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個特別火的帖子,一個八歲孩子的媽媽,結婚十年的妻子,因為老公四天不洗碗提出了離婚,我們看完這個故事會想到些什麼?有很多人指責妻子,這個老公沒有沒有花花腸子,沒有對你家暴還能掙錢,不就是把碗放到那裡不洗嗎?哪裡有完美的婚姻?哪裡有完美的男人?這樣的男人已經很難找了,至於這麼矯情的要離婚嗎?湊合著過就行了。身邊的人也很多都是勸他,這麼多年都過來了這一點小事,又不是什麼過不去的坎兒,孩子都這麼大了將就著過吧,但是作為女人,我站在她的角度為她考慮我覺得挺心酸的,已婚媽媽的辛苦有誰能體諒?
在我們的傳統家教中,男孩子就被定義為賺錢養家的,他父母是這樣教他和他這樣講,他不需要學會洗衣做飯,不需要知道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只需要好好讀書做自己的事兒就夠了,這樣的孩子長大以後結婚了,家裡的一切事兒都是靠爸爸媽媽和媳婦,媳婦在做家務,媳婦來帶孩子,媳婦忙不過來他就讓自己的爸爸媽媽來,如果媳婦抱怨自己的丈夫不能幫忙分擔家事的時候,婆婆就會說你怎麼還埋怨我的兒子?我都來幫你了。一句話堵的媳婦再也說不出話來,其實夫妻兩個人的生活最終還得兩個人過,婆婆再幫忙也替代不了丈夫。
其實已婚媽媽除了身體上的忙碌和疲憊,精神上更需要丈夫的理解和支持,畢竟兩個人共同組建的家庭,需要兩個人都用心經營和維護,才能成為幸福的家庭,有誰能忍受自己一直無怨無悔的付出,而得不到絲毫的回報?本文的主人公就是單方面付出了十年,沒有辦法忍受了這種喪偶式的婚姻的婚姻,才想要提出離婚的,很多人不理解的,妻子其實就是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日子中一直得不到理解,一直得不到支持才會爆發了自己的情緒。
很多人都會說,女人結婚以後變得不再溫柔可愛,不再貼心,其實這是因為男人沒有改變,男人們要清醒了,如果自己的妻子已經走向社會和你一樣扛起工作的重擔,男人也應該回歸家庭,其實哪裡有家庭是那種一是一二是二的分工,你做你的活我做我的事,你不幫我我也只顧我自己,這樣的話還像一個家嗎?一個家只有靠相互的配合,才能做到幸福,家是兩個人共同的家,是你做飯我就洗碗,你收拾我就聽你的指揮做你的幫手,這才是生活,生活需要這樣的兩個人齊心協力才能把日子過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