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傳照片贏佳能550D單反 | 免費發明信片贏大獎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
「上海市世博城市文明指數」第七次測評近日公布,上海城市文明指數全面提升,達91.08,比2008年12月首次測評的78.95進步15.36%。與此同時,上海18區縣的文明指數全部進入綠色優良狀態。
集納智慧 排隊成為文化
■從軟隔離到硬隔離、從排長龍到分段分批、從單純排隊區域到加裝條凳坐著排隊
世博園裡,接受安檢要排隊;領中國館(網上中國館)預約券,要更早地排隊;極端熱門場館,需排隊數小時,甚至超過10小時;客流高峰日,坐車、出園都要排隊……同樣是排隊,世博園裡人們的忍耐力明顯高於其他場合。「人性化、制度化的服務及軟、硬體的種種努力,是一個重要原因。」上海世博局黨委副書記陳安傑表示。
以設施文明夯實文明觀博基礎。世博園區各部門一刻不停地在調整各項細節,加大對遮陽傘、飲水點、垃圾箱及座椅、廁所等設施設備的建設和巡查力度,最大限度地滿足參觀者的需求,提供人性化服務。
排隊方式在不斷改進。從軟隔離到硬隔離、從排成長龍到分段分批、從單純排隊區域到後來加裝垃圾袋、甚至是條凳供參觀者坐著排隊……不少場館根據人流量調節欄杆插銷、靈活變換隊伍陣形,安排各種有趣的演出供排隊者消遣。
針對高溫天氣,世博局增設了避暑降溫設施,在短時間內安裝完成71個場館共3.3萬多平方米的遮陽棚。針對排隊區域人流密集,及時安裝7000米長的休息凳和9000餘張休息座椅。整個8月,世博園內受理的2400多起投訴中,27起與排隊有關,僅佔園區受理問題總數的1%。
可以說,世博園的排隊措施,集納了世界各地的智慧。高招迭出,讓排隊變成了一種獨有的文化。有參觀者感慨,「擁擠的世博會,強大的排隊設施!」
排隊長龍還催生了一個小發明——「會動」的排隊區垃圾袋。這是一種被固定在隔離欄上的活動式四邊形支架,用卡口固定住垃圾袋,就能成為一個四邊形開口的簡易垃圾桶。一旦有緊急情況發生,它們就能立即翻起,供行人通過。這個小發明,讓排隊區域垃圾減少九成。
培育意識 提升城市文明
■「城市文明指數測評」、「文明觀博」活動……讓每個參與者改變不良習慣
許多居民戴上紅袖章,拿起鐵夾撿紙屑,揮著小旗引導行人過馬路,成為倡導「垃圾不落地、馬路不亂穿、守序不插隊」的志願者。每月都有接近100萬人次的志願者參與「三五」集中行動,同城整治效果明顯。
「志願者能夠清掃多少垃圾不重要,但他參加一次這樣的活動,就會更加遵守秩序。當參與者個體的習慣發生改變時,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上海市文明辦主任馬春雷說。
小區樓道亂堆雜物,停車場滅火器過期,菜場周邊環境髒亂差等,都被「城市文明的啄木鳥」——「市民巡訪團」一一挑出,上報整改。他們中,有退休的老專家、老幹部,有在職企業家、教授,兢兢業業地關注、修補、完善著這座城市的每一個細節。
每100天,上海市文明辦都會公布一次從1000多個環境秩序監測點回收幾萬份評價後計算出的「城市文明指數測評」結果,並對上海18個區縣公開排名:得分高的表揚,低的曝光。排名落後的區縣,總在想方設法追趕超越。
一個世博園,帶來了整個上海市城市文明的持續提升。
大量公眾文明意識培育工作,在上海持續展開。2010年6月10日起至9月底,由復旦、同濟、華師大的首批世博園區志願者及市民巡訪團成員、市民代表等組成的上海市文明觀博宣講團隊,赴上海18個區縣舉辦百場文明觀博主題宣講,平均每天2場以上,累計1.3萬人參與宣講。
青少年「文明觀博」系列活動如火如荼。據不完全統計,上海共有64.64萬人次參與了相關宣講、論壇、演講、DV大賽等未成年人暑期「文明觀博」系列活動。
文明意識,正在深入人心。由上海市文明辦、原上海市迎世博600天行動社會動員指揮部主辦的上海市民「文明觀博」網上有獎測試,截至10月中旬,已有超過566萬人次參與答題,合格率超過70%。
推廣效應 遍開文明之花
■精神洗禮是最重要的財富,良好社會效應正普及到廣大民眾的日常生活中
倫敦市副市長理察·巴恩斯在世博園「取經」後感慨,北京奧運和上海世博的遺產歸根結底不是建築,也不是道路,而是對人思想觀念的影響。
的確,世博會展現出的先進理念無處不在,而無論是創意無限的展館本身,還是細緻周全的服務內容,都是看得見的世博財富。而同樣重要的隱形財富,無疑是人們在精神領域接受的文明洗禮。
「其實,世博會最重要的是帶來了城市管理水平和文明素質的提升。」一位世博園工作人員感慨,「在世博園,人們起碼生成了排隊的概念,才能培養後續的排隊意識,最終形成排隊的習慣。」
形成有序排隊的良好氛圍,任何國家都需要數年時間的培育。那麼,從世界各地、特別是全國各地趕來的參觀者們,相信能通過世博盛會,將精神文明的種子撒遍各地。
最起碼,世博會組織方正在有意識地將「文明之花」予以培育、推廣。
2010年6月,上海啟動「文明觀博旅遊團隊」創建活動。千餘家旅行社將創建活動納入世博工作考核目標和公眾滿意度測評之中,包括:在約束機制上修訂了旅遊合同,增補了旅行社和遊客文明觀博責任的相關條款;通過發放《文明觀博200問》、印製文明觀博溫馨提示卡等,向遊客和導遊深入宣傳文明觀博理念。
8月,長三角地區3600餘家旅行社全面開展文明觀博旅遊團隊創建活動。截至目前,抽樣跟蹤巡訪結果顯示,遊客和導遊對「文明觀博旅遊團隊」的知曉率已達85%。文明觀博總體情況良好。絕大多數團隊遊客都能自覺遵守「觀博七不」。園內公共場所環境衛生狀況明顯改善。中國館、沙特館(網上沙特館)、日本館(網上日本館)、石油館(網上石油館)等排隊時間超長的場館入館管理有序,遊客行為文明。
世博會正將文明意識深植人心。正如國際展覽局名譽主席吳建民曾說過的,「世博會時間比奧運會長得多,它對國民素質的提高會有更大的影響。」
上海市委副書記殷一璀指出,「文明辦博帶動文明觀博,文明觀博促進文明辦博」的工作方式,已對世博園區文明建設、上海城市文明建設產生了明顯的推動作用。上海正在考慮將文明辦博和文明觀博的良好社會效應,延續到「後世博」的城市日常管理中,普及到廣大民眾的日常生活中。