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生活中經常有人會出現腳後跟開裂的情況,特別是進入了秋冬季節,由於腳後跟開裂給我們的行動帶來不便,因此很多人為此而感到苦惱。那麼腳後跟開裂怎麼辦?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治療妙招吧,一起來看看吧!
腳後跟開裂原因
1、真菌感染
腳底出汗或鞋子封閉不透氣,或是幾天不換襪子,不洗腳,在家習慣光腳板活動,極易引發真菌感染;這種情況要注意平時的護理是關鍵。
2、新陳代謝過快
如果沒有外傷或者藥物等情況存在那麼最有可能的就是維生素缺乏和活動過多導致。
3、氣候變換引起
一到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時候,就會很容易造成脫皮乾裂。
4、缺乏維生素B
注意休息,多飲水,多吃深色蔬菜,如胡蘿蔔、紫紺蘭、西蘭花等等,記得一定要經過油炒哦。如有必要,可以考慮服用21金維他和谷維素或維生素B2治療。
腳後跟開裂怎麼辦
1、白醋泡腳
白醋泡腳的好處非常多,比如美白、增強皮膚彈性、利眠、防止皮膚開裂等。使用方法很簡單:在洗腳
盆中(木盆最好)倒入40度左右熱水,再倒入白醋,熱水與白醋比例大概為10:1。坐在椅子後者沙發上
泡大約20-30分鐘即可。 記得每天堅持。時間長了,腳步皮膚也變光滑了,睡眠質量也會改善。
2、塗抹藥膏或者潤膚油
配合白醋洗腳,也可以使用日常治癒真菌類的藥膏或者潤膚油。會有助於治療腳底脫皮乾裂。
3、改善飲食,多吃水果
腳底板脫皮也是說明體內缺乏維生素,也就是說要改善日常飲食習慣,多吃水果蔬菜。並服用維生素片,保證體內充足營養。
4、保持良好個人衛生
這個就不多說了,大家都知道。穿透氣襪子和鞋,並勤洗襪子勤洗腳。
5、每天穿著襪子
甚至穿著入睡,可以減少水分散失,讓角質彈性增加,也可以加強保養品或藥品的吸收。
6、選擇含尿素或水楊酸
果酸的保養乳液,尿素可以保溼,水楊酸、果酸可以軟化去除老舊角質,兩者並用可以讓角質層減少厚度,並增加含水量。
7、維持足部溫暖
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可以讓足夠的養分及氧氣到達末梢,改善皮膚的發炎狀態。
8、選擇合腳的鞋子
若鞋子形狀不合適,會讓腳跟過度摩擦,角質層也隨之增厚。
如何預防手腳乾裂
1、天冷手腳要防寒
寒冷乾燥是導致手腳乾裂的主要原因。在嚴寒的冬季,要特別注意手部的保暖,做到手套隨身戴。對於有手腳乾裂的人來講,做好足部保暖也很重要,冬天必須穿棉鞋。在天氣較暖時,可適當做些戶外運動,如晨跑、太極拳等。還可以經常摩擦手部皮膚,活動手足部關節,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耐寒能力。
2、幹活時戴上手套
化學物質對皮膚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也是手腳乾裂的誘因之一。在刷碗和洗衣服時,由於清潔劑化學成分高、鹼性大,對手的傷害很大。常接觸水,雙手在水的長期浸泡下,角質容易丟失油脂,乾燥後發生皸裂。戴上手套可以避免洗滌劑與雙手皮膚直接接觸,對護手極為有利。對於戶外工作者,尤其是接觸油漆等化學物質類的戶外工作者,工作時一定要戴上手套,不要直接接觸刺激皮膚的物品,更不要用汽油、煤油清洗手上的油垢,否則會傷害皮膚的角質層,使雙手出現乾裂。
3、洗手洗腳要講究
對手腳乾裂患者來講,一定要科學地洗手洗腳。一是忌用鹼性強的洗滌劑和肥皂,應選用無刺激性的中性洗手液,最好含有維生素B5、維生素E、蘆薈等滋潤型護膚成分。二是忌頻繁洗手,過度洗滌會將皮膚表面正常分泌的油脂徹底洗去。三是忌水溫過高,洗手時最佳水溫應在20℃至25℃之間。
4、飲食合理可預防
日常飲食調理很重要,維生素A有促使上皮生長、保護皮膚、防止乾裂的作用,在飲食上多吃含有維生素A的食物,如胡蘿蔔、豆類、綠葉蔬菜、牛奶,多吃水果對防治手腳乾裂也有效。還應適當多吃脂肪類、糖類食物,這樣可使皮脂腺分泌量增加,減輕皮膚乾燥及乾裂。
結語:關於腳後乾裂的問題,小編就給大家說到這裡。其次,大家在冬季一定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腳後跟乾裂就是平常我們沒有對這方面問題進行解決,需要多吃一下果蔬,多喝水。其次多做保護才是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