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成高鐵就是一條美食專線!站站有美食,沒有比它更適合吃貨的了

2020-12-17 御品坊美食特產館

西安至成都的高速鐵路簡稱「西成高鐵」,設計速度250km/h,客運裡程643km。北起西安北站,經戶縣穿越秦嶺,經佛坪、洋縣、城固至漢中,跨漢江經南鄭、勉縣、寧強,過米倉山入川,由朝天經廣元、劍閣、青川至江油與成都至綿陽至樂山城際鐵路相接,中遠期可能還將新建西成客運專線江油至成都段。全線設西安北、阿房宮、鄠邑(戶縣東)、新場街、佛坪、洋縣西、城固北、漢中、新集、寧強南、朝天、廣元、劍門關、青川、江油北、江油16座車站。

期待了很久的西成高鐵終於在2017年12月6日開通運營,終結了「蜀道難」這個話題。更讓人興奮的是,西安、漢中、成都這三所吃貨城市,在西成高鐵的連接下會師了!你可以早上在西安吃碗羊肉泡饃,中午在漢中吹著涼風,咥碗熱麵皮,下午到成都看看美女吃個火鍋了,這樣的日子已經不再是夢想……而更大的驚喜是,這完全就是一列吃貨們專屬的美食高鐵。不止首尾站的西安和成都,列車沿途站站有美景,站站充滿美食誘惑!沒有比它更適合吃貨的了!不信?讓我來帶你來看一看。

西安段:西安北站——阿房宮站——戶縣東站

西安,古稱長安,為我國四大古都之一,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大概再沒有第二座城市,像西安這樣,一聽名字,腦海裡便穿梭回了好幾個時空。作為十三朝的故都,這裡有太多耐人尋味的古老故事。而對吃貨們來說,這裡更是美食的天堂。多少人山長水遠來到西安,就是為了吃上一碗地道的陝西涼皮,嚼一口正宗的肉夾饃,再品一品連字都不會寫的biangbiang面。西安的小吃實在太多,多到單為一個「吃」,西安便值得你一來再來。這裡的街頭巷尾遍布各種食肆,隨便走進一家,來一碗泡饃,點上一碗麵,或者來一份肉夾饃配小米粥,簡直不要太幸福。

西成高鐵自西安北站引出,以最高250公裡時速穿越關中平原、秦嶺山脈、漢中平原、巴山山脈進入四川盆地,與成綿樂城際鐵路相連,接入成都東站。西成高鐵開通運營後,西安省會高鐵城市「朋友圈」新增成都、重慶兩個重要成員。西成高鐵的開通為以西安為中心的大「米」字型高鐵網寫下濃墨重彩的「一撇」。

1、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簡稱羊肉泡、泡饃,製作原料主要有羊肉、蔥末、粉絲、糖蒜等,古稱"羊羹",西北美饌,尤以陝西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饃盛名,它烹製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慾,食後回味無窮。因它暖胃耐飢,素為西安和西北地區各族人民所喜愛,外賓來陝也爭先品嘗,以飽口福。牛羊肉泡饃已成為陝西名食的"總代表"。

2、油潑扯麵(biang biang 面)

陝西油潑扯麵,面長不斷,光滑筋韌,酸辣味美,熱油澆在面上的那一刻,辣椒的香氣交雜著蒜香和小蔥的清香,香氣四溢,淺嘗一口,那就是濃濃的陝西味道。陝西扯麵的形狀,有拉拽寬厚如腰帶的大寬長面,俗稱"biang biang 面",有細薄似韭葉的二寬面;有細如銀針的龍鬚麵,有粗繼如筷子的箸頭面,有三稜形似寶劍的劍刃面;有拽成短節的"空心面"。 每家有每家的做法,歸結到最終的一步都是以熱油潑之,萬變不離其宗,掌握住靈魂,下面要做的,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調製自己的口味。

阿房宮站即阿旁宮火車站,它位於西鹹新區灃東新城,緊鄰灃東新城管委會,是西鹹新區以及陝西自貿區的重要交通節點,東臨未央,北接鹹陽,它的投入運營將會大大提振西鹹區域的交通運力,保證西鹹新區高效的經濟活力,是市區範圍與西安北客站比肩的重要市域高鐵站。阿房宮站不僅僅具有重要的交通、經濟價值,正如它的名字,阿房宮。車站本身就地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阿房宮遺蹟範圍,西南地區的客人乘坐西成高鐵來到西安,在這裡下車,就可以開啟探尋中國歷史首次大一統的歷史脈絡的旅程了。

1、涼皮

涼皮是陝西的一種地方特色小吃,故稱陝西涼皮。涼皮又稱「釀皮子」,從唐代冷淘面演變而來。其麵皮選料精良,工藝嚴謹,調味講究,以「白、薄、光、軟、筋、香」而聞名,涼爽可口,放入煮熟的芹菜和黃豆牙更是別有一番風味,宜於夏天食用。如今是關中西府的重要名吃。

陝西的風味小吃中,「涼皮」是最受歡迎的品種之一,男女老少愛吃,尤受年輕姑娘歡迎,一年四季都有賣,夏天吃的人更多。西安的大街小巷,陝西的每個城鎮,乃至鄉村,到處都有賣涼皮的。一張桌子,幾個小板凳,就是一個涼皮攤,只要有賣的,就有人吃,涼皮以其棉軟潤滑,酸辣可口,爽口開胃,不但是街頭小吃,而且登上大雅之堂。在陝西各大飯店、飯莊、酒樓經營的陝西風味小吃和陝西風味小吃宴中,涼皮是必不可少的。

2、肉夾饃

肉夾饃是古漢語"肉夾於饃"的簡稱,中國陝西省漢族特色食物之一,是陝西著名小吃。陝西地區有使用白吉饃的"臘汁肉夾饃"、寶雞西府的肉臊子夾饃(肉臊子中放食醋)、潼關的潼關肉夾饃(與白吉饃不同,其饃外觀焦黃,條紋清晰,內部呈層狀,餅體發脹,皮酥裡嫩,火功到家,食用時溫度以燙手為佳,且老潼關肉夾饃是熱饃夾涼肉,餅酥肉香,爽而不膩)。

肉夾饃,實際是兩種食物的絕妙組合:臘汁肉,白吉饃。肉夾饃合臘汁肉、白吉饃為一體,互為烘託,將各自滋味發揮到極致。饃酥肉香,肥而不膩,回味無窮。臘汁肉歷史悠久,聞名中國,配上白吉饃,有著中式漢堡的美譽,揚名中外,深受人們喜愛。臘汁肉夾饃由三十多種調料精心配製而成,由於選料精細,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陳年老湯,因此所制的臘汁肉與眾不同,具有色澤紅潤,氣味芬芳,肉質軟糯,糜而不爛,濃鬱醇香的獨特風味。

鄠邑站,即原戶縣東站,因撤銷戶縣設立西安市鄠邑區而改名,是西安至成都高速鐵路站點之一。鄠邑站是西成客運專線沿線車站,也是古都西安第一座縣級高鐵站,處於西成高鐵入秦嶺必經要衝。

1、大肉辣子疙瘩

辣子疙瘩是陝西戶縣特色小吃。源於陝西關中地區,最為"戶縣" 有名,色香味具全,油而不膩,可稱之為"關中一奇"。辣子疙瘩紅油飄浮一層,配料色澤鮮豔,餡心清素,肉塊酥爛,湯酸辣,香味撲鼻。

2、秦鎮米皮

秦鎮的米麵皮之所以有名,主要是辣椒油的製作很講究,辣椒麵放在上等的油中,加入花椒、茴香等大料小火反覆熬製,越熬越辣,越熬越香,辣油也越熬越紅,越熬越亮。吃起來酸、辣、筋、爽、涼,別有一番風味。

3、戶縣軟面

戶縣軟面麵條像褲帶,做出的麵食幽香而筋道,含有豐富的營養,再配上韭菜、豆腐乾、豆芽等菜碼,再澆上臊子,保證香的讓你流口水,不喜歡吃麵,都會情不自禁的去拿筷子吃。

4、戶縣擺湯麵

擺湯麵是戶縣著名的麵食小吃,獲中華名小吃譽稱。它和"大肉辣子"同屬戶縣兩大著名風味特吃,併入選中華美食名小吃序列 。擺湯麵有點像過橋米線,最重要的就是那碗老湯,越是陳年的越好,黑黑的醬油色,上面漂滿切碎的韭菜葉。吃時,夾一小箸麵條,放入湯裡擺一擺,然後再吃,故名「擺湯麵」。擺湯麵以農村臊子麵為基礎改制而成。工藝獨特,調料精良,為戶縣群眾所喜愛。"擺湯麵"面薄筋光,油汪湯煎,酸香適口。有民間順口溜:薄如紙,細如線,下到鍋裡蓮花轉,撈到碗裡象條線,吃到嘴裡光又綿。

漢中段:新場街站(安康寧陝)——佛坪站——洋縣西站——城固北站——漢中站——新集站——寧強南站

在山巒疊翠、碧水環繞的大秦嶺南麓,鑲嵌著一顆璀璨的綠色明珠——寧陝。它集秦風楚韻於一身,自古便是關中通往川渝的交通要塞。這裡距西安僅2h車程,但卻呈現出,與古韻西安所不同的,另一種更親近自然的山野之美。在這裡,美與自然共生;在這裡,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聽得見鳥語。安康,自古便是一個隱世之地,充滿了「採菊東籬下」的悠然愜意。而作為安康北大門的寧陝,更是猶如一道天然的綠色屏障,充滿沁人心脾的綠意。

新場街站全線最高俯望南北

新場街站即新場街火車站,是西成客運專線的一個客運站,位於寧陝新場街,是全線僅有的兩個越行站(利用越行站可以使同一線路上的快車超過慢車)之一,因為是越行站不辦理客運業務。新場街站是西成高鐵全線海拔最高的車站,達1594米。車站雖小,但位置特殊。在這裡俯望車站南北,就是在俯望祖國大地南北。從大秦嶺隧道鑽出,再鑽進天華山隧道,從上坡路變下坡路,僅僅需要十幾秒,旅客在不經意間已經越過了秦嶺之巔。

寧陝縣飲食風味頗佳,山珍奇味極為豐富,且物美價廉,百吃不厭。如清熱解暑的神仙豆腐、蕨粉皮、鄉土味十足的油炸洋芋片、竹筍炒肉、血粑粑、木耳燜土雞、洋芋粑粑等農家菜餚,再加上一瓶酒味醇香的自釀農家包穀酒,就可以品位到城裡無法品嘗的綠野仙蹤,感受到城裡人難以體會的山野風情。

1、寧陝豆腐乾

寧陝豆腐乾是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的特產,產於廣貨街鎮,這裡有清泉,冬暖夏涼。用這種水做豆腐乾,起於清朝道光年間,距離現在有150多年歷史。寧陝豆腐乾比較著名的品牌有:寧陝「鄉巴老」豆腐乾和寧陝「山裡人」豆腐乾。

寧陝豆腐乾的製法是:當地人用清泉水做成豆腐,切成1.5釐米的小方塊,加三奈草果、丁香、八角苗、比拔、良姜等多種香料,加工而成,是當地祖傳手藝。寧陝豆腐乾,色澤呈淡黃色或赤褐色,質地細膩,有筋絲和彈性,晶體發亮,帶油潤,氣醇鬱,鹹度適宜,營養豐富,清香可口,有健脾胃、增食慾的功效。

寧陝豆腐乾一般可直接食用,也可用油炸,是酒宴上的佳品。它和西鄉牛肉乾、松花蛋同為陝南三大名產。當地群眾逢年過節,走親訪友都把它作為禮品贈送、待客。過往客商也都用它以飽口福。還遠銷到西安等國內許多市場。

2、蛋餃

蛋餃是用蛋皮包成的餃子。做蛋餃的關鍵在於蛋皮,而攤制蛋皮的難度很高,不僅耗費時間,還需要耐心和技巧。這是一道地道的家常名菜,蒸蛋餃,蛋餃蒸雞,蛋餃豬肚…… 小時候,只有過年過節才能見到這道菜上桌,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一道節日菜之一。

佛坪站熊貓谷中別樣體驗

佛坪高鐵站位於漢中市佛坪縣,距離佛坪熊貓谷只有30分鐘的車程,在熊貓谷能夠看到世界唯一的棕色大熊貓。佛坪站整體像一隻展翅翱翔的大鵬,寓意"山澗竹影,展翅翱翔",在建設上還融入竹元素,凸顯大熊貓特色。站房頂部為三角形山的形狀,幕牆窗欞是綠色的竹節樣式,站前廣場上設有金屬的熊貓拱門,具有濃鬱的地域特點。

1、佛坪三香

佛坪三香,合了肉、蛋、粉等多種食物味覺的「香」氣。主要材料有:豬裡脊肉、雞蛋、黃花、木耳、玉蘭片等。這道菜養眼美味、營養健康,也是適合家常烹製的菜餚,在寒冷的冬季,節日聚餐時拿一大海碗盛上桌,頗有感覺。

2、紅豆腐蒸肉

紅豆腐蒸肉,紅豆腐是用小塊的豆腐做坯,經過發酵、醃製而成,味道鮮美奇香,營養豐富,增進食慾,幫助消化是人們常用的食品,同時又是享飪的佐料,風味別具,回味無窮,有「東方奶酪」之稱。

3、幹竹筍燉臘豬蹄

幹竹筍燉臘豬蹄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可以養肺、補血、補腦、美容養顏等。

洋縣西站:朱䴉之鄉保護先行

洋縣,以世界珍禽--朱䴉聞名全球,有"朱䴉之鄉"的美稱。朱䴉在1960年被定為「國際保護鳥」,1981年在洋縣發現,洋縣被列入朱䴉保護區。為確保朱䴉飛行安全,在這一區域的高鐵線路兩邊設置了鳥類保護網,防止朱䴉誤撞受傷。洋縣西站是西成高速鐵路在漢中市洋縣所設站點,位于洋縣戚氏鎮,洋縣西站距縣城約3公裡。

1、謝村黃酒

謝村黃酒產於陝西漢中市洋縣謝村鎮。據舊縣誌說:"洋民好飲食,平壩民多用糯米釀製黃酒,小村店必開酒館或挑至村中賣之,男女沽之"。謝村黃酒的主要原料是名貴的"米中三珍"(香米、糯米、黑米),獨特的釀酒原料,使所釀的酒,不加糖自甜,不加香自香,不加黃自黃,醇厚甜潤,芬芳清溢。

2、棗糕饃

陝西洋縣小吃。蒸製面點的一種,陝西省陝南地區著名的風味之一。因不兌鹼,饃白松甜,沒有怪味,可長期存放,成為當地饋贈的禮品。又用紅棗裝飾點綴,故名棗糕饃。

3、華陽臘肉

是陝南秦巴山區一帶的地方特產,是陝南人請客送禮的傳統佳品,相傳,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華陽宰殺的年豬年羊,均供自食,每年旺為淡貯,終年享用。佐餐、下酒、宴客、饋友、逢年過節,都離不開臘肉。

城固北站:絲路使者張騫故裡

秦漢時就有城固縣,城固也是張騫的故鄉,車站取其城固之名,造型立意用城牆之意,從城牆中提取元素,構成車站建築,結合站房的功能特點,再調整立面虛實和材質,體現了交通建築的特點。城固北站是西成高速鐵路在漢中市城固縣所設站點。車站位於城固縣北五郎廟鎮,距城固縣城約4公裡。城固北站的設立將促進城固融入成都、西安兩大城市的經濟圈。城固是漢代探險家、旅行家、外交家、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的故裡。讓我們穿越千年,設想一下張騫從這裡乘坐西成高鐵進入長安,然後再乘坐寶蘭高鐵出使西域,會是怎樣一幅壯闊的畫面。

1、原公雜燴

原公雜燴製作是以豬肉、雞肉等材料變換為吃肉不見肉的廚藝技巧為主,以獨特的腥味湯水為輔,再以精細複雜的配料為上,又以花色品種的組合為中,最後以開席時的操作工序為風格,堪稱原公最精闢的飲食文化之創舉。雜燴在食用酸中有腥、腥中有香、香中有辣、五味俱全的獨特口感。

2、城固麵皮

城固麵皮是以大米為原料,經過浸泡,磨成米漿,加水稀調相宜,上特製的籠蒸熟,待冷卻後切成細條,具有白、薄、光、嫩、細、柔、韌、香等特點,食之爽口,氣味芳香,風味獨特。

漢中站位於漢中市漢臺區人民路,是陽安鐵路與西成高速鐵路交匯的重要節點。這兒是漢文化的發源地,這兒的山水全都成了歷史,而這些歷史已經成為我們全民族的故事,這兒就是漢中。漢中平原沃野千裡,三四月金色油菜花海無邊無際;「熊貓之鄉」佛坪憨態可掬;一座座古關隘似乎還在低吟著「蜀道難」的無奈;而舌尖上的漢中美味,早已香飄祖國大江南北……說到漢中美食,漢中四絕無疑是當地人的寵兒。Q彈的麵皮、清爽的菜豆腐、爽滑的粉皮,還有酸香的漿水面,到了漢中,一定要品嘗一番。

1、熱麵皮

漢中麵皮相傳始於秦漢,一般是把大米浸泡後磨成米漿,上籠蒸成薄皮兒,趁熱抹上菜籽油,切成條狀,依個人口味調入辣椒油、蒜泥 、醋、醬油等佐料,拌勻即可食用。口感軟糯,香辣可口。

2、菜豆腐

菜豆腐又稱菜豆腐粥,漢中四大小吃之一,菜豆腐吃起來口味清爽,不油不膩。做起來卻是一門絕活。

3、漿水面

漿水面,相傳該名是由漢高祖劉邦與丞相蕭何在漢中所起,其味酸、辣、清香,別具一格,漿水菜的菜以芥菜(花辣菜)為佳。漿水面入口酸辣清香,回味無窮,並具有開胃之功效,是漢中的名小吃。

4、粉皮

粉皮是對用大米、紅薯澱粉、綠豆澱粉、馬鈴薯澱粉、蠶豆澱粉等,製作成的薄片食物的統稱。有鮮、幹兩種,鮮的即刻食用,幹的便於存放運銷。粉皮是用澱粉製成的傳統食品。

新集站:南鄭——漢中的「美食窩」

新集站是西安至成都高速鐵路站點之一。新集站位於漢中市南鄭縣新集鎮,車站主要辦理動車組列車到發作業。股道和站臺均在南鄭特大橋上,與車站呈立體式結構。車站和天橋由3個緊急通道相連接。該站是陝西段第二個越行站,不辦理客運業務,通道僅供救援和施工維修使用。

1、草堰醬肉

草堰醬肉是南鄭縣草堰村的特色小吃。它是用十幾種中草藥及香料混在一起,製成藥料包,熬製成滷汁後,再用其煮肉即可。其色澤褐紅,味中有香,耐嚼爽口,香味醇美,觀其色,聞其味,不食也會滿口生津。草堰醬肉除了有特殊的香味外,還能健胃消食,潤肺理氣,散寒祛風,通竅開胃等功效。醬肉最普遍的吃法是:將肉切成薄片入盤,蘸著味碟吃,味碟用紅油辣子.薑末,蒜泥,蔥花、醋,味精調製而成。另一種吃法是將醬肉切成片、絲、丁等,加蔥、姜、蒜、料酒等佐料,可與多種蔬菜同炒,也美味無窮。

2、豆豉炒臘肉

豆豉是南鄭一帶特色美食,其味道鮮辣清爽,香味獨特。臘肉選用農家自養的豬後臀鮮肉用松柏枝燻制三天製成,具有肥而不膩,瘦而不柴,香味獨特,久放不壞的特點。豆豉配上臘肉,用菜籽油爆炒,只翻上幾下即可出鍋,味道濃香純正,六味俱全,豆豉是金紅色,臘肉閃閃發光,十分吊人胃口。

3、漿水拌湯

漿水拌湯是南鄭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小吃。漿水菜以芥菜(花辣菜)、芹菜為最主,沸水燙過後,用特製酸水浸泡一天後即可。漿水拌湯是把蔥花過油後,將漿水菜倒入,熗到微沸舀出即可。漿水拌湯具有酸、辣、清香的口感,別具一格,入口回味無窮,有開胃健脾的功效,是南鄭人民喜愛的麵食。

4、黎坪八大碗

黎坪八大碗是南鄭縣黎坪鎮的特色美食。八大碗中的菜品豐富多樣,按照葷素合理搭配的原則,主要以豬肉為主,墊底的輔菜各不相同,用的都是當地的土特產,如紅薯、土豆、幹竹筍、幹四季豆、香菇、木耳、豆腐、紅白蘿蔔等。黎坪的八大碗,有鹹鮮、酸辣、鮮香的口味特點,具有脆嫩、清爽、酥爛、軟糯適口、質感鮮明,吃時再配以大碗喝酒,那種豪爽和酣暢淋漓的場景,往往會給吃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讓沒吃過的人產生無限的遐想。

5、土豆燉的臘豬蹄

土豆燉的臘豬蹄,是一道南鄭臘肉燉菜,它鮮香味美,肥而不膩,色澤紅潤,濃香可口,美容養顏,令人讚不絕口。豬蹄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可加速新陳代謝,延緩機體衰老,有抗老和美容的雙重作用。

6、鹽菜雞

該菜採用南鄭縣黃官鎮精細製作的鹽菜,鹽菜經過擇、洗、晾、曬、拌、醃多道工序才可入壇密封,是黃官當地一絕,味淳色澤亮。雞採用當地放養長大的土雞,肉質鮮嫩,用鹽菜燜雞,色澤黃亮,肥而不膩、瘦而不柴,濃味香醇,味美可口,除了具有一般雞肉的特色外,還有一股鹽菜特殊的香味,在人們提倡回歸自然,追逐農家風味菜的時候,該菜可以說是一道絕佳的風味菜。

寧強南站是西成高鐵在漢中市寧強縣所設站點。車站位於寧強縣高寨子鎮,距縣城約4公裡。西成高鐵寧強南站的建設將促進寧強融入成都、西安兩大城市的經濟圈。西成高鐵開通後,乘火車從寧強至西安、成都兩大城市的時間均縮短為1.5小時。寧強南站運用了陝南民居文化元素,結合西成沿線各站的建築特點,形成沿線統一和諧的建築風格,體現了建築與自然的和諧相處,與當地建築氛圍相適應。

1、寧強核桃饃

寧強核桃饃,陝西寧強特色麵食,將核桃仁去皮後與椒鹽、芝麻等一起製成餡泥,再將油麵經過三次發酵後,抹上核桃泥,放入烤爐裡烘烤後製得的糕點。本品口感酥脆,味道香甜,特別適合老年人及兒童食用。

2、王婆麻辣雞

寧強王婆麻辣雞是漢中寧強縣一種獨具特色的風味涼盤。相傳最早出自王婆夫家前輩所僱一成都廚師之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在寧強城內悄然興起,八十年代末開始在寧強城鄉普及。 五十年代初,寧強逐漸知名的小吃——王婆麻辣雞,由於它有著色澤鮮豔,肉質細嫩含脆,肥而不膩,麻辣爽口的獨特風味,隨著歲月的推移,喜歡的人愈來愈多,今天已成為這裡街頭方便小吃中的奇葩了。

3、根面角

根面角是寧強縣的一道傳統小吃,形似半月,呈淺褐色,每聯5瓣。據傳是由當地傳統素筵中分化出來的。初為清香型,流行既久,又轉為濃香型,從而素與葷兩種並列。

四川段:朝天站——廣元站——劍門關站——青川站——江油北站——接:成綿樂城際高速鐵路客運專線——成都東站

自古川陝兩地有著深厚的美食文化底蘊,陝西麵食聞名世界、四川火鍋享譽全球。西成高鐵不僅是中國首條穿越祖國南北分界線秦嶺山脈連接西南、西北地區的高速鐵路,也是中國快速客運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都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哼,我看是「蜀道香,美食一籮筐」!

西成高鐵朝天站位於廣元市朝天區轉鬥鎮,是西成高鐵離開陝西進入四川的第一站。從西成高鐵朝天站出站後,左轉即進入轉鬥鎮。該鎮是西成高鐵出陝入川的首站,也是朝天區旅遊集散的中轉站。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味道。朝天,不僅是一座承載著上千年文化的歷史名城,更是美食之城。

1、朝天麻辣雞

提起朝天美食,首先想到的就是麻辣雞,那可是名揚海內外,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秦蜀鎖鑰」的朝天地處川、陝交界,經貿往來、文化交流久遠而頻繁,朝天飲食文化得以博採眾長,傳統工藝與現代製作有機結合,燉、炒、燜、蒸、煎、燻、燒、烤等烹製方法不斷豐富和創新,原汁原味濃鬱,營養保健並重,地域特色鮮明,酥脆清香、麻辣適宜、肥而不膩、口感舒爽、農家風味淳厚。細數一下,朝天麻辣雞、核桃餅、刀尖圓子、曾家豆花米珍、煙燻臘肉、野草莓餅、農家豆腐、蕎麥涼粉,把最簡單質樸的食材,化為了舌尖上最純真的美味。

2、刀尖圓子

刀尖圓子 這道菜以豆腐為主料,配以肉末,製作成三稜錐狀,炸至黃色,根據自己的喜好,再加入黃花菜或者青菜使顏色搭配得當,看起來很有食慾,不膩不燥,柔軟勁道,充滿了豆香和清香。

3、鄉村十大碗

廣元朝天區最有特色的菜品是鄉村十大碗,五葷五素的格局,被譽為人生十全十美之意。曾家十大碗是當地村民招待貴客的最高禮遇,因曾家村民風粗豪,盛菜所用家什不是盤,用碗,名曰「十大碗」。所用原材料均取自當地特產,豬要選用當地村民自家飼養的糧食豬,雞要選用當地特有的土灰雞,由於海拔高、生態好,產自當地玉米、紅薯、洋芋、豆角、蔬菜、野菜也成為「十大碗」主要選材。

提起朝天美食,當地人最津津樂道、樂於向人介紹的,就是鄉村十大碗。刀尖圓子、粉蒸肉、燒白、酥肉湯、坨子肉、櫻桃肉、帶絲湯、豆腐湯、黃花木耳湯和涼拌豆芽,一碗碗菜品端上桌,拼成一個三角形。別具一格的擺盤,首先就讓人耳目一新,再舉箸品嘗這一道道菜餚,口感風味各有不同,任憑怎樣挑剔的食客,也忍不住大快朵頤。

西成高鐵廣元站是隸屬於成都鐵路局的一等站,是四川省第四大站,是西成高鐵的重要站點。廣元站,位於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作為西安鐵路局、蘭州鐵路局和成都鐵路局局間分界站,輻射到廣元市、巴中市 南充市、閬中市、甘肅省隴南市、陝西省漢中市等地區。廣元古稱利州,地處四川盆周北部山區、嘉陵江上遊、川陝甘三省結合部,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時代傑出的女政治家——武則天的誕生地,是三國歷史文化的重要走廊,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元作為女皇故裡,其美食多少也與這位傑出的女政治家沾上了邊。首先推薦的是女皇蒸涼麵,這道號稱是武則天創製的美食,糅合了酸、甜、麻、辣、香五大川菜經典口味,據說在廣元才能品食到正宗的味道。

1、女皇蒸涼麵

女皇蒸涼麵又稱廣元涼麵,有酸、甜、麻、辣、香5味。涼麵色澤白淨,柔軟可口,綿韌不粘,辣得人臉紅嘴發麻,但吃得有滋有味。女皇蒸涼麵,別稱夫妻米涼麵,為四川廣元特色小吃。女皇蒸涼麵仍然在武則天的故鄉——四川廣元被廣泛食用,但在外地,幾乎很難吃到正宗的女皇蒸涼麵。蒸涼麵選用上等大米為原料。大米淘洗乾淨後,用清水浸泡一天,再加1/10的大米飯,然後磨成適度稀漿,放入有炒布的蒸籠蒸熟。蒸熟後倒在抹有香油或菜油的案桌上。晾冷後摺疊切成細絲即成。這種涼麵耐嚼、爽口,吃法多樣,最普通的吃法是;碗內放涼麵,加入醬油、香醋、辣椒、辣油、香油、白糖、花椒麵、蒜泥等調料,攪拌後攪拌後有酸、甜、麻、辣、香五味俱全。

2、廣元酸菜

廣元酸菜,是四川省廣元市的著名特產,廣元人將酸菜和泡酸菜進行了嚴格定義和區分,廣元酸菜在製作工藝和泡酸菜上有很大差別,成品具有鮮鹹酸香的特點和開胃、助消化之功效。現在國內的酸菜種類很多,然而卻少有人知的是屬於廣元酸菜;在廣元當地,將酸菜和泡酸菜是嚴格定義和區分的;在廣元最早出現的是酸菜,至於泡酸菜則是從外地引進的。廣元酸菜在製作工藝和泡酸菜上有很大差別,廣元酸菜是取油菜作為原料,當然還有別的菜系也可以,將選取的油菜葉用刀切成一段段的,再用清水衝洗,然後放入鍋中用水抄一下,大概五成熟,過濾掉多餘的水分,裝入罈子內,在頂部加入酸水,盛放一夜左右,便可取食;使用方法很多,可以炒,也可以涼拌,同時還可以直接放入稀飯中,都是不錯的選擇。

3、酸菜豆花面

酸菜豆花面是四川廣元風味小吃,是在碗內放紅油,湯中和著麵條,再放入酸菜、豆花,其味道清香可口。酸菜面是以酸菜豆花作臊子和鮮麵條做成的。酸菜用上好青菜做成。經過多次淘洗,切成細絲,加菜油、椒麵、生薑、胡椒粉煎炒,然後加上點豆花的水,用文火煨燉,再放上豆花,做成臊子。實際上,酸菜只保持了青菜的清香味了,煮出的湯呈白色,所以有人誤以為是雞湯。酸菜面的酸味,實際上也是經過特別熬製過的醋香味。點豆花也不用滷水,而是用酸菜的酸水,所以豆花細嫩清香。吃時,還要放芫荽、蒜苗、椿芽、紅油等。酸菜豆花面對胃酸少的人有治療作用,還有解油開胃的功能,特別是吃多了油膩,或消化不佳的人,吃碗酸菜面,那才叫安逸呵!

4、廣元核桃酥餅

廣元核桃酥餅,又稱核桃餅,麵食,特點:色淡黃,鬆軟香甜,餅圓形佳。烹製法:烤。此品是四川省廣元市的傳統小吃之一。廣元核桃以其個大,皮薄,籽粒飽滿,色澤深淺適度,香味濃鬱可口,容易取仁,出仁率高而出名,核桃餅選用上等核桃仁,再加適量的芝麻磨成漿狀,在發酵面上塗上辣椒、食鹽,做成圓餅,放入爐中烤熟即成核桃餅。若擀成薄片烘烤,稱為「薄脆」。特點:「核桃餅」鬆脆酥香、色澤金黃、十分可口。

俗語云:不吃劍門豆腐,枉遊天下雄關。要推薦劍門關的特產,用劍門七十一峰的「劍泉水」磨出的劍門豆腐,劍門豆腐是「劍門天下險」之所在地———四川省廣元市劍閣縣劍門關鎮一絕。劍門豆腐以劍門山區礫巖油沙石土出產的黃豆為原料,使用來自劍門七十一峰的"劍泉"水,經浸豆、磨漿、濾渣、煮漿、點漿、脫水等工序製成。劍門豆腐顏色雪白,細嫩鮮美,口感不澀,且有淡淡清香,並韌性極強。經過多年的積澱,已形成200多個品種,涵蓋炒、炸、焰、燒、蒸、煎、燉和涼拌等多種製法,且形成多道與三國文化相關的「主題豆腐」,如草船借箭、水淹七軍、八陣圖等,觀食俱佳。當然,若要帶特產,劍門豆腐乾、青川木耳、蒼溪雪梨和獼猴桃都可以算作同類產品中的上上之品。

1、劍門豆腐宴

劍門豆腐很講究烹調 方法,有炒、炸、焰、燒、蒸、煎、燉和涼拌等80多個品種,隨著旅遊的開發,劍門鎮的烹調經營者把餐飲與三國文化相結合,在色香味形上更講究畫面感和色彩感,製作出了燈籠豆腐、懷胎豆腐、草船借箭、水淹七軍、八陣圖等十多個新品種。劍門場僅千餘人口,但經營豆腐的店家就有130多個。人們一進入這個古老的場鎮,就仿佛到了「豆腐之鄉」,只見店內桌上擺著豆腐,鍋裡烹著豆腐,籠裡蒸著豆腐,旅遊劍門的中外遊客和川陝公路上來往的行人進餐也無不在吃著豆腐。

劍門豆腐不僅質優味鮮,而且物美價廉,豆腐店經常承包豆腐席,每桌三、四十元不等,按質論價。一、二人進餐時,隨點一兩份,只需幾元錢就可飽食一頓。總之,當你遊覽劍門雄關之後,再細細品嘗一下劍門豆腐,真是難得的享受。

2、劍閣豆花稀飯

劍閣豆花稀飯營養豐富,味道鮮美,人人喜吃。但是製作工序繁多,平時也少做,有客或過年才做一次。製作工序是:將黃豆泡漲(一般要8小時)後,用石磨磨漿置鍋內煮沸過濾,用酸菜水點清使豆漿分解成乳狀塊,舀出水,把豆腐輕壓成塊,用力劃成方塊,摻水下米和豆子等煮半熟後再放入掛麵頭殼。飯熟時,幹稀分明。至今農家仍然以此飯為待客美食。由於豆花稀飯製作程序多,又很講究,平0們多煮「甜漿飯」,也叫豆漿稀飯,豆漿稀飯做起來比較簡單:將侵泡一夜的黃豆在青石磨上磨成漿,煮沸後,舀去泡沫,下米下豆,米熟即香甜,根據喜好可放少許酸菜,便成可口稀飯。

3、米豆腐

米豆腐是劍閣當地著名的小吃。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後加水磨成米漿,然後加鹼熬製,冷卻,形成塊狀「豆腐」即成。食用時切成小片放入涼水中再撈出,盛入容器後,將切好的大頭菜、鹽菜、酥黃豆、酥花生、蔥花等適合個人味口的不同佐料末與湯汁放於米豆腐上即可。

青川位於四川省北部邊緣,天府之國,川之北,青川美食小吃博大精深種類繁多,不妨且行且吟,且遊且嘗,美景美食兩相顧,盡興隨意暢遊吧!

1、青川玉米攪團

獨特地理位置和氣候下孕育出的糧食作物,尤其是玉米,格外的勁道和芳香。青川人酷愛一種美食,攪團就產自這裡。當地人喜愛攪團的原因不僅它的美味,冬季的青川平均溫度只有2到10度左右,早上起來能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攪團,那可謂是人間美味啊,還能抵禦嚴寒。

攪團的原材料是產自當地生育期在112天以上的優質玉米,這樣的玉米經過充足的光照和夏日的烘烤後,才能成為攪團的原材料,製作過程也十分考究。首先要把玉米和木炭灰浸泡24小時,然後將泡好的玉米打漿,再將一大鍋水繞開,這才開始下鍋製作,玉米漿下鍋要邊下邊用擀麵仗攪,不能下得過急,否則,要起灰泡。要微火,火大了易焦。等下到鍋中起粘團時,就不再下了,用擀麵仗反覆攪,邊攪邊摻開水。視其粘團程度,一般摻三次開水為止。直到不幹不稀,成經黃色,粘團適宜。起鍋,入碗,或熟油辣子酸菜湯,或熟油辣子醋椒湯拌和,一碗地道的青川美食攪團就製作完成了。

2、銅火鍋

青川年平均溫度只有13.7度,冬季氣溫低,夏季夜間十分涼爽,人們平日裡聚會不管是春、夏、秋、冬都喜歡來上一鍋熱氣騰騰的銅火鍋,在嚴寒的冬季用它來抵禦嚴寒,增強體質,青川夏季氣候涼爽也潮溼,在夏季吃銅火鍋不僅能打開你的味蕾還可以迅速逼出體內的溼氣,使人感到神清氣爽,這也就是當地人一年四季酷愛銅火鍋的原因。

獨特地理位置和氣候下孕育出的動植物都有著優質基因,尤其當地的散養黃牛,體格健壯,肉質鮮美,風味十足,青川人一年四季酷愛一種美食,木炭銅火鍋的主要食材就產自這裡。製作銅火鍋的主要食材牛肉就是選用當地散養的優質黃牛肉,還要加上生長在高山裡的一些山珍,如:木耳、香菇、魔芋、蘿蔔等,這些食材和牛肉搭配在一起,就是一道極為美味的銅火鍋。

喜歡喝酒你就來,喜歡吟詩你就來,喜歡李白你就來,喜歡江油你就來……」一江兩河九堰穿城而過,三山環抱江彰平原,一半山水一半城的江油,奇麗險峻的風光是它的面容,李白文化是它不朽的靈魂,麻辣鮮香的美食是它令人回味無窮的理由。

1、江油肥腸

江油人有多喜歡吃肥腸?在江油的城區,幾乎每條街道都有一家肥腸店,而一碗肥腸、一碗乾飯、一份燒白、一碗漂著蔥花的醋湯的是江油人早餐的標配。新鮮的肥腸,輔以花椒,幹辣椒等天然香料燒制而成。其特點色澤黃亮,味道香醇,柔嫩可口,肥而不膩,令人望而生津,下飯喝酒爽口開胃。

2、川味花椒肉

川味花椒肉是當地特色冷菜,麻辣幹香,顏色金紅,冷吃最好,佐以白酒,真當是偷得浮生半日閒。「花椒肉」是四川傳統家常菜,肥而不膩,瘦而不柴,且椒香四溢,入口即化。花椒肉最適合冷吃,是一道不錯的下酒菜。

3、江油冷沾沾

江油沾沾,又稱冷沾沾,是四川省江油市的名小吃。與樂山冷鍋串串有點相似,將眾多的熟食菜品裝盤讓食客挑選,味道有麻辣和清湯的。每人將有一個碗,將你挑選的菜品蘸上喜歡的調料,放入自己的碗中,牙籤也放在碗中,以便店家結帳。每個沾沾價格在3-5角不等,價廉物美,味道地道,是人們喜愛的休閒小吃。江油沾沾有眾多的菜品,素的有:土豆、藕、蓮白、豆皮、豆卷、萵筍、海帶、花菜等常見蔬菜,葷菜有:豬皮、鵪鶉蛋、豬肝等,旁邊還放置麻辣和清湯兩種蘸碟,根據食客喜歡可以選擇不同的味道。麻辣口味,符合四川人愛好麻與辣的口味,調料由店主親自調製,味道獨特,巴適的很。清湯口味,符合不喜歡辣椒刺激的食客,味道清淡不油膩。

4、蛋烘糕

這個蛋烘糕是我到江油才知道的一種小吃,其實就是用一種小圓鍋做的小蛋餅,但是這個蛋餅有些不一樣,軟糯,然后里面可以包些甜的或辣的配料。江油的蛋烘糕跟成都的很不一樣。口感是軟的,加各種奶油或果醬或榨菜絲絲,還有特製的一種粉,非常好吃。

江油北站是西成客專的一個車站,位於江油市厚壩鎮內。厚壩鎮位於四川江油市北部42.5公裡處的丘陵地區,因場鎮周圍的潼江衝積平壩土質厚實肥沃而得名。江油——位於龍門山脈北段東南側,一座始建於東漢建武元年,佔據著水路和路路的交通要道並有著近2000年的歷史文化古城,而肥沃的土質,宜人的氣候,優越的水利灌溉條件,進而成就了極具包容性的江油飲食文化。

1、蕎涼粉

蕎麥原產我國北方,有2000多年的種植歷史。在古代,人們常常把它作為救荒作物或者充當綠肥、飼料。如今,卻被推崇為健康主食品。平武南壩人以高山蕎麥為原料,製作出了令人垂涎欲滴的小吃————南壩蕎涼粉。「南壩蕎涼粉」採用當地出產的一種高山糧食作物蕎麥作原料。其做法是頭天晚上將蕎麥泡好。待至第二天去殼後用手搓,使黃白黃白的蕎米變成糊狀,之後將變成麵團一樣柔和的盆裡的「糊糊」加水過濾,過濾後的汁經過鐵鍋煎熬成熟,再一碗一碗地盛滿,冷卻後即可。成形後的蕎涼粉加以佐料,口感溫和,酸辣有餘,老少皆宜。

2、羊肉火鍋

江油的冬天本地人還是喜歡吃清湯羊肉火鍋,不是飼料羊肉,肉質更香脆、沒有過多香料,羊肉香味漂漂還沒吃就饞咯。鍋底就羊骨頭熬製湯底在大冷天喝上一碗,暖暖嗒!

3、江油燒烤

江油燒烤很出名,味道巴適就不擺了。夜幕時分,三五好友聚在一起,來幾串燒烤,喝幾杯啤酒,小日子美得不要不要的。

成都,一座來了你就不想走的城市。成都,天府之國,世界美食之都,作為世界美食之都,成都的美食是最值得一探的。

1、成都火鍋

成都火鍋以麻,辣,鮮,香著稱,是四川的美食代表。燙菜有有規矩,先吃毛肚鴨腸一類的食材,燙法是:七上八下,這樣燙出來的菜才最嫩。

2、成都串串

串串是成都經典的美食之一,在美食之都佔有一席之地。將火鍋中各色經典菜串在竹籤上,吃的十分過癮。一般的串串店以自助選擇菜品,省去了服務員上菜環節。

3、冒菜

冒菜是成都的特色,把菜用一個竹勺裝好,一般一勺就是一份;在鍋裡煮熟放到碗裡,碗裡要提前調好各種佐料,順便再舀一勺湯汁顧名曰「冒菜」。

4、龍抄手

龍抄手是成都著名傳統小吃,抄手是四川人對餛飩的特殊叫法,成都的「龍抄手」1941年開設於成都的悅來場,上個世紀60年代後遷至春熙路,迄今已有70餘年的歷史了。

5、擔擔麵

擔擔麵是成都地方傳統麵食小吃,據說源於挑夫們在街頭挑著擔擔賣面,因而得名。麵條細薄,滷汁酥香,鹹鮮微辣,香氣撲鼻,十分入味。

相關焦點

  • 吃貨請注意!!!香港西九龍高鐵站搖身一變美食的天堂啦!
    高鐵西九龍站9月23日正式通車啦!
  • 104路3路美食專線,站站有美食
    更重要的是:幾乎站站有美食當你按照本指南吃過一遍後你就將大部分便靚正的廣州「網紅」美食店都搜羅一遍傳統「老廣」都未必咁識食鳳凰奶糊吃起來夠甜但不會膩,蛋黃和牛奶完美融合,很香滑又沒有成結的蛋黃,凝結得剛剛好
  • 西城高鐵沿線景點美食旅遊攻略 西成高鐵吃喝玩樂指南
    西成高鐵將於12月6日正式開通運營。據了解,成都東至西安北全程二等座票價為263元,廣元至西安北全程二等座票價為152元。  西成高鐵全長643公裡,從成都東站引出,沿現在的成綿樂城際鐵路北上,在江油站接入新建段。全線設西安北、阿房宮、鄠邑、新場街、佛坪、洋縣西、城固北、漢中、新集、寧強南、朝天、廣元、劍門關、青川、江油北、江油16座車站。
  • 上海坐高鐵直達香港即將實現,沿途10站,一站比一站「勁」! 】
    深圳北站、福田站和西九龍站在小編心裡,除了上海沒有哪一個城市比香港更適合旅遊的了而且去香港的宗旨也只有一九個字那就是吃吃吃、玩玩玩、買買買香港西九龍總站首先我們要知道香港西九龍站是廣深港高鐵的終點站未來這裡將要被打造成香港最重要的商業中心及鐵路樞紐
  • 上海坐高鐵直達香港即將實現,沿途10站,一站比一站美!|上海生活
    深圳北站、福田站和西九龍站在頭條菌心裡,除了上海沒有哪一個城市比香港更適合旅遊的了而且去香港的宗旨也只有一九個字那就是吃吃吃、玩玩玩、買買買香港西九龍總站首先我們要知道香港西九龍站是廣深港高鐵的終點站未來這裡將要被打造成香港最重要的商業中心及鐵路樞紐
  • 樂山開通旅遊美食公交專線
    吃貨福音來了樂山旅遊美食公交專線即將開行帶你「套餐式」體驗樂山美景、美食胖友們是不是很好奇先上圖大家快看搶鮮看↓↓↓高端大氣上檔次有沒有樂山旅遊美食公交專線到底咋回事?快上車小編帶你去「逛吃」↓↓↓為迎接2020年四川省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第六屆中國(四川)國際旅遊投資大會、第七屆四川國際旅遊交易博覽會召開,經市交通運輸局積極謀劃,從9月19日起,樂山公共運輸有限公司將開行旅遊美食公交專線,線路串聯高鐵站至樂山城區主要文化、旅遊景點及美食街區。
  • 有一種旅行,乘著高鐵就出發——美食尋味專線
    帶你沿著高鐵自由行感受錦繡風光、饕餮美食今日為大家推薦第一條高鐵專列 美食尋味專線 成都-樂山-宜賓一到周末,不是在吃,就是在去吃的路上。曾有說法有個外國人立志要在三年內吃遍中國,然而三年過去了,他還沒有走出他的第一站——成都。易中天在《讀城記》裡說,「不無誇張地說,你就是給他一塊幹木頭,成都的廚師也能做出一道有滋有味的好菜來。」
  • 成貴高鐵第三站——「樂山站」美食+美景,打開你春天的味蕾
    4月10日起連通四川、貴州、重慶城市群的全長648公裡,縱貫川滇黔三省,首條跨省環線高鐵——成貴高鐵正式開行啦~這條貫穿雲貴川三省、地貌單元複雜的高速鐵路到底有多棒?它是中國最壯觀的高鐵線,從海拔240米的四川盆地到海拔2400米的雲貴高原,穿隧道183座,橋梁468座;它是中國第一條旅遊高鐵線,共途徑26個5A級景區、386個4A級景區,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景觀之線!
  • 香港高鐵站步行最近,佐敦油麻地有什麼美食?(附路線攻略)
    香港高鐵站位於西九龍油尖旺區,沙拉先給大家普及一下,油尖旺地區美食特點。旺角各種各樣潮流食物都有,但一般不抵吃。尖沙咀各國餐廳和高級粵菜很多,價錢也高。整個油尖旺地區,最多香港地道美食地方,是佐敦油麻地一帶。
  • 西成高鐵帶你咥美食廣元站:遊女皇故裡,品舌尖上的廣元
    西成高鐵廣元站是隸屬於成都鐵路局的一等站,是四川省第四大站,是西成高鐵的重要站點,作為西安鐵路局、蘭州鐵路局和成都鐵路局局間分界站
  • 廣深港客運專線福田高鐵站計劃今年建成
    廣深港客運專線福田高鐵站計劃今年建成 >   廣深港客運專線福田高鐵站計劃今年建成  「東部海岸線什麼時候才能有一條地鐵啊!」
  • 錢報記者深度體驗千島湖高鐵站接駁交通:公交加高鐵快速專線便宜又...
    體驗1:東北碼頭還沒開通體驗前,錢報記者做了功課:出了千島湖高鐵站,可以前往東北碼頭,坐船直接去千島湖景區的島上。不過詢問高鐵站工作人員後,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現在天氣太冷,沒有船,過年後是否開通,也不確定。」
  • 西成高鐵票價263元,12月6日正式開通!大柳塔到成都僅8站,走一路吃一路!
    西成高鐵12月6日正式開通運營!!票價已公布!  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消息,12月6日,西安至成都高速鐵路將實現全線開通運營。鐵路部門於12月3日18時開始發售西成高鐵相關列車車票,西安北至成都東全程二等座票價為263元。
  • 西成高鐵經過哪些站途經站點 西成高鐵最新時刻表
    對於來往西安成都的朋友來說,西成高鐵途經站點是值得了解的。隨著西城高鐵的開通,如果你不知道西成高鐵途經站點有哪些的話就一起來看看吧。【西成高鐵票價列車首發時間 西成高鐵車次持票半價遊西安26家景區】  西成高鐵途經站點  西成高鐵自西安北站引出,經鄠邑進入秦嶺山區,沿澇峪而上穿越秦嶺,經佛坪、洋縣、城固至漢中,跨漢江經南鄭、勉縣、寧強,過米倉山入川,由朝天經廣元、劍閣、青川至江油,與成綿樂城際鐵路相接成。
  • 又多一條高鐵線路將經過江門!直達機場站!
    大家現在出門 越來越青睞於高鐵 畢竟速度快、方便、價格實惠..... 太多的理由讓你會選擇高鐵出行 現在又多一條高鐵線路經過江門啦!
  • 城市細節|體驗香港西九龍高鐵站及其他
    9月1日,筆者過關到香港參加西九龍高鐵站的開放日活動。因不幸掉隊,所以獨自參觀了車站,此後一個人在九龍和新界遊走,觀察到了香港的交通系統和街道的一些有趣細節。西九龍高鐵站按原計劃,我先要從元朗到觀塘搭乘開放日活動專線。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等進入九龍時,已接近下午開放入場時間。
  • 高鐵香港西九龍站,一個神奇的存在
    高鐵香港西九龍站坐落在九龍的繁華地帶向西是港鐵九龍站,港島方向向東是港鐵柯士甸站,油尖旺方向,位置一級棒零食物語在香港有不少店鋪對零食有追求的識貨來說掃貨相當方便,但對於錢包來說香港西九龍站內的價格更友好些店內以日本零食為居多各種日本限定產品都能在這裡找到
  • 組圖:走進廣深港高鐵香港西九龍站
    人民網香港9月1日電 (吳玉潔、實習生沈婧婕)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通車在即,9月1日至2日,廣深港高鐵香港西九龍站舉行開放日,讓市民預先進站參觀和體驗站內設施。 樓面面積超過40萬平方米的香港西九龍站,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高速鐵路車站之一。車站分為地面層和四層地下樓層,共有11個出入口,並通過行人天橋及隧道與鄰近的港鐵柯士甸站和九龍站相連。
  • 銀西高鐵年底通車,銀川到西安3.5小時,慶陽進入高鐵時代
    作為一枚吃貨,西北的美食一直是令人十分嚮往的。西安的泡饃,銀川的燴羊雜碎,慶陽的土暖鍋,假若能一天吃到這三種地道美食,那真是最幸福的時光了。其實,這一點也不難,假如銀西高鐵通車,這一切都將不是問題。銀西高鐵是一條跨越三省的交通要道,全長618千米,共設西安北、鹹陽北塬、慶陽、銀川等20座車站,是繼西成高鐵開通的又一重要高速鐵路。據悉,該條高鐵預計今年年底通車,屆時,西安至銀川將由原來的14個小時,縮短至3.5小時。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下它的建造歷程吧!
  • 那條你熟悉的馬站底美食一條街變了,「吃貨們」快去看看吧!
    2018-11-02 07:24 | 衢州新聞網說到衢城的美食,很多人都會想起馬站底,這條長800餘米,寬僅8米的小巷,從街頭到街尾滿滿都是地道的本地美食,府山老媽媽餛飩、毛大媽鍋貼、杜澤灌腸、卸娜麻辣燙……每一樣都令人垂涎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