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稱射擊類遊戲,FPS(First-Personal Shooting Game),嚴格來說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屬於ACT類遊戲的一個分支,但和RTS類遊戲一樣,由於其在世界上的迅速風靡,使之發展成了一個單獨的類型。英文名:FPS(First-Personal Shooting Game)第一人稱視角射擊遊戲顧名思義就是以玩家的主觀視角來進行射擊遊戲。玩家們不再像別的遊戲一樣操縱屏幕中的虛擬人物來進行遊戲,而是身臨其境的體驗遊戲帶來的視覺衝擊,這就大大增強了遊戲的主動性和真實感。玩家需要操縱一個人物,發射子彈擊殺敵人,同時躲避敵人的子彈的遊戲。從遊戲性分為PVE和PVP模式。射擊類遊戲從發展之初1973年《迷宮大戰》的開天闢地,到1992年《重返德軍總部》與1993年《毀滅戰士》的初具雛形,再到1996年的《毀滅公爵3D》和《雷神之錘》掀起了FPS遊戲的第一次浪潮,隨後便誕生了《黃金眼007》和《半條命》等優秀作品。2000年的《反恐精英》首次在全球範圍內興起了FPS遊戲的「黃金時代」,2007年的《使命召喚 現代戰爭》則再次賦予了系列新的發展,直到2010年的《戰地 叛逆連隊2》。 如果你是一名FPS遊戲迷,你一定要看看下面這篇文章,因為它回顧了這類遊戲30年的發展史;如果你不是一名FPS遊戲迷,你更該看看這類遊戲是如何從默默無聞成長為如今的風靡全球的。
友情提示:長文多圖,不做排名,系列產品只做概括。
《德軍總部》系列五部曲
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始祖《Wolfenstein(德軍總部)》遊戲模式為第一人稱PVE模式。1992年,著名遊戲開發公司id Software開發出史上第一套第一人稱射擊遊戲《Wolfenstein 3D》,以電腦為平臺的《Wolfenstein 3D》雖然只有256色,遊戲畫面也很粗糙,但因為那種以第一人稱視點移動的臨場感與緊張感,深深地感動了當時的許多玩家,在遊戲歷史上奠定了不可磨滅的重要地位。
《德軍總部》故事接續在前作之後,當希特勒的殭屍大軍統治世界夢碎以後,頂尖的德國科學家又發現了位於平行世界卻不同時空的新能量來源「黑色太陽」。要接觸到黑色太陽,就必須穿越時空,進入可怕的「屍幕世界」──一個充滿綠色基調而且殘暴的空間。這裡到處都是詭異的生物和不斷呼嘯而過的能量旋風,這裡的生物有特殊的光環圍繞,例如漂浮在地面上的「收集者」,就是一種混合著金屬與血肉外觀的蛆蟲,專門在四處收集電能,如果把它打爆,還能夠藉此傷害現實世界中的敵人。
本作中玩家同樣會和德軍們進行對抗,但是科學家們的發現也讓德軍擁有了新的武器,甚至可以說是變種的生化武器。這些怪物們變得異常強壯且難以對付,讓玩家不得不進入屍幕世界來取得更有力的攻擊方式。
在屍幕世界中,部分的場景物件將會轉變成洞口,好讓玩家能夠踩踏、射擊,或是扔顆手榴彈進去;而使用收集到的「屍幕能量」,還能控制時間,大大增加玩家們在槍林彈雨下的喘息時間。
武器選擇方面與前作比起來則更為豐富,包含衝鋒鎗、無瞄準鏡步槍、加德林機炮,和固定式機關槍等。但是隨著遊戲的進行,收集屍幕能量所轉化成能源的高科技武器將會成為戰鬥的重心,例如能蒸發敵人血肉的重力槍等。所以說,現代的射擊遊戲中的殭屍模式,只不過是一直炒冷飯而已。殭屍作為PVE模式中的不可替代的元素,也是玩家們傾瀉子彈的最好的靶子。30多年前的既有模式流傳到現在既沒有太多創新,也沒有更大的突破。真算是一件比較可悲的事情吧。
分割線------------------------------------------------------------------------------------------------
《毀滅公爵3D》和《雷神之錘》
這兩個遊戲一定要放在一起講。毀滅公爵3D的遊戲畫面遊戲主人公曾經在3D Realms的系列遊戲中出現過,此系列包括《毀滅公爵》(Duke Nukem)、《毀滅公爵2》(Duke Nukem 2)。但是《毀滅公爵3D》卻不同於他們的前輩,這是一款FPS類的遊戲,就像是著名的此類作品《毀滅戰士》(Doom)和《雷神之錘》(Quake)一樣。這是一款非常成功的遊戲,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在作品中引入了很多幽默的元素,而其他的這類作品都缺乏幽默感。但是也是FPS歷史上最失敗的遊戲。玩家們一直等待新版本出現,但是開發商一直跳票。這個系列遊戲逐漸被其他產品取代。跳票原因根據城市傳說主要是遊戲策劃和開發商的矛盾。
毀滅公爵II(Duke Nukem II)是一個運行在DOS系統下面的遊戲。由Apogee軟體公司製作發布。遊戲包含4個章節,第一章節作為共享軟體發布。這是毀滅公爵系列遊戲的第二個版本,之前一個版本是1991年發布的毀滅公爵,隨後發布的是1996年的毀滅公爵3D。
遊戲的背景是現在有一個邪惡的計劃正在進行中,這個名叫「Rigilatin」的計劃就是奴役地球。這些異類綁架了毀滅公爵,要用他的大腦來組織其他方的進攻。公爵奮力逃離了魔爪,再一次,拯救了世界。遊戲的故事主線基本上沒有進行修改就再次用於GBC版本上的於1997年的再發行版本。因為此遊戲第一次引用了「遊戲引擎」的概念。
毀滅公爵的最新版本叫 --DNF (Duke Nukem Forever )毀滅公爵永恆版。已經跳票超過13年了,於2011年上市。史上最長跳票結束,分級為18禁遊戲,可是已經是夕陽西下,加上我國文化審核嚴格。只有一部分信仰玩家入坑。
分割線------------------------------------------------------------------------------------------------
使命召喚系列
《使命召喚》是由動視公司開始製作,(現為動視和暴雪爸爸於2007年12月2日合併)於2003年最初製作發行的FPS遊戲系列。 該系列已發布正式作品至第十四部,每部都是3A打造,可玩性十足。是小編比較喜歡的FPS遊戲之一。
優點:劇情豐富。加入精彩的單人遊戲環節,是一款多元化的FPS射擊遊戲的必經之路。
缺點:缺少核心多人對抗,二周目熱情低。DLC發布周期時間長, 容易被淘汰好在我們系列很多很豐富。。。嗯?套路嗎?
一個優秀的故事,和合理的遊戲設計,是一個遊戲的個性,基因。
使命召喚系列通過引入電影般精彩的故事情節,把FPS遊戲設計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每次都可以吸引最多的玩家。每次都可以拿出一個非常好的故事來呈現給玩家。每次不斷的在劇本、配音,甚至為了情節而在遊戲設計上的附加的投入,都在火爆的市場銷售中拿了回來。 獲得最好的市場反映,為下一代遊戲積累資金、技術與口碑。
分割線------------------------------------------------------------------------------------------------
《戰地》系列
《戰地》是EA DICE開發的軍事題材射擊遊戲系列。戰地系列的首作《戰地1942》於2002年上市。最新作稱做《戰地5》 內容為二戰 ,最經典的遊戲為《戰地1》。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試試這個遊戲,小編強力推薦哦。
戰地系列遊戲以大規模的載具和步兵在大地圖上協同作戰為品牌賣點,注重遊戲娛樂性的同時兼顧真實性。戰地系列歷來是網路遊戲,有一些產品同時設計了作為附加模式的單機遊戲。部分戰地系列遊戲的擴展功能比較完善,第三方團體可以製作各種各樣的模組滿足玩家不同的需要。傳統的戰地系列遊戲主攻PC平臺;自2005年起,開發組也逐漸重視起遊戲機平臺。
《戰地1》遊戲背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題材,小編個人是非常喜歡的。在一個可以容納64人的宏大戰場能夠讓玩家在其中充分感受到深陷於一場戰役的魅力。遊戲的第一感覺的的確是棒。其實在市場上主流的FPS遊戲所展現的內容越來越向現代戰爭,甚至與未來戰爭靠攏的趨勢下。諸如讓FPS遊戲重回一戰二戰題材的聲音也不在少數。老戰爭或許沒有科幻戰爭來的來的那麼炫酷,但在小編眼著無疑它是浪漫的。用現在越來越成熟的技術來還原一個戰火紛飛,真槍實彈,硝煙瀰漫的戰場,玩家在其中刺刀拼殺,衝鋒進攻的代入感是無與倫比的,畢竟那曾經是一個真實存在過的時代,以現代的目光來審視那些曾經取人性命的戰爭兵器或許有些奇怪,但正是這些武器的老舊和年代感,才會讓像小編這樣的玩家欲罷不能。
不同的地圖,不同的戰況環境,相同的激烈戰爭,讓人印象深刻的戰爭巨獸。戰地1的多人部分不用再多口舌去讚美。這部分是戰地1的重頭,遊戲的魅力所在。正式版中出現的林間,小鎮等場景,無非只會讓玩家感受到,其他的地圖搭建依舊細緻,讓玩家能夠擁有非常好的遊戲體驗。縱觀整個遊戲,小編會為這款遊戲打上9分。戰地系列遊戲,讓玩家和PFS遊戲看到即使不是越來越科幻的戰爭題材,經典的戰場依舊能帶給玩家享受,散發魅力。
分割線------------------------------------------------------------------------------------------------
孤島驚魂系列(Far Cry)
《孤島驚魂》(Far Cry)是一個2004年3月23日發布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由德國Crytek工作室開發,育碧軟體發行,在Windows平臺上運行。至今已經有5部作品。
遊戲主打開放世界、據點的爭奪、殺戮怪物與打獵。這些元素可以說是成熟的遠哭系列的主體。不同於COD,戰地的線性。遠哭系列就是要給你一個自由的世界。隨著遊戲的慢慢進化,特別是最近的孤島驚魂5,畫面不斷的提升,載具斷豐富,技能在不斷完善,主角依舊是脆皮容易死。但有什麼能比在一個小世界中想打誰就打誰更爽呢?
不過跟AC系列有同樣的缺點,重複度高。玩家對此系列遊戲褒貶不一。不過最有趣的一個現象是:的是罵這個遊戲是屎的那些玩家更多的是碧育鐵粉,他們的期待值比我們更高,一旦遊戲不能滿足於他們閾值的時候他們就會比較過激。嗯。。你們腦子裡有屎才對。
但是有一點我要說的就是,遠哭的劇情真的不錯,從劇作的角度來說,編劇對於一個反派的塑造,真是可怕到了極致,這個遊戲比較吸引小編的,就是這塊了。給玩家留下的印象絕對超過主角本身,神經質的反派真的非常的吸引人的注意力,突破天際的腦洞從遊戲性表現出來說,這絕對是我玩過最文藝和有內涵的遊戲了。
寫到這裡,給大家一個簡要的推薦:
想要競技性:《CS反恐精英系列》《OW》《戰地系列》《彩虹六號》
想要休閒性:《孤島驚魂》《無主之地》《傳送門》
想要射打靶:《求生之路》《殭屍圍城》《生化危機》《狙擊精英》
想要大場面:《使命召喚》《戰地》《質量效應》
想要恐怖遊戲:《死亡空間》《地鐵系列》
FPS遊戲的多人對抗的主要功能就在於延長玩家的遊戲時間。線上多人遊戲的設計也很重要,比如現在使命召喚黑色行動的多種遊戲模式,包括從「世界戰爭」延續的殭屍模式,都是多人遊戲的延續。就我個人而言,黑色行動的多人遊戲中,等級制度、武器解鎖、kill streak(連殺獎勵),新地圖(這個只在視頻網站上看別人玩),都是非常有意思的。
總而言之,一款只有故事的遊戲缺乏長期吸引力,尤其是單純的FPS遊戲。當然,質量效應1、2作為一款情節豐富、劇情時間超長的單機遊戲,可以說非常成功。(註:質量效應非FPS,在此僅為討論單機模式 thanks to @灰糖 提醒) 而一款只有對戰的FPS遊戲,缺乏遊戲個性,並且不利於品牌打造(比如「戰地叛逆連隊」以性格反叛的連隊人物為宣傳主角,「使命召喚現代戰爭」系列則圍繞美國與中東、俄國等地區的衝突外加個性鮮明的Soap等人來打造遊戲品牌)。除非線上對戰系統非常完善且非常耐玩,否則也容易被淘汰。
翻回頭看看這些遊戲,再看看你手中的火麒麟,我默默的卸載了那個三億滑鼠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