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外交官講述日本大地震撤離工作:關鍵是車輛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東京3月30日電 題:為了重災區的中國公民

  ——中國外交官親曆日本「3.11」大地震

  作者 劉敬師

  儘管日本「3.11」大地震發生已過兩周,但作為中國駐日大使館的僑務領事、第一個奔赴重災區的聯合工作組組長,地震發生後那些個不平凡的日日夜夜對我而言至今依然歷歷在目。

  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東北關東地區發生了歷史罕見的芮氏9.0級大地震。當晚11點,中國駐日大使館指揮部決定派出第一個聯合工作小組,由我任組長,馬上動身赴受災最嚴重的宮城縣,了解中國公民特別是留學生、研修生等的受災情況,帶去大使館的關心和問候。赴仙臺工作小組由我(領事部)、辦公室李洋、教育處李春生、鄧德英以及三位司機孟慶華、杜輝煌、朱峰共7人組成。出發前,程永華大使、孔鉉佑、曲來璞二位公使以及部分在前廳工作的同志都來給我們送行。

  上路後,我們很快就遇上了幾次大的餘震,路面和車在激烈抖動,路邊的電線桿眼看在咿呀搖擺。有幾次車剛好走到了高架橋上,進退無路,情況十分恐怖。

  由於東京到仙臺有360多公裡,路上發現商店、加油站基本都已關閉,偶爾有營業的,都是排起了長蛇隊,而且限量供應。情況越往前走越嚴重,我們不得不一邊走一邊想辦法補給。幸好是使館的外交車牌,經過交涉,在抵達仙臺之前,總算補充了兩三次油。在離仙臺還有一百多公裡的地方,我們終於遇到了一家開門的小食品店,得以補充了一些杯裝方便麵。一路上,我們馬不停蹄、不眠不休,連續趕路。經過19個小時的不間斷行駛,終於在3月12日下午7點10分抵達了仙臺。

  抵達仙臺時,天已經黑下來。由於停電,街上一片漆黑,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喧鬧。我們一抵仙臺,就立即打著手電前往受災嚴重的青葉區的幸町南小學、幸町小學等幾家避難所看望避難的中國人,隨後去東北大學國際交流會館等留學生較多的地點探訪,直到凌晨2點多才奔有零星燈光的地方去尋找,終於找到了一家沒熱水、沒暖氣、沒餐飲的小飯店安頓下來。

  13、14日,工作組分別以各大學、大的避難所、宮城縣災害對策本部、仙臺市政府、仙臺國際中心、宮城縣華僑總會、研修生工廠等為目標開展了中國公民災情調查了解工作,對中國公民安全信息登記,提供使館在網上發布。

  3月15日,工作組接到館領導指示,考慮到福島核電站事故的嚴重性和不確定性,本著對中國公民人身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使館決定租用車輛協助宮城縣、福島縣、巖手縣、茨城縣等四個重災區自願離開的中國公民前往新潟或成田機場,聯繫航班,協助回國,要求我們立即採取一切可能的手段和辦法,籌措車輛,落實集合地點,做好撤離工作的準備。為此,我們立即將工作重點從了解掌握受災情況轉移到協助緊急撤離上來,並選擇了緊靠仙臺車站和交通大道的仙臺國際飯店和仙臺市役所兩處作為集合地點,由使館上網公布。使館的緊急撤離公告發布後,至下午六點左右,兩處集合點就集結了七、八百人。

  當天,工作組分頭向仙臺市政府和民間關係緊急做工作,希望能就地籌措一些車輛。但當地受災嚴重,就地組織車輛基本無望。最後只能靠使館本部協助,從新潟緊急調來五輛大巴。

  我們按照使館緊急通告的原則,優先老人、孩子和婦女,組織有序撤離。我們先查驗中國護照,並將排隊的人分成20人一組,選出志願者,請他們協助挑出優先對象,人數滿一車時才放行。從下午6點半車輛抵達到約8點半全部五輛巴士順利離開仙臺駛往新潟,我們在不到兩個小時內就完成了約300名扶老攜幼的同胞的選別、發車工作,整個撤離工作緊張、有序、高效。一位東北小夥子專門跑到工作人員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表達了無聲的感謝。

  撤離的關鍵在於車輛。根據首天的撤離情況,我們預計16日將迎來撤離的高峰,使館和新潟總領館盡最大可能給我調撥了7-9輛大巴,但就實際需要來說,仍有較大的缺口。關鍵時候,旅居仙臺二十多年的一位日籍華人張迤婕在協助籌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張是瀛華中文學校的老師,也是仙臺國際中心的志願者。15日晚,她聯繫上了一家山形縣的汽車公司,籌措到15輛大巴。16日從早上8點多到晚上7點,我們按照15日的成功做法,滿一車發一車,一天下來整整發了20輛,共送走了1100多人。到最後一輛發車時,集合點已沒有等候的同胞。

  從3月15日到18日下午4點撤離點暫時關閉,我們連撤4天,共動用了35輛大巴,成功轉移撤離了1800多人,這其中既有華僑、留學生、研修生,又有港臺同胞、日籍華人和殘留孤兒。幾天來,張迤婕放棄自己所有的工作,從早到晚一直陪同、協助我們轉移、撤離同胞。為此,她放棄了親自陪同兩個孩子撤離的機會,而是將孩子委託給友人帶回國,令人十分感動。

  當聽到受到我們幫助的同胞眼含熱淚高喊「祖國萬歲」時,我們覺得所有的一切付出都值得了。(完)

相關焦點

  • 前駐日大使程永華:生死考驗面前外交官個個像戰士
    芮氏9級大地震、海嘯驚濤拍岸、福島核電站洩漏,三災並發,猝然向日本襲來。大災面前見真情,危難之際寫忠誠。一場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工作人員面對的生死考驗由此拉開序幕。報回平安地震震中雖然距東京有數百公裡,但使館仍然有強烈震感,餘震不斷。
  •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緊急公告 公布公民撤離方案
    日本東北地區強烈地震發生以來,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全力救助受災的中國在日公民。鑑於目前福島核電站事故的嚴重性和不確定性,本著對中國公民人身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我館和駐新潟總領館根據自願原則,立即採取一切可能的手段與措施,安排尚在重災區的中國公民有序撤離。
  • 日本發出預警,將發生兩場9級以上大地震,專家:想活命只能撤離
    如今,日本政府還在全力抗擊疫情,關鍵時刻又傳來一個噩耗,有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已經發出預警,可能會發生兩場9級以上的特大地震。這樣的消息聽了都覺得害怕。根據日本官方的預測,位於千島群島以及日本北海道東側的千島海溝可能會發生9.3級大地震,位於太平洋沿岸的日本海溝附近將會發生9.1級地震。那麼,在地震來臨之前,日本的民眾應該怎麼做呢?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的一位專家表示,這麼大級別的地震和海嘯,用沿岸堤壩根本防禦不了,民眾想活命只能撤離。
  • 銳參考 | 從日本到瑞典,中國外交官不該被「鍵盤俠」們一再誤解!
    參考消息網9月17日報導(文/資捃)最近兩周來,兩個中國駐外使領館先後佔據輿論熱點。先是中國駐大阪總領館協助颱風過境後滯留日本關西國際機場的中國遊客安全撤離,再是中國駐瑞典大使館為聲稱「遭到瑞典警方粗暴對待」的中國遊客發聲。
  • 日本九州地震:20名受困中國遊客安全撤離災區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6日就日本熊本縣發生強烈地震答記者問時說,中方關注日本九州地區地震災情,對遇難者表示哀悼,對遇難者家屬和受傷人員表示慰問。他表示,目前尚無中國公民傷亡報告。中國駐福岡總領館16日證實,20名受困於日本地震災區的中國遊客已被全部救出。  關注  中國駐福岡總領館16日證實,20名受困於日本地震災區的中國遊客已被全部救出。
  • 又一場大地震要來?日本上空瀰漫不明惡臭,美籍要員紛紛撤離
    10月14日據來自日本國內的消息披露,日前該國首都東京市內上空竟然散發出一股不明原因的惡臭,這讓外界不免將該現象與相關的地震活動相聯繫起來,由此引發了民眾的深深擔憂。據悉,針對該現象的出現,日本國內已有大批美籍人士選擇做出撤離。
  • 7000多名遊客撤離印尼龍目島地震重災區 撤離行動受讚賞
    7000多名遊客撤離印尼龍目島地震重災區 撤離行動受讚賞 2018  中新網印尼龍目島8月8日電 (記者 林永傳)印尼旅遊部官員文森特8日上午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自5日龍目島發生7級地震以來,已從受地震影響最大的旅遊勝地「吉利三島」安全撤離7000多名遊客,其中外國遊客4000多人,印尼本國遊客3000多人。
  • 想活命只能撤離!日本這次麻煩大了,駐日美軍已做好隨時撤離準備
    據日本媒體報導,日本國內專家日前向民眾發布了預警信息:由於日本板塊運動最近非常頻繁,極有可能發生9級以上的日本地震。專家們還表示,一旦地震發生,那麼日本沿海地區的防波堤將無從談起,即使最基本的防波堤也無法避免人員傷亡,唯一的辦法就是儘快撤離日本海岸。
  • 日本名古屋女店員地震晃動時仍鞠躬送客
    由於此次地震和3·11日本大地震的震源位置屬於不同的地質板塊,因此引發了新一輪的全世界關注。本報記者正好處於距離震中位置較近的名古屋市,看到了日本國民面對地震時的淡定表現。  地震時飯店裡日本人不恐慌  從長野市出發,經過3小時的火車車程,本報2位記者和第一財經的6位同行於東京時間晚8時多到達名古屋。
  • 又一場大地震前兆?東京上空瀰漫不明惡臭,美籍要員紛紛撤離日本
    10月14日據來自日本國內的消息披露,日前該國首都東京市內上空竟然散發出一股不明原因的惡臭,這讓外界不免將該現象與相關的地震活動相聯繫起來,由此引發了民眾的深深擔憂。據悉,針對該現象的出現,日本國內已有大批美籍人士選擇做出撤離。
  • 媒體稱日本熊本7.3級強震規模與阪神大地震同等
    在日華人委託日本中青旅為這些遊客預訂了酒店,團隊沒有隨從導遊,遊客中沒有北京遊客。  昨天下午,被困中國旅行團已被安排車輛前往福岡。徐曉磊透露,被救出後的客人期待抵達福岡,簡單休息之後儘快回家。「由於遊客都是在日本當地生活的人,所以對地震顯得比較平靜,直升機整個救援過程只有半個多小時,遊客當時的情緒也比較穩定。」
  • 日本颱風,「中國式撤離」感動眾人: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還做中國人
    這幾天,颱風地震連擊日本,美麗的日本街道,一瞬間變得滿目瘡痍,全世界都跟著揪心。機場裡,5000多名乘客和工作人員滯留,1044名中國遊客被困其中。機場雖然有工作人員維持秩序,發放救援物資,也及時給出了救援方案——用擺渡車接大家去輪渡,再坐船返回大阪。
  • 日本熊本縣7.3級強震規模與阪神大地震同等
    徐曉磊介紹,中青旅遨遊網及中青旅日本株式會社與中國駐福岡總領館、當地救援隊伍密切配合,協調當地救援部隊出動直升機進行救援,全力協助受困遊客轉移。20名遊客中絕大部分人年齡均在60歲以上。在日華人委託日本中青旅為這些遊客預訂了酒店,團隊沒有隨從導遊,遊客中沒有北京遊客。昨天下午,被困中國旅行團已被安排車輛前往福岡。
  • 華人華僑伸援手 紐西蘭地震百餘中國遊客安全撤離
    14號,紐西蘭發生強震,在地震重災區凱庫拉旅遊的100多名中國遊客被困,中國駐克賴斯特徹奇總領事館緊急租用直升機撤離被困中國遊客。在這一過程中,當地華人華僑也作出了很多貢獻。他們不僅協助總領事館租用直升機,還為被困遊客提供住宿,傾注了極大的熱情。
  • 首批等待撤離中國公民抵達日本成田機場
    來自日本地震災區的400多名中國公民3月15日晚陸續抵達東京成田國際機場,準備第二天搭乘合適航班回國。新華社記者15日晚趕到成田機場航站樓時,剛好有一批從茨城縣過來的中國公民正在登記身份等個人資料。中國駐日大使館人員林少駿說,他們主要是來自茨城縣筑波市的中國留學生,分乘使館安排的兩輛大巴抵達機場。
  • 海原大地震100周年:中國地震科學工作由此肇始
    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12月16日是寧夏海原發生8.5級大地震100周年紀念日,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組織寧夏回族自治區地震局科普解讀稱,中國具有科學意義的地震工作即肇始於此次地震,並在此後的近百年中持續發展。1920年海原大地震災情情況。
  • 全球頻發海嘯地震,日本災難意識高漲,專家:現在撤離還來得及
    在所有的不平靜中,最挑動日本那根敏感神經的大概是全球頻發的海嘯和地震了。地震和海嘯觸發的是日本人由來已久的危機意識,從地理上講,日本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加上他是島國的特性,使得日本人更加的居安思危,日本每年大大小小的地震數不勝數,國民更是從幼稚園就開始接受地震教育,對於一般的地震基本也沒有太大的恐懼心理,但是如果遇到8、9級的毀滅性大地震,那帶來的災難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 我國留學生獲得外交官援助:感覺祖國好溫暖
    東方網3月17日消息:日本地震重災區巖手縣盛岡市雖然沒有遭受海嘯襲擊,但當地中國留學生的心仍緊緊地懸著,想要回家的心情牽繫著中國駐日使領館的神經。   「才地震時,大家並不特別害怕。但通過電視了解了災難的真實情況後,大家突然緊張起來,」巖手大學中國留學生葉欣回憶說,「當時我們好想給國內的爸媽打電話。」
  • 日本關西機場中國旅客已撤離!祖國這個暖心舉動,臺灣網友也點讚
    圖片來源:觀察者網視頻截圖在中國領事館的積極協調下,9月5日上午11:30,集中轉運中國旅客工作開始!在車上大使館工作人員為遊客發放食物另外,這次撤離過程中還有一個插曲。有人發朋友圈稱,滯留旅客中也有一些臺灣同胞,詢問能不能一起上車,得到的答案是——覺得自己是中國人就能上車。
  • 中國建議近期別去日本 災區已有4400多同胞撤離
    南航目前每天往返日本約31個航班,增飛哈爾濱-新潟、大連-東京、瀋陽-東京等航班,將部分單通道客機更換為波音B777等寬體大客機執飛。 3月17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撤離日本地震重災區的中國公民,昨起相繼飛回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