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園林之作不能與蘇州拿來比較,但在千百年的歲月之河中也有不少留存的「滄海遺珠」。位於上海松江區的醉白池就是上海著名的四大園林之一,其始建於宋代,至今也有近千年的歷史了。
醉白池佔地面積約5公頃,原為宋代進士朱之純的私宅,名為谷陽園。明朝大書畫家董其昌也在此揮墨觴詠,為谷陽園中凝舫寫下「臨世濯足,希古振纓」的對聯。
清朝時期著名畫家顧大申,在谷陽園原址上重建園林,為表達對白居易的仰慕之情,為園林賦名醉白池,一直沿用至今。
醉白池以一泉清池為中心,滿栽古樹,春花、夏竹、秋菊、冬松,一日之間有四季風情,四季變化有不同景致。醉白池有著江南地區典型的園林布局,花築成景,娟秀而精美。
遊覽醉白池要欣賞它的三大特色,布局的雅致,移步異景,園藝花木與建築形成完美的設計;上百年的老建築銘刻著歲月的痕跡;多少名人墨客在此抒情詠志,留下碑刻詩詞的記憶。
在醉白池中一日有不同景色,四季可賞不同花木,如今正值夏季,便是賞荷花的好季節,接天蓮葉簇擁著池中水榭,偶爾綻放的一朵玉荷出淤泥而不染。到了秋季又是賞菊的地界,冬日悠然釋放的暗香,是梅花的綻放。金錢松、黃桑勒、胡椒木四季皆可觀賞。
醉白池中對於廊軒、景窗甚至鋪地的設計都是精益求精,在布局上環環相扣,在景致上相互映襯。僅僅是鋪地的設計就蘊藏著濃厚的中華傳統文化。園林中多採用冰裂紋鋪地,輔以仙鶴、梅花鹿、蓮花、牡丹等吉祥如意的寓意在其中。
園林通過單面廊、雙面廊、直廊、曲廊、迴廊等木質結構的廊橋將園林款款相連。其虛實有度,更顯園林的層次之感。
如今醉白池依舊保留著大量的明清建築,柱頰山房、疑舫、讀書堂、池上草堂、寶成樓、雪海堂、雕花廳等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國畫大師張大千在醉白池小憩之時,發起義賣賑災,就在如今的樂天軒前義賣自己的作品《寒梅踏雪圖》,其取景正是冬日梅花盛放的雪海棠。
民國時期孫中山也來到醉白池,在雪海堂前發表革命演講,「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吶喊,鼓舞著各界民眾的愛國之心。
如今的醉白池已不再是名流之地,而是人人可以參觀的風景園林,不少老人在此悠然的下棋、喝茶,想來當年文人墨客的觥籌詩詠也似如今這樣的情景。遊人避暑賞景,了解中華江南園林之美,也讀懂了明清時期上海松江區的歲月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