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一個地方的發展關鍵在黨、關鍵在人。今年是「十三 五」開局之年,是市、縣、鄉集中換屆之年,更需要全市上下紮實幹、主動為。近日,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易煉紅同志撰文《幹部要幹事 為官要有為》,結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長沙發展實際,帶著強烈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從想為、敢為、勤為、 善為四個維度闡述了幹部在幹事中有為的深刻內涵和執著追求。全市黨員幹部要結合正在開展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刻領會本文的要義和實質,立足崗位幹, 奮發進取為,以實際行動奏響「幹部要幹事、為官要有為」的最強音,交出「奮戰『十三五』、實現開門紅」的出色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指 出,「幹部幹部,幹是當頭的,既要想幹願幹積極幹,又要能幹會幹善於幹。」這句話深刻詮釋了「幹部幹事」、「為官有為」的真諦。尤其是領導幹部作為「關鍵 少數」,更應在幹事和有為上作出表率。「十三五」發展的新徵程已經開啟,長沙發展進入到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慢走一步,差之千裡;耽誤一時,落 後多年。長沙要在引領發展新常態、踐行發展新理念中走在前列,必須奏響「幹部要幹事、為官要有為」的最強音。
一、幹事要有「想為」之境界
在其位當謀其政,謀其政必盡其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能只想當官不想幹事,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這既是諄諄告誡,更是明確要求。 近年來,長沙的發展能夠在轉型創新中走在前列,經濟總量上升到全國省會城市第六位,品質長沙建設帶來更多群眾獲得感,就是有一大批想事幹事成事而又不出事 的幹部。面對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加快實現基本現代化和建設能量更大、實力更強、城鄉更美、民生更爽的長沙的使命召喚,這種責任感、進取心和精氣神應進一步強 化,展示全市各級幹部想為的新境界。
想為,彰顯的是一種思想自覺。幹事的行動自覺源自於想幹事的思想自覺。職責所系、群眾所盼、發展 所需,都要求幹部必須有想幹事的主觀願望。就長沙來講,我們近年來能夠打好打贏項目建設、拆違控違、最嚴城管、環境治理等一個又一個攻堅戰,得益於全市各 級幹部內心深處有一種為這座城市、為這方百姓想事做事的進取心。但發展無坦途、奮鬥無止境,如何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齊發展「短板」、治理「城市 病」、增強群眾獲得感上更進一步,有許多大事、難事、實事等著我們去幹。各級幹部唯有堅定「一日無為、三日難安」、「幹事光榮、避事可恥」的思想自覺,才 能不負組織重託,不負群眾信任,不負長沙這塊鍾靈毓秀的熱土。
想為,蘊含的是一種價值追求。組織和人民賦予了幹部崗位、權力,歸根到 底是用來幹事創業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幹事的前提是想幹,有為的基礎是想為。長沙正處於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 市、長江中遊城市群中心城市的戰略地位,全國兩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國家級湖南湘江新區相互疊加的戰略平臺,為全市 各級幹部提供了幹事創業的廣闊天地。機遇垂青於有準備的頭腦。抓住戰略機遇期、幹出一番新作為,應成為全市各級幹部矢志不渝的價值追求。
想為,迸發的是一種精神狀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良好的精神狀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幹部想不想幹事、有為,從精神狀態上看得出來。在園 區、在基層、在工地調研時,我能夠感受到長沙絕大多數幹部是有激情、有幹勁的,「五加二、白加黑」、「寧可掉肉、不可掉隊」是他們想幹事的真實寫照。但實 事求是地講,也有少數幹部在崗找不到感覺、幹事提不起精神,不想作為、不在狀態。改革發展猶如中流擊水,不進則退。沒有逢山開路、遇河架橋的進取精神,就 不可能打好改革這塊「鐵」、走好發展這步「棋」。幹部幹部,任何時候都要有幹字當頭的精氣神。
二、幹事要有「敢為」之擔當
領導幹部在幹事中敢不敢作為,體現的是膽識、氣魄,詮釋的是責任、擔當。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 就。」長沙人素有敢為人先的歷史傳統,長沙精神蘊含著心憂天下的擔當精神。在發展的轉型期、改革的攻堅期、小康的決勝期,各級幹部更應引領在前,以敢為之 擔當展示幹事之作為。
在破發展難題中展示擔當。新常態下,長沙最緊要的任務仍然是發展。沒有發展作基礎,城市競爭力、群眾獲得感、治 理現代化就會成為水中月、鏡中花。現在的發展不是走過去拼資源、拼環境、拼消耗的老路,而是走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的新路,由1.0版本升級 到2.0、3.0甚至4.0版本。特別是補齊開放型經濟、現代服務業、公共服務供給、區域協調發展等「短板」,更需要「闖關奪隘」的擔當精神。近兩年,我 們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想盡千方百計引進了24個投資過50億元的產業項目,成為穩增長、強後勁的「關鍵一招」。要把這種擔當精神轉變為落實新理 念、引領新常態的新招實招,從供需兩側發力,進一步強化長沙發展的動力。
在碰「燙手山芋」中展示擔當。什麼是「燙手山芋」?就是那些 幹起來有風險、不幹就留隱患的事,就是那些進退兩難的事,就是那些多年來想幹而因種種制約因素而未乾的事。比如長沙的違法建築,遺留時間長、累積存量大、 涉及利益廣,是名副其實的「燙手山芋」。去年我們用8個多月時間實現近1500萬平方米違法建築「基本清零」,充分展示了全市各級幹部敢啃「硬骨頭」的擔 當精神。在長沙新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中,這樣的「燙手山芋」還會有,必須以對歷史、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敢於擔當、勇於作為,義無反顧地將它拿下來。
在攻改革險阻中展示擔當。全面深化改革,割自己的肉、動別人的奶酪,有時會面臨「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的情況。在改革的大勢中是順勢而進還是退避三 舍,直接考驗各級幹部敢幹敢為的勇氣和擔當。人人都成為改革的促進派和實幹家,改革就能破浪前行。近年來,長沙按照行政審批整體提速50%以上的目標,在 放權、限權、減權、曬權的同時,制定了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這是幹部敢為的鮮活例證。改革中的險阻一個接一個,往深處改、向實處抓,該擔的責必 須擔,該碰的硬必須碰,該革的命必須革。
在辦民生實事中展示擔當。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作為幹部,改善民生不 僅要做錦上添花的事,更要辦雪中送炭的事。解決歷史遺留問題、「老大難」問題,需要有一種捨我其誰的擔當精神。由於多方面的原因,長沙有9萬多戶居民長時 間沒有及時拿到房產證,可謂是「一本房產證,牽動眾人心」。去年,市委、市政府下定決心,堅持民生為重,克服各種困難,讓6.4萬多戶居民順利拿到了房產 證,剩下的3萬戶的房產證問題將在今年全部解決。越是民生實事,越要敢作敢為。要把群眾想幹的事,變為黨委、政府要幹的事;把黨委、政府在幹的事,變成群 眾積極支持、參與的事;把黨委、政府幹成的事,變成惠及群眾的事。對「入學難」、「就醫難」、「出行難」等問題,要迎難而上、克難而為,讓群眾舒心而不鬧 心。
三、幹事要有「勤為」之作風
「政如農功,不勤無以成事。」勤政是黨的宗旨的具體體現,也是古往今來對「好 官」不變的評價標準。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好幹部20字標準,勤政務實是其中一條。幹部幹事應堅持以勤為先,堅決克服「平平安安佔位子,忙忙碌碌裝樣子,疲 疲沓沓混日子,年年都是老樣子」的「慵懶散」習氣,以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長沙人民的幸福指數。
以「馬上辦」的行動幹事。「看著辦」、 「等著辦」,從來都是幹事業的大敵。毛澤東同志早在《黨委會的工作方法》中指出,「抓而不緊,等於不抓。」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大力提倡「馬上就 辦」的作風。近年來,我們要求行政審批開「綠色通道」、為民辦事開「便民窗口」,形成了講效率、抓落實的良好導向。面對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決不允許 出現跟不上、慢一拍的情況,必須以「馬上就辦」的精神按下「快進鍵」,把中心工作抓牢抓實,推動各項工作提速提效提質。
以講奉獻的情 操幹事。奉獻是自願的付出,是一種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一個地方的發展,離不開千千萬萬幹部的無私奉獻。長沙發展近些年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與先進城市 相比,仍然是「追趕者」的角色。要迎頭趕上甚至後來居上,必須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夙夜在公的精神,在崗一日、盡責一天,推動長沙發展再跨越,讓能量更 大、實力更強、城鄉更美、民生更爽的宏偉藍圖變為美好現實。
以「釘釘子」的韌勁幹事。幹事業如同釘釘子,必須不斷地用錘子敲打,要把 口頭上講的、紙上寫的、會上部署的東西付諸實施,落實落細。在建設「清潔城市」、「綠色城市」、「暢通城市」、「靚麗城市」和更高水準的文明城市等工作 上,我們堅持一年一年抓、持之以恆幹,推動城市的清潔度、舒適度和愉悅感上了一個大臺階。對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的事,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 我」的寬廣胸懷和主動作為,一抓到底釘釘子,一以貫之抓落實,確保在重點上「哪壺不開提哪壺」,在成效上「提了哪壺開哪壺」。
四、幹事要有「善為」之能力
善為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的善做善成。新常態下抓發展,攻堅期中抓改革,是對各級領導幹部能力和水平的直接檢驗。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長沙改革發展的藍圖繪就、目標明確、舉措已定,要通過全市幹部的會幹和善為,使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提升善謀良策的能力。領導幹部不僅要有學識,還要有見識膽識,謀一方發展必須跳出「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區域一體化時代,抓發展要始 終堅持大視野關注,謀開放之策、創新之舉。特別是長沙要建設具有國際品質和湖湘文化標識的現代化大都市,必須以現代化標準完善城市規劃體系、服務體系、功 能體系、治理體系,優化政務環境、人文環境、法治環境、社會環境,提升安全感、包容度和宜居性,讓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城市像家園一樣溫馨、美好、和諧,「來 了不想走,來過還想來」。
提升善抓落實的能力。一項工作主要有兩個方面:做決策,抓落實。對於市、縣一級來說,抓落實往往更重要。長 沙近年來的經濟增長保持在近10%,是靠抓項目、抓產業抓出來的。能不能把該抓的工作落到實處,是檢驗各級領導幹部執政能力的「試金石」。能力和水平從哪 裡來?一靠學,二靠幹。比如創新驅動發展,長沙要遠學矽谷、近學深圳,以他山之石攻玉,依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進一步提高創新能力、拓展創新平臺、 集聚創新要素、培育創新人才,讓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在抓落實過程中,要對發展中的問題、困難、挑戰,列出時間表、任務 書、責任制,一個一個地破題解難、答題交卷。
提升善帶隊伍的能力。事業發展,不僅迫切需要領導幹部自身當先鋒、打頭陣,還迫切需要帶 出一支能打硬仗、善打勝仗的團隊。一個地方和單位的發展怎麼樣、面貌怎麼樣、風氣怎麼樣,主要看領導者,核心看一把手。要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 幹,上行下效,同心合力。越是發展新常態、改革再攻堅,越要營造一種「為擔當者擔當、讓有為者有位」的濃厚氛圍,建立一種容錯糾錯的機制,為務實幹事者、 改革創新者、無私奉獻者擔當,讓擔當者敢作為,讓擔當者沒負擔,讓擔當者流汗不流淚、受用不受傷,以此激勵廣大幹部更加心無旁騖地幹事創業、奮發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