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肯去觀音》電影節折桂 獲「世界偉大電影獎」

2021-01-10 手機鳳凰網

《不肯去觀音》電影節折桂 獲「世界偉大電影獎」(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電影《不肯去觀音》媒體見面會(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不肯去觀音》電影劇照(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近日,第37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正式公布獲獎展演作品,由無錫廣播電視集團、普陀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北京絲賓絲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攝製、中影集團聯合出品發行的首部中國觀音題材電影《不肯去觀音》不僅受邀入圍,並獲得「世界偉大電影獎(World Great Film)」。在蒙特婁展映時,更是引發了現場觀眾對於中國電影的熱烈討論。

《不肯去觀音》感動海外 加拿大放映盛況空前

蒙特婁國際電影節是加拿大三大電影節之一,北美唯一被國際電影製片人聯合會承認的競賽性電影節,也是中國電影重要的海外展示場所。作為中國內地首部以觀音為題材的影片,《不肯去觀音》計劃在本次電影節中的蒙特婁市鬧區電影院放映三場,消息一經放出便受到了很多觀眾的熱烈響應,影片在放映當日的現場盛況和受熱捧程度更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儘管是電影節展映作品,但在首場觀影時,所有觀眾都必須自己購票觀影,即便如此也依然全場爆滿。電影結束音樂響起時,全場觀眾向影片和主創團隊報以持久掌聲。《不肯去觀音》在放映結束後更是引發了現場觀眾對於中國電影的討論,很多國外觀眾對此直言不諱:「中國電影給我的印象基本都是以商業利益為創作驅動,但是《不肯去觀音》的出現改變了我對中國電影的看法,這部電影以宣傳和諧大愛為主題,希望藉此喚起觀眾內心真善美,這種善舉值得我們所有人欽佩和讚賞。」

傳承文化弘揚大愛 觀眾贊《不肯去觀音》實至名歸

《不肯去觀音》以公元842年至864年間日本僧人赴大唐求請觀音的一段歷史傳說為線索,講述普陀山如何成為觀音道場的故事。影片融匯了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和諧精神,反映幾千年來國人對精神世界的至高追求。《不肯去觀音》在蒙特婁國際電影節展映時,現場觀眾對其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與探索精神,並向在場的片方代表提出了很多問題,其中包括對於畫面優美的拍攝場地特別感興趣,以及詢問拍攝地最近的大城市,還有一些觀眾表示出了對弘揚傳統文化的電影在中國當前環境下何以為繼的憂慮。現場一位觀眾在看完《不肯去觀音》後的感觸代表了很多觀眾的心聲:「雖然語言和文化背景不同,但我們這些海外觀眾依然能夠領悟和感受到影片的全部真諦,這部電影題材新穎,情節感人,傳遞正能量弘揚大愛,我認為《不肯去觀音》此次獲得『世界偉大電影獎』實至名歸。」

相關焦點

  • 電影《不肯去觀音》:用心講述中國「好故事」
    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國際影展於6月15日 23日在上海舉行,作為亞洲規模最大、最多元的電影展映活動,每年都會集中展映數百部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優秀影片。今年,觀眾將欣賞到自1993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以來陣容最強、質量最高、內容最豐富的影展片目。今年電影節出席明星嘉賓數量再創新高,電影《不肯去觀音》主演聶遠亦攜新片與王姬亮相紅毯。據悉這部由斯琴高娃、聶遠、牛犇、李純、牟鳳彬、中野良子、中泉英雄等中日影星聯合出演的神秘新片將於7月26日在全國公映。而在本屆電影節上,該片也將作為重要影片在市場交易單元進行展映。
  • 韓國影片《寄生蟲》獲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
    新華社/歐新  新華社法國坎城5月25日電(記者徐永春 楊一苗)第72屆坎城電影節25日閉幕,第二次入圍主競賽單元的韓國導演奉俊昊憑藉影片《寄生蟲》將最高獎最佳影片金棕櫚獎攬入囊中。  這是繼去年日本影片《小偷家族》獲金棕櫚獎之後,亞洲影片再次折桂坎城電影節。
  • 挪威電影獲斯德哥爾摩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人民網斯德哥爾摩11月20日電(記者 劉仲華)第22屆斯德哥爾摩國際電影節今天圓滿結束,歷經11天的激烈角逐,最終7.3公斤重的「青銅馬」花落挪威影片《奧斯陸8月31日》,該影片由挪威導演約阿希姆特·裡爾執導,「用詩一般的語言」講述了一個叫安德斯的年輕人在城市中無法找尋自我存在價值,最終走上吸毒與滅亡之路的憂鬱故事。
  • 中國首部觀音電影《不肯去觀音》將上映
    由張鑫執導,李純、聶遠、中泉英雄、斯琴高娃等主演的中國首部觀音題材電影《不肯去觀音》將於26日正式上映。由於題材的特殊性,片方採取了不同的宣傳手段,影片片方在全國包場,邀請觀眾免費觀影,名為「善緣場」。
  • 電影《不肯去觀音》:用愛拍一部有愛的電影
    這一天,由無錫廣電集團投資出品的又一力作——中國首部觀音題材故事影片《不肯去觀音》,在歷時一年多的拍攝製作後,正式登陸全國院線。《不肯去觀音》劇照。這一天,由無錫廣電集團投資出品的又一力作——中國首部觀音題材故事影片《不肯去觀音》,在歷時一年多的拍攝製作後,正式登陸全國院線。影片以公元842年至864年間,日本僧人赴大唐求請秘色觀音的一段歷史傳說為線索,講述了普陀山如何成為觀音道場的故事,用心詮釋「向善」的普世價值。《不肯去觀音》劇組的幾位主演牛犇、李純、牟鳳彬、王增奇等接受了《新周刊》專訪,與本報讀者分享拍戲過程中的趣事與辛苦。
  • 中國電影《第四面牆》獲開羅國際電影節「銅金字塔獎」
    新華社開羅11月29日電(記者吳丹妮李碧念)第41屆開羅國際電影節29日晚在開羅歌劇院閉幕,入圍主競賽單元的中國電影《第四面牆》獲最佳新作「銅金字塔獎」。  本屆電影節評委、中國女演員秦海璐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第四面牆》是中國新導演的新作品,評委及當地觀眾十分欣賞該片,也十分關注中國電影。
  • 佛教電影《不肯去觀音》慈悲播放,顛覆視覺!
    佛教電影《不肯去觀音》眾所周知觀音菩薩的道場位於普陀山
  • 電影《我的英雄》溫哥華電影節獲五獎
    2019年8月16日,第七屆溫哥華(國際)華語電影節(7th Vancouver Chinese Film Festival)在本拿比福克斯劇場(Michael J Fox Theatre )舉行了閉幕式頒獎典禮;由樊昊侖編劇、導演,景珂、連晉領銜主演,樊昊侖、巴多、白露娜、霍亞明等主演的電影《我的英雄
  • 《不肯去觀音》顛覆電影營銷模式 義映遍布全國
    電影《不肯去觀音》在藍色港灣舉辦媒體見面會。(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於發文)這種由佛教居士包場看大片的方式顛覆了中國電影市場的常規模式,據悉,在電影尚未公映前,已經有多位大功德主、佛教居士出資包場,目前全國已經確定了近300場義映。電影《不肯去觀音》通過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方式,演繹了觀音菩薩動人的故事。
  • 《不肯去觀音》許建:佛教電影是「精神廟宇」
    《不肯去觀音》總製片人許建(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於發文)編者按:一場跨越千年的觀音信仰,任憑光陰荏苒滄海桑田,不變的是中國人心目中的對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的感恩情懷。中國首部以觀音為題材創作的影片《不肯去觀音》為我們講述了觀音化身蓮妹樂善好施、慈悲待人的感人故事。總製片人許建先生在接受鳳凰網華人佛教採訪時,談到了投資拍攝該影片的初衷,他說:希望這部電影可以給浮躁的塵世注入一股清新之流,希望觀眾們看完之後心靈得以撫慰,這才是拍攝這個影片的最大動力。
  • 《血狼犬》導演獲馬德裡電影節最佳外語片導演獎
    《血狼犬》導演獲馬德裡電影節最佳外語片導演獎 第七屆馬德裡國際電影節最佳外語片導演獎1905電影網訊 由知名導演劉建華執導
  • 《孩子》折桂棕櫚灘第58屆坎城電影節完(圖)
    《孩子》折桂棕櫚灘第58屆坎城電影節完(圖) 來自比利時的《孩子》摘得金棕櫚枝,美國獨立導演大師吉姆·賈木許的《破碎之花》則榮獲「評審團大獎」,令法國電影18年來「國貨奪標」的熱切願望再度落空。不過,麥可·漢尼克的《躲避》還是為法蘭西挽回了面子,繼4年前探討受虐畸戀的《鋼琴女教師》囊括了評審團大獎、最佳男女主角3項榮譽後,這位坎城的常客、法蘭西本土的大師終於問鼎最佳導演的桂冠。備受關注的由王小帥執導的《青紅》則獲得了評委會獎。
  • 《歸去》讓世界動容 獲紐約獨立電影獎六項大獎
    北京時間4月4日,顏雷編劇並導演,徐才根、黃璐領銜主演的內地藝術電影《歸去》攜6項提名亮相紐約國際電影節開幕晚宴。 此前《歸去》已榮獲紐約獨立電影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演、最佳攝影指導、最佳剪輯的6項大獎。《歸去》將於北京時間4月6日在紐約國際電影節全球首映。 採訪中導演顏雷表示「此次參加紐約國際電影節,除了期待獲獎之外,更是懷揣一顆學習交流的心,能藉此機會與各國精英導演互相交流,提升能力,取長補短。」
  • 京都電影節開幕 佐藤浩市獲「三船敏郎獎」
    京都電影節開幕 佐藤浩市獲「三船敏郎獎」 時間:2018.10.13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坎城電影節落幕 《生命樹》爭議中拿獎
    「蜘蛛女」克裡斯汀·鄧斯特則憑《憂鬱症》的表演獲封「影后」,法國男演員讓·杜·雅爾丹獲封「影帝」。相比往年,今年坎城電影節是話題最多的一屆。除了華語電影和明星紛紛前去「打醬油」外,電影節還鮮有地驅逐了一位坎城系的大導演。此外,電影節片商也表示今年賣片買片市場相當火爆,前兩年受金融危機影響的電影市場,今年徹底迎來了好年頭。
  • 視頻:《不肯去觀音》
    《不肯去觀音》《不肯去觀音》相傳五代後梁明貞二年
  • 《不肯去觀音》受關注 媒體呼籲「正能量」影片
    《不肯去觀音》遭遇排片不公的待遇受到了眾多媒體和觀眾的熱議,一時間院線排片的標準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不肯去觀音》排片遇冷 不公待遇令媒體吶喊《不肯去觀音》作為中國首部觀音題材的故事電影,自7月26日上映以來便遭遇了排片尷尬,形成了「上座率高、口碑好,排片差」的怪現象。影片排片不足1%,多數影院都未在黃金時段提供場次,更有不少影院兩天後便將電影草草下線。
  • 《六人晚餐》巴黎電影節獲兩獎 竇驍獲最佳男演員
    《六人晚餐》巴黎電影節獲兩獎 竇驍獲最佳男演員 共5張 1905電影網訊
  • 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落幕 奉俊昊作品《寄生蟲》獲金棕櫚獎
    記者 | 劉燕秋1法國當地時間5月25日,第72屆坎城國際電影節落下帷幕,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寄生蟲》獲評委全票通過,摘得金棕櫚大獎,這也是韓國電影首次獲得坎城電影節最高榮譽。主競賽單元其他獎項方面:法國女導演瑪緹·迪歐普的《大西洋》獲評審團大獎,執導《年輕的阿邁德》的讓皮埃爾·達內與呂克·達內獲最佳導演獎。最佳導演獎獲得者達內兄弟 來源:視覺中國《痛苦與榮耀》男主角安東尼奧·班德拉斯與《小小喬》女主角艾米麗·比查姆分獲最佳男女演員。
  • 陝西電影獲加拿大金楓葉國際電影節兩項大獎
    本報訊(記者 孫歡)加拿大金楓葉國際電影節日前官宣獲獎名單,陝西電影《半個月亮爬上來》從數百部各國參賽影片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得加拿大金楓葉國際電影節的「最佳音樂故事片獎」和「最佳導演獎」兩項大獎,這是該片繼7月奪得「世界民族電影節」最高獎項「最佳故事片獎」後再奪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