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血封喉樹毒性堪比鶴頂紅,簡直是武俠存在,解藥生活地點有意思

2020-12-25 趣聊科學

很多動物為了自衛,身體內能夠產生毒液,最常見的包括:毒蛇、箭毒蛙、河豚等,能夠在幾分鐘,甚至幾十秒內讓一個成年人一命歸天。

相比動物之間競爭的爾虞我詐,植物界倒是一片祥和,畢竟大家充其量只是為了獲得點養分和陽光,沒有涉及到你死我活的利益紛爭,理論上是不會用到毒液這種致命的東西,如果你這樣想,那你太小看植物了。

一個傳說

首先分享一個傣族民間傳說: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裡生活著一個獵人,這個獵人平時靠打獵為生,通常情況下,它會和族人一同出去打獵,這樣互相之間可以有個照應,但是有一次家裡實在是斷糧了,他決定自己單獨出去狩獵,不過這個獵人出師不利,一出門就遇到了兇猛的熊,這隻熊也是幾天沒有吃的了,把獵人當成了盤中餐,志在必得,單個獵人哪是熊的對手啊,情急之下爬上了一棵樹。

不過獵人忘了熊也會爬樹,情急之下它折斷一根樹枝對熊一頓猛打,奇蹟出現了,沒過多久,熊便倒在了地上,救了獵人的就是手裡的這根樹枝。

事實上獵人爬上的這棵樹就是見血封喉樹,它是世界上毒性最強的樹,獵人正是通過手裡樹枝的毒液殺死了熊,從此傣族人們學會了用毒箭狩獵。

毒藥

見血封喉樹這個霸氣的名字不是它的外號,而是它的學名,還有一個別名箭毒木,見血封喉樹多生活在熱帶雨林中,屬於喬木,有乳白色的樹液,這個樹液有劇毒,一旦動物傷口接觸到樹液,即可使中毒者心臟麻痺(心率失常導致),血管封閉,血液凝固,以至窒息死亡,所以人們稱它為「見血封喉」。

關於見血封喉樹毒性相關研究,並不是近代才有,兩個世紀前,印尼爪哇有個酋長做過一個殘忍的實驗,酋長用塗有見血封喉樹液的刺針,扎進一個犯人胸部,犯人不一會就停止了呼吸。

除此之外,在採集樹液時,儘管沒有傷口,也要格外小心,因為一旦樹液進入人體眼睛,會導致失明。

由於國內見血封喉樹,多生長在我國廣東、雲南等少數地區,當地人會用見血封喉樹液狩獵,還給它起了一個非常形象的外號「光三水」,也就是跳三下就會死亡。

不過人們用這種毒液僅是為了自衛,用毒箭射死的獵物是不可以食用,因為獵物肉裡也包含了這種毒液,人吃了也會中毒。

在中國古代戰爭中,沒有火藥的年代,軍隊作戰的弓箭上塗的毒液,大多數來自見血封喉樹液。

解藥

按照武俠小說的邏輯,既然毒藥已經研製出來了,那麼肯定要有解藥了。

見血封喉樹毒的解藥,並不是什麼高人煉製,而是自然相生相剋的邏輯,有一種植物「紅背竹竿草」可以解這種毒。

更為有意思的是,這些解藥就生活在見血封喉樹周圍,植株細長,狀如小草,葉紅綠色。

正所謂「上天給你關上了一扇門,同時也給你打開了一扇窗」,在劇毒植物旁邊就有解毒良藥,相生相剋,這是所謂的大自然的奧妙所在吧。

中藥

中國有句老話說的好「是藥三分毒」,見血封喉確實有毒性,而且還超過了三分,但它和蛇毒一樣是一味中藥。

中藥多採用見血封喉樹液和種子,通過將樹液和種子乾燥處理,加入中藥中,具有強心作用:見血封喉乳汁的乙醇提取物有強心、升壓及增加心輸出量等作用。見血封喉樹液在很多傣藥都有出現,現代醫學也開展了很多關於其藥用價值的研究。

衣服原料

很多人喜歡少數民族的衣服和配飾,這與少數民族衣服帶有很多自然特色少不了關係。

見血封喉樹確實毒性很大,但是其樹木材質還有另一個優點,那就是樹皮纖維非常多,而且非常耐磨,這也就意味著見血封喉樹皮是天生的做衣服材料。

不過由於樹木具有很強的毒性,而且這些毒液基本上就在樹皮層,當然這也難不倒智慧的人類。在我國西雙版納傣族人們通常會把見血封喉樹砍倒後,把它浸入水中,初步去毒液,接著將樹皮剝下,捶打後再次浸入水中,第二次進行去毒處理。

經過兩次去毒處理後,樹皮纖維已經完全沒有毒液了,這是可以用這些原材料做床墊、衣服等,具有良好耐磨和舒適性。

我國著名植物學家許再富的《熱帶雨林漫遊與民族森林文化趣談》一書中,詳細介紹了見血封喉樹皮製衣服的全過程。

總結

見血封喉樹放到森林中是多麼不起眼的一顆樹,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不起眼的樹,卻深藏讓人致命的毒液,所以看到路邊的野花、野樹不要輕易摘,可能後果是你無法承受的。

番外篇

關於見血封喉樹的由來,還有一個勵志的傳說:幾千年前西雙版納有一次大的洪荒,洪荒過後人們要重建家園,重建家園必須要去森林伐木,然而森林中卻有77頭猛虎阻礙人們伐木重建家園,這時,有一位叫波洪沙的勇士,服下很多劇毒,並血灑在這片大地,孕育出一顆見血封喉樹,樹液中含有劇毒,這樣人們就有了捕殺猛獸的武器,幫助西雙版納人們重建了家園。

相關焦點

  • 信宜有棵見血封喉樹 樹齡350年
    信宜市水口鎮舊縣村的這棵見血封喉樹樹齡已超350年。茂名日報社全媒體記者黃信濤攝  我們知道見血封喉樹有劇毒,在信宜市水口鎮舊縣村,有著一棵樹齡已超350年的見血封喉樹,雖然樹幹內的樹汁有毒,但它的果實能吃,甘甜中帶酸。  這棵見血封喉樹種植於舊縣村大坡的北鳳社文化娛樂廣場旁。
  • 信宜有棵見血封喉樹,樹齡350年果實能吃甜中帶酸
    茂名晚報訊記者何康源實習記者張海鋒朱昭君我們知道見血封喉樹有劇毒,在信宜市水口鎮舊縣村,有著一棵樹齡已超350年的見血封喉樹,雖然樹幹內的樹汁有毒,但它的果實能吃,甘甜中帶酸。這棵見血封喉樹種植於舊縣村大坡的北鳳社文化娛樂廣場旁。
  • 海南有一種奇物,奇毒無比,無解藥,名曰見血封喉
    海南省位於中國的最南端,地處熱帶北緣,屬熱帶季節氣候,海南年均氣溫22-26攝氏度,年平均降雨量為1639毫米,森林覆蓋率達51%,如此得天獨厚的環境,孕育出很多奇特的動植物,而在這之中以見血封喉樹,最為神奇.
  • 世界上竟真的有見血封喉樹:汁液抹到箭上,射誰誰死!
    每當我們提起斷腸草、鶴頂紅、鴆酒等金庸武俠小說中的各類毒藥毒草之時,都會產生些許莫名的神秘感與恐懼感。而藝術作品往往來源於現實生活,武俠小說中塗抹在暗器上、毒性巨大且無藥可救的見血封喉其實是一種見血封喉樹。那麼,這種樹真的有這麼可怕嗎?它又是如何殺人於倏忽之間的?
  • 武漢植物園有株「見血封喉樹」,可被開發成藥物
    長江日報-長江網12月13日訊(記者陳奇雄)在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的景觀溫室內,栽種著一株有世界上最毒樹木之稱的「見血封喉樹」。它又名箭毒木,已在該園中居住了十年之久。中科院武漢植物園中的「見血封喉樹" 通訊員陳長麗 攝12月13日,該植物園科普部工作人員陳長麗在接受長江日報-長江網記者採訪時介紹,這株見血封喉樹,是園方於2009年從我國雲南西雙版納引進來的,一直栽種在園內景觀溫室內。它的生長狀態比較好。
  • 林頭驚現百年見血封喉樹,能殺人也能救人!
    大樹旁邊的瓦房子裡,一位估摸有80歲的老爺爺在門旁的躺椅上休息,見我們前來,睜開眼睛,於是便向老爺爺請教!       或因見血封喉是毒木,在電白地區分布極少,早前報導過的有電白羅坑鎮的見血封喉樹,而在咱們林頭鎮北邊嶺村同樣有一棵樹齡百年的見血封喉樹!
  • 世界上最可怕的樹,比「見血封喉樹」還要毒,毛刺殺人於無形
    自然界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危險,比如動物界有毒蛇、蜥蜴、蠍子等,而植物界也有很多能夠對人產生危險的品類,我們最熟悉的就是箭毒木了。箭毒木乳白色的汁液含有劇毒,人和動物一旦接觸到這種毒液,就會很快導致心律失常,最終因窒息而死,所以很多人也叫它「見血封喉樹」。
  • 深奇的見血封喉樹,知道這種樹的人都知道它的厲害
    「見血封喉樹」好可怕的名字,既見血,又封喉,果然有那麼厲害嗎?1850年一天的黎明前,薄薄的晨霧籠罩著加裡曼丹島伊蘭山脈附近的一座小山村,村子裡靜得有些異常,連孩子的哭聲和狗叫聲也聽不到因為,英國殖民者已在島的北部沿海登陸,很多跡象表明,英軍將要進攻這個小山村。婦女和兒童總藏至密林深處,其他村民都在緊張備戰。
  • 電白羅坑有棵194年「見血封喉樹」!村民的反應亮了!
    在電白區羅坑鎮紅星村委會黎村 生長著一棵國家三級古樹 「見血封喉樹」 關於「見血封喉樹」 該樹生長在村中民房附近 樹高約15
  • 世界上最毒的樹,《戰狼》中曾經出現,解藥就在不遠處但沒人認識
    植物的存在對於人類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是人類賴以生存得自然環境得重要組成部分。在植物界中得物種也是非常的豐富,有的樹很常見,是人們用來製作工具等非常好得原材料,有的樹比較稀有,稀有到全世界可能也就那麼幾棵。今天要說的這種樹,是含有劇毒,人稱「見血封喉樹」。
  • 聽名字就覺得可怕的植物,你看過毒性很強的見血封喉樹麼
    見血封喉是屬於桑科的植物,現在是屬於國家三級保護植物,它一般是在春季的時候開花,夏天的時候就能結果,果子看起來很別致,但是不要被它的外表欺騙了,它其實就是毒性很強的毒樹。見血封喉也叫箭毒木,因為在古代人們會用它的樹枝來製作毒箭,將它的枝葉塗抹在箭頭上進行狩獵或用於戰爭。
  • 見血封喉是怎麼毒死人的?
    在武俠小說裡,無論是知名大俠還是無名鼠輩,或多或少都用過一些毒藥,快的有三個時辰就發作的,慢的有半年才發作的,但有一種毒藥無論是在起效速度上,還是在殺傷力上都可以名列前茅,那就是傳說中的見血封喉(又名箭毒木)。
  • 古代人人皆知的毒藥鶴頂紅,是什麼做的?專家:它配方小孩都知道
    「鶴頂紅」無論是在武俠小說中還是在古裝電視劇中,出場率都是非常高的,雖然通常被認為是丹頂鶴頭頂上紅色部位所含的物質,但真實的鶴頂紅並不是如此,經過調查研究發現,古代第一毒藥鶴頂紅其實是紅信石。且在古人看來,豔麗美觀的東西一般都帶有些危險性,也就稱該毒藥為「鶴頂紅」,不過在學術界,有些學者認為「鶴頂紅」一稱應該是出自後人,在古籍小說裡出現的比較多,也意味著該名稱經過了藝術加工。並且紅信石經過加工,便是著名的砒霜,所以鶴頂紅的俗稱便是砒霜。
  • 古代「毒王」鶴頂紅,威力真有那麼大嗎?並不是沒有解藥
    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無藥可解的鶴頂紅,吃完不過一刻鐘就斃命了,簡直就是古代毒藥中的「毒王」。民間也是,一提到毒藥,首先想到的就是鶴頂紅,知名度不要太高。可這一切都只是聽說,它的成分究竟是什麼,威力真的有傳說中的那麼大嗎?看看現代人對它的稱呼就懂了。對於鶴頂紅不了解的人,剛開始聽到它的名字,都會自然而然的想到一種動物,那就是丹頂鶴。
  • 這種樹人稱「見血封喉」,外觀特別吸引人,毒性堪比五步蛇
    導語:這種樹人稱「見血封喉」,外觀特別吸引人,毒性堪比五步蛇樹木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非常的常見,我們有見過樟樹、榕樹、楓樹、梧桐樹等等,大部分樹木都是用來打造家具、製作紙張的,人類的生活離不開樹木,而這些樹木都是常見的樹木,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其實還有一種樹木,人稱「見血封喉」,外觀特別吸引人,毒性卻堪比五步蛇。
  • 見血封喉的毒性有多強?能吃嗎?
    見血封喉是國家三級保護植物,別稱箭毒木,為桑科見血封喉屬劇毒植物和藥用植物,具乳白色樹液,樹皮灰色,春季開花,毒性較大,在栽培過程中應儘量避免割傷樹枝,在修剪前更應該做好相應的防護,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見血封喉的毒性有多強吧
  • 古代3大奇毒:第一是鶴頂紅,第二見血封喉,第三成北方人的佳餚
    鶴頂紅對於這個毒藥想必許多武俠愛好者已經不知道聽過多少遍了,而且它還有很多種名字,它的俗稱就是砒霜,如果還要再「俗稱」一點那就是三氧化二砷,用科學一點的說法就是砷化合物,是一種劇痛物質。受到許多小說影響,很多人都認為「鶴頂紅」就算是丹頂鶴頭上的「丹頂」所以叫做鶴頂紅,這種說法簡直是嚴重破壞了我們「國鳥」丹頂鶴的形象,其實只是因為這種化合物呈紅色,因此起了一個隱晦的名字而已。 鶴頂紅能位列3大奇毒之首,絕對不是浪得虛名。尤其是比較純的「三氧化二砷」更是呈現白色狀,而且無臭無味讓人防不勝防。
  • 樹木傳奇丨樹中毒王名叫見血封喉
    然而,有毒植物並非全都有害於人畜,研究了解其毒性,就可變毒為利,造福於人類,這便是中醫藥物學中所說的「以毒攻毒」了 。 樹木檔案 見血封喉,又名箭毒木、剪刀樹、大藥樹、加布,桑科,見血封喉屬。這麼微乎其微的汁液,竟可以讓體型碩大的狗熊瞬間斃命,可見其毒性劇烈無比,但是中毒後的獸肉仍可食用,沒有毒性。 有一種聽聞其名就令人毛骨悚然、避之不及的樹木,名曰見血封喉。其汁液劇毒無比,但研究了解其毒性,就可變毒為利,造福於人類 。樹幹挺拔、直插雲霄的見血封喉。
  • 「鶴頂紅、見血封喉、斷腸草、雷公藤」古代幾種頂級毒藥
    下面我就為大家來介紹一下這幾種頂級《毒藥》雷公藤這是一種急性毒藥,多生長於山地陰溼處,長江以南、西南地區比較多見。2.鶴頂紅《砒霜》古籍小說李經常出現,通常被人誤認為是「丹頂鶴」頭頂紅色部位所含毒素。但鶴有鶴肉、鶴骨鶴鶴腦,都是大補之物,而且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