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給自己準備一手。
正解局出品
前兩天,中國社科院辦了一個養老金論壇。
在論壇上建議,有人把沒收貪官的財產劃撥給養老基金。
原話是這樣說的:
現在行政法院罰款沒收的錢不少,腐敗分子一下子幾個億、十來億,我不知道全國多少錢,我們能不能建議設立一個行政司法罰沒款專戶,所有的罰沒款到這個專戶,到一定時期全部或者一部分劃入到養老儲備基金,我覺得這個是合理的。
說這話的,是前央行行長、前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理事長。
網友對這個建議紛紛點讚。
在看熱鬧的同時,有個問題不少人卻沒看到:
全球養老金危機。
中國在這個問題上儘管有很大的迴旋空間,但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還需要多做些準備。
01
韓國:工作到死
大概是2年前,我寫過一篇文章,介紹了韓國不少老年人生活的悲慘情況。
韓國雖然在韓戰後,經濟就開始騰飛。
但直到1988年才開始實行國民年金制度,又過了10多年,所有國民才被納入年金保障範圍。
但實際上,保障範圍非常低,現在只有1/3的老人能拿到養老金。
有調查說,韓國65歲以上老人,將近一半生活在貧困之中(就是不到家庭收入中位數1/2)。
很多韓國老年人不得不退休後再就業,僅僅是為了解決基本的溫飽問題。
韓國就業人口中,60歲以上人員佔比在1995年是2.2%,2015年已經高達6.5%。
以致出現了很多人倫悲劇。
很多韓國老年人,最終難以忍受悲催生活,選擇提前結束自己的生命。
數據顯示,2017年韓國有7391個老人自殺,這樣高的自殺人數,連《經濟學人》雜誌都指責是「韓國的恥辱」。
甚至還有七八十歲的婦女為了生計,不得不出賣身體。
02
這是一個全球性危機
韓國老年人的悲劇,說到底是,因為生活得不到最基本的保障。
但實際上,這樣的問題不只是韓國有,它已經是一個全球性問題。
早在2017年,世界經濟論壇就發布過一份研究報告。
報告說,到2050年,哪怕是目前養老金存儲最多的6個國家(美國、英國、日本、荷蘭、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也會產生224萬億美元的缺口。
如果算上人口大國,這個數字可能高達400萬億美元,幾乎是全球經濟總量的5倍。
這恐怕是任何一個國家都難以負擔的。
可以說,全球養老金體系將面臨崩潰的危險。
這背後的原因,也並不理解。
目前全球養老金主要是3大支柱:
第1支柱:公共養老金,一般是法律規定的,比如我們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職工養老保險。
第2支柱:一般是企業個人共同繳費的職業養老金計劃,就是類似大家說的企業年金。
第3支柱:個人養老儲蓄計劃,通俗地說,就是自己存的養老錢。
但我們一個個來看。
第一支柱公共養老金,很可能年輕交錢,但是老了卻領不到錢。
全世界,尤其是發達國家,人口壽命越來越長。
比如,公元前歐洲人的平均預期壽命在20歲左右,哪怕到了第一次工業革命,也只有40歲。
而現在,歐洲、北美洲人口預期壽命已經分別高達77歲、79歲,未來還可能突破100歲。
活得越久,也意味著要消耗更多社會資源(養老金)。
但另一方面,除了非洲等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全球人口出生率史無前例地下滑。
也就是說,交錢的人在變少。
這一增一減,很明顯:養老金更不可持續。
所以,韓國正計劃把敬老優待標準的年齡從65歲上調到70歲。
連一向穩健的德國,在社會預算中,最大的項目也是養老保險(佔比超過30%),支付的壓力非常大。
另外兩大支柱,問題也不少。
比如企業年金,一般都是經營好的企業才有,這本來就是少數。
再比如,個人儲蓄,實際上,最需要的是普通人。
但是全球的一個趨勢是:財富向一小部分超級富豪手中聚集,普通人生活越來越難,要存養老錢是很不容易的。
美國收入分配狀況不斷惡化
03
多給自己準備一手
對中國來說,這個問題也不能掉以輕心。
中國現在出生率也出現走低的情況。
在現收現付的養老金制度下,養老金支付的壓力也比較大。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前段時間發布了一份《中國養老金第三支柱研究報告》,其中說到,未來5-10年時間,中國預計會有8-10萬億的養老金缺口,這個缺口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進一步擴大。
但中國也有獨特的優勢。
比如,中國有強大的國有資產。
土地、礦山都是國家的,現在國有資產淨資產高達65萬億,必要時可以劃撥來充實養老保險基金。
不過,就像前段時間銀保監負責人說的,「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速到來,發展第三支柱已經十分迫切。」
畢竟,《人民日報》在兩年前就提倡,養老還是得大家一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