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尋香「艾草中藥香包」手工課

2021-02-08 婕妮花咖啡館



端午節和香包課,都如期而至

傳統的香包有很多內容,慣用帶有特別功效,氣味濃鬱沁人的中草藥材,混合縫製而成。我們沿用的正是經典香包的配方——開竅醒神的冰片、白芷、蒼朮、川穹等四味藥材,今年在配方中還添加了艾草。

裝進自己縫製的棉麻小袋子裡面,伴身而行,睏倦的時候,拿起來聞一聞,呼吸間真別有一番感受。 



時間 5月30日 10:10 端午假期第3天

費用 60元/位 可完成香囊一對 加做1個20

參考時長 1-2小時



十幾款花色布料現場選擇



 費用說明 

 活動流程 

1.預約:打開以下任意連結,完成付款既預約成功!庫存數量既剩餘席位。

淘寶 複製以下文字,打開淘寶app後自動彈出寶貝連結

【婕妮花咖啡館裡的 手工課/油畫課/水彩課(周末) 專用連結】,點擊連結再選擇瀏覽器打開http://c.b1wt.com/h.hzt6D2?cv=vr7nZFNu5Ez&sm=f4d109 ,或複製這條信息¥vr7nZFNu5Ez¥後打開👉手機淘寶👈


微店

注意:咖啡館根據預約人數準備材料,如需取消請於活動開始前一天提出申請哦!(22:00之前)

2.按時到達咖啡館 - 確認收貨 - 籤到 -就坐

3.老師分發材料,講解做法

4.開始製作

5.完成後可以拍照,曬朋友圈,吃掉,帶走與更多朋友分享…



 Jennifer's Café  


官方新浪微博:@婕妮花咖啡館

長按識別二維碼,我們很需要您的關注

公眾號

jenniferscafe

/ jennifer - s - cafe /


地點 婕妮花咖啡館(西安市碑林區友誼西路127號付28號2樓 勞動南路公交站後面10米 即西工大南門往西300米)88485001

公交線路 10,24,29,40,106,107,201,206,207,212,216,308,322,402,512,604,608,700,916,環1路/二環1號線,環2路/二環2號線,環線區間,教育專線,遊7路。勞動南路站 下車

地鐵:1號線「勞動路」站下車,轉24、322路公交車到。3號線「科技路「站下車,轉512、700、29路公交車。

泊車 收費停車位



wuli婕妮花咖啡館長期招聘兼職店員

點我查看



零添加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

能品到綠豆本來清香的綠豆糕

啊,原來綠豆糕真的不止是齁甜

而是我們熟悉的、綠豆的味道!


本味綠豆糕

歡 迎 來 試 吃

相關焦點

  • 端午話香包
    懸菖蒲或艾草,系五色彩縷,佩香包,戴艾虎,喝雄黃酒,驅五毒,祈求生命安康,是大江南北通行的歲時風俗。民俗觀念中,五月初五是一年之中陽氣最盛之時,是月,小兒最易為毒蟲侵害。此時此節,小兒佩戴的五色香包,多以艾草之葉填芯,有避邪驅瘟之意,也有點綴服飾的效果。小小的香包,雖是生活中的平凡之物,卻寄託著吉祥安康的美好願望,蘊含了中華民族文化傳統的溫情所在。
  • 香包沒中藥香料 裡頭是黑心棉
    端午將至,都說掛香包可以驅邪,還可裝飾美觀增加節日氣氛,你知道街頭賣的香包裡都裝的什麼嗎?華商報「好奇心」對此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沒正規香料不說,居然有很多黑心棉填充。  6月16日,記者前往批發香包的西北輕工批發市場,為了看看這些香包裡裝的啥,記者在輕工市場購買了9種香包,其中一種為3元每個、其他均為5元一個,同時在街頭購買了一個5元錢的手工香包。  記者將10個香包分別拆開,結果發現輕工市場買的5個香包裡裝的是黑心棉,4個為絲綿,手工香包也為絲綿。
  • 【芝麻街英語】「端午節」手工艾草香包製作活動開始報名啦!
    這個端午小長假,芝麻街英語邀您體驗DIY手工製作艾草香包,製作一枚獨一無二的艾草香包,隨身攜帶,一定是非常美妙的事情。活動主題:手工艾草香包製作活動日期:6月16日15:00-16:00籤到時間:6月16日14:45活動地點:芝麻街英語小劇場活動人數:15名
  • 端午節將至,給孩子準備一個五毒香包吧
    肯定是吃粽子,然後還有賽龍舟,還要在門前掛艾草、菖蒲對不對?端午節是和春節、中秋節、清明節並列的四大傳統節日,也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節的民俗非常非常多,今天我就來說一說端午節的一個習俗——佩戴五毒香包。
  • 邏輯狗分享 | 戴香包、插艾草,你知道端午習俗的來歷嗎?
    端午前後,天氣變熱,許多東西容易腐敗,產生瘴癘之氣,影響人們的健康,所以古人就會用些藥草來驅瘴闢邪。但是藥草的氣味很難聞,人們就添加許多香料做成香包去掩蓋難聞的味道。艾草,又叫「走黃巢」,意為避開黃巢,該典故要追溯到唐朝末年的「黃巢之亂」。黃巢因社會亂象而起義,但卻使社會更亂,他也淪為亂世禍首。有一年端午節前後,黃巢的軍隊攻打到河南鄧州,準備攻城。
  • 【端午親子DIY】艾草香包+ 卡通民俗版畫,一起來過夏天中最重要的節日吧!
    掛艾草的傳統已經延續了上千年,艾蒿被稱為「百草之王」。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疾病多發,人們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用其特殊的香味驅病、防蚊、闢邪。端午節戴五彩繩的習俗,從宋朝就開始了。我們準備好了天然野生艾草,手編五彩繩和圖案豐富的布料,自己動手來做一個漂亮的香包吧!
  • 端午來了 | 教大家幾種香包純中藥香料配法,祝大家端午安康……
    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作為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當天有著許多的習俗,除了吃粽子、賽龍舟這些大家很熟悉的以外,端午節還有掛香包的習俗……    掛香包也叫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藥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
  • 「香包」的英文是?如何和外國朋友聊端午節?
    「划龍舟」的英文就是dragon boat race,其中race 這個字可以當名詞表示「比賽」,而race 通常是指競速型的比賽。There's a swimming race at school next week.下周學校會有遊泳比賽。rice dumpling (n.) 粽子端午節必吃的就是粽子,因為粽子是米做的,因此英文就是rice dumpling。
  • 這種端午香包西寧街頭有許多,拆開一看驚呆了...
    端午將至精美的香包開始大量上市可是有市民提出疑問購買的香包裡面明明沒有香草
  • 手工香包 針線裡串起了端午的味道
    (視線記者 蓓蕾)在兒時的記憶裡,每到端午佳節,除了蒸籠飄出的陣陣粽香,最讓人難忘的還有香包裡散發出的艾葉清香。如今,粽香愈加濃鬱,艾香卻漸漸淡去。端午將至,康樂西路街道兩側的小角落裡,五顏六色的端午香包、虎頭鞋惹人駐足。
  • 香包裡真的有香料嗎?
    「端午香包裡填充的是什麼物品」一項,其中10位市民表示,端午香包裡填充的是天然帶有芳香氣味的草料;5位市民認為,端午香包裡面應該填充的是帶有芳香氣味的中藥,2個說是棉花之類的東西,還有3位市民表示不知道。「往年一般都是在端午節之前買一兩個,因為家裡孩子喜歡,掛在脖子上什麼的。也沒有拆開看過裡面到底是什麼東西。」瀋陽市民李女士說。
  • 端午節掛艾草的傳說
    至於掛菖蒲、艾葉,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貼符則據說是為了避邪。「炒五毒」,江蘇中部以韭菜、茭(jiāo)草(或金針菜)、木耳、銀魚、蝦米等同炒,大約是以這幾種菜象徵蟾蜍、蠍子、蜘蛛、蛇、蜈蚣等五毒都是端午的必備菜餚,現在少見。但是山東南部江蘇北部以辣椒、蔥、姜、蒜、香菜五種有刺激的東西混合一起炒也叫炒五毒,一般餐館都可以點到此菜,因為食材比較常見。
  • 端午二三事丨除了粽子,你還缺一個中藥香包
    浪漫的中醫人在婚禮現場發送中藥香囊表達對親友的感謝和祝福。  中藥香囊想要真正發揮驅蚊功效,配方和比例極其關鍵。 省中醫院治未病科中醫芳療師在尋研民間古方的基礎上不斷調配試驗調配出傳統驅蟲害、避邪毒的中藥香包,特製中藥驅蚊香包,秘制中藥材,香氣襲人,藥效持久,這功效經用過老師都有口皆碑,有病人驚訝得反饋:蚊子真的少了好多,睡眠質量也好了很多啊。
  • 麼麼御守香包 演繹古老工藝,傳承端午節文化
    兒時每到端午節,家裡必要包粽子,煮艾葉,掛香包。記得那時候,每到端午前,我們一幫小朋友便會在竹林裡撿一些竹筍殼,學著大人做成4角荷包形狀,在裡面裝上艾草,然後拿絲線一點一點的纏繞起來,給自己做一個端午節可以佩戴的香包。如今長大了,這樣的傳統越來越被遺忘,想起來,挺懷念。
  • 端午節為啥要系五彩繩,戴香包呢?
    在端午節的清晨,大人起床後第一件大事便是在熟睡中的孩子手腕、腳腕、脖子上拴端午線。系線的時候,孩子不能開口說話。而一些已婚的男人也被妻子逼著戴上彩繩,很多男子擔心被別人看到笑話,就悄悄系在腳踝上。掛香包,也是為了驅除災害、瘟疫。在古代,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是用彩色的碎布和五色絲線縫製而成,內部裝有各種香料,戴在孩子胸前,不僅美觀大方,香氣撲鼻,還有驅避蚊蟲的功效和祈求安康的美好寓意。
  • 包粽子、蒸包子、掛香包...青海人的端午節!
    香包掛了嗎?鎖兒線搓好了嗎?沙棗花、香艾草買了嗎?後天就是傳統的端午佳節了。「端午節」的由來,相傳是為紀念戰國時期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的。南方人過端午更多的是吃粽子,賽龍舟、炒麵線等。而我們青海話更多的是把端午節叫「過當午」, 也有著本地獨特的節慶民俗。
  • 端午節戴香包
    除了吃粽子、掛艾草外,端午節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長壽的大節日。  端午時節及節後,氣候炎熱,蠅蟲飛動,毒氣上升,疫病萌發,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因此端午節也是自古相傳的「衛生節」,人們在這一天灑掃庭院,掛艾枝,懸菖蒲,灑雄黃水,飲雄黃酒,激濁除腐,殺菌防病。這些活動也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 自製香包不要隨意配香料
    流動香包車上花樣繁多的香包端午到,粽子飄香香包俏。近日,西安街頭香包熱銷,有市民發現有的香包味道濃鬱,擔心是網傳的「香精包」。為此,業內人士提醒,真正的香包散發淡淡的中草藥香味,且持續時間長。昨日上午,雁塔路上的「流動香包車」異常搶眼,只見自行車上掛滿五彩線、香囊、葫蘆以及各種動物造型的香包。「五彩線兩元一根,五元三根。葫蘆10元一個,香包7元……」不一會,「流動香包車」前就圍滿了人,現場十分熱鬧。「今年香包樣式真多,太好看了。」一位正在挑選香包的女孩說著,順手拿起一個紅色香囊聞了聞,疑惑地說,這咋沒有從網上買的香包香。
  • 端午必備的香包,為啥香得刺鼻?這裡面有貓膩兒,哈爾濱賣的真不少!
    端午將至精美的香包開始大量上市可是有市民提出疑問購買的香包裡面明明沒有香草為啥聞起來香得刺鼻圖片來自網絡市民反映:「我想給孩子買兩個香包,街邊攤販說這裡面都是香草,我一聽就買了5個。」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她回家仔細聞了下,發現香包的味道香得刺鼻。拆開後,根本沒有發現香草的影子,香包裡裝的都是纖維棉和稻殼。「將稻殼倒出後嗆鼻的香草味就更濃了,這樣的香包不如不給孩子戴。」
  • 「我買的不是香包,是想念!」「我賣的不是香包,是生活!」
    端午將至,各色各型的手工香包玲琅滿目,頗受人們的喜愛。而走街串巷賣香包的手藝人,成為街頭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上午10點,在西安市雁塔南路熙熙攘攘的人行道上,一輛掛滿香包的自行車格外醒目。車頭架起的竹架上,一頭挑起顏色豐富、造型各異的香包,另一頭掛滿了五顏六色的花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