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表明,我國的人口在2019年底已經正式突破了14億。巨大的人口紅利促進了國內經濟的迅速發展,而經濟的發展也提高了我們的收入水平。
平時在網上我們經常能看到自稱月入過萬,甚至是年薪百萬的人,以致於月薪幾千的都不好意思開口了。可是現實生活中真有那麼多月薪過萬的嗎?
CNNIC的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我國的網民數量已經超過了9億,其中6.5億人的月收入都不到5000元,佔比超過了72%。
而月收入超過了8000元的網民佔比僅13%左右,也就是1.2億人,可想而知,月入過萬的人就更少了,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才是大多數。
那麼14億人中,月收入不足5000的到底有多少呢?
5000元,恰好是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自2018年10月1日起,我國的個稅起徵點就從3500元調整到了5000元。經過這次調整之後,個稅的繳納人數就從1.87億人減少到了6400萬人,也就是說,月收入在3500元-5000元之間的納稅人達到了1.23億。
北師大的研究數據更是表明,月收入不足500元、不足1000元、不足2000元的人群佔總人口的比例分別為7.5%、23.5%、50.7%,相當於人數分別為1.1億、3.1億和7.1億。
換句話說,有7億人的月收入都不足2000元。這是什麼概念呢?在一些一線城市,2000元可能連一個月的房租都不夠,更別提生活了。難道窮人越來越多了?
其實這7億人當中包括不少還沒有工作的小孩、已經退休的老人等等,此外很大一部分都是中西部經濟比較落後地區的農民,除了種地沒有其他的收入來源。
由此看來,如果你的月薪達到了5000元,就已經超過了一大半人了。不過月收入是一方面,其他的收入和資產又是另一方面,現在有不少月入幾千,但卻手握百萬資產的「偽富人」。
央行的數據表明,96%城鎮家庭都擁有住房,總資產均值超過了300萬元,其中房子佔據了家庭總資產的近60%。
坐擁上百萬資產,為什麼還說他們是「偽富人」呢?這是因為超過56%的家庭都有著不低的負債,其中近77%的家庭都有房貸,平均每戶待償還的房貸餘額接近40萬元。
正因如此,很多人都不敢隨便消費。數據顯示,2019年美國的居民消費率為68%,德國為52%,韓國為49%,而我國僅為38.8%。
對於居民的收入和消費,「玻璃大王」曹德旺早就說出了「大實話」。他表示,14億人中其實只有2億左右的人有消費能力,剩下的只是人口。曹德旺所說的消費,並不是我們維持基本生活的開支,而是一些提高生活質量的大筆消費。
對於現在屢屢被提及的「消費升級」,曹德旺也直言不諱:「首先要搞清楚消費者的錢從哪來?白領有了錢都去買房子、股票和基金,大家都愁眉苦臉,哪裡來的消費升級?」
對此,娃哈哈的創始人宗慶後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企業多發錢,政府少收錢。給10億不太富裕的人群每年增加1萬元的收入,可以拉動10萬元的消費。
從曹德旺和宗慶後這兩位企業家的話我們也能看出,要想讓老百姓敢於消費,首先要提高大家的收入,其次不能讓這些收入都流入了房地產市場。
你每個月的收入有多少?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