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新興際華集團董事長、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董事長劉明忠日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將以深化供給側改革、加快企業轉型升級為工作重點推進改革,新興際華將綜合布局,從縱向、橫向、融合三個方面加大改革力度。
作為本輪央企改革試點企業,新興際華的國企改革樣本一直是關注焦點,本次兩會上也成為熱點話題。劉明忠告訴記者,縱向方面,主要是打通新興際華各個主要業務的產業鏈、價值鏈。例如,冶金鑄造方面將建設地下管廊、海綿城市,甚至開發汽車用鋼;紡織服裝則將從製造業向製造服務業轉型;新能源方面也將進一步在農村推廣「氣代煤」。
「橫向上,我們將串聯應急救援這個大產業」,劉明忠說,新興際華擬成立應急救援產業研究總院,不僅要整合新興際華內部相關產業,還要與國內該行業其他能力較強的企業共同合作。他表示,新興際華在冶金鑄造、特種服裝方面均有優秀產品,在應急救援產品方面則開發了二十多個車型,並把應急救援設計到人身安全和人身健康的大概念之下。
第三個方面是打通產融結合。劉明忠提出,將成立財務公司和投資公司,「在製造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上走出一條路子,真正達到國內領先,國際一流。」
劉明忠提出,新興際華將在「十三五」時期第三次創業。他表示,新興際華的前兩次創業分別實現了站穩「國家隊」和進入全球500強,第三次創業要以「做強、做優、做大」為目標,提升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打造發展質量高於發展速度的國際領先企業集團。
如何切實提高發展質量?劉明忠表示,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提質增效」。「提質」實際上是提高供給質量,包括產品質量、服務質量;「增效」是提高經濟效益,「向解放思想要效益、向深化改革要效益、向結構調整要效益、向管理改善要效益、向加強黨建要效益,這五方面缺一不可。」
劉明忠表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途徑是深化改革,而新興際華也正是以推進企業管理體系改革,作為企業轉型升級的新動力。
「『市場化選聘、契約化管理』,是新興際華過去一年提升內部管理效率的主要抓手」,劉忠明說。他認為,由於新興際華向來注重企業領導人員培訓,通過在高校、中央黨校的知識、政治教育積累,企業管理層對改革有更為清楚的認識,能迅速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因此推行市場化選聘時阻力大大減小。
「改革合理,對集團發展有益,大家就會支持。」他表示,企業員工對改革的擁護和認同,是檢驗改革具體方法是否正確的路徑,因此一方面要解放企業上下員工思想,另一方面要設計好落實的制度。
劉明忠介紹說,新興際華目前實行的「225管理創新體系」也取得了較好的成效。「225」包括「兩個機制」、「兩個中心」和「雙五體系」。「兩個機制」即模擬法人運行機制、研產供銷快速聯動機制,它的主體是市場導向、利潤中心、質量保障,接收採購和產品市場等方面信息。「兩個中心」即成本費用中心和利潤中心。黨建生產經營「雙五體系」,指的是按照指標體系、責任體系、跟蹤體系、評價體系、考核體系,形成對黨建和生產經營的閉環管理。
各項改革舉措為新興際華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劉明忠表示,下一步將圍繞「一帶一路」布局,加快「走出去」步伐。目前新興際華在印尼的鎳鐵項目積累了國際項目的寶貴經驗。接下來,新興際華各業務將在全球多個市場「全面開花」。球墨鑄鐵管制造業務將以沙特為中心輻射中東;服裝製造將耕耘歐美市場,與世界知名的生產、設計公司合作研發;在應急救援裝備方面,新興際華通過與東風汽車、奔馳公司合作,國內國外「雙管齊下」提升技術與實力。「要力爭把新興際華的產品打造成全球知名的品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