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兒童電子產品搜索熱度飆升200%,孩子視力引發家長擔憂

2020-12-10 上遊新聞

今年的寒假已比往年延長超過一個月。在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學生學習生活發生了哪些改變?疫情對教育行業產生了哪些影響?人們關於教育的哪些需求值得重視?

近日,百度發布的教育搜索大數據顯示,網際網路成為疫情下人們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近30天,日均超3.5億人次在百度搜索、瀏覽教育相關的知識內容,同比上漲86%,知識類視頻日均播放量達1.5億,教育類智能小程序用戶時長環比上漲30%,在線教育熱度飆升。

從搜索的具體內容分布看,K12(即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與外語的用戶需求量最高。興趣愛好、學前教育、留學、高等教育、職業培訓等教育培訓行業的市場潛力同樣巨大。值得注意的是,興趣愛好的需求日益上升,反映出小眾教育需求崛起,教育需求多元化成為在線教育新趨勢。

K12、外語由於與考試關聯性更高、實用性更強,在地域分布上呈現出明顯特徵。搜索大數據顯示,山東、河南、河北等高考生源大省最關注K12。而沿海城市及首都由於對外交流更頻繁,外語教育的需求也更加旺盛。

與傳統印象相反,困擾小學生、初中生的科目不是數學、英語,而是語文。搜索大數據顯示,近30天,百度文庫內小學、初中教育相關內容瀏覽量超17億,語文成為最大的「流量主」。顯然,隨著基礎教育不斷改革,語文的重要性日益提升。

與此同時,在抗疫醫生的影響下,不少學生將學醫作為自己的理想,醫學專業的高校排名關注度持續上升。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近30天,「醫學專業大學排名」的搜索熱度同比飆升200%。同時,疫情下科技力量助力抗疫,也讓「人工智慧專業」、「計算機專業」成為搜索熱度上漲最快的專業之一。

疫情讓人們有時間認真規劃未來學業、職業的發展,各類證書考試受到高度關注。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近30天,百度文庫各類證書考試相關內容的瀏覽量近2.5億,「教師資格證考試」熱度最高,而後依次為基金/證券從業資格考試、公務員考試、交規考試、註冊消防工程師資格考試等。

對職場人群而言,復工延期的空檔成為「充電」的好時機。「建造師」相關內容在百度文庫下載量排名第一,「會計師」、「監理工程師」等行業也是充電熱門選擇。從偏好的內容來看,相較知識類內容,職場人群更偏愛具有實用性的技能,以獲得更好的職業前景。

疫情也為教育行業、教學方式帶來巨大改變,「網課」作為疫情期間保證學生學習正常開展的重要方式,近30天,搜索熱度直線攀升,環比上漲1891%,「上網課突然卡了怎麼辦」、「上網課分屏老師會發現嗎」成為熱門問題。

「網課」成為國民級熱點話題,在線教育行業的市場也迅速擴大,中小城市成為此次在線教育普及的重要區域。百度搜索大數據指出,關注在線教育的城市以二、四線城市居多,新增用戶多來自於中小城市。這一情況表明,在線教育行業下沉市場仍有較大空間,教育資源下沉迎來良機。

此外,「網課」也帶動兒童電子產品持續走俏,「兒童電子產品」相關內容的搜索熱度近30天環比上漲200%。正是由於「網課」讓學生長時間面對電腦、手機,近30天,「預防近視」的搜索熱度也環比上漲265%,孩子視力問題引發家長擔憂。

對於老師而言,「網課」改變了其工作模式,體育老師對網課表現出較強的不適。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近30天,「體育課件PPT」搜索熱度暴漲1775%,體育老師紛紛表示:「上網課太難了!」

即使處在特殊時期,學習時間也有規律可尋。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每天15點和21點是人們搜索知識的尖峰時間。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持續推進,全國已有多地明確開學時間,學習生活正逐步走向正軌,但由於疫情產生的教育需求、教育問題,仍需長期關注。透過百度搜索大數據,可以全面地了解、評估此次疫情對教育行業帶來的影響與改變。同時,百度搜索大數據揭示了小學、高中、留學生等人群的關注重點,為教育從業者提供參考依據,以便更好滿足人們的教育需求。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孫磊

相關焦點

  • 博物館搜索大數據:故宮預約搜索熱度飆升215%
    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1月22日以來,各大知名博物館均遭遇了搜索熱度的大跳水。而近期由於疫情防控一路向好,博物館紛紛重啟,近30天搜索熱度環比上漲64%,故宮預約搜索熱度飆升215%;疫情期間博物館和直播結合的「雲看展」,形成了一次「破圈」。數據顯示,「博物館是幹什麼的」這個問題較疫情前搜索熱度上漲了208%。
  • 我們採訪了100位中國家長,孩子沉迷電子產品,他們這麼看
    「近視眼」 家長們的首位擔憂 在我們的調查中,有這樣一個問題:「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時,你最擔心的是什麼?比如心理上,學習上,健康上?」 ▲基本上所有受訪家長都提到了「擔憂視力問題」 不可忽略的是,除了使用電子產品本身,不良的用眼習慣,也是影響孩子視力的一大隱患
  • 百度搜索大數據:「櫻花」3月搜索熱度超「口罩」
    值得注意的是,「多輛湖北復工大巴被勸返」的熱度居高不下,在武漢即將解封之際,莫讓「勸返」煞了春天復甦的風景。「新冠肺炎」搜索熱度下降,但疫情下的追問仍在繼續。報告顯示,近90天,「野生動物保護法」相關內容搜索熱度飆升200倍,「傳染病防治法」相關內容搜索熱度飆升180倍。追問與反思也將是疫情結束後,「再防疫」的重要舉措。
  • 【新視力自然療愈】國慶長假家長怎麼保護好孩子的視力?
    外出遊玩,要防止受傷,在家休息,切忌避免長時間看書、看電視,尤其不能長時間玩電腦、手機或平板,不能光顧著玩,把視力弄壞了。那麼國慶期間該如何保護好孩子的視力,讓眼睛也放個假呢?專家建議,放假期間應該讓孩子和所有電子產品保持距離!
  • 奇異果兒童版:寓教於樂 保護視力的兒童電視APP
    科學研究表明,電子產品對視力影響程度與屏幕大小成反比,手機屏幕小、字體小,與眼睛距離短,眼睛長期處於高度集中的狀態下,會產生加倍的疲勞感。想讓孩子的眼睛少受傷害,選擇大屏幕的電視是個好方法。《金陵晚報》報導,江蘇省第二中醫院眼科專家歐陽永斌說:「我是用『看電視』的方式預防孩子近視的。聽起來不可思議,但看電視是一種遠距離用眼活動,近距離高強度用眼才是近視的元兇。」
  • 健康|孩子頻繁使用電子產品,戴防藍光眼鏡能減少視力損害嗎?
    疫情期間,孩子們在家上網課,課後還需要用「曉黑板」「騰訊課堂」等互動軟體進行答疑。因此,電子產品的使用頻率比以往增加不少。那麼,對於正在生長發育的青少年來說,頻繁使用電子產品,對視力有何影響?又該如何防護?
  • 30個孩子22人近視眼 合肥一小學視力篩查令人憂
    [趨勢]  「小眼鏡」高發且低齡化  不僅僅是廬陽區的初中生和小學生的篩查結果令人擔憂,在去年8月的幼兒入園體檢期間,合肥市蜀山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的數據顯示,該區120多所幼兒園近2000多名入園幼兒參加了體檢,其中300餘名兒童發現視力不良情況,比前一年的同期體檢數據相比增長5%
  • 比爾蓋茨、賈伯斯育兒觀的異曲同工之處:都不讓孩子玩電子產品
    其實這些都是外界對於孩子的刺激,導致孩子認為這樣是休息,有樂趣,可以接觸更多好玩的事物。殊不知這種刺激可不是什麼好事。雖然家長知道看電視、玩手機不是好事,會影響孩子的視力發展,小小年紀就帶上眼睛。1、影響視力這一點各位家長都知道,長時間的看電視會讓孩子逐步近視,在很多未來選擇中,視力很有可能成為一項阻礙。
  • 孩子為什麼應該喝澳樂優睛慧兒童奶粉?智力+視力,成就學習力!
    來源標題:孩子為什麼應該喝澳樂優睛慧兒童奶粉?智力+視力,成就學習力! 「我們對9個省(區、市)小學、初中、高中學生在疫情期間視力變化情況做了調研,調研結果還是很不樂觀的。」
  • 保護好孩子的視力(健康焦點)
    《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要求,將視力健康納入素質教育,將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課業負擔等納入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評估體系。從2019年起,每年開展各省(區、市)人民政府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評議考核。兩年來,各地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有哪些措施和進展?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 0-6歲兒童將有視力健康電子檔案
    今年,北京市危重孕產婦及新生兒轉會診網絡將進一步完善,針對先心病等兒童主要死因,也將增加助產機構以實現篩查前移。針對「小眼鏡」增多,今年,北京還將建立兒童視力健康電子檔案,以助力近視防控。去年轉診危重新生兒7800餘例記者從會上獲悉,2018年,北京分娩量約22萬,相比高峰期2016年的28萬,已經回歸到平衡水平。
  • 北京:0-6歲兒童將有視力健康電子檔案
    原標題:北京市衛健委召開婦幼健康工作會議,去年新生兒分娩量22萬,今年遴選市級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  0-6歲兒童將有視力健康電子檔案  昨日(18日),北京市衛健委召開今年的北京市婦幼健康工作會議
  • 青少年視力康復市場火熱 花錢真的能讓孩子摘下眼鏡嗎?
    孩子近視後,不少家長選擇通過「近視康復治療」以求讓孩子擺脫眼鏡。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社會上出現了一大批近視康復治療機構。這些近視康復治療機構真的能讓孩子摘下眼鏡嗎?近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最近,一項對1951名中小學生家長的調查顯示,73%的家長表示孩子已經近視,92%的家長擔憂孩子的視力問題。 「我班上已經有一半學生都戴上了眼鏡,還有好幾個高度近視。」北京一所中學的老師鄭燕青告訴記者,現在的孩子生活中離不開各種電子產品,他們意識不到長時間對著電子屏幕對眼睛的損害有多大。
  • 關注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 天九共享助視立美護航青少年成長
    近視度數低齡化、近視度數高度化已成為困擾學生和家長的一大難題,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除了學習壓力大、電子產品對孩子視力的傷害外,還有讓人擔憂的一點,就是近視的孩子戴錯了眼鏡,他們沒有佩戴符合視光環境的眼鏡。同時,由於市場上頻繁出現誇大宣傳、虛假宣傳,讓很多家長和學生走了不少彎路,致使這個行業可信度偏低。對此,專注在兒童青少年近弱視防控領域深耕的視立美創始人餘俊毅先生決心做點什麼。
  • 高考期間百度搜索需求激增,有途教育智能小程序DAU飆升103.5倍
    數據顯示,今年「高考」相關內容的搜索熱度為近五年之最,與去年同期(高考倒計時100至倒計時10天)相比,今年「高考」相關內容的搜索熱度上漲了248%。更高的關注度也給教育類產品帶來更為充沛的增長空間,而其中最先受益的就是教育類智能小程序。
  • 專家:合格電子產品已過濾了...
    前段時間受疫情影響,學生只能宅在家進行線上學習,使用電子設備多了,不少家長開始擔憂孩子的視力問題。因此,號稱能防近視的防藍光眼鏡最近在家長圈裡「火」了。防藍光眼鏡能否有效預防近視呢?記者就此採訪了廣西視光中心專家,並做出解讀。市民在選擇眼鏡。
  • 百度搜索大數據:故宮預約搜索熱度飆升215%,博物館遭遇「小別勝...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各大博物館、藝術館紛紛閉館,百度搜索大數據顯示,1月22日以來,各大知名博物館均遭遇了搜索熱度的大跳水。而近期由於疫情防控一路向好,博物館紛紛重開,近30天搜索熱度環比上漲64%,但距離疫情前熱度仍處「腰斬」水平。
  • 學齡期兒童視力異常近三成 開學「第一課」是護眼
    在杭婦院兒童保健科,最小的2歲患兒,已經出現視力異常,這很大可能與從小愛看手機等電子產品有關。  2歲幼兒已有近視傾向  「許多孩子才六七歲,就戴上了厚厚的眼鏡,看著就讓人揪心。其中,以近視和散光特別突出。」李勇裴說,這是醫院第一次為小學新生進行體檢,這些學齡前的孩子,視力異常比例這麼高,大家都沒想到。
  • 8歲孩子戴上300度近視鏡 電子產品促升近視率
    在電視、電腦、手機的屏幕前度過一個假期之後,不少學生發現自己的視力有了直線下降,各大眼鏡店也在開學前夕迎來一波「配鏡熱潮」。24日,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兒童配鏡的年齡正在逐步降低。  「放了假天天抱著平板電腦玩遊戲,有時候還熬夜看電視,這眼睛哪能受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