟。
  • 日本核輻射食品進中國?中國維持最強進口禁令6年未變
    不過,新加坡仍要求所有日本產食品仍需附原產地證明,茨城、栃木、群馬3縣的水產、林產品則需附輻射檢測證明,福島縣產的水產品以及曾被劃為警戒區域內的農林產品等仍然禁止進口。盛產大米的福島縣於2014年8月恢復出口至新加坡。2014年8月福島米首度恢復出口,外銷新加坡300公斤。
  • 日本哪裡的食物不能吃?這是世界各國對日本輻射食品的劃分範圍
    去年315晚會的時候爆光說一些超市有來自日本核輻射區域生產的食物,大家都人心惶惶,沒有去過日本的也一個個變成了日本地理專家,看一下標籤就能知道食物可不可以吃,那麼究竟哪些地方的食物不能吃?各國對日本輻射區域的判定標準有很大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