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和測評最與眾不同周末目的地
前言
文章轉載自公眾號 慫飛
鮮豔的巖石、像羚羊角一樣扭曲的紋理、神秘的傳說,還有極其珍稀的進入機會……美國的羚羊谷,或許是全球的旅行家和攝影師心目中排第一位的狹槽型峽谷。
美國羚羊谷,圖自維基百科
然而,老外不知道,絕大多數中國人也從來沒聽說,就在我們國家的革命聖地延安,隱藏著一個外觀類似羚羊谷,但或許規模更大、顏色更豐富的中國峽谷群。它遲至2017年才為世人所知,今天依然處於幾乎原始的狀態,其中秘密還在不斷發掘之中,這使得我們普通人有生之年便有機會見證一個原汁原味、未經雕琢的自然奇蹟,甚至成為新奇觀的發現者和命名者。
那就是位於延安市甘泉縣的雨岔大峽谷。
雨岔大峽谷官方圖片
現場實拍.jpg
壯觀的場景、柔美的線條、夢幻的色彩和險峻的地貌。對於普通遊客,雨岔大峽谷是一個不存在「照騙」的景點,你只要還能在狹窄幽深的峽谷中按動手機,不用刻意後期處理,就能稱霸盆友圈!
繼上周考察或許是中國最狹窄的縣城 - 鹽津之後,這個星期我們就來測評雨岔大峽谷,並附送攻略。
Day 1
上午:飛抵延安機場,租車
下午:遊覽雨岔大峽谷
晚上:延安市區遊覽,過夜
Day 2
上午:延安市區遊覽
下午:機場還車,離開
1
行程
上圖是延安南泥灣機場到雨岔大峽谷的路線,以及峽谷在中國的位置。導航目的地搜索「雨岔峽谷驛站」,推薦路線全都是普通公路,沒有高速路段。不過路況整體OK,路上汽車也不多,新手也能搞定。
神州給排了一輛寶沃BX5,車子性能不錯,除了油耗大些沒啥缺點。這是還車時候在機場拍的,已經弄髒了。路況後面大家會了解~
導航目的地就是景區入口了,外來遊客都要在這裡購票,換乘觀光車進入已經正式開放的4個峽谷:樺樹溝、龍巴溝、丹溝、一線天。票價70元/人。
其實,雨岔大峽谷是由多條峽谷組成的峽谷群,目前官方只開放其中部分。這為下文埋了個伏筆。圖自百度百科
但是,風塵僕僕開到之後才發現,當天景區竟然不賣票,只賣閉門羹!前幾天連續下雨,有的峽谷裡「爛泥都能淹到腰上」(工作人員語),景區決定臨時關閉,但卻沒有在官網或者任何網際網路渠道上通知。結果和我一樣,一大群慕名而來的遊客站在門口不知所措。
沒錯,開進景區停車場了才發現今天並不開放
這時陸陸續續有當地人開著車子前來推銷,說能帶去其它峽谷參觀,1車1人100元。當時我就猶豫了。一方面,我不喜歡這種遊商式的兜售推銷;但另一方面,出發前做功課的時候,確實看到有網友說雨岔是個峽谷群,無數不知名山溝的景色完全不輸「官方4條溝」,可以請當地人帶路前往。而這100元的費用,也沒比官方門票貴多少。
來都來了,於是做出折中決定,先在推銷人手機上看了看目的地峽谷的景色,然後選定下寺灣鎮附近的「夢幻谷」(當地人自己定的名字,沒有標註於上面的地圖),請當地人開車在前面帶路。事實證明,雨岔名不虛傳。一個非官方的峽谷,照樣隨手出大片。
汽車行駛大約20分鐘後到達一個峽谷深處。從這裡出發還要走路將近1公裡才是景點。整個遊覽過程中有多處爛泥和涉水路段,因此所有人都需要換上雨靴(可以現場花10塊錢租)。當地人還特別建議:背包放車上就好,隨身只帶相機和錢包,不然待會肯定後悔。為什麼,接著看就知道了。
最後的幾百米路一下雨就成泥漿。如果擔心打滑,可以在從柏油公路拐向這段土路的路口換乘當地村民的越野車。車費也包含在那100元「門票」裡了
車上換好鞋子,沿著溪流向上遊方向走,很快就見識了雨靴的重要性,全程有將近一半道路是這樣的爛泥地,特別容易打滑摔跤;此外中途還有一些攀爬地點,因此裙子、牛仔褲之類著裝是灰常不適合的,一不小心,自己就成了別人眼中的風景了。
爛泥地.jpg
前往景點的途中就已經可以看到色彩斑斕的巖層
十幾分鐘後,來到巨大的峽谷面前,遊覽正式開始。
雨岔峽谷是大自然的傑作。這裡原本是巨大的紅色砂巖,已經有上億年歷史。漫長的歲月裡,雨水裹挾著泥沙從上面快速流過,像切蛋糕一樣一點點向下侵蝕巖體;而巖體內部物質分布並不均勻,流水又專門挑「薄弱地帶」下手,漸漸巖石上就出現了曲折深邃的峽谷,成為今天的景點。
峽谷深處,自上而下的陽光照亮巖壁上,凸顯了水流的條紋;巖體斷面把內部複雜的結構用「剖視圖」的方式展示出來,就好像被切開的蛋糕一樣。巖石有的部分是黃色,有的部分偏紫色,有的部分又摻雜一些紅色,把峽谷妝點得五顏六色 - 別忘記,石頭上長出的青苔還帶來了綠色,這是雨岔峽谷與美國羚羊谷的一大區別。後者位於炎熱乾旱地帶。綠色植物?不大可能的。
最下面這個景點,取名「鳳凰涅槃」?
但是,越往峽谷深處走,就越是「眼睛在天堂,身體在地獄」。至少「夢幻谷」有長達幾百米的路段,遊人必須逆著湍急的溪水,在只能勉強通過一個人還不能直立的狹縫中穿行。可能前一秒鐘剛用彎腰繫鞋帶的姿勢轉過一個急彎,後一秒就要鷹飛倒仰半躺在石壁上通過一個隙縫,再下一秒又得像螃蟹一樣,側著身跨上膝蓋高的瀑布。通道狹窄,正是當地人不建議遊客背包的原因。因此坦率說,幽閉恐懼症患者、腿腳不便或者身材過於魁梧的人(220斤以上 ),不適合到「夢幻谷」遊玩。其它峽谷怎麼樣我不了解,可以提前諮詢景區。
注意大家奇怪的姿勢,以及全程都是趟水通過的。這還不是最難通過的路段,後者連停下來拍照都做不到
不過,一切都是原始狀態的好處,是你或許會成為新景觀的發現者。雖說「身體在地獄」,但峽谷裡始終迴蕩著興奮的尖叫,特別是孩子。「狗頭石」、「老鷹展翅」、「海螺迎賓」,一些野生景點從此有了名字。這種或許會鐫刻進大自然的榮耀,又有幾個人享受過呢?
特地與羚羊谷做個對比。上圖是羚羊谷景點「獅子頭」,圖自維基百科。下圖是雨岔原創「狗頭」。是不是狗頭比獅子頭更惟妙惟肖?
拍照必不可少。個人實測,在峽谷中極端黑暗的環境下,手機是普通人照相的最好工具。目前主流手機都針對峽谷這種「外部很亮、內部很暗」的環境做過算法優化,可以很大程度地保留細節和色彩,更重要的是還攜帶方便;如果你帶上了單眼相機,那麼建議每個景點都從暗到亮以不同曝光組合多拍攝幾張原片,然後回家進行HDR合成操作,這樣畫面的明暗部分都能看得清楚;拍攝攝視頻可能有些難度,峽谷中的亮度不足以支持清晰畫面,因此最好是團隊合作,有人打燈有人拍攝,但這又會極大影響其他遊客通過,大家自己斟酌吧。
手機的片子完全可以一戰。調成黑白也別有韻味
峽谷當中的路段大約半小時可以走完。入口在山腳,而出口就已經在半山腰了。美國羚羊谷有上下羚羊谷兩條路線,分別位於地面上和地下,而「夢幻谷」一條路線就同時包括地上和地下部分,大家真實賺了。不要忘記,雨岔是一個峽谷群,還有無數小夥伴可以探秘。
最後的出口。姑娘你為什麼背著包?
最後,從出口穿越森林,回到停車場,結束愉快的旅程。
五菱神車,捨我其誰。倒是遠處那輛小轎車倒騰了20分鐘才開出去,一直打滑!
2
小結、建議和注意事項
在遙感技術、地質科考、旅遊產業和社交媒體已經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國家的人口密集區居然還能新發現雨岔大峽谷這樣的世界級景點,確實是一個幸運,這也讓延安在「革命聖地」的主角頭銜以外,手裡又多了一張旅遊王牌。
但是從開發和管理的角度看,無論是到了景區入口才吃上的閉門羹,還是景區很大一部分處於自然原始沒有統一管理的狀態(雖然這狀態也有好的一面),都體現出雨岔峽谷這世界級自然奇觀已經暴露在無序管理甚至是破壞的風險當中(個別地點已經有人在巖壁上刻字!),而這也不利於遊客安全有序遊覽。從對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景觀的保護出發,從對遊客全面負責的角度出發,雨岔峽谷急需省市甚至國家級的科學保護與開發計劃。先把景觀固定住了,再考慮怎樣像羚羊谷一樣對世界營銷。
而對於普通遊客,由於前文較長,這裡就把注意事項再歸納整理一下,供大家參考:
1、交通:自駕,導航至「雨岔峽谷驛站」
3、景區遊玩時長:大半天
4、著裝:寬鬆便於攀爬,最好自備雨靴
5、隨身物品:相機、飲水即可,越簡單越貼身越好
6、行動限制:不建議腿腳不便或者幽閉恐懼症者前往「夢幻谷」。其餘峽谷情況以電話諮詢為準。
7、最後,雨岔峽谷遍布,情況複雜,手機信號差,救援力量薄弱,切記不要貿然私自行動。
3
後續
遊覽完雨岔,自駕回到了延安。
作為我們黨1935 - 1948年的行政中心,延安在抗戰和解放戰爭這兩件決定中華民族命運的事件裡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作用,而包括黨中央駐地等革命舊址,也成了必須打卡的目的地。
在一般人印象中,革命舊址往往富於歷史和象徵意義,但視覺上可能稍微單薄,「好看」的東西相對不多。然而,我卻在延安革命舊址裡看到了外國大學式的青春和浪漫氣息,而且這不是我一個人的主觀感受,還有史料支持。
大家對這些內容好奇嗎?如果好奇,就麻煩在文末點個讚。如果點讚數量多,咱就出下一期文章:
延安,中央駐地
景色像美國大學一樣
毛主席大手一揮
「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