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動力電池企業在福建投產,能否成為第二個寧德時代?

2020-12-17 經濟觀察報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耿慧麗 在傳統汽車上處於「窪地」的福建省,顯然非常渴望在新能源汽車產業中搶佔制高點。3月18日,福建省又一家動力電池企業正式投產。作為2018年福建省的重點項目,由福建省招標採購集團投資建設的國內外首創的單體大容量固態聚合物動力鋰離子電池一期項目正式投產。此款動力鋰離子電池近期已通過權威檢測,由該電池組裝搭載的10.5米純電動公交車在上個月測試時,單次充電可安全運行超過410公裡。

從官方介紹的內容看,這一動力電池項目在福建當地政府享受的待遇頗高,不僅強調該項目是「國內外首創」,更介紹這一項目系福建省招標採購集團在2016年第14屆「6·18」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上成功對接的科技部863火炬計劃成果,並在南平市設立福建巨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科技成果的項目轉化。

網絡公開招聘信息顯示,福建巨電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福建省招標採購集團下屬的一家國有控股公司。公司註冊成立於2016年底,註冊資本1億元,總投資30億元,總部位於福建南平建陽。公司現已擁有一支以碩士、博士及資深專業人士為主的技術團隊,掌握單體容量500AH的聚合物大容量鋰電池製造技術。公司將致力於建立動力和儲能電池領域完整的研發、製造能力,形成福建省動力鋰電池規模化製造基地。

巨頭們看好的下一代電池技術

這家新企業主攻的大容量固態聚合物動力鋰離子電池,正是近年越來越熱的固態電池技術。目前,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都是液態鋰電池,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組成。固態電池是指結構中不含液體,所有材料都以固態形式存在的儲能器件,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和電解質組成。由於固態鋰電池具有安全性能好、能量密度高和循環壽命長等優點,是電動汽車理想的動力電池。

相關研究認為,2020年固態電池技術研發有望取得突破性進展,在成本、能量密度和生產過程等方面進一步趕超鋰離子電池技術。2030年,鋰離子電池將不再是電動汽車電池主流,只在某些電子原件領域佔有一席之地。正是因此,國內外眾多企業近來紛紛押注固態鋰電池技術,將其作為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

豐田(Toyota)是較早投入研發動力鋰電池的整車製造商,早在2010年就推出過續航裡程可超過1000KM的固態電池。去年12月,豐田宣布與松下聯合開發固態電動汽車電池,其目標是2020年推出固態電池電動車。豐田執行副總裁Didier Leroy曾宣稱,其固態電池技術可以成為「遊戲規則的改變者」。

同一時期,德國寶馬宣布與美國電池公司Solid Power聯合研發下一代固態電池技術,其目標在2026年發布固態電池電動車。本田也宣布正在考慮為電動汽車開發全固態電池。最新的消息是,日前,雷諾/日產/三菱聯盟表示,目標2025年推出使用固態電池的電動車。

整車巨頭們如此青睞固態電池技術的背後,是動力電池企業、零部件企業不斷加碼,突破動力電池技術產業化的障礙。2015年,美國密西根州的創業公司Sakti3表示,即將開發出固態電池,能量密度為當前鋰電池的兩倍,成本只要鋰電池的五分之一,而且固態電池不易燃、能使用更久、充電時間更短。同年9月,真空吸塵器的發明者、英國戴森公司(Dyson)斥資9000萬美元收購了Sakti3。2017年,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大陸集團的高層表示,將加大固態鋰電池技術的投資,並可能於2024年或2025年投產下一代固態電池。

中國陣營能否搶先?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年初,被中國零部件企業萬向集團收購的菲斯科公司宣布申請固態鋰電池專利,該技術能夠十分鐘充滿電,續航800公裡,而且價格便宜,預計2023年實現量產。

2017年9月,萬向集團在美國收購的動力電池企業A123系統公司作為領投者,攜手國際知名整車廠投資了Solid Power,就是上文介紹與寶馬合作的那家公司。

國內,對於固態電池技術的重視也在逐漸升溫,有些企業推出產品的時間表比國際巨頭還要快。比如,去年9月29日,國軒高科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稱:「公司已在日本研究院開展固態電池技術研發,將儘快推進相關產品研發進度。」同一天,贛鋒鋰業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稱:「公司引進了一組固態電池研發團隊。」

去年11月13日,堅瑞沃能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上稱:「在固態電池方面,有在和科研院校合作進行研發,目前在和北京大學一起進行研發,明年年底會出樣品。」事實上,國內對於固態電池技術的開發早就開始。早在「十二五」期間,國家科技部863火炬計劃中就有「聚合物固態動力鋰電池產業化項目」。神州巨電新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就是這一項目的承擔者。此次福建省招標採購集團參與成立的福建巨電,也和神州巨電頗有淵源。

經濟觀察網記者查閱網絡公開資料發現,早在2007年,神州巨電就在河北巨鹿設立工廠,擬總投資8.5億元,規劃建設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線6條,年產值達30億元。其中,2009年一期投資2.2億元日產5萬AH的第一條固態聚合物大容量、大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線已建成。二期總投資1.2億元,日產20萬AH聚合物鋰電池生產線擴建工程於2012年下半年開工建設,項目建成後,公司日生產能力達25萬安時,年產值達8億元。

但不知為何,這一項目並未取得成功,近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的大發展中,並未看到神州巨電的固態電池大規模應用的消息。時隔數年,神州巨電攜手福建省再次衝刺固態電池的產業化,不知勝算幾何。

眾所周知,近年發展迅猛、被視為國內動力電池行業「獨角獸」的寧德時代就位於福建寧德。如果此次福建省押寶固態電池技術獲得成功,福建巨電會不會成為第二個寧德時代?

相關焦點

  • 韓國企業在動力電池市場取得第一名,中國企業蓄力趕超
    在過去數年中國的動力電池企業寧德時代曾長期居於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第一名,但是今年上半年由於韓國企業LG化學奪得了特斯拉上海工廠的訂單,LG化學由此一舉提升四個名次超越寧德時代,不過隨著採用寧德時代磷酸鐵鋰電池的model3的上市,寧德時代正迅速迎頭趕上。
  • 新能源電池廠家排名_新能源電池的企業排名(動力電池)
    2、CATL——頂尖技術   成立時間:2011年 總部:福建寧德   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成立於2011年,原為新能源科技集團(ATL)的動力電池分部,時代新能源(CATL)CEO曾毓群同時兼任新能源科技集團(ATL)總裁。
  • 動力電池四巨頭拼成本 特斯拉最低寧德時代最高
    為了讓新能源汽車加快普及推廣,作為新能源汽車「心臟」的動力電池,其價格下探勢在必行,而寧德時代、比亞迪欲通過提升技術和規模,化解動力電池價格下降帶來的壓力。行業集中度加劇2018年前三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累計裝機總量約28.7GWh,寧德時代位居首位,佔有率達到42%。
  • LG電池衝擊寧德時代?專家:不會有顛覆性變化
    而更為重要的是,這個龐大的訂單數字背後,意味著LG對寧德時代的超越接下來或將成為常態,並可能徹底取代後者成為全球動力電池冠軍。LG對寧德時代的趕超在上半年已經出現苗頭。數據顯示,今年1-5月,LG化學動力電池出貨量增長超70%達到7.8GWh,以24.2%的市場佔有率成為動力電池市場裝機量冠軍,曾經的冠軍寧德時代屈居第二,市場佔有率為22.3%。
  • 世紀浪人:卓然出眾,傲視群雄,寧德時代:全球動力電池的領跑者
    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份額方面,LG化學、三星SDI、SK Innovation的市場佔有率分別是24.6%、6%和3.9%。LG化學首次成為半年度全球市佔率排名第一的動力電池供應商。 上半年,中國的寧德時代累計市場佔有率為23.5%(較去年同期的25.1%略有下降),僅次於LG化學,全球市佔率排名第二。
  • 搭載寧德時代動力電池 「大灣區一號」遊船正式投入運營
    「大灣區一號」由招商局打造,裝載了由招商局、中國中車和寧德時代聯合開發,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油電混合動力推進系統,標誌著我國擁有了自主研發、設計、製造海上電動遊輪的能力。「大灣區一號」於2019年12月開工建設,歷時短短8個月,克服新冠疫情的影響,於今年8月14日如期在海門實現高質量交付。
  • 配套寧德時代動力電池
    據了解,「長江三峽1」號的電池系統由1萬多個寧德時代高安全磷酸鐵鋰電芯組成,每一個電芯都設有溫度傳感器,可實現電芯溫度監控和高溫報警功能,全方位保障產品的安全、可靠。該遊輪的電池動力系統保護充分考慮了故障選擇性,共配備了15個獨立電池電站為全船單獨充放電,分4個電池艙布置電池系統,並額外配置了備用電池動力系統,全方位保障航行動力。
  • 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圍剿安全「灰犀牛」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能否真正解決安全風險,將會成為國內外車企在接下來的供應商選擇中最為關鍵的權重因素。動力電池安全正在成為全球電動化進程中最大的「灰犀牛」。近期,包括通用、現代、福特、寶馬等多家國際車企的主力電動車型都因動力電池安全問題接連出現召回。
  • 動力電池雙龍鬥:比亞迪與寧德時代連懟三季 新舊龍頭在爭什麼?
    彼時大家都恪守著以共同的技術路線合力將市場做大的多贏原則,而隨著補貼退出臨近、日韓電池在中國被「解凍」,包括刀片、蜂巢等多元化技術創新快速萌芽並落地,整車企業建立自己動力電池企業的趨勢也愈演愈烈,動力電池的「羹」有更多人想來分了。一向淡定的寧德時代這次為何主動應戰也讓業內頗為不解。
  • 日產成為首個搭載寧德時代電池的日本汽車品牌
    日前,據外媒ELETREK報導,日產和雷諾近期與中國電池廠商寧德時代(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簡稱CATL)籤訂了動力電池採購合同。同時,日產與雷諾正在與寧德時代就兩個首發國為中國的純電動汽車項目進行深入溝通。
  • 寧德時代比亞迪互撕:電池路線之爭風雲再起
    誰能想到,一根鋼針,引發了中國動力電池頭部企業的一場爭論。日前,由比亞迪刀片電池的針刺試驗為開端,比亞迪以直播形式展現了刀片電池通過針刺試驗的安全性,而同為頭部企業的寧德時代則發出「有人將濫用測試的通過等同於電池安全」的回應。雙方的爭論開始,也隨即上升至技術路線。比亞迪3月最新發布的刀片電池展現了其回歸磷酸鐵鋰電池路線,而寧德時代則代表了目前主流的三元鋰電池路線。
  • 6萬字長文剖析寧德時代(一):核心技術|寧德時代|動力電池|鋰離子...
    Figure 50 研發框架,來源:寧德時代公告乘用車用動力電池新能源乘用車用動力電池主要有三個子研發方向,分別是純電動乘用車用動力電池、混合動力乘用車用動力電池、啟停電源。Figure 55 CTP 技術散熱板結構示意圖 來源:Soopat,寧德時代專利超級快充技術近年來動力電池能量密度不斷提升,但依然沒有解決電動汽車續航裡程短、充電時間長等問題,而快充技術就成為了解決續航裡程焦慮問題的可行路徑。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37期:全球動力電池市場洗牌!寧德時代...
    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洗牌,寧德時代、比亞迪動力電池裝機量雙雙下滑,LG化學市場佔有率攀升至全球第1。由於特斯拉電動汽車在華銷售量提升,LG化學及松下動力電池銷量增長,第一季度LG化學的動力電池銷量已攀升至全球首位,市佔率達到27%,松下則位居第2位市佔率達到了25.5%,而連坐3年首位的寧德時代市場份額降至17.6%位於第3位,比亞迪排名則再次下滑至遠景ASEC之後,位居第6位。
  • 寧德時代上市首日大漲44% 創始人曾毓群或成福建首富
    寧德時代出品的動力電池,已經為超過30萬輛新能源汽車提供了澎湃動力。這一數字還在持續增長,未來,世界各地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會裝上一顆來自寧德時代的「中國芯」!  「上市是寧德時代快速發展的新機遇、新起點,在成為世界一流創新科技公司的徵途上,我們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 面對爭議,寧德時代祭出「永不起火」的811電池
    放棄811等於放棄了高端市場圖片來源:寧德時代官方當811電池技術備受業界爭議時,國內力推該技術的寧德時代自然寢食難安。以至於有流言流出:寧德時代將放棄「811電池」,內部已將研發重心重新轉向「523」體系。對此,寧德時代官方隨即闢謠表示,「絕不會放棄811,這是動力電池爭取主導權和話語權的必選之路。如果放棄了811,那就是放棄了高端市場。」
  • 寧德時代上半年淨利潤超130% 為890餘款車型提供電池
    汽車銷量的增長帶動電池裝機量上漲,而根據財報,2019年上半年寧德時代的動力電池裝機總量為13.8GWh,幾乎佔據上半年動力電池裝機總量30.0GWh的半壁江山(46%)。此外,儲能系統業務銷售收入約2.4億元,同比增長369.55%。同時,得益於市場需求旺盛和新建產能投產的實現,2019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在鋰電池材料方面的銷售收入達23.09億元,同比增幅32.14%。
  • 最給中國長臉的福建企業,福州廈門泉州莆田寧德晉江等超級製造業
    福建經濟取得如此優異的成就的背後,是千千萬萬個福建的企業的艱苦奮鬥。其中就有,那麼一批優秀的閩商企業,他們可能沒有廈門建發、紫金礦業這樣世界500強那麼多的營業收入,但是他們確實最給福建人乃至中國人長了臉。你知道福建這樣的錦鯉企業有哪些嗎?今天小鵬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 日韓動力電池辛酸入華路-虎嗅網
    但今時不同往日,國內整車廠基本已經完成了與寧德時代、比亞迪、國軒高科等大型動力電池供應企業綁定。動力電池產品與整車需要進行複雜的定製、匹配、驗證工作,時間、人力、資金等生產要素缺一不可,整車企業是否願意拋棄成熟的供應鏈,勞心費神去選擇一家「看似高級」的外資動力電池供應商,還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 上汽集團聯合寧德時代布局動力電池車企+電池企業或成產業新趨勢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汽集團」)和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ATL,以下簡稱「寧德時代」)聯手布局動力電池。近日,在商務部反壟斷局網站經營者集中簡易案件公示區域,發布了《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設合營企業案》(以下簡稱《合營企業案》)的公示。
  • 探訪福建寧德鋰電新能源小鎮: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新引擎
    在去年7月國家發改委公布的第一輪16個精品特色小鎮名單中,寧德鋰電新能源小鎮以「打造新興產業集聚發展新引擎」上榜,成為福建省唯一入選的特色小鎮典型。寧德鋰電新能源小鎮規劃總面積約3.89平方公裡,總投資約109億元(人民幣,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