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金色大廳「朝聖路」

2020-12-12 搜狐網

維也納金色大廳並不是單獨的一幢建築物,而是屬於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管理的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大樓中的一個廳。

「金色大廳」的聲名,與一年一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有脫不開的干係。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每年都在金色大廳舉辦,每年都有全球幾十個國家和地區衛星轉播,10多億人收看。

金色大廳始建於1870年1月,由丹麥建築師Theophil Hansen仿照古希臘神廟建造,包括一大一小兩個廳,大的正式名稱叫「音樂大廳」,因大量裝飾著華麗的金色,而被別稱為「金色大廳」,可容納約1700個座席與300個站席,分上下兩層。小的叫勃拉姆斯廳,為了紀念德國作曲家、鋼琴家約翰內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1833-1897),可容納600座席。

2001年開始,在地下又增建了四個廳,分別叫玻璃廳(380座位)、金屬廳(70座位)、石廳(60座位)、木廳。地下的幾個廳可用於舉辦宴會(很多上檔次的古典音樂會在開始前要舉辦宴會),或者排練。其實後三個廳容納人數也不一定精確,因為主要用途不是正式演出,像最小的木廳,與一家公司裡的中型會議室差不多。

1998年,中國中央民族樂團在這裡成功舉辦了中國新春音樂會,成為首個登上這個舞臺的中國音樂團體。

2003年11月23日,宋祖英獨唱音樂會在金色大廳舉辦,成為首位登上這個舞臺舉辦獨唱會的個人。

此後,一批藝術家也在此紛紛亮相,包括戴玉強、么紅、鄭詠、譚晶等。

2009年初,似乎沒什麼群眾基礎的李玉剛突然聲名鵲起,2011年,他與書法家李斌權、舞蹈藝術家山翀、主持人任志宏表演了一場「中國書法音樂會」,但這些不是在金色大廳,而是在維也納霍夫堡皇宮。

2008年11月7日,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獨唱音樂會,之後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其實進金色大廳開演唱會不是特別大的問題,它也是一座劇場,只要交場租並籤了合同就能在這裡演出。」

維也納金色大廳的名聲給了人們一種權威感,好像只有達到相當藝術高度的藝術家才能登上這個「音樂聖殿」。但實際並不是。這裡的演出明碼標價,而且收費內容很細。

既然金色大廳的大門敞開了,名聲又在中國那麼響,就會有敏銳的企業家把握機會。這些企業或大或小,從事時間也長短不一,針對不同地域、不同群體,以青少年文藝晚會、中奧中老年星光盛典、中國夢專場音樂會、至高榮耀國際青少年音樂節、金色大廳世界音樂節、中國合唱團體歐洲展演合唱頌中華活動等等各種名目組織著演出活動,有的公司在剛開始做此業務時沒有起名,乾脆連名目都不起,就叫「維也納金色大廳專場音樂會」。

但是,透過一些言辭,可以發現走進金色大廳的演出,其藝術水準不一。2013年9月8日,北京交響樂團在維也納音樂廳舉辦了音樂會,樂團六次返場。為此興奮和欣慰的不只是演奏員和指揮,還包括中國駐奧地利大使館文化參贊李克辛。他說:「中國樂團在維也納演出獲得如此青睞很不容易,因為這些年大大小小的中國樂團來維也納的太多了,僅今年前八個月就有133個團體在金色大廳登臺,中國主題的音樂演出舉行了24次,多數演出都不是國內最高水準,維也納觀眾和媒體也不關注。這種頻繁造訪,對真正意義上的文化交流起不了多大作用,反而是一種尷尬。」

中國駐奧使館文化參贊李克辛稱,很多演出只是中國人自己的事,到場的大部分觀眾是華僑華人,這樣的演出當地的媒介和觀眾不會關心,根本沒有什麼反響。但為了證明演出『產生巨大反響』,就想方設法頒發證書。為了證明自己真的到過金色大廳,這些證書還都會有維也納市長的『籤名』。而這些籤名市長自己都不知道,是從網絡上為其他事情的籤名複製下來的。這種虛榮心現在已經波及到一些學生樂團和喜歡藝術的孩子們。

為了去金色大廳,一些地方管理部門不惜投入重金把自己的地方藝術團送去展示;一些學校的樂團請家長自掏腰包自付路費和住宿費帶孩子去金色大廳演出;國內一些機構還在金色大廳舉行各種音樂比賽、青少年藝術節、老年藝術節,當然,凡參加這些藝術節和比賽的選手都要自掏腰包。

 據報導,很多中國樂團和藝術家在金色大廳的演出都是利用金色大廳的「垃圾時間」,根本不在正式音樂季安排的場次中,且絕大部分都不對外售票,當地觀眾聞所未聞,當地媒體更不會報導。觀眾都是通過使館和華僑商會等渠道向這裡的華人贈票,靠「組織」來的。因此,它已經成為華人華僑圈裡自己的文化娛樂活動。因為這種「文化活動」實在太頻繁,連中餐館廚師都「聽怕了」,不願來捧場。今年某個團體表演,竟然是其他團在臺下當觀眾,然後輪換。

真相似乎有些殘酷。

 金色大廳依然是世界著名樂團演出場所之一。

 在相當長以短時期內,金色大廳也是中國人的「音樂朝聖之所」。這點「中國特色」,除了人性中那點可憐的虛榮心,還有幾股力量助推:一、不少領導把自己管轄的團體送到金色大廳表演,將其看作一種政績,熱衷為其推波助瀾;二、一些企業以為投資了金色大廳的演出,掛上了企業招牌就可達到在海外宣傳品牌的目的。殊不知,金色大廳的影響力遠非國人想像那麼大,更何況是這種關起門來的自娛自樂,效果如何天知道。

 進入2014年,全國政協委員宋祖英在全國兩會上稱「自己開了一個壞頭」。2014年,文化部印發《關于堅決制止國內藝術團組赴國外「鍍金」的通知》,意在採取多項措施加強監管和引導,對國內各級各類藝術團到金色大廳等國外著名演展場所或國際組織總部辦公場所「鍍金」現象予以堅決制止。

 《通知》下發後,維也納金色大廳官網顯示,今年的金色大廳暑期時間裡,依然有五六場中國演出團體在這裡演出。據說部分演出已經取消,而傳說中取消的部分演出依然在金色大廳官網上有顯示。這些中國有關的演出中,官網顯示只有一場售票,票價為25歐元,而其他場次均未售票。

 擬定7月29日在金色大廳上演的中國學生樂團和合唱團演出已經取消。當記者致電派拉蒙公司詢問取消原因時,對方給出的解釋是,這不是他們公司所辦的演出,並很快掛斷了電話。

 金色大廳媒體與公關部負責人託馬斯-密特梅爾,被問及是否知道中國政府《通知》時,他表示「尚不清楚」,並稱「這是中國政府的事情,與金色大廳方面無關」。

李心草:進金色大廳演出無可厚非

搜狐文化:能給我們介紹下當時受邀當宋祖英金色大廳獨奏音樂會指揮的情況嗎?

李心草:可能是因為我在維也納上的學,對整個環境比較熟悉,那次宋祖英在金色大廳的演出才邀請我去指揮,我1999就畢業了,當時已經回國。2003年接到的邀請,就那一次。

搜狐文化:整場演出都是贈票嗎?

李心草:票務的情況我不是特別清楚,我只是受邀去指揮。

搜狐文化:演出現場反響怎麼樣?

李心草:現場的反響還是很熱烈的,幾乎座位都坐滿,外國人中國人都有,可能還是對中國民族音樂興趣比較大吧,再加上《龍船調》部分的現場互動,整場演出還是非常成功的。

搜狐文化:前段時間宋祖英主動「承認自己開了壞頭」——作為第一個在金色大廳開獨唱會的中國民族歌唱家。對此你怎麼看?

李心草:說到這個,我確實想多說幾句,宋祖英的確是第一個在金色大廳開獨唱會的中國民族歌唱家,但是音樂團體第一次亮相是在1988年或者1987年,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當時是中國廣播交響樂團,也就是現在的中國愛樂樂團的前身第一次作為團體登入金色大廳。

搜狐文化:那您怎麼看待中國民間團體「把金色大廳當成卡拉ok廳」。

李心草:這個我方認為主要是金色大廳方面把關問題,當時由於奧地利自身經濟的問題,金色大廳這個場所空著也是白空著,還不如以租賃的方式來賺錢,因為它畢竟不是國家性質的。這可能造成一定程度上演出質量的變化。而且並不是中國一個國家的民間團體到金色大廳演出,維也納當地也有很多暑期時候專為遊客演奏的一般樂隊。中國人口那麼多,花個幾萬歐元就可以來演出,就算是唱的卡拉ok歌曲,我覺得也是完全合理的。

搜狐文化:那麼目前金色大廳演出藝術水準日益下降的情況,您作為一個資深音樂人、指揮家,覺得擔憂嗎?

李心草:我覺得那些細究演出質量的人還不如去把幾十年來金色大廳裡的所有演出做個統計,看是高質量的多,還是低質量的多。在所有的藝術裡面,肯定是精細的優質的藝術佔少數的,一般性的藝術佔絕大多數,這也並不奇怪……現在就是高質藝術和一般藝術相融合共存的一個情況。

搜狐文化:您知道最近新出臺了一個相關文件《關于堅決制止國內藝術團組赴國外「鍍金」的通知》嗎?

李心草:已經出臺了這項通知?我不知道……那就沒辦法了,沒什麼好說的了……

倫兵:並非只有這一場贈票

搜狐文化:宋祖英2003年金色大廳是全場贈票嗎?

倫兵:我記得,沒有公開售票。

搜狐文化:金色大廳之前的演出,有這種全場贈票的嗎?

倫兵:也有。不止這一場演出贈票。

相關焦點

  • 維也納金色大廳「朝聖路」
    維也納金色大廳並不是單獨的一幢建築物,而是屬於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管理的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大樓中的一個廳。「金色大廳」的聲名,與一年一度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有脫不開的干係。維也納新年音樂會每年都在金色大廳舉辦,每年都有全球幾十個國家和地區衛星轉播,10多億人收看。 金色大廳始建於1870年1月,由丹麥建築師Theophil Hansen仿照古希臘神廟建造,包括一大一小兩個廳,大的正式名稱叫「音樂大廳」,因大量裝飾著華麗的金色,而被別稱為「金色大廳」,可容納約1700個座席與300個站席,分上下兩層。小的叫勃拉姆斯廳,為了紀念德國作曲家、鋼琴家約翰內斯?
  • 金碧輝煌的維也納金色大廳 來維也納必去的金色大廳
    金碧輝煌的維也納金色大廳 來維也納必去的金色大廳,然我是來感受氛圍滴 未曾有過的奢望,而今卻是那麼地真實 我們有幸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欣賞了一場維也納皇家樂團演奏的音樂會。維也納音樂協會大樓是位於奧地利維也納的音樂廳大樓,地址是貝森多夫大街12號。大樓中有多個表演空間,其中最大的是「大廳」,暱稱為金色大廳,或稱黃金廳、維也納愛樂廳,是維也納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音樂廳之一。
  • 維也納金色大廳簡介
    維也納金色大廳維也納金色大廳是維也納最古老、最現代化的音樂廳。是每年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法定場所。1939年開始,每年1月1日在此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後因戰爭一度中斷,1959年又重新恢復。  金色大廳始建於1867年,1869年竣工。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式建築。
  • 金碧輝煌的維也納金色大廳 來維也納必去的金色大廳
    金碧輝煌的維也納金色大廳 來維也納必去的金色大廳,然我是來感受氛圍滴 未曾有過的奢望,而今卻是那麼地真實 我們有幸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欣賞了一場維也納皇家樂團演奏的音樂會。維也納音樂協會大樓是位於奧地利維也納的音樂廳大樓,地址是貝森多夫大街12號。大樓中有多個表演空間,其中最大的是「大廳」,暱稱為金色大廳,或稱黃金廳、維也納愛樂廳,是維也納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音樂廳之一。
  • 維也納金色大廳成
    有「世界音樂聖殿」之稱的維也納金色大廳,其實只要交場租,誰都可在那裡演出。今年1月至8月中旬,至少有133個中國團體登上金色大廳舞臺,可一些演出的真正觀眾寥寥無幾,更像演員們在自娛自樂。金色大廳不過是他們的「鍍金聖地」。
  • 維也納金色大廳有時只是「金錢大廳」
    在中國人眼中,近140年歷史的維也納金色大廳有著金色的光環,那裡的新年音樂會等演出有著世界級的影響。基於金色大廳「百年老字號」的盛名,不論是國內國家級樂團,還是地方樂團,有的甚至是中學、小學組建的樂團都紛紛到金色大廳一試身手。
  • 走進維也納金色大廳
    金色大廳是維也納音樂生活的支點,也是維也納愛樂樂團的常年演出場地維也納金色大廳,是世界上著名、最古老的音樂廳之一,每年吸引無數的人前來參觀。 維也納金色大廳是維也納歷史最古老、設施卻最為現代化的音樂廳,是每年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法定場所。
  • 維也納金色大廳為什麼不讓拍照?
    1870年1月6日,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德語:Gesellschaft der Musikfreunde in Wien,簡稱「維也納音樂協會」Wiener Musikverein)的金色大演奏廳舉行了首場演出。明年(2020年)恰逢金色大廳首演150周年紀念,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負責人託馬斯·昂格揚博士(Dr.
  • 中國演出團隊赴維也納鍍金降溫 金色大廳不知禁令
    維也納金色大廳被國人視作藝術聖地  日前,文化部印發《關于堅決制止國內藝術團組赴國外「鍍金」的通知》(下稱《通知》),意在採取多項措施加強監管和引導,對國內各級各類藝術團到金色大廳等國外著名演展場所或國際組織總部辦公場所
  • 維也納並不只有金色大廳
    圖書館大廳於1726年建成,堪稱世界上最華麗的閱覽廳。」——摘自網絡果然,進去之後大量的圖書,手稿,地圖映入眼帘,滿滿的都是歷史的厚重感。維也納維也納維也納英雄廣場來到著名的格拉本大街,這裡有很多奢侈品店,當然還有著名的 聖史蒂芬 大教堂。
  • 李鎮西:這就是維也納金色大廳
    早就知道維也納有「世界音樂之都」的美譽。所以,到了維也納而不聽一場音樂會,說「白來了」可能有些誇張,但確實有些對不住這座城市。這也是我出發前就在網上預訂了維也納金色大廳交響音樂會門票原因。而且為了方便聽音樂會,我們把酒店也訂在金色大廳旁邊——據說只有三四百米遠。到了維也納當天的晚上六點過,天已經完全黑了,我們步行前往金色大廳。
  • 來自維也納的金色大廳的音樂會
    夜晚的金色大廳是不是和白天不太一樣,晚上的金色大廳才是屬於它的金碧輝煌。只要不買坐票其實不用急著在網上訂票,晚上直接到金色大廳再買票入場,如果是旺季我就不太清楚是否會賣完票。4歐一張的站票,來聽一次音樂會也是非常不錯的體驗
  • 「中國詠嘆」唱響維也納金色大廳
    「中國詠嘆」唱響維也納金色大廳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8-01-21  當地時間1月19號,「中國詠嘆——2008中國新春音樂會」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圓滿落下帷幕。  今年在金色大廳舉辦的中國新春音樂會向歐洲的觀眾系統介紹了中國的歌劇藝術,來自國內的歌劇表演藝術家金曼、梁寧、王豐等聯袂表演了《江姐》、《洪湖赤衛隊》、《白毛女》等中國歌劇的經典唱段,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演繹了小提琴名曲《梁祝》。中國藝術家與奧地利音樂藝術家交響樂團珠聯璧合的表演,贏得了音樂之都維也納觀眾的熱烈掌聲。
  • 「小海鷗」飛進維也納金色大廳
    1月17日,記者了解到,黃島區有個中學的學生藝術團——小海鷗藝術團將於30日前往奧地利,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參加「2013相約維也納——奧地利中國藝術節」的演出。該藝術團指導老師徐懿告訴記者,他們將以歌舞表演的形式將中國元素帶到維也納金色大廳。
  • [視頻]馬頭琴奏響維也納金色大廳
    [視頻]馬頭琴奏響維也納金色大廳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5日 16:29 來源:CCTV.com   CCTV.com消息(16點新聞):2007維也納中國新春音樂會
  • 維也納金色大廳為什麼不讓拍照?
    明年(2020年)恰逢金色大廳首演150周年紀念,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負責人託馬斯·昂格揚博士(Dr. Thomas Angyan)在150周年紀念日來臨之前,接受《維城》記者專訪,向我們細數了「金色大廳」和維也納音樂之友協會的前世今生。
  • 文化中國-維也納金色大廳青少年文藝晚會舉行
    ·維也納金色大廳青少年文藝晚會由來自世界8個國家的青少年在金色大廳為奧地利人民又一次獻上了一臺高品位、高水準的藝術盛宴。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以合唱的形式演繹了《大地飛歌》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作為壓軸曲目別有一種韻味,也讓整個維也納金色大廳成了歡樂的海洋。晚會在一片歡樂祥和的氣氛中圓滿落幕。
  • 維也納金色大廳可以專治文化不自信?
    近日,關於中國藝術團體頻登維也納金色大廳,給錢就能演的消息引起熱議。事實上,在過去的十多年裡,奔赴金色大廳自費「鍍金」已經成為中國藝術界的一種風潮。僅2013年,就有133個國內團體在此舉辦演出。95%的中國團體進行非商業演出,依靠贈票維持上座率,以保證不至門庭冷落。(人民日報 9月26日)  維也納金色大廳以前被神聖化,成為國人心嚮往之的「音樂聖殿」。
  • 維也納金色大廳響起南通學子的聲音
    2019年2月江蘇省海門中學合唱團受邀赴德國柏林和奧地利維也納參加「唱響五洲」國際青少年藝術節,用天籟般的歌聲獲得一致好評,摘得國際金獎。演出地點包含柏林法國大教堂、烏拉尼亞紅堡音樂廳,柏林藝術大學音樂廳,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等著名場所。通過音樂演出和比賽,讓學生們徜徉在藝術的海洋裡,在交流中共同進步,共同奏響友誼之歌!◆ 金獎獎牌 ◆2月16號經過了幾天的休整、排練,海中合唱團作為優秀節目代表赴維也納金色大廳排練並為晚上盛典音樂會做準備。
  • 維也納金色大廳咋成中國人「卡拉OK廳」
    近日網上爆料,今年以來,已有130多個中國文藝團體和個人登上了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舞臺,但真正的觀眾卻寥寥無幾。金色大廳成了這些「演員」們的「卡拉OK廳」。(9月26日 新華網) 維也納金色大廳在中國有著「世界音樂聖殿」之稱,許多國內音樂人及音樂團體以曾登上金色大廳演唱為標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