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蓬安:網際網路大佬紛紛卸任,劉強東更為「耀眼」
據天眼查,劉強東再卸任旗下13家公司高管,包括宿遷京東齊威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宿遷京東金翼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及江蘇大坤聚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今年以來,劉強東頻繁卸任旗下公司高管職位,截至目前已有46家企業。(4月1日《微博熱議話題》)
大家一定感到奇怪,從去年開始,國內很多商界「大佬」,在企業蒸蒸日上之際,卻紛紛開啟了「卸任潮」,雖然有些知名企業「一把手」卸任的僅僅是原本「累贅」的職務,有的僅僅是「半退」,但在很短的時間裡,那麼多人重複著「同樣的故事」,還是令國人十分關注。
去年,有兩位「退休」特別引人注目,一位是被譽為「企業教父」的聯想集團董事長柳傳志。柳傳志畢竟是75歲的老人,是該退下來舒舒服服地享受老年人的生活了。
我曾經就此評論:如果能「裸退」,就可以仿效王石,去同情比爾蓋茨「每天思考怎麼花錢衰老得厲害」了。也許柳傳志依然想不開,還會保留一定的職務;也許柳傳志心有不甘,即使全退依然會「垂簾聽政」。但「長江後浪推前浪」,年輕人也許比你老柳幹得更好,因此應該放手讓接班人幹。
今年年初,針對柳傳志現身聯想集團「春晚」年會現場時給聯想三個建議一事,我還發表過自己的看法:既然已經退休了,就沒有必要再弄這類形式上的「建議」,實際上的「決策」。中國人都知道「老人幹政」不好,這不僅僅「老人幹政」會帶來「名不正,言不順」的問題,老人的思維很多時候也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尤其是網際網路思維。更重要的,是「老人幹政」後,出了問題究竟該由誰來承擔責任?
說實在話,聯想近20年成就真的不大,幸虧有國家支持,有我們這些「不愛用聯想產品卻不得不使用聯想產品」的行動支持。因此,柳傳志「中國永遠是大本營」的基本定位還是非常準確的。
去年退休的另一位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網際網路歷史上最成功的創業者——馬雲。2019年9月10日教師節,阿里20周年慶典,也是馬雲的55歲生日,馬雲正式卸任如日中天的阿里董事局主席職位,高調退休。不過,無論你如何想說服我,我還是要堅持說馬雲「退而不休」,依然掌控著阿里的一切。
當然,馬雲確實有能力繼續掌控阿里。我在《馬雲獲福布斯終身成就獎,實至名歸》一文中寫道,馬雲對這個社會至少有三大貢獻:一是創建電子商務平臺改變人們購物習慣,給人們帶來了方便,擴大了就業;二是支付寶改變銀行,否則銀行更是「大爺」;三是螞蟻森林治理沙漠,讓整片沙漠變成綠洲。
馬雲雖然「退」了,但他做起公益來也是毫不含糊。比如「鄉村教師」項目,再比如近期馬雲公益基金會捐贈一億元用於支持冠狀病毒疫苗研究,等等。馬雲確實是好樣的!
當然,近一兩年「半退」的知名企業家就更多了,如馬化騰就辭去騰訊徵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並卸任執行董事,李彥宏卸任百度雲執行董事,王衛密集卸任了四家順豐系企業法定代表人及執行董事職位,等。
如馬雲、馬化騰、李彥宏、王衛、劉強東這些網際網路大佬,作為年富力強的企業家,原本是可以繼續幹一番大事業的,可他們卻選擇「半退」,或許還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我初步分析不外乎以下幾類:
一是人的精力畢竟是有限的,擔任過多的職務就只能是「佔著茅坑不拉屎」,根本就沒有能力履職,這樣對企業「有百害而無一利」。因此,儘早退出來,找一個人接替,讓他「權責相稱」,企業才有希望。
二是規避責任,尤其是徵信系統的不斷完善,很多企業主都有可能被打入「失信者名單」,如劉強東、馬雲、馬化騰、李彥宏、王衛等知名企業家,多兼任一個職務就多一份風險,因此還是儘量少兼任為妙。
三是這些人卸任下轄企業職務後,並不影響其對企業的實際控制,甚至繼任其職務的也僅僅是自己的「影子」,因此沒必要兼任。
而劉強東密集卸任46家企業的領導職務,更顯得特別「耀眼」。我想這應該有其獨特的原因,那就是因為一年前在美涉嫌性侵女大學生案,導致其個人品德方面備受詬病。而一個企業領導人的個人品德,會對企業品牌產生影響。如果劉強東能「退下來」,對提高企業商譽是有好處的。
當然,這麼多網際網路大佬紛紛卸任某些職務,或許還有其它不便說明的原因,我也不便分析,「你懂的」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