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前 法軍18萬人集體投降 成為法國歷史上最可恥的事件之一

2020-12-14 hawk26講武堂

150年前,即1870年10月27日,發生了法國乃至整個西歐軍事史上最可恥的事件之一。

弗朗索瓦·阿奇爾·巴贊元帥在未發一槍的情況下,就命令自己率領的18萬軍隊向敵人投降。該部隊被包圍在梅斯的堡壘中,他的下屬都沒有反對這個危險的命令。所有的軍官和士兵乖乖地放下武器,被德軍俘虜。在世界歷史上,從未有過如此大規模的軍隊一次性投降的案例。圖為巴贊元帥在向他敬禮的馮·庫默將軍脫帽致意,他的身後一隊法國俘虜正在行進。

在此之前,巴贊的軍隊在格雷沃洛特(Gravelotte)和瑪斯圖爾(Mars-la-Tour)戰役中被打敗,匆忙撤退到梅斯。從這張梅斯包圍圈的示意圖就可以看出,在包圍圈內的法國軍隊密度相當高。與之相對,普魯士的攻城部隊就顯得單薄許多,特別是在西部和東南方向。如果法國軍隊希望,他們就能夠輕鬆突破包圍圈,但是他們顯然失去了作戰的欲望,不想冒著生命危險為自己的祖國而戰。

在被圍困的70天裡,法國軍隊甚至沒有嘗試過突圍。就這樣一支軍隊被包圍看起來非常奇怪,因為巴贊指揮的軍隊多達19.8萬人,而圍困他們的普魯士軍隊只有13.4萬人。需要說明的是巴贊指揮的並不是什麼預備役或者缺乏訓練的新兵,他們都是正規部隊,幾乎所有的軍官和許多士兵都經過高質量的訓練,並擁有豐富的戰鬥經驗。圖為梅斯當時的照片,照片底部是摩澤爾河,河岸上有射擊孔的城牆。

10月7日,在貝爾維尤的戰鬥中,法軍襲擊了普魯士軍隊。這次戰鬥看起來更像是一次示威遊行,而非一次真正的突圍嘗試,因為法軍只有2.3萬人參加戰鬥,不到被圍法軍的15%。圖為梅斯的防禦工事一角。

普魯士將軍確信,這並不是突圍行動,甚至沒有任何偵察目的。只是為了奪取德國食品倉庫而發起的「麵包戰役」。然而法軍士兵並沒有佔領倉庫,他們很快被擊退,此後的20天裡巴贊的軍隊毫無動靜。巴贊只是坐在那裡,等著士兵們消耗完所有的給養,然後投降。圖為在梅斯城外的普魯士軍隊營地。

有一種說法,巴贊元帥希望以這樣消極抵抗,消耗完所有補給之後,給自己的投降找一個合理的藉口。這樣在法國戰敗後,他就不會承擔戰敗的責任,還能夠將其作為軍事政變或奪取政權的武器。圖為梅斯城內,在浮橋公園停著的馬車。

但是,他低估了同胞的愛國精神和堅韌的意志,巴黎和貝爾福被圍法軍拒絕投降,並堅決發動反擊。法國南部,一支新的志願軍正在組建,他們將取代在邊境戰役中被擊敗的拿破崙三世的軍隊。與巴贊的預測正好相反,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圖為梅斯城內的法軍車輛。

10月20日,在梅斯被圍困的法軍由於缺少糧食,不得不開始殺軍馬。一周後,所有軍馬幾乎都被殺掉吃肉。巴贊認為自己的抵抗已經無法繼續,於是下令部隊放下武器,向普魯士將軍馮·庫默投降。在1870年,梅斯是法國主要的鐵路樞紐,這裡儲存著大量軍用和民用物資。巴贊投降後,這裡的物資都成為普魯士的戰利品。

法軍傷病員和身體虛弱的官兵被普魯士軍隊立即釋放,大約15萬健康的官兵被當作俘虜拘禁到戰爭結束。1871年,巴贊被普魯士釋放返回法國。他被拘禁期間生活條件非常舒適,與前皇帝路易斯·拿破崙同住在一幢別墅中,並有僕人侍奉。大量的法國重武器被普魯士軍隊繳獲,很快成為他們的重要裝備。

在投降命令下達的同時,法軍部隊還接到銷毀軍旗的命令,這個命令同樣被執行了。這幅油畫表現了法軍士兵在焚毀軍旗之間,以感人的方式告別軍旗,然而實際情況與這樣的油畫作品有很大差別。

1872年,巴贊因叛國罪被判處死刑,但當時的法國總統麥克馬洪元帥,是巴贊的密友。另外他還有一個身份,就是同樣在普法戰爭中向普魯士投降過,只不過他是跟著拿破崙三世在色當投降。因此,惺惺相惜的麥克馬洪將巴贊的死刑改為20年徒刑。圖為梅斯法軍投降時,將軍鼓破壞,並折斷自己的軍刀,而普魯士軍隊則冷靜地看著他們這種最後的反抗。

巴贊被關押到聖瑪格麗特島上一座專為特別危險的國家罪犯設立的監獄中,這座戒備森嚴的監獄在建成後的200多年裡,從沒有一個囚犯得以逃脫。然而,在1873年這位62歲身材肥胖,呼吸急促的前法國元帥巴贊卻奇蹟般地越獄成功了!圖為銅管軍樂隊作為前導,普魯士軍隊開進投降的梅斯城。

在梅斯被圍困期間,許多法軍官兵來到一家照相館,留下自己威猛的瞬間,希望能夠為後人留下光輝的形象。

沒有想到,這些照片成為他們日後的恥辱柱。

攝影師還受邀來到法軍駐地,拍攝了大量照片。

這些法蘭西第二帝國的軍官們組團擺譜,等待他們的卻是戰俘身份。

在當時,拍攝照片還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不過大家可以拼團。

這張畫作非常特別,描繪的是參加圍困梅斯的德國士兵慶祝贖罪日。當時許多猶太人在普魯士軍隊中服役,這位畫家出於虔誠的目的,大幅誇大了參加活動的人數。據參加活動的拉比·貢特·普洛特回憶,當時大約60人參加了活動。

相關焦點

  • 對越反擊戰,150師448團集體投降可恥?老兵:我們也被逼無奈呀
    對越反擊戰,150師448團集體投降可恥?老兵:我們也被逼無奈呀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定的調子是懲罰越南,用鄧小平同志的話說,越南小朋友不聽話,要打打屁股。單以雙方的俘虜來比較,當時我軍俘獲越軍2700多人,越軍俘獲我軍只有不足40人,而且這30多人都是喪失戰鬥力的傷病員。但是戰役接近尾聲的時候,我軍卻突然增加了200多戰俘,原來這是448團的一個營集體投降。這事震驚了東線總指揮許世友,也震驚了中央軍委。448團是50軍150師的一個團,本來150師沒有越境作戰。
  • 對越反擊戰,150師448團集體投降可恥?老兵:我們也被逼無奈呀
    對越反擊戰,150師448團集體投降可恥?老兵:我們也被逼無奈呀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定的調子是懲罰越南,用鄧小平同志的話說,越南小朋友不聽話,要打打屁股。單以雙方的俘虜來比較,當時我軍俘獲越軍2700多人,越軍俘獲我軍只有不足40人,而且這30多人都是喪失戰鬥力的傷病員。但是戰役接近尾聲的時候,我軍卻突然增加了200多戰俘,原來這是448團的一個營集體投降。這事震驚了東線總指揮許世友,也震驚了中央軍委。448團是50軍150師的一個團,本來150師沒有越境作戰。
  • 法國歷史最偉大的軍人之一是他:1916年12月26日霞飛成為法國元帥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薩沙歷史上的今天。法國歷史最偉大的軍人之一是他:1916年12月26日霞飛成為法國元帥看過電視劇《上海灘》的人,都會記得上海法租界有一條很有名的霞飛路(今淮海中路)。它就是以法國元帥霞飛命名的。霞飛路是整個上海租界乃至全中國,最繁華的一條大街。《上海灘》中,丁力曾激動地說:我終於能夠住在霞飛路了。
  • 兩項彈劾條款均通過 白宮: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可恥事件之一
    海外網12月19日電當地時間18日,美國會眾議院就川普彈劾案展開辯論,之後,兩項彈劾條款在眾院進行投票通過。白宮隨後發表聲明,予以抨擊。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白宮在聲明中抨擊,針對總統彈劾的投票是美國歷史上最可恥的事件之一,並稱,川普將彈劾投票描述為「民主黨人的政治自殺」。根據白宮消息,川普已經準備好進行下一步,他也確定投票不會獲得參議院的支持。
  • 法軍的血肉磨坊,二戰後再次在越南奠邊府恥辱地投降
    奠邊府之戰是法軍在二戰結束後最恥辱之戰,一共損失1.62萬人,法國全國都為之降半旗默哀,宣告中南半島殖民統治結束。佔有裝備優勢的法軍究竟是如何敗在越南人民軍手裡的呢?難道真的是法軍戰鬥力弱雞?今天就為大家揭開這個謎團。納瓦爾臨危受命越南在近代歷史上曾是法國殖民地,在二戰中又被日本佔領,日本投降後,越共在中南半島領導了總起義,隨後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
  • 歷史:伏爾泰,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家和哲學家之一!
    歷史:伏爾泰,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家和哲學家之一!「那些能讓你相信荒謬的人會讓你犯下暴行。」作為法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作家和哲學家之一,伏爾泰是一個將所有形式的文字都寫成文字的人。他最喜歡使用他的手藝之一就是諷刺和批評他提出問題的事情或機構。
  • 擁有底蘊豐厚的投降文化?法國梗:沒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
    我只是想說我不承認我「辱法」,我只是想給大家闡述法國的悠久投降歷史!俗話說得好,正視歷史,敢於面對歷史,才能進步!儘管法國的歷史與我們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但是我還是想聊一聊法國這底蘊豐厚的投降文化,給大家增長見識!
  • 150年前普魯士軍隊包圍巴黎 法軍依靠城防工事抵抗 四個月後投降
    150年前,即1870年9月19日,普法戰爭中的德軍徹底包圍了法國首都——巴黎。這是歷史上對這座擁有150萬人口的大城市的第一次圍困,由於湧入的難民,讓這座城市的人口增加到200萬。9月15日,德軍先頭部隊進佔巴黎郊區,18日最後一列火車從巴黎駛出,第二天鐵路就被截斷。但是,德軍並不敢猛攻巴黎,他們有充足的理由:首先,這座城市的駐軍人數接近35萬,而德軍攻城部隊人數不超過12萬;其次,德軍在巴黎城下只有622門火炮,而守軍則裝備了2627門火炮。在世界戰爭史上,很難找到被圍困一方對進攻方擁有如此巨大的數量優勢。
  • 歷史上的法國究竟有多牛?百年前血戰德國,整整打光一半青年人
    歷史上的法國是一個武德充沛的軍事強國,早在公元前1世紀,高盧人就是盛極一時的羅馬帝國最頭疼的敵人之一,甚至一度擊敗過羅馬皇帝凱撒。封建時期的法國在對外戰爭方面也有三十年戰爭,百年戰爭這樣對未來的歐洲影響深遠的驕人戰績。即使是被推上斷頭臺的路易十六,也曾有過「賣頭援美」,最終使十三塊英國殖民地獨立,重創老對手英國的成就。所謂的「乳法」大多都會對這些避而不談。
  • 8.美洲戰役.法軍投降
    1758年5月底,1.2萬人的大軍在阿姆赫斯特將軍的率領下從哈利法克斯起航。著名的詹姆斯伍爾夫準將,也隨著部隊一起出發。長達18年的軍營生   活,讓還不到31歲的伍爾夫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身為功勳卓著的伍爾夫少將之子,他很好地印證了「虎父無犬子」這個道理。   7月2日,在阿姆赫斯特的率領下,艦隊成功抵達路易斯堡西邊的加伯魯斯灣。
  • ...英軍|緬甸_歷史|法國_歷史|哈羅德·亞歷山大|英國_歷史|英法聯軍
    1940年,英法聯軍防線被德國機械化部隊突破,德軍把四十萬英法聯軍逼到一個叫作敦刻爾克的小港口,如果不能迅速把軍隊運回英國,那麼這四十萬人都要完蛋。當時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指揮官是英國第一軍軍長哈羅德·亞歷山大,大撤退開始英國就打算讓法國士兵給英軍撤退爭取時間,可以說法軍成為了殿後部隊,當然站在英國的角度想,肯定是要首先保護本國士兵的安全的,但是之後做的事情就有些不仗義了。
  • 法軍的血肉磨坊,二戰後再次在越南奠邊府恥辱地投降
    奠邊府之戰是法軍在二戰結束後最恥辱之戰,一共損失1.62萬人,法國全國都為之降半旗默哀,宣告中南半島殖民統治結束。佔有裝備優勢的法軍究竟是如何敗在越南人民軍手裡的呢?難道真的是法軍戰鬥力弱雞?今天就為大家揭開這個謎團。納瓦爾臨危受命越南在近代歷史上曾是法國殖民地,在二戰中又被日本佔領,日本投降後,越共在中南半島領導了總起義,隨後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
  • 在二戰中法國有沒有抵抗德國的進攻?為何那麼快就投降了?
    即使法國的高級將領要求與入侵的納粹軍隊籤訂停戰協議,但局部地區的法國軍隊還是在拼盡全力抵抗並阻止德國入侵。在敦刻爾克,法軍掩護英軍組織撤退。他們長時間抵擋住了納粹的進攻,直到幾乎全部英國士兵跨越英吉利海峽回到英國。但當時只有少數法國士兵成功撤退到英國。
  • 擁有底蘊豐厚的投降文化?法國梗:沒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
    我只是想說我不承認我「辱法」,我只是想給大家闡述法國的悠久投降歷史!俗話說得好,正視歷史,敢於面對歷史,才能進步!儘管法國的歷史與我們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但是我還是想聊一聊法國這底蘊豐厚的投降文化,給大家增長見識!
  • 無法磨滅的屈辱烙印 對越反擊戰中448團集體投降!_騰訊網
    說實話,中國79年的仗打的不是很漂亮,官方的報導看不到一些真實的內容,一些中國軍人所做的事情已被掩蓋,而這其中最恥辱的一幕莫過於數百解放軍集體投降! 3月2日,越北重鎮諒山失守,拱衛首都河內的門戶已被推開。中國若繼續揮師南進,紅河三角洲將無險可守。但解放軍卻奉命就此止步,北京隨即宣稱「達到了懲罰目的」,從即日起逐步撤軍。
  • 沒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為何法國會在德軍進攻下不堪一擊?
    提起法國,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題,畢竟在網絡的江湖上,至今仍然流傳著「沒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的傳說,將法國「識時務者為俊傑」的特點概括得淋淋盡致。而幾十年來,法國之所以能夠成為經久不衰的話題,根本原因在於法國給世界帶來的反差實在太大。
  • 法國是如何把自己弄成世界級名梗的?法國真的愛投降嗎?
    法國在全世界是一個存在感很高的國家,不過法國在全世界出名,並不因為它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也不是因為法國有眾多的地標建築和風景名勝,而是「投降」這兩個字,而在網上也出現了大量調侃法國的圖片和段子,甚至還有網友稱這些段子為「乳法」,而拿破崙時期的法國在歐洲基本上就是沒有對手的,打俄羅斯失利也是因為天氣的原因,那麼為什麼如今的法國就成為了投降的代名詞呢
  • 歷史上的今天:6月22日——法國二戰投降80周年
    豆汁兒繼續帶您看歷史上的今天。1940年6月22日,法國向德國投降1939年9月,德國閃擊波蘭,二戰正式爆發。在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準備和謀劃後,德國在1940年5月10日凌晨向法國、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發動了猛烈的進攻,揭開了入侵法國的序幕。
  • 揭秘法國梗的由來:普法戰爭中法國神一般的投降,遭到英國嘲笑!
    我們先了解一下最著名的一個法國梗:「沒有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大家肯定會認為這個法國梗肯定是在嘲諷二戰時候的法國,但是這個法國梗並不是出自這裡!想必各位觀眾老爺有這種想法的都是因為當時身為歐洲第一陸軍的法國在一個月的時間就徹底的妥協,向德國投降了,成為了千古的笑話!
  • 無法磨滅的屈辱烙印 對越反擊戰中448團集體投降!_騰訊網
    說實話,中國79年的仗打的不是很漂亮,官方的報導看不到一些真實的內容,一些中國軍人所做的事情已被掩蓋,而這其中最恥辱的一幕莫過於數百解放軍集體投降! 3月2日,越北重鎮諒山失守,拱衛首都河內的門戶已被推開。中國若繼續揮師南進,紅河三角洲將無險可守。但解放軍卻奉命就此止步,北京隨即宣稱「達到了懲罰目的」,從即日起逐步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