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數學知識點總結-09數學廣角:雞兔同籠問題

2020-12-16 茂喵喵

撰文:喵喵君

審核:伯毅

典型雞兔同籠問題

典型的雞兔同籠問題,即將雞和兔關在同一個籠子裡,知道總共的動物頭數和腳數,然後分別求出雞和兔各有多少。這裡面隱藏的已知條件還有雞和兔都各有一個頭,雞有兩隻腳,兔子有四隻腳。從本質上來說,雞兔同籠問題其實也就是分配問題。可以等價為:已知物品的總數(動物頭數),將它們分裝到容量(動物腳數)不同的容器中,並且每個容器都是滿的,問不同容量的容器各有多少個。通常,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有列表法、假設法、方程法等方法。

列表法:所謂列表法,就是在動物數量較少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假設雞的數量為動物總數,圖的數量為0.然後列表,逐次增加圖的數量,同時算出每種情況下的動物腳數,直到動物腳數和已知條件相匹配即可。這種解法比較直觀,但是僅適用於動物總數較少的情況。

假設法:假設法首先即假設所有動物都是雞,然後算出總的腳數,對照已知的總腳數,算出總腳數差,而這個總腳數差即是兔子數量的2倍,因為兔子的腳數是雞的腳數的2倍。

方程法:設定其中一種動物的數量為x,然後根據已知條件:總頭數與總腳數,分別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下面我們結合典型例題使用這三種方法解題。

例:小梅數她家的雞與兔,數頭有16個,數腳有44隻。問:小梅家的雞與兔各有多少只?

1、列表法:

很顯然的,我們知道,雞有10隻,兔子有6隻。

2、假設法:

假設16隻動物都是雞,所以

總腳數=16×2=32(只)

總腳數差=44-32=12(只)

腳數差=4-2=2(只)

所以,

兔子數量=總腳數差÷腳數差

=12÷2

=6(只)

雞的數量=總數量-兔子數量

=16-6

=10(只)

3、方程法:

設雞的數量為x,則兔子數量為16-x,列方程

2x+4(16-x)=44

解方程,得

x=10

即雞的數量為10,兔子數量為16-x=6隻。

:雞的數量為10隻,兔子數量為6隻。

雞兔同籠變型

現有大、小油瓶共50個,每個大瓶可裝油4千克,每個小瓶可裝油2千克,大瓶比小瓶共多裝20千克。問:大、小瓶各有多少個?

:這道題雖然也可以用幾種方法解題,但是綜合下來,運用方程法最簡便

設小瓶有x個,則大瓶有50-x個

則小瓶共裝油量=2x,

大瓶總裝油量=4(50-x)

裝油量差=4(50-x)-2x

=200-6x

=20

解方程,得

x=30

大瓶數=50-30=20(個)

:大瓶有20個,小瓶有30個。

相關焦點

  • 四年級雞兔同籠問題專項複習
    早在公元前四、五世紀我國的古書《孫子算經》中就提到了「雞兔同籠問題」,其表述為:「今有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雞兔同籠問題而雞兔同籠問題在現實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其解答方法有列表法、假設法、抬腿法、公式法、方程法等多種方法。
  • 每天進步一點點,三年級數學雞兔同籠,簡單思路解決大問題
    在部分三年級下冊的數學中,部分版本將雞兔同籠作為一個專項題單獨列了出來。(部分版本要到四年級上冊開始學習)但不不妨礙我們現階段來學習雞兔同籠問題,目前各個版本積累的數學知識已經具備解題條件。雞兔同籠是我國古代三大算術題目之一(另外兩道是物不知數和老鼠打洞,後邊我們會一一詳細列舉),最早記載於《孫子算經》中,距今已經超過1500年的歷史。原文如下: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 小學數學應用題之雞兔同籠問題
    雞兔同籠問題不僅是我們小學時候經常遇見的數學應用題,同時也是古代經典的算術題。這類問題通常是讓你知道籠子裡面雞兔加起來一共有多少只和多少只腳,然後要你求出籠子裡面各有多少只兔子和雞的問題,這也是第一種雞兔同籠問題。
  • 小升初數學典型應用題:雞兔同籠問題
    小升初數學典型應用題:雞兔同籠問題   【含義】    這是古典的算術問題。已知籠子裡雞、兔共有多少只和多少只腳,求雞、兔各有多少只的問題,叫做第一雞兔同籠問題。已知雞兔的總數和雞腳與兔腳的差,求雞、兔各是多少的問題叫做第二雞兔同籠問題。
  • 小學數學1~6年級《數學廣角》專題複習資料
    小學數學教科書設置了「數學廣角」教學內容版塊,旨在系統而有步驟地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一些基本數學思想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公式、定律的理解,是提高學生數學能力和思維品質的重要手段,是數學教育中實現從傳授知識到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
  •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部分解題技巧和方程解法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應用題中,有一些類型的題,例如雞兔同籠,植樹問題,自行車裡的數學,確定起跑線等,同學們往往會認為比較難掌握。其實這些題只是比較偏重解題技巧,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方法,相信同學們都能正確地把它們解出來。雞兔同籠的問題在我國古代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就有記載,也算是比較古老的數學問題了。
  • 經典數學應用題「雞兔同籠」問題
    「雞兔同籠」類型的題目是中小學數學應用題中最經典的一個類型。從古代到今天始終吸引著一代代數學愛好者,有著無窮的魅力。 雞兔同籠小學低年級是直接告訴雞和兔子的只數讓學生計算總的有多少條腿,主要練習乘法和加法的混合運算。
  • 雞兔同籠問題及各種變形雞兔同籠問題
    前幾天yangyang回家說他們今天數學進行測驗了,其中一道題是「雞兔同籠」問題,很多同學都不會做。這兩天我在網上查了些資料梳理了一下,發現「雞兔同籠」其實不是一道題,它是一類題,貫穿了整個小學數學的教學,學會它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解決這類問題。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省級優質公開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中國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教學難點:建構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數學模型,運用學到的解題策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雞和兔大家都很熟悉了,誰能用數學的語言說一說雞和兔各有什麼特點?
  • 小學數學典型應用題18:雞兔同籠問題
    【含義】 這是古典的算術問題。已知籠子裡雞、兔共有多少只頭和多少只腳,求雞、兔各有多少只的問題,叫做第一雞兔同籠問題。已知雞兔的總數和雞腳與兔腳的差,求雞、兔各是多少的問題叫做第二雞兔同籠問題。
  • 巧妙使用雞兔同籠解答小學數學問題,能做出來,你就是優等生
    雞兔同籠數學問題,非常挑戰腦力,而且題目變化多樣,一些奧數級別的數學問題,往往要使用到雞兔同籠的解答方法,進行巧妙運算,如果你能快速解答出來,證明你的數學很厲害!我們都知道,解答雞兔同籠,一般採用比較簡單的轉化法,即把所有的雞和兔,都看作是兩隻腳,比如這道數學題:雞、兔共64隻,腳共有184隻,雞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
  • 一招教你秒殺數學經典題型——雞兔同籠!
    比如典型的「雞兔同籠」,相信同學們都不陌生吧!抬起一條腿、抬起兩條腿,把腿分它一條、兩條……這個問題成為了困擾小學生的重要數學問題!雞兔同籠這道讓無數學生和家長頭痛的問題還是古人發明的呢!在我國古代的數學著作《孫子算經》中有載: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 小學數學雞兔同籠問題,老師教你四種方法搞定
    小學生最害怕計算的就是雞兔同籠的題,今天我給大家講講雞兔同籠的問題。雞兔同籠問題是指已知雞和兔的總頭數和總足數,求雞和兔各多少只的一類應用題,也可以稱為「置換問題」例如,籠子裡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8個頭,從下面數有28隻腳,雞和兔各有多少只?
  • 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數學廣角的《植樹問題》案例分析
    【教學內容】:《植樹問題》是新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的內容。本節課主要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分析、比較的方法,找「植樹問題」的規律。【學期與教材分析】:教材將植樹問題分為幾層次:兩端都栽、兩端不栽、環形情況等,其目的在於通過解決問題滲透數學思想方法。
  • 四年級《雞兔同籠問題》這麼解才對,內容豐富,做對三道就是學霸
    雞兔同籠本是一道二元一次方程求解的問題,但因為出現在四年級的課本中,暫未接觸方程的概念,所以我們今天就用一種數學思想——化歸思想來解決!化歸思想是數學三大思想之一,伴隨著整個學段的學習,希望大家認真學習!
  • 2021年公務員考試行測:巧解雞兔同籠問題
    01雞兔同籠問題雞兔同籠是中國古代的數學名題之一大約在1500年前,《孫子算經》中就記載了這個有趣的問題。書中是這樣敘述的:今有雞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雞兔幾何?02解題思路解決雞兔同籠問題主要是用假設法,先假設它們全是雞,於是根據雞、兔的總數,就可以先算出在假設條件下共有幾隻腳
  • 中小學數學又要改!變難還是變簡單?專家:雞兔同籠都教錯了
    用簡單易懂的話來說,就是以後的中小學數學,要變得簡單一些了,教學內容,也要相應減少一部分,尤其是高中數學。未來的高考,也不再實施文理分科,彈性選擇更多,考慮到學生的因素,數學教學將更注重學習方法、思維方法,而不是老師灌輸給孩子的那些知識點。
  • 令學生爆笑的雞兔同籠問題解法,早知道能這樣做,早愛上數學了
    雞兔同籠問題在小學奧數和小升初試卷上都有涉及。雞兔同籠問題指的是把雞和兔子關在一個籠子中,根據頭數和腳數等已知條件求出雞和兔子各有多少只的題目。很多小學生認為雞兔同籠問題非常難,最怕遇到這類題目了。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有趣的解法,很多學生因為這個解法愛上了雞兔同籠,愛上了數學。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個神奇的解法到底多有趣。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衡中人手一份,推薦收藏!
    七年級的話,也就是初一,初中的知識量不算多,也只是高中的個過渡階段而已。而學習的方法,就是重在把每一個部分學好,在初三那最後一學期,吧所以知識連接在一起學習,以得以鞏固和加深記憶,來考得好成績。七年級這一學習階段,主要還是各科學習的入門階段,所學的都是最基礎的知識,就算難如數學,在七年級的時候,只要稍微認真一點,考試的分數就不會低到哪裡去。
  • 四年級數學寒假作業(11、12)
    四年級數學寒假作業(11)一、20道口算20×45=         16×70=        150×20=        240÷40 =       四年級數學寒假作業(12)一、20道口算3×1400=       8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