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實習記者孫文瑾 報導:11月10日,第三屆中國西部航空物流合作論壇在成都成功舉辦。本屆論壇以「疫情影響下中國航空貨運發展展望」及「泛歐泛亞跨境物流發展與西部航空物流樞紐建設」為主題,就疫情後中國航空貨運發展趨勢、方向、應對措施及成渝雙城經濟圈背景雙城航空經濟協同發展方向及相應措施等進行探討,旨在為中國航空物流產業發展及企業提檔升級提供方向指導及經驗借鑑。
2020第三屆中國西部航空物流合作論壇現場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劉筱柳,中國民用航空局總飛行師兼民航侷促進航空物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萬向東,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潘億新出席論壇並講話。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秘書長劉樹國、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秘書長李小梅分別主持了論壇。本屆論壇旨在為航空物流產業發展及企業提檔升級提供方向指導和經驗借鑑,由中國航空運輸協會、中國民用機場協會、北辰會展集團共同主辦,由成都北辰中金展覽有限公司承辦,並得到成都市人民政府、成都市口岸與物流辦公室、中國貿促會成都市委員會、國際航空貨運協會、成都機場的支持。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劉筱柳致辭
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劉筱柳在致辭中說,成都國際航空樞紐是國家民航局支持建設的,連接東南亞與歐洲、美洲與歐洲之間重要航空樞紐,市場潛力巨大。今年1—9月,成都進出口貿易保持了25.3%的增幅,其中,80%是由航空貨運貢獻的。她表示,成都市政府近期將再次出臺「航空貨運樞紐建設」的扶持政策,促進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和產業發展,鞏固成都全球產能合作和供應鏈體系的地位,為重大產業項目的招引、開放型經濟的蓬勃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中國民用航空局總飛行師兼民航侷促進航空物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萬向東致辭
中國民用航空局總飛行師兼民航侷促進航空物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萬向東在致辭中表示,航空物流涉及產業轉型升級、供給側改革,對接高端製造、消費等經濟社會多個領域,是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期,民航局印發了《推進航空物流綜合保障能力提升試點工作方案》,從優化機場設施、完善貨物運輸服務、推動信息互聯互通、發展貨運中轉業務等八個方面,鼓勵航空公司、機場等單位開展試點申報,並適當給予政策支持、資源傾斜和監督指導。同時,他強調,全面提升航空貨運能力,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航空貨運樞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地方政府、民航各單位、聯檢部門團結協作、持續發力。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潘億新致辭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潘億新針對我國航空物流發展面臨的現實問題提出多點建議:第一,在信息系統建設上突出彌補行業短板。目前,中國航協正在民航局指導下開展中性電子運單工程和物聯網航空貨物跟蹤項目。第二,建議行業借鑑香港民航處做法,推動航空貨物安檢前置,第三,創建市場化和多元化的航空物流發展基金,廣泛吸收社會資本。第四,修改完善相關法規及政策,建立一套全面性、帶動性、開放性和開拓性的新型行業法規及政策。第五,發揮中國航協在行業中第三方獨特地位和優勢,積極促進航空貨運與郵政快遞的協同發展。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秘書長劉樹國主持上午論壇
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秘書長李小梅主持下午論壇
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秘書長劉樹國、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秘書長李小梅分別主持了以「疫情影響下中國航空貨運發展展望」 為主題的上午論壇環節及以「泛歐泛亞跨境物流發展與西部航空物流樞紐建設」為主題的下午論壇環節。
參會人員合影(本文圖片由論壇主辦方提供)
10位嘉賓在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就疫情影響下中國航空貨運發展和西部航空物流樞紐建設與現場參會代表展開深入探討。成都市口岸與物流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劉學軍圍繞「後疫情時期成都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議題分享總結和思考、國際航空貨運協會董事會主席Steven Polmans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就「新冠疫情下的國際航空貨運」議題發表觀點與看法、中國民航管理幹部學院教授鄒建軍圍繞「中國航空物流市場變革與演變趨勢」議題進行交流……多元的觀點引發與會人員的強烈反響,並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凝聚共識。他們認為,新冠疫情雖然衝擊了中國航空客運市場,但給中國航空貨運發展帶來了機遇。中國西部地區作為連接歐洲、非洲、中東與東南亞地區的中心區域和「一帶一路」空中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尤其是在成都「一市兩場」即將建成和加快建設成渝雙城經濟取的背景下,要抓住發展機遇,加強協同,開拓創新,不斷推進西部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的布局與建設,助力中國航空物流業高質量發展。(《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實習記者孫文瑾,本文圖片由論壇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