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不存在大幅貶值的基礎

2020-12-15 中國經濟時報

本報記者 孫兆

5月以來,隨著外部環境「波瀾」不斷,人民幣匯率走勢引發關注。

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5月29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8988,較前一交易日下跌15個基點。而在近期美元走強的情況下,人民幣匯率連續下行,一時間,市場對於人民幣匯率的擔憂情緒有所上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員王洋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儘管近期人民幣匯率出現一定的下跌,但並不存在持續大幅貶值的基礎,因為支撐人民幣匯率的根本條件——中國經濟長期穩定向好的基礎條件並未發生改變。

事實上,近年來,人民幣匯率在全球貨幣中一直表現穩健,中國政府努力在提高匯率靈活性和保持匯率穩定性之間求得平衡,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認可。而對於近期匯率走勢變化,金融高層也頻繁發聲指出:有能力保證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經貿摩擦的影響完全可控,中國有能力、有信心做好應對。

正如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近日在中債指數專家指導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所說,對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充滿信心,中美十年期國債利差仍處於較為舒服的區間,美聯儲加息可能性降低,這些都有利於人民幣匯率穩定。

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也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外匯市場運行平穩,境外資本流入增多,外匯儲備穩中有升,外匯市場預期總體穩定。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則認為,人民幣匯率短期波動是正常的,但長期看,我國經濟基本面決定人民幣不可能持續貶值。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引擎,具備極好的市場空間和增長潛力。隨著經濟發展質量提升,人民幣市場匯率將不斷向購買力平價靠近。

王洋表示,當前我們國家匯率總體是朝著市場化方向改革,讓市場去定價。「未來沒有必要去糾結6.9或者7的關口,如果人民幣貶值,則有利於我國的出口,人民幣升值或說明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在不斷加快。因此,目前來看,人民幣匯率走勢出現一定的漲跌幅都是可以接受的。」

相關焦點

  • 管濤:中國經濟韌性強、底氣足 人民幣匯率沒有大幅貶值的基礎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由於我們經濟韌性強,底氣足,所以人民幣匯率沒有大幅貶值的基礎,但在內外部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下,有可能會產生波動。他認為,明年別的國家復工復產後,我國訂單轉移效應會消退,防疫物資的需求也會減少。這種情況下,出口能不能保持超預期的快速增長,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 人民幣暴漲7000點,突破6.5後,不存在大幅升值和貶值可能
    最近幾個月,我們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可以說讓所有的空頭都血流成河了。從3月份人民幣兌美元一度跌到7.19之後,人民幣就快速拉升。 本周二,人民幣匯率更是一舉突破了6.5,目前回到了6.53,升值幅度到了7000個基點,升值的幅度和速度都創了歷史記錄。那麼,人民幣將如何走呢? 筆者認為,未來人民幣不存在大幅升值和貶值的可能。
  • 人民幣對美元貶值有「兩個同步」 長期匯率將保持穩定
    早在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形成了「以市場供求為基礎、雙向浮動、有彈性的匯率運行機制」,這一提法不再強調有管理的浮動,明確了匯率機制的改革方向。  2015年8月11日,央行宣布「強調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價要參考上日收盤匯率,以反映市場供求變化」,此為「811匯改」,也拉開了新一輪匯率市場化改革的大幕。
  • 人民幣大幅貶值,對中國居民影響有哪些?
    自從5月份開始,人民幣就開始持續貶值,而從5月27日開始,離岸人民幣一路向下,從7.15、7.16、7.17、7.18、7.19……。離岸人民幣匯率跌破一個又一個關口,貶值幅度最大時超500個基點。值得注意的是,離岸人民幣匯率當天最低時觸及7.1964,這亦是其歷史最低點。
  • 人民幣將大幅貶值?未必!為何?
    10月14日,據行情走勢圖顯示,今天,離岸人民幣匯率「平開高走」,小幅上漲,截至目前為止(10時26分),它已漲至6.7386,這是否預示著人民幣匯率6.72易守,以及人民幣將大幅貶值?從行情走勢圖上來看,本周3天,離岸人民幣匯率6.72這個重要的支撐位很「強勁」,並沒有被「跌破」。
  • 星展銀行:人民幣不會大幅貶值
    進入2015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走勢持續偏弱。在過去幾個季度,中國面臨的資本流出壓力加大。瑞銀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分析認為,資本外流的驅動因素包括:首先是人民幣升值預期消退,導致企業結匯意願減弱、留匯意願增強;其次是人民幣匯率波動加劇且境內外利差收窄,此前隱藏的套利資本消退甚至流出;三是美元升值令國內企業和居民加快了海外資產配置,國內銀行也增加了外匯頭寸。作為應對,央行未來可以通過降準、公開市場操作及各種流動性管理工具來緩和資本外流的影響。
  • 近期人民幣出現貶值,那麼兌換美元、歐元以及日元匯率分別如何?
    而在市場上流通的面值有1元、5元、10元以及50元等,其中面值最大的當屬100元,在兌換不同國家流通貨幣外匯匯率方面存在差距,尤其跟部分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相比,人民幣在堅挺度與購買力等方面均較弱,不過隨著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逐步上升,人民幣的國際支付率與世界認可度均在不斷提升,從而不少國家也願意將其列為儲備資產,距離實現國際化愈來愈近。
  • 人民幣暴跌600點,這波升值趨勢終結,但是沒有大幅貶值的可能
    最近幾個交易日,人民幣那氣勢如虹的升值趨勢終於暫緩,並且周一大幅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幅貶值了600個基點。而這波人民幣的升值趨勢從3月起,累計上漲了6500個基點,幅度和速度都可以說十分巨大。 目前,筆者認為,人民幣的這波升值趨勢已經終結了,但是未來沒有大幅貶值的可能。這波人民幣升值,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美元的大幅貶值,美聯儲把利率降到了零,而且開始了無限量化寬鬆,這讓美元泛濫,貶值成為大趨勢。
  • 人民幣大幅貶值,對中國居民影響有哪些?
    自從5月份開始,人民幣就開始持續貶值,而從5月27日開始,離岸人民幣一路向下,從7.15、7.16、7.17、7.18、7.19……。離岸人民幣匯率跌破一個又一個關口,貶值幅度最大時超500個基點。值得注意的是,離岸人民幣匯率當天最低時觸及7.1964,這亦是其歷史最低點。
  • 楊望:人民幣匯率仍具有長期升值基礎
    有研究指出,每次匯率逼近7的關口時,都有會有一波做空人民幣的短期流動資金集中出現。一旦匯率突破7的心理關口,可能會導致投資者對人民幣未來貶值空間的預期放大,追漲殺跌的羊群效應,將會使得匯率調整的難度和成本成倍放大。尤其在國際環境不穩定,中國經濟進入增速換擋區間的情況下,突破7可能將給投資者信心較大打擊。
  • 8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幅波動,民間美元需求增加
    8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幅波動,民間美元需求增加蜇伏近10年的外匯「黃牛」緣何重現街頭8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大幅波動,民間美元需求增加□本報記者 劉偉你還記得銀行門口的這樣一群人嗎?他們身背一個小包,不住地四下打量,在銀行門口小聲詢問:「換美元嗎?要外匯嗎?」
  •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6.5附近,美元持續貶值並不如去年值錢
    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到6.5附近,這意味著美元又貶值了,對應人民幣兌換美元匯率中間報價再次上調。話說,在大多數人的印象當中,美元一直都是世界上較為堅挺的貨幣之一,尤其美元指數更是居高不下,100元人民幣僅能兌換十幾張美元,而且多數國家石油貿易、對外經濟均以美元結算,所以,在部分人的意識中美元一般不會出現大幅貶值。
  • 人民幣匯率短期波動不應視為趨勢性貶值--外匯局回應外匯市場幾大...
    匯率短期波動不等於趨勢性貶值在破6.40關口後,10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4236,再創4年來新低。近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近日連續走低,引發了市場對人民幣匯率貶值的普遍擔憂。對此,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王春英副司長在10日舉行的四季度外匯管理政策新聞發布會說:「我們不主張大家將人民幣對美元雙邊匯率的短期波動視為人民幣趨勢性貶值。希望多看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的多邊匯率和更長期一點的走勢。」
  • 人民幣匯率 應具有合理的彈性
    美聯儲貨幣政策又按兵不動,甚至還有降息預期;而美國也不希望看到人民幣持續大幅貶值。事實上,人民幣合理貶值既順應了市場供求關係變動的趨勢,又與當前的市場預期相匹配;在當局維穩意願較為明確的政策環境下,市場對貶值的節奏和幅度應該會有合理的預期和判斷。]  近期,美國推動中美貿易摩擦升級,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大幅上升,人民幣承受了新的貶值壓力。
  • 人民幣可能大幅度貶值嗎?
    2018年和2019年,人民幣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貶值,很多人迫不及待地將人民幣換為美元,認為美元最保值,覺得自己換美元後人民幣會繼續貶值,可以賺一筆。結果如意算盤砸到自己的腳了,今年人民幣出現了持續的升值。
  • 賀軍:日圓大幅貶值的影響分析
    國內有研究機構認為,日元貶值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不大。中金公司的經濟學家就表示,該公司的研究顯示,人民幣對日元升值20%,大致對應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上升1.5%左右,可能造成中國實際出口下降約2.5個百分點,在貿易上對中國的影響不大;在投資方面,日本對華直接投資僅佔中國FDI的7%左右,在間接投資日本資金短期內也難以大幅流入中國,所受影響也很有限。
  • 匯率貶值與資產價格的關係
    新興經濟體的貶值與資產價格。而新興經濟體匯率大幅貶值通常發生在美國等外部加息周期,往往伴隨資本流出,迫使流動性收緊,而新興國家產業鏈大多不完整,經濟結構單一,匯率貶值對外貿的改善也有限。韓國的匯率與股市存在明顯的正向關係。
  • 人民幣匯率跌破6.42 外匯局稱不會趨勢性貶值
    京華時報訊美聯儲議息會議將近,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10日跌破「6.42」關口。外匯交易中心數據顯示,10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4236,較前一交易日下跌96個基點,創下近年來新低。  前一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4140。  □分析  匯率短期波動不等於趨勢性貶值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4236,再創4年來新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近日的連續走低,引發了市場對人民幣匯率貶值的普遍擔憂。
  • 新臺幣貶值與人民幣沒有直接關係
    臺北101大樓  近日,人民幣匯率與新臺幣匯率先後出現大幅貶值,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指責新臺幣受人民幣幣值拖累,稱「這是臺灣自二次大戰以來,所面臨最嚴峻的一次經濟挑戰」。但實際上,兩岸貨幣走勢並沒有直接關係,兩者的起因也不一樣,蔡英文是將臺灣面臨的問題倒因為果。  首先,兩岸貨幣貶值雖發生在一前一後,但並沒有必然聯繫。
  • 人民幣將大幅貶值?未必!為何?
    10月14日,據行情走勢圖顯示,今天,離岸人民幣匯率「平開高走」,小幅上漲,截至目前為止(10時26分),它已漲至6.7386,這是否預示著人民幣匯率6.72易守,以及人民幣將大幅貶值?從行情走勢圖上來看,本周3天,離岸人民幣匯率6.72這個重要的支撐位很「強勁」,並沒有被「跌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