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科幻春晚13|韓松:家是一個令人眩暈的洞

2020-12-17 澎湃新聞

【編者按】

2019年春節,由「未來事務管理局」舉辦的科幻春晚再度回歸。澎湃新聞也再次和未來事務管理局合作,參與到這臺最有年味的科幻春晚當中。2019年,在第四屆科幻春晚上,「未來事務管理局」邀請了20多位海內外的優秀作家,以「故鄉奧德賽」為主題,請他們為故鄉寫一篇科幻小說,或者對「故鄉」進行解讀。 

跳水蛙、冷吃兔、燈會和恐龍化石遺址,今天,韓松帶我們遊覽四川自貢了!未來某天,自貢高鐵站熱鬧歡騰,霓虹閃爍,不過他在安檢口遇到了一個人生大問題:回不去的家鄉,是否能以別的方式重現?

回自貢

韓松 | 著名科幻作家,當代中國科幻「四大天王」之一。新華社對外新聞編輯部副主任兼中央新聞採訪中心副主任,代表作《紅色海洋》、《宇宙墓碑》、《地鐵》、《醫院》三部曲等,作品多次在海內外獲得大獎,與硬科幻作家劉慈欣共同構成中國科幻的兩極。參加過4屆科幻春晚。

中歐班列「命運號」駛進自貢站。我出生在這座歡樂無疆的城市,卻常年漂泊於外,只待每年春節回來。這是除夕之夜,世界黑區麻孔,但自貢卻嘿亮。我聞到了跳水蛙和冷吃兔兒的香味兒,便趕緊拿起行李邁開腳杆。滾滾人流裡面挾裹著好多膚色離亂的老外,來自西亞北非東歐中歐,雜皮們一個個笑得分外妖豔,就好像自貢也是他們的家。高鐵站比起去年又擴大了不少,它做成了一個天府峨嵋龍的造型。電子花燈兒的雲上翻騰起「歡度春節」「歡迎回家」的標語巨浪,席捲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箴言風暴,並閃耀著本城名人大佬們的光輝頭像——劉光第、江竹筠、吳玉章、譚維維、郭敬明、饒雪漫、李宗吾、魏明倫、高敏……何夕。《好日子》《好運來》《財神到》等節日頌歌震得車站譁啦啦不停抖顫。渦哦,我感動得快要流眼睛水了。我讚嘆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偉大雄起,關於它的記載要追溯至商周年間。我豪情萬丈走到驗票口。這兒有一個新設的檢查站。一群身穿黑色中式棉襖的兄弟正在滿頭大汗幹活路,裸露的毛坯般胸坎上除了紋有紅旗、香樟和紫薇,還有一個蝙蝠刺青,這卻並非我記得的鹽都圖騰。

「咋子嘛?」我問一個黑衣男,心想未必然故鄉也受到了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分裂主義的威脅?「天棒。回鄉例行檢查唦。」他嘴巴裡噴出旭水大曲的氣息,爽朗地大笑著用一種人們熱愛的椒鹽普通話回答。我也情不自禁笑了。「我的堂客在車站外頭等我呢。我是回來跟她團圓的。」「但怎麼證明嘞個呢?」「這還需要證明嗎?」「嘞正是回鄉例行檢查的目的。」「啥子?WHAT?」我還是沒聽太明白。「查你有沒有家唦!」他不笑了,舉起一隻雷射花燈兒掃了掃我的虹膜,進行身份識別。我像被打了一個耳屎,頓時有點兒醒了。他說得沒錯。我真的有家嗎?一年過去了,我的家還在嗎?我記不得上個春節回家看到什麼了。我甚至搞忘了堂客的長相,就算等哈兒見了面也認不出來。

我才想起,其實我每次回鄉,都搞不清醒到底有沒有家。我十五歲離開自貢,到外地打工,保潔,快遞,餐飲,建築,運輸,什麼都幹過,後來我自己開了一家物流公司,常年在一帶一路上奔忙。老漢去世時,我在喀布爾;老媽去世時,我在奈洛比。老巴子老貓兒走後,家的感覺更沒有了。我跟堂客長期兩地分居,只在每年春節見上一面。鑑於這種情況,我們沒有要娃兒。不過這也不算多髒班子,因為如今全中國都是這樣。各地人口進入了其樂無窮的負增長。每次我回來,堂客都殷切來車站迎接。但這只能算是走個過場,也就是假巴意思有家吧。但它沒有得到科學上的檢驗,我也無法確認接我的那個女娃兒跟去年的是不是同一個人。沒想到今年故鄉竟然提供了楞個先進的服務,太關火了。

這時,黑衣男放出一隻機器蜥蜴,爬到我的行李上,聞來聞去。我心頭一虛。哦,那可是去年春節長假結束,我離開自貢前往布達佩斯時,堂客親手為我收拾好的。一年來我一次也沒有打開過。我又看看排長龍等待接受檢查的各國旅客。大家悶聲不響埋著腦殼。有人掏出紙巾擦頸子上的汗。有人抬起雙手蒙起臉像在哭。他們也都毛焦火辣思考自己有沒有家吧。自貢站及時提醒旅客注意這個波譎雲詭的問題。人們終於有了危機感。這時車站的歌聲更嘹亮了,花燈兒變幻出種種天堂般的氣象。

機器蜥蜴聞完我的行李,發出一長兩短嗚咽。黑衣男就將行李抓起,扔到一個防爆罐裡,說:「天棒!BAT,很遺憾,你未能通過檢查。系統顯示你沒有家。你暫時不能出站。」「但我的堂客還在等我呢。」我有些急了。「啷凱,你覺得系統會判斷失誤?」他的聲音變得威赫而肅殺。「那我咋個辦呢?」我趕快摸出兩張十塊的歐元遞上。他立即接過來揣進荷包。「怎麼辦?所以你必須要有個家嘛。像你嘞樣的天棒越來越多,不是什麼好事。系統知道你在富順鄧井關初級中學念過書。老師沒有教過你嗎?家庭,是組成自貢文明的細胞。老子最煩有人假裝自己有家了。」他胸坎上的蝙蝠兇神惡煞像要飛過來。「哦咪陀佛,我服從安排就是了。」我誠惶誠恐道。「系統在搜索到你踏上回鄉之程的那一刻,就準備好了為你提供一個家。」說著,黑衣男帶我朝候車室走去。

大廳中間有一座丘陵一樣的茶館或香堂,它做成了一個和平永川龍的形狀,身上披掛著五彩繽紛的節慶剪紙。各國旅客唱著歌竟相排隊往上爬。我滿懷羞愧,低頭嗅嗅衣領,偽裝出患流感的模樣,期待得到一些寬恕。「這就是我的家嗦?」我看著恐龍大嘴戰戰兢兢問。「對頭。天棒你可以進去了。嘞就是自貢為你預備的年味和驚喜。你一路上的畏懼不安心虛膽怯,你的色厲內荏外強中乾,還有你企圖矇混過關的僥倖心理,就可以一筆勾消了。在環球各地進入自貢的每一個站口,都實行了嘞樣的便民措施。好安逸的服務哦,BAT,只有我們最可愛的故鄉才會提供。你不要緊到問了。」黑衣男的普通話越講越流利了。

我看到旅客們興衝衝魚貫而入,便打起精神加入行列,心底由衷生發出對故鄉的感恩戴德。在恐龍廣闊深邃的肚腹裡,有無數間肥腸般的淘寶屋,門牌上一律寫著「田彎兒」三個字。黑衣男在門口擺擺手,算是告別。這時出現了一個女娃兒,不同的是她身穿灰色牛皮制服,頭戴紅沿大蓋帽,也敞著胸,金屬乳罩上描的蝙蝠不是一個而是一對。「摸得很,你快點唦。」她把我拽到一張單人床上,並把我的衣服幾下扒光。我想起自己在世界上鬼混的經歷,習慣性地正要摟住她,卻發現此床是一隻小型的機器多齒鹽都龍,有些像醫院的CT機MRI機,軀幹後部有一個洞洞,應該是它的核心吧。制服女用四川話命令我把腦殼伸進洞洞去,但把兩腳兩手和身體其他部位留在外面。我猶豫一下,心想又不是敲砂罐,就遵囑照辦了。洞洞中像是盛滿燙人的鹽巴巖漿,有些蟲子一樣的東西拱來拱去。不曉得這個「家」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只覺得有種塑料套套的質感。它包緊我的頭,開始抽動,又旋轉,再抽動,再旋轉……我可能直接昏了過去。瞬間我獲得了回家的感受……妙不可言,上下通透,登峰造極,無以形容……「常回家互動,常回家互動,常回家互動」,腦海裡反反覆覆灌滿火撒撒的女高音……讀者諸君,請原諒我不能用人話講出來。你們永遠想像不到……這才是家啊。太巴適了。你們幾千年來自詡的那些回家,都是自欺欺人掩耳盜鈴,表演的無非是皇帝新衣。這才大夢初醒……高潮過程僅僅用了八秒鐘。

我醒來,把腦殼從洞洞裡拔出,便哭了。這源於一種憂國憂民的情愫,是人生中或歷史上第一次,它在我胸膛中點燃了獻身自貢文明的衝動,我好想馬上跟所有的恐龍骨頭架架相擁。我光起身子坐在床上不願離開。「沒想到,家的感覺原來是這樣。我之前居然根本不懂啥子是家喲。」我後怕地說。「是不是很提勁?每個人都有社交嘞權利唦。」制服女像親人一樣熱情祝福我,又對排隊的人大喝:「下一位!」但我仍然難以置信,自貢是怎麼造出真實的家的感覺的。製鹽工業體原本並不擅長這個。制服女像是看穿了我的心思,說:「其實也不是感覺,它就是家本身。嘞是一種能力,有家嘞能力。理論上人人天生具備嘞種能力。BAT,扯拐了,系統通過搜索發現,在人們身上,嘞種能力丟了。所以必須想法子把它再整出來。以前是靠鹽,如今光靠鹽肯定不得行了。好在自貢擁有了嘞方面嘞經濟實力和科學基礎。我們在尖端技術研發嘞領域已經超過日本。你懂不懂得模糊數學何氏微連續原理框計算應用啊?你曉不曉得普朗克空間六道輪迴雲化業務層啊?你明不明白西麥農場時間加速方程沉浸式遊戲體驗啊?它們構成了平臺革命的三大劃時代技術突破。」她滿意地瞅了瞅機器床上的洞洞和我暴露在外的器官,拿出一張《自貢師專學報》在我眼前晃晃,「袍哥人家決不拉稀擺帶,必須要紮起唦……」這一刻我覺得她可能才是我真正的堂客。我被從外到內打垮了。我編造多年的謊言被拆穿了。伏罪一般,我滿懷喜悅,抹去眼淚。

我感激涕零對制服女說:「看來丟失有家的能力太背時了。」她義正辭嚴道:「嘞就是一種犯罪。三千多年了,就幅員嘞廣闊、土地嘞肥沃和氣候嘞相宜而言,自貢安安妥妥佔有四川盆地最美好嘞一部分。我們一天到黑埋頭苦幹,都是為了捍衛祖先遺留給我們嘞寶貴財產,保障每個人在家裡嘞尊嚴與顏面,使我們建立在鹽井之上嘞宏偉大廈永遠不會因為時光流逝而坍塌。為了嘞個,自貢總是在關鍵時刻肩負起歷史重任。你曉得唦?抗戰時期,自貢嘞鹽稅支撐起了二十七個標準陸軍師,自貢嘞個人捐款和城市捐款都是全國第一。所以自貢是日本飛機炸毀的第一座中國城市。它是東方的德勒斯登。哦,也不對……不管啷個說,它是經過危險才復活的,它在死亡後重建了家園……那麼,當前我們應該用啥子方法來防止新的危險呢?嘞個危險當然不會再來自外部,」她氣宇軒昂掃了一眼形如纍囚蟻行不止的國際旅客,「他們已經被自貢文明完全徵服了。BAT,危險只會在內部產生。如果嘞座英雄嘞城市命中有難,那麼始作俑者必然是我們自己。問題就出在每個人嘞家裡呀。沒有家怎能有自貢?不愛家怎能愛自貢?所以具體到今天晚上,車上嘞乘客要集體負責喲。」我聽到這裡,認識到女人不是在空吹龍門陣,就深懷憂患地點點頭,也掏出兩張歐元遞給她,作為答謝。

這時,黑衣男走過來,與制服女並肩站在一起,臉上洋溢出耿直的表情,就好像他們早有了家似的。這令我再度自卑。我覺得自己給自貢添了麻煩。之前我相信,無家是反抗的一種方式——以我的憂鬱,以我的憤怒,以我的不服,以我的逃離,來做最後的還擊和抵禦,而一帶一路只是個掩護。然而,BAT(我也學會了這個詞),沒得這樣撇脫。每年我都有一刻露出軟肋,被春節這個老奸巨滑的舵把子誘引回來,讓龜兒子們抓住把柄。此番我有了家,我將無法反抗,就像戰士被繳械。我不能再嘲弄社會遊戲人生了。我也不能再把問題怪罪於別人了。我這些年奔波忙碌遭遇的一個個挫折,公司產品積壓,資金鍊斷裂,經營失敗,股市跳水,官司打不贏,跟大洋彼岸的生意夥伴過孽,都是咎由自取。站位更高一點來看,如果自貢文明面臨風險危機並錯失戰略機遇期,這都是因為它的原住民丟掉了有家的能力呀。不要再磨皮擦癢了,在新的平臺上,我必須自責自省自查,全面剖析總結深層次原因。這真要感謝自貢高鐵站呀,它胸襟寬廣,永葆充沛頑強的鬥爭精神。

黑衣男制服女繼續彎酸地凝視我,像是洞悉我腦髓中的每一個神經火花,他們臉上又綻開垂憐和鼓勵的表情。我瓜兮兮閉緊嘴,拼命暢想跳水蛙和冷吃兔兒。我說:「這項新增的服務太有必要了。」「神戳戳的。每年春節都是嘞樣嘛。」他們異口同聲說。「啊?啥子時候開始的?」「商周就有了。這屬於我們的四大發明。其他都是用來配合做嘞個的,包括恐龍化石。」我覺得他們展示了四川人特有的幽默感,這讓我嘿自豪,但我又為自己的淺薄無知而甚為潑煩。原來興建高鐵站的意義便在於此,幾千年來它一直支撐著人們有家的記憶,否則一切都沒有可能。他們又說:「哈巴兒溜秋。BAT,你終究要走進這座城市的。它是你嘞故鄉唦。你還是要離開車站喲。否則啷個為下一趟出行做準備呢?各國人民都在眼巴巴盼望你。在命運面前你要自信點唦。走之前市長會請你打個牙祭,期頓正宗嘞鹽幫菜。」「你們都是代表誰呢?」我又心虛地看看兩人身上畫的蝙蝠。「當然是代表你唦。除了你,我們哪個也不代表。」「嘿……」「喝……」他們把沒收的行李還給我,那裡面從來就空無一物。「快點去繳費哈。然後你娃就走得脫了。」他們像交警一樣同步伸起左臂指向大廳裡的收費點。「不能用手機嗎?」我問。他們聽了,哈哈大笑。

我昏焯焯爬起身,在古老而浩瀚的車站裡蹣跚而行。紅色的通天立柱,無盡的燦爛五角星,盤旋騰舞的黃龍紋飾,海底般的空間,凝固的時間……輝耀出鹹得發苦的財富感。這一切處於從江姐到何夕的安詳註視下,他們躲在花燈兒之中發出悲憫而體諒的冷笑。來自世界各地的「命運號」紛攘入站,汽笛聲此起彼伏。成千上萬的旅客像偷油婆一樣匍匐遊動,不停變換姿態以形成新的長隊,並在震耳欲聾的歌聲中跳起廣場舞。背娃兒的,摸荷包的,操社會的,冒皮皮的,都扭腰擺臀加入了舞蹈陣營,從而開始社交。像我一樣,他們有家的謊言統統遭到戳穿。他們反抗的武器全部被收繳。這場戰爭在春節之際徹底結束了。所有人成了系統的俘虜。故鄉再次在關鍵時刻化險為夷轉危為機。要反抗什麼呢?要懷疑什麼呢?要眾人皆醉我獨醒做什麼呢?在神聖的故鄉面前,這真是裝憨帶寶呀。為了某種自私的信念,我在家的問題上做出的犧牲,太扯把子了。

我乖乖排隊等待繳費,一直等到大年初一的中午,才來到窗口前。但一個收費的人都不見,也沒有看到二維碼。窗口後面是一間天坑般的操作室,億萬條纜線的纏裹下,數不清的存儲器在運行,也看不到任何工作人員。機器後方是一隻只深淵似的舷窗。我透過它們朝外看,見到了自貢市,空空蕩蕩,冷冷寂寂,陰陰森森,沒有一丁點生命的跡象,更不肖說鹽幫菜了。整座城池蹲踞在一頂遮天蔽日血淋古襠的油紙傘下,傘蓋上站著一隻張開彤紅翅膀的大蝙蝠,像家長一樣威嚴地俯視這個世界。我心中又一次溢滿歡天喜地之情。

「我可以再來一回嗎?謝謝了,謝謝了!」我車頭往後衝去,朝著穿黑衣和制服的年輕人愉悅地哀求,不等他們允諾,就連行李也不要了,一頭扎進恐龍茶館或香堂。但那張床只是高喊兩聲:「不存在,不存在!」便從洞洞中吐出一塊烏楸楸的橡皮,把我像彈玻璃珠子一樣彈了出去。男人女人的訕笑混著歌聲傳來,普通話四川話交織成灶雞子啼叫般的唱詞:「寶氣,寶氣!BAT,你已經有了家。你不能重複佔有稀缺資源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2018科幻春晚即將開始,韓松劉宇昆穿越北京西站
    這意味著一場新舊交替的轉換即將開始,一段奔向名叫「家」的藍色星球的旅途,也意味著未來事務管理局新一年「科幻春晚」活動即將拉開序幕。這是「科幻春晚」的第三屆,與我們同行的21位時間旅行者,將把各自的時間線再次匯聚到一起,展開21個或熟悉或陌生的世界。
  • 韓松:在今天,科幻小說其實是「現實主義」文學
    在反覆確定幾次採訪時間之後,一月初的一個下午,韓松坐在新華社一間小閱覽室的桌子旁,就著黃昏時分的光線,神情安靜而略帶疲憊,聲音低沉地向本報記者說起他的科幻寫作、科幻觀以及科幻往事……說起當年還是中學生的自己就開始科幻寫作,韓松表示,即使那時沒寫出《熊貓宇宇》,之後也還是會繼續寫科幻小說的,「就是喜歡寫,看了那些科幻經典作品,更是覺得自己遲早會寫」。
  • 韓松科幻神作《美女狩獵指南》首次公開發表(圖)
    韓松科幻神作《美女狩獵指南》首次公開發表(圖) 2014-06-30 13:20:44▲《宇宙墓碑》 韓松 著 世紀出版集團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出版時間:2014年7月  記者從世紀文景獲悉,國內著名科幻作家韓松的經典科幻短篇合集《宇宙墓碑》已經修訂完畢,即將於
  • 科幻小說家韓松的書房
    韓松的辦公室令人嘆為觀止。韓松坐在遮天蔽日、混亂無章的書的茂林裡,一手做新聞,一手寫科幻,一副「時人不知餘心樂」的怡然自得。 韓松現任新華社對外新聞編輯部副主任兼中央新聞採訪中心副主任,他的另一重更知名的身份是科幻作家,與劉慈欣、王晉康、何夕並稱中國當代科幻「四大天王」。 他讀書涉獵寬泛,政治、經濟、歷史、哲學、文學……無所不包。
  • 韓松:科幻是大國雄心的表達方式
    科幻是大國雄心的一種表達方式,一個國家在崛起之時,會去嚮往未來,開拓自己的想像邊疆。12月29日,著名科幻作家韓松參加了2019年最後一場有關科幻的活動,在家鄉重慶,他見證了釣魚城科幻中心的成立。此前,他還發表了一篇文章——《科幻,中國城市的新名片?》。韓松既是資深新聞工作者,又是科幻作家,雙重身份讓他格外敏感於中國城市對科幻的關注,他將這種關注視為中國城市在現代化進程中主動面向世界與未來的一種折射。
  • 劉慈欣、郝景芳、王晉康、韓松、何夕一個都不少!華語科幻創作大咖...
    去年11月,第九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頒獎禮上,這項大獎的創始人之一、重慶人董仁威不斷向與會嘉賓這樣介紹家鄉,如今,他又要在重慶呼朋喚友了——6月25日,將在重慶舉辦的第十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組委會正式公布了今年活動嘉年華和2019華語科幻電影慶典的籌備情況及出席嘉賓名單。兩位「雨果獎」得主劉慈欣和郝景芳名列其中自不用說,王晉康、韓松、何夕等華語科幻創作界的大咖也全都要來。
  • 韓松:科幻作品是如何構建世界觀的?
    第2927期文化產業評論 科幻世界的構建者遊走在想像力的懸崖邊,科幻的另一個名字就是自由和顛覆。韓松認為,建構一個科幻世界要考慮八個方面:概念、狂想、世界、奇觀、細節、科學、宗教、藝術。
  • 對話中國著名科幻作家韓松:今天,我們為什麼讀科幻?
    十年——在2019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成為現象之前,同名小說其實2008年就已經出版;百年——儘管上世紀初,魯迅已經翻譯西方小說《月界旅行》,但如今提到科幻文學,大部分人知道的僅限《流浪地球》《三體》。
  • 韓松:在今天,科幻小說其實是「現實主義」文學
    在反覆確定幾次採訪時間之後,一月初的一個下午,韓松坐在新華社一間小閱覽室的桌子旁,就著黃昏時分的光線,神情安靜而略帶疲憊,聲音低沉地向本報記者說起他的科幻寫作、科幻觀以及科幻往事……說起當年還是中學生的自己就開始科幻寫作,韓松表示,即使那時沒寫出《熊貓宇宇》,之後也還是會繼續寫科幻小說的,「就是喜歡寫,看了那些科幻經典作品,更是覺得自己遲早會寫」。
  • 科幻作家韓鬆開玩笑:河南元素都被河南作家劉慈欣、王晉康寫完了
    今天參加中國科幻電影創作高峰論壇的韓松也多次來過河南,9月26日上午,在接受大河網記者採訪時,韓松表示,河南的悠久歷史和中原文化能激發創作靈感,河南有很多科幻作品的素材。 韓鬆開玩笑地說:「河南確實有很多優秀的素材,我也特別想以河南文化來創作,但是都被劉慈欣和王晉康寫完了。王晉康甚至認為未來拯救地球、拯救人類的希望都在河南,河南人拯救了宇宙。」 2019年,大河網記者採訪了獲得第30屆中國科幻銀河獎最高榮譽獎項終身成就獎的河南科幻作家王晉康。
  • 科幻作家韓松眼中的魔幻之城:故鄉亦他鄉
    中國著名科幻作家韓松說。站在嘉陵江畔的重慶李子壩輕軌站觀景平臺上,韓松舉起手機,拍下輕軌「穿樓而過」的畫面。韓松生於重慶,著有《宇宙墓碑》《紅色海洋》《驅魔》等科幻小說,曾多次獲中國科幻銀河獎、世界華人科幻藝術獎等。37年前,還是高中生的韓松就已經開始創作故事,那時他常常從這條路走過。
  • 韓松:科幻作品是如何構建世界觀的?|講座預告
    對科幻作家來說,「編世界觀」是比「編故事」更重要的事。世界觀構建得足夠細緻,故事才足夠可信。讀者與觀眾只有相信了環境,才會相信劇中人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劇中事是活生生的事。科幻作家可能也是近代世界裡最早進行世界觀建構的人。在一百五十多年前的著名科幻小說《地球到月球》中,「科幻小說之父」凡爾納構建了一個哪怕在今天看來仍令人驚嘆的有別於現實的「虛擬世界」。
  • ...底蘊是科幻的寶庫」——專訪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委會主任韓松
    科幻作品本身是對於文明演化的一個描述,我覺得河南的很多東西都能夠變成很好很厲害的科幻題材。」9月26日,當代著名科幻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委會主任韓松面對記者的採訪,毫不掩飾自己對河南這片土地的欣賞。  溫文爾雅,思維敏銳,是被譽為當代中國科幻「四大天王」之一的韓松給人留下的印象。
  • 2018科幻春晚10|韓松新作:北京西站醒了,它想去香港
    【編者按】由「未來事務管理局」舉辦的科幻春晚已經走過了兩個年頭。2018年春節,第三屆科幻春晚再度回歸。澎湃新聞也再次和未來事務管理局合作,參與到這臺最有年味的科幻春晚當中。今年,我們邀請了21位頂級科幻創作者,連續21天,每天呈現一個奇異的世界。
  • 作家韓松:中國科幻離阿西莫夫還有多遠?
    韓松:首先,我認為他貢獻了一系列的思想,科幻本身有思想試驗的特徵,阿西莫夫創造了很多想法出來,比如他寫「機器人系列」,創造了「機器人學三大法則」、「機器人學」;寫「基地系列」,虛構了「心理學史」這門自然科學,即預測歷史的方向等,這都開闢了一個時代。  他另一個特點是把科學和幻想以及歷史融合得非常好,眾所周知,他本人除了是科幻作家還是一位科普作家。
  • 韓松又得了一個獎,因為這個時代需要他
    7月6日的「2019亞洲書店論壇」上,韓松剛剛獲得了「2018年度科幻作家」獎。與他同臺領獎的,是曹文軒、西川、張小嫻等這些純文學領域耳熟能詳的名字。 這是韓松第一次以作家身份(而非以作品)獲獎。 頒獎人是言幾又品牌創始人但捷——據說他是韓松的頭號粉絲。
  • 河南的文化底蘊是科幻的寶庫——訪當代著名科幻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委會主任韓松
    科幻作品本身是對於文明演化的一個描述,我覺得河南的很多東西都能夠變成很好很厲害的科幻題材。」9月26日,當代著名科幻作家、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專委會主任韓松面對記者的採訪,毫不掩飾自己對河南這片土地的欣賞。厚重河南,亦可科幻「河南是非常有科幻感的一個省份。」
  • 《給孩子的科幻》出版,劉慈欣和韓松:對未來迷茫、焦慮
    戴錦華認為劉慈欣和韓松的作品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科幻價值取向,她認為劉慈欣作品有著強烈的現代主義樂觀,而韓松作品則對這種樂觀保有懷疑。戴錦華還剖析了科幻文學和某種「趕超」的文化邏輯的關係,她認為,「趕超」文化邏輯在過去百年佔有壟斷地位,而今天趕超的歷史進程告一段落了,趕超邏輯也過時了,並且現在中國也要參與解決「趕超」的文化邏輯帶來的問題了。
  • 2017科幻春晚1|開場歌舞《春節序曲》,何慈康松大拜年
    【編者按】還記得去年春節期間,「未來事務管理局」在網上舉辦的中國第一臺科幻春晚嗎?他們又回來了。「2017未來事務管理局科幻春節聯歡晚會」今天起拉開帷幕,一路高歌到正月十七。澎湃新聞也再次和未來事務管理局合作,參與到這臺最有年味的科幻春晚當中。
  • 韓松《驅魔》:科幻映照現實
    我倒是想說,讀韓松的小說,不是在讀故事,而是在與他一起進行一場有關人類走向的思考。懂與不懂,都是未來時,只是我們偶爾也會一不小心客串一次書中的人物。這時,我們有了「病人」的標籤。  在時間與空間的大挪移中,我們的主人公楊偉迷迷糊糊地接受了一次被安排的任務。殺死「敵人」取得病人們的相對和平。我覺得這樣介紹 《驅魔》的故事梗概,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